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案.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177921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0.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案第2课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借助字典认识三个生字,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进一步开展有关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教学重点及难点 把握访谈的主要内容,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感受阅读的乐趣,进一步开展有关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学。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关于生命的名言、警句。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同学们,你知道哪些著名作家吗?,那么你们见过这些作家吗?有一位苗苗

2、小同学不但见过很多著名的作家,还采访过他们呢。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就是有关苗苗同学采访著名作家季羡林爷爷的内容。齐读课题。提问:如果真的让小苗与大树的对话,那么你认为他们会说什么呢? 学生展开想象,自由地说 设计意图培养口头表达力和想象力,创设情景,让学生入情入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中的小树苗、大树分别指的是谁呢?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季羡 林的资料。指名回答。学生交流,介绍季羡林 板书:苗苗 季羡林 2.设想如果你要采访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爷爷,你会问他什么问题? 论,小组长做好记录,再汇报。 小组讨3.同桌讨论一下,在采访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4.过渡:

3、今天,就让我们跟着苗苗一起走进季羡林先生家,看看小作者是怎样采访这位酷爱读书、知识渊博的老爷爷,听听季爷爷对读书的见解。 听录音,课文朗诵。学生看书。 设计意图了解被采访者的主要事迹,为了解课文内容、入采访角色做准备。同时,学生在交流中激发对文本的阅读和学习兴趣,为文本打好基础。 三、精读感悟,品味文本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学生自由读课文 2.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准字音。 PPT出示:生字词 3.同桌分角色读课文,想想课文中的一老一少都谈论了哪些问题?读完后同桌互相简单的说一说。 4.组织讨论: 把文章写好,要多看书: 季老主张看闲书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同学们对彭公案、济公传、施公案、

4、三侠五义有哪些了解? 什么样的书是闲书?你的父母允许你看吗?季老是主张看闲书的,但是在课堂上和写作业的时候看行吗? A、季羡林先生对于读书提出了哪些见解?谈谈你对这几点的认识? 板书:多看书 三贯通 学古文 回答问题,并说出对季老提出的要求说出自己的见解。 B、这篇文章与以往的文章有什么不同之处? 板书:访谈录指导有感情朗读 1.谈谈你对题目的理解?小苗和大树只是代表苗苗与季羡林吗?你觉得这题目换成是“苗苗与季羡林的对话”哪个更好,为什么? 2.过渡:此时此刻,进行现场再现,你能演好其中的角色吗?看谁把人物的对话记得最牢,能够最传神地演绎文中的角色。说说季老与苗苗各有什么特点? 3.自由读课文

5、,把对话的内容记清楚,把人物的特点读出来。 4.同桌分角色读课文,读完后互相评价。 5.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并全班对其评价。 6.师生表演“现场采访”,再进行评价。全部学生演苗苗。 7.从朗读中,你觉得季老与苗苗分别是怎样的人?请你评价。 8.品读语言: 我小时候,跟我一个妹妹一块儿看,家里的桌子底下有个盛白面的大缸,叔父一来,我们就赶紧把闲书藏到缸里头,桌上摆的,都是正课“闲书”指的是彭公案济公传等课外书,“正课”指的是课内要学习的课程。 “闲书”与“正课”的区分源自教师与家长的界定。这句话是季老在与苗苗交流读课外读物时,现身说法,举了自己童年的例子。季老对童年时阅读印象深刻,说得生动形象,

6、听来如临其境。 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贯通”,即全部透彻地理解和领悟,达到精通。“三贯通”则是指清华大学提出的“中西贯通”“古今贯通”和季老提出的“文理贯通”。这句话是季老针对苗苗偏科而说的。国力的竞争取决于人才的竞争,21世纪是一个知识和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学贯中西、博古通今,还要文理兼备。这种综合型的人才,才能适应新世纪发展的需要。 我觉得,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起码”即最低要求,最低限度。季老在与苗苗交流中提出古诗文积累的建议,并用“起码”、“最起码”提出了量化的要求。这里面既有季老自身成长的体验,又有着对中华传

7、统文化继承的关注,更是对“古今贯通”的一个注解与落实。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题目的精妙。 在朗读中,初步了解人物的对话,读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四、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通过同学们的朗读,我感觉到了苗苗对季老的尊敬爱戴,也感受到季老无名人架子,亲切随和,满含着对下一代的关爱。现在,让我们再看一看课文的题目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回味题目,你明白了什么? 1.搜集名人读书故事或读书名言。 2.选一本自己喜欢的书阅读,读书时作摘抄或填写阅读记录卡。 3.调查一下本班同学的阅读书目;采访爱读书的人,如老师、同学、家长或亲友,列一个采访提纲,学习课文的写法,做一份访谈纪录。 4.写一个读书推

8、荐卡,把自己喜欢的书推荐给同学。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文章的主旨,激发学生热爱读书的热情。 五、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1.听写课后生字。 2.给下列形近字组词。 峡 访 浒 偏 侠 仿 许 编 3.给多音字分别注音,组词。 4.熟读课文,并正确,流利地读给家长听一遍。 5.采访一个爱读书的人,列一份采访提纲,并做一份访谈记录。 板书设计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闲书 多看书 偏科 三贯通 学习外语 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是一篇“访谈录”,也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的一种文体。文中的两个人物虽然在年龄、阅历、学识上有着差距,但在交流的过程中却平等和谐。所以,在他们的对话中可以感受到季

9、老的和蔼亲切、对下一代的殷切希望和关爱。接着我问学生这一老一少的访谈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访谈的? 由于内容丰富,对学生具有吸引力,因此学生学得津津有味,有声有色。 然后我又问学生:你们喜欢看闲书吗?有的说喜欢;有的干脆就保持沉默,不表态,其实我心里清楚:他们爱玩,爱看电视,即使有书也不去翻一翻。于是,我先给他们读季老先生的作品我的童年节选,然后结合老先生的主张教育学生:平时多看一些闲书可以多学一些知识,也可能多写一些好的文章。季先生有如此高的成就,其实跟他小时侯爱看闲书分不开的,且小时侯记的东西长大了也不容易忘记。而文章写得好,苗苗说的那两个重要条件写真事、多看课外书,我认为也是有道理的。我希望经过我不间断的提醒,能慢慢地使孩子们有爱看闲书的意识,并能主动积钱买书看,从提醒到自觉,让“书香伴我行”不再是空话。因为学生爱听故事,于是我现身说法,说了自己的读书经历,对学生也是一个启发和引导。 不足之处:在开始的教学中,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读透文章,导致课堂前半段沉闷,我高估了刚上五年级的孩子的能力,以为在很短的时间,他们就能从大段的的文字中提炼出最主要的内容。这是自己对于学生的学情不了解造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