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禽问于子贡篇》浅析.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176931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36.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子禽问于子贡篇》浅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子禽问于子贡篇》浅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子禽问于子贡篇》浅析.docx(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子禽问于子贡篇浅析子禽问于子贡篇浅析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注释 子禽:孔子的学生,姓陈名亢,字子禽。 子贡:孔子的学生,姓端木名赐,字子贡。 夫子:这是古代的一种敬称,凡是做过大夫的人均可称“夫子”。孔子曾担任过鲁国的司寇,所以他的学生们称他为“夫子”。 邦:指当时割据的诸侯国家。 抑:还是。 温、良、恭、俭、让:即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这是孔子的弟子对他的赞誉。 译文 子禽问子贡说:“老师每到一个国家,总是会先去了解这个国家的政事,这是他有心求人告诉他的,还是别人主动告诉他的呢?”子贡说:“老师是通过他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的品质而使得别人主动把政事告诉他的,他这种获知政事的方法,大概与别人求得的方法不相同吧!” 解析 本章通过子禽与子贡两人的对话,把孔子为人处世的品格勾画了出来。孔子周游列国时之所以受到各国统治者的礼遇和器重,就在于孔子具备的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的高尚道德品质。如果一个人有良好的修养和做人的风范,就会有很多人愿意和他接近,也就有许多人愿意主动与他交心,无形之中,个人修养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