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声音找回来》说课稿.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180134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0.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把声音找回来》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把声音找回来》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把声音找回来》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把声音找回来》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把声音找回来》说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把声音找回来》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把声音找回来》说课稿.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把声音找回来说课稿小班语言活动把声音找回来说课稿 - 小三班 马晓萌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班的语言活动把声音找回来,此活动选自山东省青岛市幼儿素质发展课程教师用书语言表达。 一、说教材 教材内容分析:听觉是幼儿感知世界、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小班幼儿对大自然及生活中的声音十分感兴趣,他们喜欢模仿动物、车辆及风雨闪电等各种声音。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此活动情节简单,充满童趣,形象鲜明突出,容易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且游戏融入教学活动过程中,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正如纲要中所述:“既符合幼儿的兴趣和现有经验,又有助于形成符合教育目标的新经验;

2、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 幼儿现状分析:这个阶段的孩子啊,独立性差,常常爱模仿别人,他们的思维仍带有直觉行动性,主要依靠动作进行,需在亲身体验、探索中去发现事物的特征。 活动目标: 主题活动目标:幼儿通过本主题活动,产生对动物的兴趣,愿意亲近小动物,深对小动物的关爱;能运用各种感官,初步了解自己喜欢的几种动物,知道不同的动物能发出不同的叫声,尝试模仿动物的叫声并准确地说出其象声词。懂得动物是人类朋友。 本次活动目标:1、知道不同的动物能发出不同的叫声,尝试模仿动物的叫声。2、能快速准确地说出几种典型动物叫声的象声词。3、喜欢模仿动物叫声,在模仿小动物的活动中获得快乐。 活动

3、重点、难点: 本次活动是一个智力游戏活动,其渗透了语言领域、科学领域与艺术领域方面的内容,但活动的重点仍以语言领域中的故事情境为主,主要引导幼儿理解故事情景并能够模仿出几种典型动物的叫声与动作;难点在于能准确地模仿情境中的象声词汇:小狗-汪汪 小猫-喵喵 小鸽子-咕咕,并能自己创编情景。对于突破重点采用的方法: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让幼儿自己来通过模仿叫声、创编动作加深对动物的印象;对于突破难点所采用的方法:注重练习与游戏的多次重复性,使幼儿反复感受、反复体验,从而理解象声词的意义,明白道理。 二、说教法 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我主要以直观法、谈话法、游戏及表演游戏法三个方法为主。小班幼儿的思维具

4、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特点,因此在活动中贯彻直观性原则非常重要。 1、直观法: 通过操作演示课件,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多媒体特有的声像并茂、动静结合等优点,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便于理解、易于记忆,从而使孩子们情绪高涨,兴趣盎然。正确的示范是教幼儿掌握语音的基本途径。培养幼儿正确发音又是小班语言教学的重点任务。 2、谈话法: 恰当的问题有助于活跃幼儿思维,启发学习,有利于幼儿获得新知识和发展智力,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习惯。 3、游戏及表演游戏法: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本次活动大部分幼儿经验丰富,开展多种游戏激发幼儿兴趣,调节课堂气氛,提高幼儿注意力。而表演游戏是要按照故

5、事中的情节扮演一定的角色,按故事规定的内容进行游戏,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故事的思想内容。 此外,在各个不同的教学环节中还穿插运用练习法、启发联想法、赏识激励法等教学方法。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做到寓教于乐。 4、活动准备: 幼儿的经验准备: 课前请家长利用休假日带幼儿到动物园观察、认识各种小动物并熟悉它们的叫声。 搜集各种有关动物的故事、图书、图片、影碟资料,充实到各区域角。 活动前的物质准备: 山羊、牛、青蛙、小狗、公鸡等动物的活动卡片及背景图。 1 故事角色中小动物头饰、游戏教具。 幼儿分组呈半圆形分布坐。 三、说学法 1、多种感官参与法: 在活动中通过眼看、耳听,脑想、

6、学一学、说一说,做一做等多种方法来获得知识体验。重点是引导幼儿大胆表述、表现。幼儿学习语言主要是通过倾听这一途径。根据纲要中要“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使幼儿“想说、敢说的要求,在情境中借助于想多媒体课件生动活泼的画面、极富感染力的配乐解说,以及我声情并茂的重复,刺激幼儿的各种感官,激发幼儿想说的愿望。然后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游戏,给幼儿提供表达的机会。通过语言的激励调动幼儿模仿的积极性,让幼儿敢说。多感官参与的活动给幼儿创造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留下了更为深刻的印象。 2、游戏体验法: 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采用了游戏的方法,通过游戏活动,使每个幼儿都有实际体验,获得愉快感

7、、轻松感与成就感。在游戏中,幼儿边游戏边练习模仿、对话,充分体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的精神实质。 四、说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我有意识地强化“森林里的小动物突然说不出话来了,羊村长要挑选模仿小动物声音最像的小朋友陪着它们去参加森林舞会。”使幼儿对难点有一定的认识。根据小班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特点,我的提问指向明确,幼儿易于表现,如:“小狗怎么叫?”鼓励幼儿之间相互模仿。 2、辨识动物,模仿声音。 播放动物图片,让孩子们辨别:“你都看到了哪些小动物?”激发幼儿的兴趣,启发孩子模仿各种小动物的声音,有意识地让幼儿模仿所

8、看到的小动物的动作,给幼儿一个创造性地表达、表现的机会。通过用耳朵、用脑、用手、脚、用身体来体会,内化着自己的理解,为突破重点做了铺垫。 3、寓教于乐,复习巩固。 纲要指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儿童语言学习是开放而平等的学习。教师和幼儿是构造愉快学习和交流过程的共同体”。小班幼儿基本上是以模仿性游戏为主,要在成人的不断提示启发下才能展开游戏。 “闪卡”游戏。“砸金蛋”游戏。“村长问好”游戏。“舞会”开始,坐森林小火车出发。 在游戏时,我也加入到游戏中,既担任着 “羊村长”的职责,又能够适时指导幼儿表演。在游戏中,我不时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和体态进行暗示性

9、的帮助,与孩子共同参与,享受快乐。 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反复感受、反复体验,以突破难点。 4、总结评价,适时教育。 在总结的过程中,我对每个幼儿给予鼓励性的评价,及时肯定、表扬其表现,并且使幼儿懂得:不同的动物能发出不同的叫声,产生对动物的兴趣,愿意亲近小动物,知道动物是人类朋友,从而理解象声词的意义,明白道理。 本次活动体现了根基性、直接兴趣性、人文性、情境性、活动性、整体性与发展性,课程组织遵循了相互作用原理,始终以动静融合的形式展开:观察动物模仿声音动作欣赏情境课堂游戏,符合幼儿身心发育特点,易于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 五、活动延伸 活动结束给幼儿再次提出悬念:“你还知道有哪些动物的叫声很特别?你知道有哪些动物不会叫?”让幼儿到生活中去倾听寻找,给此活动留下更多的回味。 以上就是我今天说课的全部内容,有不足之处,还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