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两文的几处对比.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178085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8.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两文的几处对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两文的几处对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两文的几处对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两文的几处对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两文的几处对比.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两文的几处对比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两文的几处对比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都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两文在思想感情与写作手法上都有很多相似与不同之处,下面就让我们来对两文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比较,从而更好的理解课文。 一、从思想感情上进行比较: 相同点: 两文作者欧阳修与范仲淹是同一时期的人,且身居高位,而且正是因为欧阳修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思想才被贬,文章写于两人被贬之后,都是寄情于山水表述了自己虽遭贬谪却仍怀济世安民之心的高尚情感。 不同点: 岳阳楼记中范仲淹所追求的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思想,主要突出一个“忧”字,但醉翁亭记中欧阳修所追求的是与民同乐,突出一个“乐”字。

2、 二、从写作手法上进行比较: 相同点: 1、两文都是写景的文章,在写景时都注意了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如岳中“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迹涯”这句话就充分抓住了水的那种波澜壮阔的特点,让人很容易就联想到那种宏伟的景象,再比如说醉中“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短短两句话就将早晚的景象描绘了出来,写出了山谷“晦明变化”的特点; 2、两篇文章都注意了骈散结合,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 3、两篇文章都注意了动静结合,如岳中“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这句话,描写了宁静的夜晚岳阳楼的景象,其中“静”字突出了夜晚的宁静,“浮光跃金”中“跃”又给人一种灵动的感觉,两者相结合,就将夜晚宁静却又不乏生气的特点写了出来

3、,醉中“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既写出了树林枝叶繁茂,又写出了鸟的叫声,给人以一种生动,不乏味的感觉 4、两篇文章语言都很生动凝练,如醉中“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只有21个字,却将四季的景象都描绘了出来,且都抓住了它们的特点来写。 不同点:岳中整篇文章都使用了对比的手法如用阴景和晴景做对比等等,但醉中就没有。 三、表达方式不同: 岳阳楼记运用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如课文开头两段,用概括的语言交待了写作缘由,进而引出岳阳楼景色特点以及“迁客骚人”的不同观感,这是叙事。第3、4段,把岳阳楼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景物及“迁客骚人”或悲或喜的感情,用生动的语言表现出来,这是描

4、写、抒情。最后,由感叹引出作者的见解,点明中心,这是议论。由叙述引出写景,写景中蕴含着感情,富有感性色彩的描写又有力的衬托了下文的议论。而醉翁亭记中只用了记叙、描写、议论,没有抒情。 四、主题深度有别: 醉中表述主题的方式是含蓄深沉的。醉翁把“与民同乐”的济民之情隐含在描写叙述之中,没有一语道破,而是在醉中写乐,在乐中写醉,因而才留下了“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千古名句。而岳文表达主题的方式是直抒胸臆。范仲淹在比较了“迁客骚人”的仕途进退的悲喜之情后,直接道出了他的“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旷达胸襟,并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至理名言,展示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高风亮节。 练一练: 1、“或异二者之为”一句中“二者”指_。“为”的意思是_,“为”在文中具体指_。 2、请分别从岳醉中摘出反映观景时感触的两个句子,并分析两文所写的景物有哪些不同? 答:反映观景时感触的两个句子是:_ _ 3、从一下三点归纳两文所写景物不同点: 从景物类别看,_ 从内容上概括,_ 从景物特点看, _ 答案: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而乐亦无穷也 3、岳写水景,醉写山景 岳写朝暮之景,醉既写了朝暮之景又写四季之景 岳写景突出阔大壮观,醉写景注重秀美多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