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里的故事.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178802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3.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弟子规》里的故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弟子规》里的故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弟子规》里的故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弟子规》里的故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弟子规》里的故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弟子规》里的故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弟子规》里的故事.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弟子规里的故事弟子规里的故事 1、文质彬彬 孔子曾说质胜文则野,一个人本质虽很好,若缺少礼仪才艺的熏习,就不免粗野鄙陋。有一次,孔子的大弟子子路,向孔子问道:南山有一种竹子,天生就很直,砍下来当作箭,可以射穿犀牛皮。本质好就可以了,何必再学习呢?孔子说:如果箭尾再加上羽毛,箭头装上箭镞,射入皮革不是更深更准吗?这说明有好的本质,再加上羽毛箭镞的修饰,就会有更好的成绩。所以孔子对学生的期望是成为文质彬彬的君子,也就是文和质均衡发展的君子。 现代的同学们,生活富裕,都能上学校念书,有许多时间来学习各种知识才艺,这些知识才艺只要有助于大众的,就应当认真学习。但如果时间有限,就应优先学习中国文化的重要

2、典籍,因为经典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学习熟练之后,可以解决许多问题,更可以让我们成圣成贤。所以大家应立志来研学。 2、晨昏定省 周朝的文王,开创周家八百年的基业,是中国有始以来最长久的朝代,所依靠的就是文王的圣德,我们从他的孝行可以看出一斑。文王尚未即位时,每天一早鸡初鸣,天还未亮时,一定穿好衣服到父亲那里,问候父亲早上是否安好?如果安好,就非常快乐;如果父亲有不适,就感到忧愁,一定想办法让父亲安适,才能放心。中午如此,傍晚也是如此。 文王每天这样三次问安,没有一天感到疲倦或是不耐烦,是我们学习晨昏定省的最佳榜样。希望同学们要有文王能够做到,我们也来学着做的志气,绝对不要输给古人! 3、陆绩怀

3、橘 在我国东汉时,有一位年纪才六岁的小孩,名字叫陆绩。有一次,在九江遇见当时的太守袁术,袁太守认为他的相貌不凡,就拿出橘子请陆绩吃。陆绩就多拿两粒藏在衣服里,等到要回家告辞的时候,橘子突然掉出来。袁太守以为是陆绩贪心,就问他原因。陆绩回答说:橘子是我母亲所喜欢吃的,因为没钱买橘子,所以想留着拿回家给母亲吃,并非自己贪心,还请太守原谅!袁太守觉得这孩子太难能可贵了,肯定这孩子将来一定会有出息。 同学们!陆绩时时想着母亲,希望母亲和他一起分享甜美的橘子,这般孝心,多令人感动!我们对父母亲不仅不私藏东西,更要能体贴亲心啊! 4、老莱斑衣 周朝楚国人老莱子,已经七十岁了,常身穿五彩衣,学做婴儿戏,不怕

4、跌倒的痛苦,也不管别人对他的看法,心中只希望博取年老父母亲的欢心,让父母笑口常开,忘记身体的不适,不会感到老境的凄凉。老莱子可贵的孝行,正是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最好的模范。现今很多青少年喜爱飚车,骑乘机车不肯戴安全帽,不遵守交通规则,一味跟着感觉走,一旦发生车祸,常使自己及无辜的人,变成植物人,拖累了父母,造成许多不幸的家庭。若经常想到父母亲的所好所恶,怎么会一时胡涂做出亲所恶的事呢? 5、潘京孝母 我国明朝南海地方,有位叫潘京的人,父亲很早就去世,对母亲非常孝顺。他的母亲,本性很仁慈,喜欢做利益大众的事。有一年大饥荒,就要潘京集合大家,商讨赈灾的事。潘京深体亲心,尽力鼓吹倡导,任

5、劳任怨,因此活命的人很多。平日他又多行善事,不怕劳苦,让母亲欢喜。乡里的人为了感谢他们母子的大恩,就立生祠来纪念。后来潘京的儿子潘浚,在万历年间中了进士,一直做到相当宰相的尚书职位。 潘京自己立身行道,善体亲心,发扬母亲的美德,造福乡里,把孝推到最高点,这是真正利己利人的世间豪杰啊! 6、闵损芦衣 孔子弟子闵子骞,年纪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父亲娶了后母,后母再生了两个弟弟。有一年冬天,天气寒冷,父亲要外出,就叫闵子骞驾车,在途中,闵子骞突然掉落了驾马的缰绳,父亲以为儿子太粗心,就责怪他的不是。谁知一接触儿子的衣服,才发现闵子骞穿的布袍里面,全是不保暖的芦花。回家后,再摸摸另外两个孩子的衣服,

6、却是暖和的棉花。父亲的心里明白了,是后母虐待了闵子骞,一气之下,就要赶走后母。这时闵子骞跪下来哀求父亲,说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 母亲在家,只有孩儿一人受冻,如果母亲走了,家里就有三个孩子要受寒。这两句话感动了父亲,留下了后母,也使后母知到反省改过而变成了慈母。闵子骞的孝行是发自天性的,他不管父母对他是疼爱,或是憎恶,他始终都是用心尽孝,他安顿了一家人的心,让一家人各安其分,因而保全了一个濒临破碎的家庭。所以孔子在教学时,还特别称赞闵子骞说:真是难能可贵的孝子啊! 7、亲尝汤药 二十四孝中有位亲尝汤药的汉文帝。有一次母亲薄太后生病一直没有好转,汉文帝就不分日夜尽心照顾母后,把侍奉母后当成一件大

7、事来做,怕宫女不够细心, 对于母后的汤药必定亲自尝尝,确定热度和甘苦,才放心地端给母后服用。这样用心了三年,母后的身子才好转过来。这件事感动了文武百官及天下的百姓,也流传至今。正是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的最好写照。也是提醒现代人,不要因为事忙而推说无法做到的一个砥砺石。 8、百里负米 孔子的学生子路,年轻时家里很穷,没有好东西奉养父母亲。就到百里外替人做工,换取白米来供养父母。虽然辛苦,但是心中感到非常快乐。后来在楚国作官,常常面对丰盛的食物,却不由心酸而泪流满面。这位好勇过人的子路,让人感到奇怪!原来是子路思念起过世的双亲,已无法接受他丰盛的奉养,自然悲咽而吃不下! 9、泰伯让位

8、周文王的大伯父泰伯,孔子称赞他有三让天下的美德。当周文王(名字叫昌) 出生时,祖父古公亶父就说了一句话:我周家将来一定有兴盛家业的人,那个人就是昌罢!如果照传统的规定,古公亶父的位子应该传给大儿子泰伯,不可能传给三儿子季历,季历就是文王的父亲,这样周文王就无法继承国位。 泰伯很有智慧,听到父亲古公亶父这句话,了解父亲的心意,于是藉父亲生病时,需要药材,便偕同二弟仲雍往南方去采药,并将自己纹身断发,这样一来就不能接受国位,而满了父亲的心愿。泰伯不仅舍掉世间最大的财物国位,让位给三弟季历,又顺利地把国位再传给文王。这种作为,使人看不出他让国的行径,所以孔子称赞他是至德呀!同学们!见贤思齐,让我们学

9、习把自己心爱的财物,让给兄弟姐妹,甚至需要的人吧! 10、百忍成家 唐朝张公艺先生家中五代同堂,全家上下和乐融融。皇帝路过,仰慕他治家整齐,便请问有何妙法?张公艺先生写了一个忍字,再一个忍字. 连续写了一百个忍字,他的大家庭就因家中大小都能互相忍让,而得以维持。这就是有名的百忍成家。 11、古时称谓 古时候名是父母所取,成年以后则另外取字或是号。同辈和晚辈就用字或号来称呼,如孔子名是丘,字是仲尼,后人尊重至圣先师孔子,遇到孔子的名时,更是不敢读原来的音丘,而读某的音,以示尊重。书写时也不敢全写丘,而是缺一个笔画写为。至于孔子的朋友同辈,对孔子称呼都用仲尼,晚辈学生称呼孔子为仲尼夫子。我们读诵四

10、书五经等中国经典时,若明白称呼的规矩,就能体会经文当时的情境,及交谈的对象背景,更容易走入经文世界。 12、曾国藩教子 清朝平定太平天国之乱的曾国藩先生,是一位真才实学的知识分子。他很重视家庭教育,不论多忙,一定给家人写信,从祖父母、父母、兄弟到儿子,都有家书问候。尤其给儿子纪泽及纪鸿的信中,不知多少次提醒他们要早起,以保存祖先传下来的优良家风。 13、子路不耻恶衣 孔子的学生子路是有名的孝子,家中贫穷,吃的用的都很简陋,他身上穿着破旧缝补过的棉袍子,但当他和穿着狐貉皮草的人站在一起,从未觉得羞耻不如人。子路这种不俗的高洁人格,让孔子赞叹不已。有一次,孔子要大家发表个人的志向,子路说:我愿意将

11、自己高贵的车马及昂贵轻暖的皮衣,和朋友一起分享共享,用坏了也不会抱怨。从子路的志向,可见子路不重视物质的享受,所注重的是自己的人格是否完美,及朋友间互助的友谊。子路看轻一切物质享受,一心只想充实高尚的品德,他这种勇气和志向真令人佩服! 14、周处除三害 东晋时,有名的周处除三害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故事中除了猛虎和大蛟二害外,最难除的第二害反而是周处本身。他平时不务正业,为非作歹,危害地方。起初他自己不知道被列为三害之一,后来知道了,就很惭愧,决心改过,不只除了猛虎大蛟,更拜师求学,从军报国。周处过能改,归于无一发觉自己的罪状,决不掩饰,立刻拜师改过自新,这真是大智慧大气魄啊! 15、李斯害韩

12、非 在东周战国时,李斯和韩非是同门师兄弟。秦王看见韩非写的说难这篇文章,非常欣赏,恨不得早日相见。直到韩王派遣韩非出使秦国时,才见到了韩非。秦王和他谈过话后,更加欢喜。李斯自知才能不及韩非,怕韩非得宠而影响自己的前途,于是故意诋毁韩非,陷他入狱,并假借王命,赐毒药要他自杀。韩非想要陈述冤情,可惜没有机会表白,就这样枉死狱中。后来李斯被赵高诬陷,也同样没有机会申冤,被腰斩而死。常言天道好还,种恶因,岂能得善果呢? 16、宋宏念旧 东汉光武帝时,光武帝妹妹湖阳公主的夫婿刚去世,她就看中了朝中另一位大臣宋宏,要光武帝为他作媒说亲。宋宏回答光武帝说: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光武帝听了,就知婚事

13、难成。宋宏的不攀权贵,正是一位念旧的厚道君子呀! 17、负荆请罪 战国时代,赵国大臣蔺相如出使秦国,智勇双全完成外交任务,功劳很大。赵王便封他为上卿的官职,位居武将廉颇之上。廉颇自认出生入死,为赵国攻城野战,功劳更大。而蔺相如只不过逞口舌之能,怎能和他相比呀!所以廉颇心中忿忿不平,故意为难蔺相如,但蔺相如却躲着他,不和他起冲突。有一次,蔺相如的部属看不过去,就说:廉将军故意为难您,一般人都觉得无法忍受,而您却处处让他,好像很怕他的样子,实在一点尊严都没有呀!蔺相如却说:现在赵国正受强秦威胁,如果赵国文武大臣冲突,国家将会分崩离析,外强必然入侵,那时赵国就危险了!消息传到廉颇耳中,廉颇自认有错,

14、立刻背着责打用的荆棘,登门请罪。蔺相如一见,赶快解去他所背负的荆棘,两人不但和好,还结成生死不渝的刎颈之交。这则将相和也成为历史上传颂不朽的美谈。蔺相如不怀藏私人怨恨,以大局 为重的言行,值得我们来学习。 18、曾国藩读书 清朝平定太平天国之乱的曾国藩先生,他读书有个习惯,所谓桌上不可多书,心中不可无书。书桌只摆一本现在要读的书,则注意力全都会集中在这本书上。有很多人,书桌上摆满了要读的书,这本读了几页,又翻翻那一本,那本掀了几章,又换另一本,两个小时下来,每一本书都翻过了,好像摆地摊一样,通通摊在眼前,结果没有一本是读完的。古今善于读书的人,一书在手,通本读完,正是把握住方读此,勿慕彼,此未

15、终,彼勿起的读书原则。 19、柳公权笔谏 唐朝有名的书法家柳公权先生,他的字挺直苍劲,有一股正气澎湃的气势,这跟他安守本分,正直不阿的个性有关。有一次皇帝唐穆宗问他:如何用笔才能达到尽善的境界?他回答说:用笔的重点在心,心如果正,用笔自然就能正。穆宗平日生活散漫,施政邪僻不正,听了柳公权的一番话后,穆宗知道这是劝谏自己的意思,便立刻端正仪容,这就是有名的笔谏。正说明写出来的字,和内心是息息相关的! 20、孔子教学生 孔门弟子中,年长的子路初次见孔子时,头上戴着雄鸡毛,腰间佩戴母猪皮,一副野人的装扮,散发率直勇猛的个性,有一股凌人的气势,不知圣贤学问的高深,也无视孔子的存在。后来经过孔子的教化,放弃了粗暴的行为,努力求学,勇于改过,成为孔门中优秀的政治人才,名列十哲之一。 另外,孔门中多才多艺的弟子冉有,他跟随孔子学习仁德大道,曾经感叹自己能力不足,无法再往上进步了!孔子指出他是犯了自我设限的毛病,教他只要肯承担、不自弃,就可突破学习困境。后来冉有果然在政治上也有杰出的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