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178031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山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山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山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山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行》.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山行课前预习 1、至少自读两遍诗文。 2、查阅资料了解相关文学知识。 3、寻找题目提供的信息猜想诗文内容。 4、初步了解律诗和绝句。 相关课程标准: “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学习本课应将读与思结合起来,反复诵读,读出诗歌的韵味,学会品位优美语言,注重感悟和积累。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涉及的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识记并掌握诗中的生字词。背诵、默写诗文。 2、理解诗中表达情感的重点语句,积累抒写秋景、秋情的名句妙词。有感情的的朗读诗文。 3、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捕捉自己对秋的独特感触,理解诗意,感悟作者情感。

2、 评价任务: 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主动感悟诗歌蕴含的情感。 2、能借助工具书理解诗歌大意。 3、争取当堂达到熟读成诵,正确默写全诗。 4、能抓住关键语句理解诗句并说出感受。 这首诗中,你最喜欢哪一句?1 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诗中首句用“寒”来修饰山,你认为改作“青”或“苍”好么?为什么? 诗中第三句 “停车坐爱枫林晚”,写作者被枫叶的美丽所吸引。若改作“停车坐爱枫林美”,好么? 期待学生行为: 春:风和日丽 、草长莺飞 、春光明媚 、春寒料峭 、春暖花开 、春色满园 夏:火伞高张 、赤日炎炎 、炎天暑月 、赤时当空 、骄阳四火 、暑气蒸人 、燋金烁石 秋:西风落叶、桐叶知秋 、天高气爽

3、、秋高气爽 、金风飒飒 、江枫渔火、林寒涧肃 、秋风萧瑟 冬:橙黄橘绿 、白雪皑皑 、冰天雪地 、风号雪舞 、风雪交加 、寒气逼人 、千里冰封 、朔风凛冽 、天寒地冻 、雪虐风饕 师:因为有了春、夏、秋、冬,所以我们看到了一个奇妙、美丽的大自然。秋天,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季节,收获的季节。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秋天的古诗山行。 师:板书课题 山行 杜牧 二、检查预习效果 师:哪位同学能展示本诗作者杜牧的相关信息? 一生展示余生补充 师进一步补充明确: 杜牧,字牧之,唐代诗人。京兆万年人。有樊川文集。与李商隐齐名,称“小李杜”。 杜牧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

4、作品风格,词采清丽,情调爽朗。抒情写景七绝最为出色。 师过渡:既然提到绝句,哪位同学能够简单介绍一下绝句和律诗? 两生介绍余生补充并作简单标记 师进一步补充明确: 唐代出现的格律诗,区分明显。律诗格律严格,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联有定对。绝句同律诗的区别,最明显的是句数不同,绝句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简称五绝、七绝。 师过渡:那么本诗是? 生:绝句 师:这首绝句题目告诉我们什么信息呢? 生:在山中行走 师过渡:仅仅是行走吗?“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请各位同学放生读两遍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2尽量读准停顿。 三、一读清障 2 生: 1、自读两遍诗文讲不认识的生字标记出来。 2、

5、向组内同学请教。 3、小组不能解决的生字全班交流。 4、教师有针对性的明确。 师预设生字和需要强调的字: 石径斜 霜叶 坐 师:指名一生读课文余生听并评价,尽量引导到停顿上。 师:读绝句的停顿是否有规律呢? 生:回答 师明确一般规律 AA/AA/AAA 师:这个一般规律是否适合这首诗呢? 生:自读验证 远上 / 寒山 / 石径/斜(xia), 白云/生处 / 有/人家。 停车 / 坐爱 / 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全班齐读 师:杜牧在什么季节上山?上山做什么呢?请各位同学参考课下小注疏通诗意。 四、再读明意 生:自读课文,标注疑难,组内交流,全班交流。 师补充明确: 、山行:在山上

6、行走 、远上:向山的远处伸展。 、寒山:深秋时节的山林 、斜:在这首诗中应读xi,意思仍当倾斜解释,这里有曲折不直的意思。 、白云生处与白云深处的区别:深:浓厚,浓郁;生:生出,存在。 、坐:因为。爱:真爱,留恋的意思。 、霜叶:经霜打过的枫叶。枫林晚:傍晚时候的枫树林。 、红于:比更红与“红如”区别。 精讲点拨 首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次句“白云生处有人家”,描写诗人山行时所看到的远处风光。一个“生”字,形象地表现了

7、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有人家”三字会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从而感到深山充满生气,没有一点儿死寂的恐怖。“有人家”三字还照应了上句中的“石径”,因为这“石径”便是山里居民的通道。 3 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字解释为“因为”。因为夕照枫林的晚景实在太迷人了,所以诗人特地停车观赏。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

8、理趣的警句。 “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全诗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五、三读成画 师:“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请各位同学抓住诗中意向结合个人感受,将自己脑海中呈现的画面用语言或图画的方式尽量表现出来。 预设采取方式: 1、了解的整首诗的意思,现在知道诗人想写什么了吗?那再来用心读读好吗? 2、评价。你觉得诗中哪些词语写得特别好?读读,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3、想象漫游:此时,你也随杜牧来到了山脚下,哪些

9、景物映入了你的眼帘?有何感想? 4、朗读。 六、四读知情 师过渡:课堂刚一开始时大家谈了对四季的感受,大家学过的写秋天的古诗词中大部分又表达的是怎么样的情感呢? 期待学生行为:“自古逢秋悲寂寥”“自古多情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师:“诗言志言情”“一切景语皆情语”本诗描绘的景色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呢?请各位同学放声朗读诗歌细心体会并组织好语言将自己感悟表达出来。 生思考后自由回答 师明确: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了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表现了诗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昂扬向上的情怀。 七、检测作业 1、背诵并默写山行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这首诗中,你最喜欢哪一句?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答

10、: 诗中首句用“寒”来修饰山,你认为改作“青”或“苍”好么?为什么? 答: 诗中第三句 “停车坐爱枫林晚”,写作者被枫叶的美丽所吸引。若改作“停车坐爱枫林美”,好么? 答: 二、山行的最后一句“霜叶红于二月花”,把秋天之美描写得胜过春天。在你的生活体验中,是否也感到秋天的某一处胜过春天呢?谈谈你的感受吧! 八、教学反思: 古诗,从语言文字上看,它用的是古汉语;从表现形式上看,它含蓄、凝炼、节奏强、跳跃大;从叙写的内容上看,它离我们的时代较久远。因此,在教学中,我创设自由、和谐、民主、开放的学习环境基础上,以层次性的朗读、吟诵为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诗境。 关于本课教学资源我也称考虑利用媒体提供更直观的信息,但经过思考和论证我最终还是采取了调动学生想象力和培养表达能力的方式,因为再好的画面也替代不了语言文字所能提供的意境。 大多数教师有这样一点感受就是七年级学生学习缺乏自觉性、主动性,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未养成。所以在设计本课时我尽力做到低起点、重习惯养成为出发点,避免课堂语言的生硬,教师引导语言尽力做到生活化、通俗化以便于学生理解,从而使师生、生生交流更和谐、流畅、自然,进而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