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骆驼》评课稿我们在成长的路上奔跑 .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180129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8.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找骆驼》评课稿我们在成长的路上奔跑 .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找骆驼》评课稿我们在成长的路上奔跑 .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找骆驼》评课稿我们在成长的路上奔跑 .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找骆驼》评课稿我们在成长的路上奔跑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找骆驼》评课稿我们在成长的路上奔跑 .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找骆驼评课稿我们在成长的路上奔跑 我们在成长的路上奔跑 本周县里组织的新教师语文课堂教学评比活动在崇仁县第二小学开展地如火如荼。三天的新课展示,各位参赛教师的青春活力,饱满激情不仅重燃了我们对教学的再度热情,她们那精益求精的态度更让我们为之感动。在感动之余,我对课堂教学有了更多的思考。如何让课堂真正做到高效又让孩子们学的轻松?作为新教师的我们,只有不断在教学的道路上奔跑才能让孩子们在乐中学,在学后用。在这些富有激情的课堂中,蔡老师的找骆驼让我印象尤为深刻。蔡老师的课堂犹如一股清泉,沁人心脾。虽没有高昂的基调,但那清新自然,娓娓道来的风格让人很是舒服。 找骆驼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主要以“找骆驼

2、”为线索,起因、经过、结果都十分清晰。叙述中巧设悬念,引人入胜。文章开头并未着急讲明老人是根据什么才知道骆驼的特点,而是十分详细地描述骆驼的特点。故事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这是本课表达上的特点。蔡老师在执教过程中态度自然,潜移默化中深深地感染着学生,本课中有几个亮点值得我们学习: 一 、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创设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注重人文熏陶。这正符合了新课标中指出的教学应在平等的对话过程中进行。而阅读教学则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蔡老师在好几次孩子回答问题时用积极亲切的评价营造了师生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二、教学设计完整,教学目的明确。由于这是一篇自学课

3、文,不需要精讲细读,把字句都学得很细致。蔡老师利用三个自学任务让学生明确本科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课文分析,让孩子们明白老人为什么没有见过那只骆驼却能详细指导走势骆驼的特点。 三、重视学生说的训练,说话是写话的基础,而三年级又是一个从说到写的承前启后的过渡时期,在这一课中,蔡老师重点抓住老人看到的现象和得出的结论之间这个因果关系来进行说话训练,通过因为。所以。的形式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积累了语言。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大胆想象。比如在课文教学后以再遇老人为题写一段话,这是学生敢于向课文的新知敢于挑战和延伸。对于活跃学生的思维有很大的帮助。 此堂课的亮点让我受益匪浅,为了让我们的课堂尽善尽美,我觉得

4、这堂课也有一些地方值得我们共同探讨: 一、开课游戏的引入与课文练习还不够紧密。蔡老师上课开始让学生做一个捏橡皮的游戏,目的就是让学生感受力轻重的不同效果,明白骆驼脚印的特点。但蔡老师在教学中没有提及开头的游戏。 二、老师给予的痕迹比较浓。在开始时,蔡老师用课件引出对话,我觉得不妨让学生先找骆驼的特点,再追问学生是从哪些地方找出来的,从而引出对话。这样会比较自然,不会显得只是老师的给与而缺少学生的主动。 三、课堂还不够开放,老师对学生有束缚。比如,在学生自读课文后,老师抛出一道填空题,让学生完整来帮助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我觉得这里,老师出示的词语过多,学生自由的空间太少。如果现在去问学生,这

5、篇课文讲了什么,学生不一定会原原本本地回答出老师提示的句子。 四,朗读形式和教师评价语言比较单调。单一的朗读形式让课堂稍显枯燥,更不利于激发孩子的朗读兴趣和培养他们的协作能力。单调的评价语“你真棒”,“你的声音可真洪亮”不利于孩子分析自己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多样化的评价不仅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体会成就感,更让他们愿意积极调控自己的学习行为。 教师,多么不简单的称呼。新教师,多么需要琢磨的阶段。我们该感谢“新”这个词让我们有不断犯错不断创新的勇气。当然,我们更该对得起我们的学生,我们的每一次尝试,努力,进步都将成他们学习生涯中点点滴滴的风景。让我们在成长的路上奔跑吧!让孩子们走在开满鲜花的学习路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