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里的孩子》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177986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3.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沟里的孩子》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山沟里的孩子》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山沟里的孩子》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山沟里的孩子》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山沟里的孩子》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沟里的孩子》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沟里的孩子》教学设计.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山沟里的孩子教学设计山沟里的孩子教学设计 一、教材说明 山沟里的孩子介绍了大山里的孩子为了寻求改变山沟贫困面貌的“金钥匙”,而起早贪黑,不怕吃苦,不怕山高路远刻苦学习的动人事迹。这篇散文,语言优美,情感动人,是培养学生学习品质的一篇好范文。通过本文的学习,教育学生向大山里的孩子学习,为了家乡幸福美好的明天不怕困难,刻苦学习。 二、学情分析 三、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本设计以学生的朗读为基础,以读为主线,以读

2、代讲,以读促讲,通过朗读,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情感参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增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情感。 四、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出自己的情感来。 2、通过对课文所描述的孩子上学、回家情景的段落的感情朗读,感悟山沟里的孩子热爱学习的可贵品质。 3、能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5、续写“孩子们是怎样学习的”。 五、教学流程 谈话导入,创境激情。 同学们,两年多来,咱们班的同学不怕酷暑严寒,不顾雨雪风霜,每天要走十几公里的路到学校上课,有的人中午连家都不能回,常年吃不上热乎的午饭,老师很感动。那么生活在大山里的孩子每

3、天又是怎样上学的呢?今天,我们学习山沟里的孩子。 点评:引导学生和山沟里的孩子作比较,激发学生情感参与。 板书:山沟里的孩子 读课题,想问题: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 师:同学们提的这些问题也正是老师想知道的,那咱们就一块儿学习这篇课文,看能不能解答这些问题呢? 点评:从课题入手,带着问题学习课文,是整体入手,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一种好方法。 多种形式读文,巩固识字。 1、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自己先检查一下生字都会读了没有,字音读得正确不正确。 2、同桌共读一本书,互相检查生字认读情况,看看课文读得是否正确,是否基本流利。 3、小组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4、指名朗读课文,重点检查课文读

4、得是否正确、流利。 点评:农村三年级学生在预习时能自学生字,但课堂上必须为他们安排巩固复习的学习活动和时间。 自由读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同桌互相说一说。3、指名说。 点评: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是正确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 再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过渡语:刚才同学们说得很对,这篇课文就是写山沟里的孩子上学的情景。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看看他们是怎样上学的,他们为什么而学习? 划分层次 默读课文,看看课文中写了几方面的内容?根据这些内容,你认为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1)边看边思考。 (2)试着分一分,想一想,为什么这样分? (3)和同

5、学们交换一下意见。商量一下,还能有别的分法吗? 学习第一部分 1、找一找,画一画,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 (1)轻声读课文中具体描写山沟里的孩子们每天上学情景的段落,找一找具体描写孩子们上学的词句画出来,再读一读。 (2)想一想山沟里的路会是什么样的,想想孩子们上学、放学路上的样子和心情。 (3)把自己想象的情况跟同桌说一说。 点评:引导学生学习,教给学生阅读的一些方法:找一找、画一画、读一读、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 2、默读课文第一部分,认真想一想,你具体读懂了什么? 3、在四人小组中讨论一下,你们是怎么读懂这些意思的? 4、先试着感情朗读第一部分,再和同学比一比。点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促使学生角色移位,情感参与,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很好方法。 5、讨论:这一部分的大意是什么? 学习课文第二部分,读懂内容。 1、默读,思考、讨论:(1)“金钥匙”指什么。(2)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说的什么意思。 2、感情朗读这一部分内容。 3、概括这一部分的主要意思。 4、联系自己想一想: (1)山沟里的孩子为什么读书不怕困难?我们自己呢? (2)山沟里的孩子能找到“金钥匙”吗?为什么? 重点精读,深入理解 过渡语:同学们,刚才大家通过认真阅读、思考、讨论,读懂了课文内容。知道了这篇课文主要描写了山沟里的孩子为改变家乡贫穷落后面貌起早贪黑上学的情景。那么课文中是怎样具体描写上学情景的,山沟里的孩子

7、每天上学的路上到底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1、认真读课文第一部分,想一想,课文是从几方面具体写山沟里的孩子们上学的困难的。(1)读一读,找一找:哪一个表示颜色的词语用得最多,画出来,想想为什么。 (2)看图,联系自己是怎样上学的,想一想,山沟里的孩子上学会遇到哪些困难。 (3)议一议(同桌交流)。 时间长:“天还没有亮”、“天黑洞洞的” 路远不好走:“走过这座山、翻过那座山”、“脚步匆匆” 不安全:高山一座连一座、天黑、远处有狼 点评:精读重点段落,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学生也可以从中学习怎样把事物描写得生动、具体形象。 2、和自己作对比,有什么感受。 山里的孩子不怕困难,乐观:“远远

8、近近,脚步匆匆”“远远近近,说说笑笑”。 自己怎样对待学习上的困难? 品味赏读,背诵积累 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找同类意见的伙伴交流一下为什么喜欢。 2、和同学互相比一比,看谁读得有感情。3、试着背一背。4、抽查。 点评:品赏文章能激发学生热爱语文、喜爱阅读的激情,促使学生加强语言积累。 、检查写字情况 续写结尾,课外延伸 过渡语:山沟里的孩子们为了寻找改变山沟贫穷面貌的“金钥匙”,不怕山高路远,每天起早贪黑去上学。可是课文却没有写他们是怎样学习的。你能不能想象出他们学习时的情景,再写一两段话呢?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山沟里的孩子起早贪黑地去上学的情景,感受山沟里的孩子

9、学习的艰难。 2 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积累词汇。 3 联系实际,教育学生学习他们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 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的喜欢的片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导言:同学们都生活在城市中,上学由爸妈接送。想知道山里的孩子是怎样上学的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看看他们的学习情况。 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 谁给大家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找出反映山里的孩子上学情况的句子。我们可以从三方面来了解。 时间长:清晨,天还没亮就出发了,这时“山沟里还黑着”。晚上,放学回家,“夜雾笼罩着他们”,“山沟里黑黑的”,可以说是起早贪黑。 路不好走:早上,“走过这座山,翻过那座山”晚上

10、,“走过那座山,翻过这座山”,可以说是翻山越岭。 不安全:山高,路远,天黑,远处还有狼叫。 2师:你们听到过狼叫吗?听了会害怕吗?可山里的孩子听到后怎样呢? 生:远远近近,脚步匆匆,说说笑笑。 3师:这说明他们身上有一种什么精神? 生:乐观向上。 4师:我们再来读课文,你会发现文中有许多相对应的句子,找几个读读。 生:清晨,天还没亮傍晚,太阳落山了 生:孩子们走过这座山孩子们走过那座山 生:葡萄由黑变绿山楂果由红变黑 5师:这些相对应的的句子,在向我们诉说着山里的孩子上学有多难,我们可以用一个词组来描绘一下他们上学的情况。 生:上学的艰难。 6师:请同学们齐读课文去感受一下山里的孩子上学的艰难

11、,找一找课文中哪个表示色彩的词用得最多,也能体现他们上学的艰难,同时也暗示了山里的孩子贫穷落后的面貌。 三、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 师:山里的孩子之所以能克服重重困难,起早贪黑的去上学,是因为他们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同学们读了课文的6、7自然段,然后告诉我你读懂了什么? 金钥匙:指的是知识。 日日夜夜,夜夜日日,在辛勤刻苦地寻找:指不怕困难,不停地发奋学习。 理想的灿烂的黎明表明作者对山沟里的孩子寄予了无限的期望和祝福。 孩子们学习的动力来自于什么? 说说省略号省略的句子,畅想一下未来的山村学校是什么样的? 师:让我们和作者一起预祝山里的孩子们美好的愿望能够实现。齐读课文最后两段。 四、拓展延伸 同

12、学们,“天还没有亮,孩子们已经背着书包去上学。”从“走过这座山,翻过那座山”直到“月亮照着回家的路”,他们还说说笑笑。山里的孩子就是这样坚持上学的,他们就是要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改变山沟的穷面貌”。那你们与他们相比,你觉得自己今后该怎样做呢? 五、作业布置 1从文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练习背诵。 2摘录文中自己喜欢的词句。 板书设计: 山沟里的孩子 时间长:清晨傍晚起早贪黑 上学的艰难 路不好走:走过翻过翻山越岭 不安全:山高、路远、天黑、远处还有狼叫。 乐观:远远近近,说说笑笑 山沟里的孩子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课是北师大版教材语文第六册第五单元里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讲的是山沟里的孩子决心从

13、书中掌握更多的知识,刻苦学习的经过,他们要起早贪黑地走山路,到学校读书。使学生通过比较体会自己优越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从而受到启发向小朋友学习,认真刻苦读书掌握更大的本领。这是一篇叙事性散文,它用富有感情的语句,描写了山沟里的孩子们起早贪黑地去上学的情景,赞颂了山沟里的孩子们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课文结构清楚,全文共分7个自然段,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5自然段描述了山沟里的孩子们为了上学,不怕起早贪黑,翻山越岭。这部分内容写出了山里的孩子们上学的艰难和爱学习的精神,是分三个方面写的。 第二部分67自然段直接抒情,赞颂了山沟里的孩子们不怕困难为改变山沟的穷面貌而刻苦学习的精神。 教学目标

14、: 1、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以及课文的中心思想。 2、掌握课后思考题,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掌握本课的生字生词。 教学重点: 体会山沟里的孩子上学的艰苦,并进行比较,了解现在城市中孩子优越的学习环境,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二、 说教法 在教学方法上,因为学生活泼,富于想象的心理特点,根据教材的特点,我拟定以下教法:读中感悟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从中感悟。此外还有以读代讲法,练习仿写对应句子法等。 三、说学法 学习方法是学习活动规律的理性总结。为了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这节课主要引导学生用比较法、发现法

15、与探究法的学习方式来学习,通过学法指导让学生真正懂得如何去观察、思考、学习。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初读课文,认识本课生字,掌握“笼罩、启程”等词。 2 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结构。 3 学习课文,了解山沟里的孩子们起早贪黑去上学的情景,感受他们学习的艰难,学习他们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 导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同学们,你们平时是怎么上学的?想了解山沟里的孩子,他们是怎么上学的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山沟里的孩子一课,去看看山里的孩子他们是怎么上学的。 二、初读课文,认识文中生字。 1 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用喜欢的识字方法认识它 2 指名读课文,检测生字

16、。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1 仔细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那两个方面的内容? 2 学生分段,理清结构。 3 说说分段的理由,概括段意。 4 老师小结。 四、齐读课文,全面感受课文内容。 五、布置作业:书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 再读课文,深入感受课文内容。 2 完成语文天地中的 3 会写本课生字。 导学过程: 一、直接导课。 二、学习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1 认真地将课文浏览一遍。 2 说说:山沟里的孩子是怎么上学的? 3 找出文中描写山沟里的孩子不怕困难的句子读一读。 小组讨论、交流:山沟里的孩子上学有什么困难?他们是怎样面对的? 4 指导朗读,学生怎么感悟就怎么读。

17、5 学生自学课文第二部分。 小组讨论,课堂交流“金钥匙、理想的灿烂的黎明” 讨论感悟后,有感情地朗读。 激发学生想想:看看省略号省略了什么?你能用一段话补充一下吗? 三、再读课文,联系自己,深入感受内容。 1 齐读课文。 2 想想山沟里的孩子是怎样上学,联系自己,谈谈你此刻的想法。 3 找出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有感情地读给你的同桌听,并在班上展示。 四、完成语文天地中的 1 读句子,在文中找出对应的句子。 2 读一读两组句子,抄一抄,积累精彩句子。 五、仿写练习:第一段写下课后操场、过道、走廊的情况,第二段写上课后操场、过道、走廊的情况。 六、布置作业:背诵喜欢的段落。 板书设计: 时间长 山沟

18、里的孩子路不好走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 不十分安全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本课设计遵循这一理念,突出了以下几点: 1、朗读贯穿教学始终。朗读是进行阅读的重要形式和手段,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和标志。本文语言优美,情感动人,尤其适宜于学生朗读。本课设计自始至终把朗读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或自由读,或同桌读,或对比读,或感情朗读。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整体把握、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的深刻内涵。感情朗读也促进了学生的情感参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有利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落实。 2、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偏远山乡的孩子

19、虽然也爱学习,但由于种种原因,基础知识和能力都较差。老师从这一实际出发,教学开始首先安排了多种学习活动复习巩固生字的学习,让学生正确、流利读课文,为理解课文内容打好基础。 在理解课文的学习活动中,老师让学生跟山沟里的孩子作对比,促使他们“角色移位”,能够设身处地地想象山沟里的孩子学习所遇到的重重困难,学习这些孩子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 3、注意教给方法,注重培养能力。为使学生早日掌握阅读的方法,老师在设计中,十分重视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整体入手,整体把握,整体感知;引导学生重点精读、品味赏读;指导学生采用“读、找、画、思、议、写”等方法读懂课文,理解课文的内涵,力求学生的感情与作者之情,作品之情产生共鸣。 4、以自主学习为基础,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习惯、合作能力。课程改革“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设计在各个教学环节除了注重安排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还安排了很多同桌、同类、小组等形式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习惯、合作能力,努力使合作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需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