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和安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谢和安慰》.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感谢和安慰感谢和安慰口语交际教案 一、设计理念: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为生活而教育”。它强调教学中注重认知、体验与生活的统一,强调教学将现实生活与未来生活的结合,让教学联系实际、贴近生活,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真正赋予课堂教学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从而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陶冶情操。语文从生活中走来,最终必回归生活,生活是语文教育的家园。 感谢和安慰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口语交际,这次口语交际是根据本单元专题安排的,让学生对生活中帮助过自己的人表示感谢,或对需要帮助的人进行安慰。这个话题有助于引导学生将学习本组课文时获得的
2、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迁移,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验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快乐。我在教学时,引导学生感受与体验人间真诚的关怀,把心灵深处的美好情感转化为精神产品,付诸于表达,练习口语交际的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三、情境描述: 4、请夏姗姗和林红两位同学上台,两生现场交际。 5、教师适时揭示板书。 四评课记录: 1、赖军弟老师的评课记录: 王老师上的感谢和安慰口语交际实现了“文本与生活的接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强调:“增加学生的生活内涵,提高学生回归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生活中处处有口语交际,口语交际植根于现实,生活的空间有多大,语文学习的外延就有多大
3、。课堂训练并不能真正代表生活中的口语交际,口语交际的训练还要在真正的生活情景这个“大课堂”中开展起来。有道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因此,王老师在课堂上直接呈现或再现学校 、家庭、社会生活中类似教材内容的某一件事或某一现象,让学生直接面对,直接介入生活,以真人为对象,以真事为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真实的交际活动。这样,既“重文本”又“超文本”,对教材内容进行个性化、生活化、活动化的再加工,开掘文本含蕴,发现文本新意义,落实了“用教材教”的新理念。 2、张晨红老师的评课记录: 王老师上的感谢和安慰口语交际创设了“生活化的对话情境”。王老师为了创设“生活化的对话情境”,在课堂教学中,着力
4、于以下四个环节:第一环节,回忆生活往事。向学生展示了这次口语交际的主题和要求,并且让学生回忆生活中的相关事例,促使真情流露,学生们踊跃发言,表达对父母、老师、同学的感谢或表达安慰之情,因为他们是在爱的怀抱中长大的,这一话题贴近学生生活,不愁无话可说。第二环节,提供生活范例。因为是发生在班级的事,学生有亲身体验,因此最有发言权,这一环节将如何更好的安慰和感谢他人落到了实处。第三环节,进行交际模拟。将知识从校内延伸到校外,让学生们体验不同的生活,从而激发了学生的说话欲望,大大提高了口语交际的实效性。第四环节,真情告白。学生之间互相倾诉生活、学习中的烦恼及困难,互相表达安慰与感谢之情,把本次口语交际
5、课推向了高潮,使这节课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还促进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了解,增进了友谊,使交际任务具有了“实际”意义,真正实现了生活情境让口语交际与学生零距离。 3、谢翠萍老师的评课记录: 王老师首先从学生的生活中提炼交际元素,让学生有话可说,不畏惧口语交际,从而为流利地进行以下交际做铺垫。接着提供学生学习生活的真实交际范例,是上好口语交际课的关键。此环节,教师善于创造条件,让学生把丰富的生活实践与口语交际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了感谢与安慰时要注意的问题,掌握一般的方法和如何表达真情实感。然后模拟社会生活交际创设情景,形成良好气氛,使生生之间像日常社会口语交际那样互为对象,构成交际关系,深刻体会到“感谢与安慰”对他人、对自己的重要性,真正体现出口语交际训练的特点,切实锻炼和发展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最后这一环节让学生把所学的口语交际知识运用于生活是口语交际课的目的所在,学生面对面互相致谢、安慰,实现了心灵的对话,在这里,学生不仅感受到了真诚的可贵,更重要的是在相互交流活动中,学生体验到了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快乐,升华了交际情感。这堂课上得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