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动物跳跳乐园》教案反思.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177627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9.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动物跳跳乐园》教案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动物跳跳乐园》教案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动物跳跳乐园》教案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动物跳跳乐园》教案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动物跳跳乐园》教案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动物跳跳乐园》教案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动物跳跳乐园》教案反思.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动物跳跳乐园教案反思小学一年级体育课小动物跳跳乐园教案 一、指导思想 课程改革最重要的就是将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的师生关系转变为师生互教互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的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和指导者,与学生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本课根据一年级学生好表现、善于模仿、喜欢玩游戏的特点运用情境教学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教材内容通过游戏的形式展开,让学生模仿他们喜爱的小动物的跳跃方式;并通过游戏使学生一到课堂上就感到生动有趣、形式新颖,兴趣指向一下子就集中到练习之中;整节课学生的练习都处于在“乐中练,动中练,玩中练”的氛围之中,使学生们身处生动活泼

2、的情节之中锻炼身体、学习动作,始终在角色扮演的良好环境中自觉、自主、能动的学习;他们心情愉悦,主动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通过自己的实践去思考问题、交流合作、创新拓展,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内容 1、 模仿各种小动物跳 2、 游戏一:小动物渡河 3、 游戏二:小动物运萝卜 三、教学目标 1、 参与目标: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情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2、 技能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双脚脚尖同时登地起跳的动作,以及游戏的方法和规则。 3、 发展目标:发展跳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协调能力和力量素质 4、 社会目标:通过练习和比赛,能够让学生的合

3、作与竞争意识得到提升,并体验与他人合作学习的感受。 四、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水平一跳跃章节的第一部分,模仿不同动物的跳跃,也是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技能,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是一项深受低年级小学生喜爱的基本活动教材。该教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而富有童趣,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增强下肢力量,提高协调、灵敏素质,有利于培养学生不怕挫折、克服困难的自信心和勇气。 五、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对象是小学一年级学生。他们模仿能力和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强,敢于表现自我。但因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较差,在体育活动中自我意识强,友好合作精神不够。注意力容易分散,不易长时间集中,所以在本课教学内容的设计

4、中,我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采用游戏活动为主要教学手段,不断变化游戏方法,用游戏引趣、激趣、促趣,使学生逐步养成锻炼的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六、教学重难点 1、重点:双脚前脚掌同时蹬地起跳和落地的方法。 2、难点:动作协调。 七、教法学法: 1、教法:讲解示范法、实践法、纠正错误法、评价激励法。 2、学法:通过观察引导-诱导表达-模仿练习-设疑-自练-参与比赛-互相评价、互相激励的整个过程。 八、教学流程 1、开始部分 按教学常规进行教学安排,用精炼的语言使学生了解这次课的主要内容。 2、准备部分 教学中通过队列队形变换来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 A、立正、稍息 B、左右转体 设计

5、意图:1、集中学生的注意力;2、加强学生的队列队形练习;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展示自己的能力。 3、基本部分 3.1 创设情景 3.1.1语言导入 目的: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 3.2导入情境 3.2.1语言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2 说儿歌,猜谜语。 自编儿歌: 小脚丫踮起来,小耳朵竖起来,1、2、3,蹦蹦跳小兔子; 小脚丫跳开来,小手臂举起来,1、2、3,呱呱呱小青蛙; 小肚皮大口袋,里面装着小脑袋,1、2、3,跳跳跳小袋鼠。 3.3融于情境 3.3.1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边喊儿歌边模仿不同动物的跳跃姿势。 1

6、、随音乐师生同做幸福拍手操。 2、说说自己本节课的收获和需要努力的地方,说说别人的优点。 3、老师总结,师生再见。 小动物跳跳乐园教学反思 这节课教案编写的主要特点是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 培养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是小学阶段体育课的重要目标之一,为达到这目标,将其归纳为:“乐中练,动中练,玩中练”。这里的练是发展能力的手段,而“乐、动、玩”则是培养学生兴趣的生动体验。 1、本课依照课程标准要求,努力改革体育教学方法,通过情境教学模式,用儿歌形式通过游戏活动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本课的“导入,把猜谜语、听音乐、看图片和

7、模仿练习紧密结合在一起,充分调动学生视、听、本体感觉一起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使学生一入课堂就感觉到生动有趣,形式新颖,兴趣的指向始终集中在各项活动之中。 2、本课充分挖掘教材内涵,以猜谜语、模仿小动物跳、游戏、幸福拍手操等情境方式,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在课堂中营造出一种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体验到成功喜悦。 3、本课教学中的教学语言和情景设置为一大特色,打破了以往体育课成人化的呆板面孔,力求贴近儿童,用教学语言,情景设置及音乐的伴奏来体现体育教学中的童趣与亲切。 4、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课堂上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空间。让学生自我表现,努力创新,从而在课堂上教学中

8、,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教师的补救手段,使每个学生都能学会,都有所得。在学习方法上,运用了自主学习方式,通过情景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技能和拓展能力。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把教材和游戏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提高,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互相学习、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 总之,这堂课我深刻地认识到,要做好一位体育教师不但要有满腔的热情,更要关注每一个孩子,保护他们的自尊,随时留意特殊群体的行为变化,并能够机动灵活地改变教学方法,创设良好的活动场景,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把课堂真正建设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的乐园。 从这堂课的教学中,我深深地领悟到,只有给学生足够的展示机会,只有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