《天净沙秋思》说课稿.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176542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8.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净沙秋思》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天净沙秋思》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天净沙秋思》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天净沙秋思》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净沙秋思》说课稿.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天净沙秋思说课稿天净沙.秋思说课稿 说课人:康平二中 王光宇 一、教材分析 1、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的一首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古典诗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散曲是学生新接触的一处诗歌形式,所以,这一课就显得尤其重要。要让学生在学习名家名篇的过程中,领悟散曲的独特魅力,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于古典诗歌的学习热情,启迪学生思维。 2、 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心理、发展水平以及他们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有感情朗读,背诵诗歌,掌握文学常识。 品析诗歌中的几个意象,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进一步体会诗歌的魅力,提高对古代诗歌作品

2、的鉴赏力。 教学重点:品析诗歌中的几个意象,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提高对古代诗歌作品的鉴赏力。 二、学情分析: 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已经学了许多诗歌,但还没有接触过散曲,二者在学习中的方法类似,都要品析意象,赏析写法,理解诗歌所表达思想感情。所以学生学习本课应该有一定基础,对于作者情感的理解会稍难一些,需要学生预习,了解作者的经历,查找相关资料。 三、教法和学法: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散曲中的小令,是艺术成就很高之佳作。教学这首散曲必须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情趣,使学生受到如临其境的感染。本着课堂上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这节课的教学主要采用教师展示课件,教师

3、指导点拨,学生合作探究,师生共同学习等策略,为了达到课堂的最佳效果,在策略实施过程中关键是营造诗意氛围,激活学生思维。 四、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七个环节展开。 环节激趣导入。我设计的导语是:同学们,喜欢古典诗歌吗?最喜欢哪首?哪句?背一背。古典诗歌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在不同时期,它又不同的形式在盛行,我们知道,在唐代,最盛行诗,后来又在诗的基础上,出现了另一形式,就是词,并在宋代盛行,到了元代,在唐诗宋词的基础上,又出现了曲,并达到了鼎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元曲中的经典之作。 环节创设意境,初步感知。 在这一环节中,根据学生的预习,介

4、绍作者马致远,并初读这首小令。明确整首小令的感情基调,然后配乐朗读。 环节品析意象,理解体会。 用PPT展示问题,让学生抓住一组意象,来描绘画面,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借机点明“列锦“写法,教师仿写一首,让学生对比,体会作品凝炼的语言。重点解释“断肠”一词,让学生深入理解主旨。 环节创设意境,深入体会。 在这一环节中,PPT展示马致远的经历,体会其内心的愁苦,学习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法。播放演唱版的天净沙秋思,闭目倾听,走入作者内心。 环节转换角色,进行练笔。 让学生以“看到眼前景物,我思绪万千”开头,写一写作者的心情,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环节总结主题及写法 环节布置作业 把天净沙.秋思改写成一篇散文,目的是让学生学习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写法,并加深对整首小令的主题的理解。 五、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重在突出重点,用简明的文字,体现出这首小令的主题,写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