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经济学》答案超全.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180479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80 大小:92.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府经济学》答案超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政府经济学》答案超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政府经济学》答案超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政府经济学》答案超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政府经济学》答案超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亲,该文档总共8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政府经济学》答案超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府经济学》答案超全.docx(8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政府经济学答案超全*经济学期末复习指导(综合练习) 一、名词解释: 1、*经济学*经济,是一种与企业、个人经济活动相对应的经济行为,即以*为主体的资源配臵及其宏观经济管理。 2、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在有些领域不实经济运行中,市场往往达不到完全竞争状态,而是存在垄断,即不完全竞争。主要包括完全垄断、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 3、竞争失灵市场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也称之竞争失灵。在现实经济运行中,市场往往达不到完全竞争状态,而是存在垄断,即不完全竞争。 4、信息不对称通常是指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易的双方,由于所掌握的信息量不相等,不能有效开展公平竞争,从而对资源配臵产生扭曲。 5、社会公平是指社会成员对收入

2、分配差距的心理承受能力。 6、经济公平是指生产要素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对比关系。 7、自然垄断有时也称之为天然垄断,是与某些商品和劳务自身的特点有关,即这类商品和劳务在由一家企业提供时其成本比由多家企业提供时低,有利于节约社会资源。 8、洛伦茨曲线洛伦茨曲线由统计学家洛伦茨提出,用累积的一定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百分比与这部分人口所获得的收入占总收入百分比的对应关系来表示。人们通常用洛伦茨曲线衡量收入差距,以及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状况。 9、公共物品是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消费的非排他性、效用的可分割性、消费的强制性特征。一般不能或不能有效通过市场机制由企业和个人来提供,主要由*

3、来提供。 10、消费的非竞争性是指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向一个额外消费者提供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成本为零。消费者对某一物品的消费,不会减少或影响其他消费者对同一物品的消费,消费者人数的增加并不对生产成本产生影响。 11、俱乐部物品可能发生拥挤的公共物品,布坎南称之为俱乐部物品。当消费人数低于拥挤点时,该物品是非竞争的,而当消费人数超过拥挤点时,这种物品的消费就变成竞争的。 12、外部效应经济学中的外部效应是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有益的影响称为外部经济性,或正外部性;有害的影响称为外部不经济性,或负的外部

4、性。 13、庇古税在存在外部成本的情况下,如果*向有关企业或个人课以相当于他造成的边际外部成本的罚款或税收,外部成本就成了有关当事人的内部成本,他们在决策时就会考虑到这些成本,从而避免效率损失。由于这一纠正外部成本的方法是英国经济学家庇古首先提出的,所以又叫做庇古税。 14、科斯定理在产权明确、交易成本为零或很低的前提下,通过市场交易可以消除外部性。 15、公共选择一般是指在*经济活动中,如何通过政治程序决定公共物品生产、供给等问题。其基本原理是,将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用于非市场的政治领域。 16、直接民主是指社会成员以投票等形式,直接参加公共物品生产和供给决策,参与社会政治、经济和其他事务管理。

5、 17、投票悖论在投票选择中出现有悖于日常逻辑推理的现象。如在A、B、C三个方案中,A和B选择,A以2:1的票数获胜。在B和C的选择中,B以2:1的票数获胜。然而,在A与C的选择中,C又以2:1的票数获胜。因而,无法确定最后获胜的方案。如果根据一般的推理,A优于B,而B优于C,则一定是A优于C,而上例中的结果是C优于A。 18、票决循环在投票选择中出现的无法选择最优方案的现象。如在A、B、C三个方案中,A和B选择,A以2:1的票数获胜。在B和C的选择中,B以2:1的票数获胜。然而,在A与C的选择中,C又以2:1的票数获胜。因而,无法确定最后获胜的方案这样就出现了“票决循环”的现象,即无法在A、

6、B、C三个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 19、*支出相对量是指*支出数量与国民经济其他经济指标的关系。 20、购买性支出是指*以购买者的身份在市场上采购所需的商品和劳务,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21、转移性支出是指预算资金单方面无偿转移支出,因此就不可能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而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经济社会政策目标。 22、公共定价法是指*对提供某些特定商品和劳务所收取费用的决策。 23、*采购是一个国家的各级*为了从事日常的政务活动或提供公共服务,以及事业单位和提供公共服务的团体为了开展业务活动,利用国家财政性资金和*借款购买货物、工程及劳务的行为。 24、公共投资是指*将一部分公共资金用于购臵公共部门的

7、资产,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所形成的支出,它是*提供公共产品的基本手段,也是*提供公共劳务的前提与基础。 25、财政投融资是指*为了加强宏观调控,以实现特定的政策目标为目的,运用信用手段,直接或间接有偿筹集资金和使用资金的*金融活动。 26、部门预算是指各主部门汇总编制的本系统的财政收支计划,由本部门所属各单位预算组成。本部门是指与本级*财政部门直接发生预算拨款关系的地方国家机关、军队、政党组织和社会团体。 27、财政政策是指*根据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采取的财政措施和手段。 28、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是以社会的共同力量对其成员因各种个人难以抗拒的客观原因导致其难以维持必要生活水平

8、是提供的物质保证,是具有经济福利性质的社会稳定制度。 29、社会保险是指以劳动者为保障对象,在劳动者年老、疾病、伤残、生育、失业等原因暂时或永久性失去劳动能力或劳动机会,从而部分或全部地失去正常收入时提供物质帮助,以保障劳动者及家属的基本生活的通过国家立法建立的保障制度。 30、现收现付式这是一种以近期收支平衡原则为依据的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模式。这种模式要求当年或近期所有参保单位,按照统一的比例提取社会保险基金,在收支过程中实现基本平衡。 31、*外债是指国家作为债务人,向外国*和国际金融组织借款以及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发行债券所形成的债务。 32、财政贴息是指为了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财政对使用某

9、些规定用途银行贷款的企业,就其支付的贷款利息提供的一种补贴。 33、税收支出是指以特殊法律条款规定的、给与特定类型的活动或纳税人以各种税收优惠待遇而形成的*收入损失或放弃的收入。 34、*收入亦即财政收入或公共收入,是指*为履行其职能而筹集的一切资金的总和。 35、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利,按照预先确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向社会成员收取实物或货币,以取得财政收入的工具。 36、*收入效应是指经济主体因为*组织收入而在其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方面做出的反映,或者说是指因国家征税而对消费者的选择以致生产者的决策所产生的影响。 37、替代效应是指当*对不同的商品实行征税或不征税、重税或轻税的区别对待时,

10、会影响商品的性对价格,使经济主体减少对征税或重税商品的购买量,而增加对无税或轻税商品的购买量,即以无税或轻税商品替代征税或重税商品。 38、税收制度是国家各种税收法律法规和征收管理办法的总称。它是国家向纳税单位和个人征税的法律依据和工作规程。主要包括税收法律、条例、实施细则、征收管理办法等。 39、税负转嫁是指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各种途径将其所交纳的税款全部或部分地转移给他人负担的经济过程和经济现象。 40、税收归宿也称为税负归宿,它是指处于转嫁中的税负的最终落脚点。 41、税收“三性”同国家取得公共收入的其它方式相比,税收具有其鲜明的形式特征,即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和固定性,这就是人们

11、通常所说的“税收三性”。这三个形式特征是税收本身所固有的,是一切社会形态下税收的共性。 1 42、课税对象是指对什么征税,是税收征收的目的物,它反映这个税种征税的基本范围和界限。 43、纳税人即纳税义务人,是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纳税人是纳税的主体。 44、计税依据是指课税对象的计量单位和征收标准。 45、免征额是指税法规定的征税对象中免于征税的数额,它是按照一定标准从全部课税对象中预先确定减除的部分。 46、国有资产指国家以各种形式投资及其收受益、拨款、接受馈赠、凭借国家权力取得或者依据法律认定的各类财产或财产权利。 47、二部定价法就是在公共定价时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承

12、担资本成本的准入费,一部分是承担经营成本的使用费,准入费在一定时期是固定的,使用费则随着使用量的增加而增加。 48、公债依存度是指一国当年的公债收入与财政支出的比例关系。 49、比例偿还法比例偿还法是*按公债数额,分期按比例偿还,这种方法是*直接向公债持有者偿还,不通过市场,所以又称为直接偿还法。 50、*预算管理体制主要由预算管理级次的规定、预算管理权的划分、用品收支范围的确定和预算调节制度的安排等方面的内容组成。 51、复式预算是按收入来源和支出性质的不同,将预算年度内的全部财政收支编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计划表格。 52、税收管辖权也称课税权,是国际税收领域中的一个核心概念,系指一国*在其主

13、权范围内对税收事务的管辖权力,是国家主权在税收领域中的体现。 53、流转税是以商品流转额和非商品流转额为课税对象的各种税收制度的总称。与其它类型税收制度相比,流转税具有明显的特点和功能。 54、所得税所得税是各地*在不同时期对个人应纳税收入的定义和征收的百分比不尽相同,有时还分稿费收入、工资收入以及偶然所得等等情况分别纳税。 55、财产税财产税是以纳税人所有或属其支配的财产为课税对象的一类税收。它以财产为课税对象,向财产的所有者征收。财产包括一切积累的劳动产品、自然资源和各种科学技术、发明创作的特许权等。 56、资源税资源税是以各种应税自然资源为课税对象、为了调节资源级差收入并体现国有资源有偿

14、使用而征收的一种税。 57、行为税是以特定行为作为课税对象的税种。行为税具有课税对象单一、税源分散、税种灵活的特点。*开征特定行为税的功能,主要是对纳税人的特定行为进行调节,达到国家一定的政治、经济、社会目的,一般带有“寓禁于征”的性质。其主要目的往往不是为了增加财政收入。 58、增值税是以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从事进口的单位和个人取得的增值额为课税对象征收的一个种税。 59、消费税是以消费品的流转额作为课税对象的各种税收的统称。 60、营业税营业税是对在中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就其所取得的营业额征收的一种税。 61、企业所得税企业

15、所得税是对我国内资企业和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62、个人所得税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63、房产税是以房屋为征税对象,依据房产价格或房产租金收入向房产所有人或经营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 64、契税契税是以所有权发生转移变动的不动产为征税对象,向产权承受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 65、车船税是对在我国境内车船管理部门登记的车辆、船舶依法从事定额征收的一种税。车船税的征收对象或征税范围是依法在公安、交通、农业、渔业、军事等具有车船管理职能的部门登记的车船。车船税的纳税人是对车船拥有所有权或管理权的单位和个人,车

16、船税对应税车船实行有幅度的定额税率。 66、资源税资源税是以各种应税自然资源为课税对象、为了调节资源级差收入并体现国有资源有偿使用而征收的一种税。 67、耕地占用税耕地占用税是国家对占用耕地建房或者从事其他非农业建设的单位和个人,依据实际占用耕地面积、按照规定税额一次性征收的一种税。 68、土地增值税是对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的建筑物及其附着物,并取得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就其转让房地产所取得的增值额征收的一种税。 69、城镇土地使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是以开征范围的土地为征税对象,以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为计税标准,按规定税额对拥有土地使用权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行为税。 70、印花税以经济活动中签立

17、的各种合同、产权转移书据、营业帐簿、权利许可证照等应税凭证文件为对象所征的税。 二、单项选择题 1、*经济的主体是。A、* B、企业 C、个人 D、行业协会 2、*经济的依据是。A、道德劝说 B、社会公共权力 C、财产所有权 D、法律制度 3、*经济的目的是。A、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B、追求商业利润 C、满足官僚享受 D、维护阶级统治 4、市场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下产品的供给量和价格,与最优供给条件下的供给量和价格的关系是。 A、供给量偏高,价格偏高 B、供给量偏高,价格偏低 C、供给量偏低,价格偏高 D、供给量偏低,价格偏低 5、外部正效应指的是。 A、社会净收益大于个人净收益,产品产量偏低 B

18、、社会净收益小于个人净收益,产品产量偏高 C、社会净收益大于个人净收益,产品产量偏高 D、社会净收益小于个人净收益,产品产量偏低 6、*履行资源配臵职能是使资源利用在。 A、生产可能性曲线上或内移动 B、生产可能性曲线内移动 C、生产可能性曲线外移动 D、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移动 7、我国现行收入分配政策的基本指导方针是。 A、公平与效率兼顾 B、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C、公平优先、兼顾效率 D、公平与效率相机抉择 8、下列商品中性质属纯私人物品的是。A、道路 B、教育 C、皮衣 D、医疗卫生服务 9、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在消费量上的区别是。 A、社会总消费量=每个消费者的个人消费量。 B、社会总消费

19、量=每个消费者的个人消费量之和 C、社会总消费量每个消费者的个人消费量之和 D、社会总消费量中低,对于B而言-低高中,对于C而言-中低高。这三个人中偏好属于多峰偏好的是。A、A B、B C、C D、B和C 2 17、根据公共选择理论,出现“票决循环”的原因是选民偏好呈现。A、单峰偏好 B、多峰偏好 C、双峰偏好 D、无锋偏好 18、*支出规模一般呈现趋势。 A、不变 B、增长 C、减少 D、无法考察 19、下列描述中不属于瓦格纳对*支出增长规律解释的是。 A、随着社会的发展,完善国内外法律规章以及维护社会秩序的需要随之递增 B、*提供的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的范围越来越大 C、在经济工业化和随之而

20、来的管理集中化、劳动力专业化的条件下,经济结构以及当事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趋于复杂化 D、*为应对急剧增加的支出,将被迫提高税率或增设新税种 20、下列支出项目中适用公共定价法的是。A、公路 B、国防 C、政治 D、资本性投资 21、在使用“成本效益”分析法评价*支出项目时。所使用的贴现率一般是。 A、等于一般贴现率 B、小于一般贴现率 C、大于一般贴现率 D、无法确定和一般贴现率的关系 22、公共投资与私人投资根本性的区别不包括。 A、投资主体和投资能力不同 B、投资效益的评价标准不同 C、投资范围不同 D、投资的监管方式不同 23、*在公共投资中的作用不包括。 A、弥补市场失灵、有效配臵资源

21、 B、利于强化国有经济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领域的地位 C、调节社会分配状况 D、对经济总量和结构将产生调节效应 24、*的公共事业支出与公共投资支出相同点在于。 A、都属于转移性支出 B、都属于社会消费性支出 C、都属于社会生产性支出 D、都属于购买性支出 25、*应承担的科技支出范围应限制在。 A、*财政负责基础性理论研究 B、*财政负责应用技术研究 C、*财政负责开发技术研究 D、*财政既负责基础性理论研究又负责应用技术研究 26、*对社会医疗支出的责任是。A、放手由市场解决 B、承担所有医疗支出 C、部分参与医疗支出的提供 D、承担重大医疗项目支出 27、下列描述中不属于社会保障制度

22、特征的是。 A、社会保障是依靠社会共同力量进行的保障 B、社会保障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 C、社会保障是一种精神保障 D、社会保障具有福利性质 28、当宏观经济处于萧条时期社会保障对经济起到的作用。A、缓和需求不足 B、刺激需求 C、降低需求 D、对需求不起调节作用 29、社会保障与一般家庭自我保障不同之处不包括。A、保障的经济来源 B、保障的对象 C、保障的范围 D、保障的功能 30、现收现付式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的优点是。 A、对已提取但尚未支付的保险基金进行有计划的管理和运营 B、对被保者的权利义务关系实现数量上的长期规划 C、防止可能出现企业、国家负担过重的困难 D、可避免物价上涨后基金贬值的

23、危险 31、*收入的源泉是社会总价值中部分。A、转移价值 B、工资 C、转移价值和工资 D、剩余产品价值 32、当*收入增长率低于物价上涨率时,*收入。 A、名义增长,实际也增长 B、名义负增长,实际增长 C、名义增长,实际减少 D、名义负增长,实际负增长 33、我国下列税种中属于中央税的 是。A、营业税 B、消费税 C、城镇土地使用税 D、增值税 34、下列部门中属于*收入的主要来源是。A、农业 B、工业 C、商业 D、服务业 35、我国现行企业所税的税率是。A、比例税率 B、累进税率 C、定额税率 D、固定税率 36、国家税收制度中不同税种区别的主要标志是。A、课税对象 B、纳税人 C、计

24、税依据 D、税目 37、能较好地体现公平税负原则的税率是。A、比例税率 B、定额税率 C、累进税率 D、基准税率 38、下列税种属于直接税的是。A、增值税 B、消费税 C、关税 D、所得税 39、下列税种中属于中央和地方共享的是。A、增值税 B、消费税 C、关税 D、营业税 40、下列商品中税负较易转嫁的是。 A、供给弹性大、需求弹性小商品 B、供给弹性大、需求弹性大商品 C、供给弹性小、需求弹性小商品 D、供给弹性小、需求弹性大商品 41、下列事项中不属于国有企业重大事项管理内容的是A、国有企业分立 B、国有企业分并 C、国有企业核算 D、国有企业分立破产 42、国有资产收益的获得是凭借。A

25、、社会公共权力 B、对国有资产的所有权 C、*信誉 D、企业的自愿捐助 43、国有资产收益的来源是。A、转移价值 B、工资 C、转移价值和工资 D、剩余产品价值 44、在*预算发展史上,最早提出并推行绩效预算的是。A.美国胡佛委员会 B.美国农业部 C.英国国防部 D.英国农业部 45、公共定价的对象是。A、纯公共物品 B、私人物品 C、准公共物品 D、所有公共物品 46、*收取行政规费的主要目的是。A、增加*收入B、增强行政执法力度C、弥补财政赤字D、配合国家有关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 47、对具有拥挤成本或资源稀缺,需要抑制消费,防止浪费的公共物品,可按定价。 A、单一定价法 B、二部定价

26、法 C、高峰负荷定价法 D、B和C均可 48、*债务收入是*及*所属机构以的身份取得的收入。A、债权人 B、债务人 C、所有者 D、统治者 49、按照公债本位对公债进行分类,可以将公债划分为。 A、有期公债和无期公债 B、国内公债和国外公债 C、强制公债和自由公债 D、货币公债和实物公债 50、公债负担率是指。 A、 当年的财政支出额当年GDP B、当年公债收入额当年公债余额 C、 当年公债余额当年GDP D、当年公债还本付息额当年财政收入总额 51、改革开放后,我国与年恢复国内公债的发行。A、 1980 B、1981 C、 1982 D、 1983 52、隐性债务是指。 A、没有反映在*预算

27、帐面上的债务 B、不会都变成*现实债务的债务 C、不会引发债务风险的债务 D、*刻意隐藏的债务 53、债务风险管理是研究风险发生规律和风险控制的技术,它不包括那个环节。 A、风险识别 B、风险分类 C、风险估计 D、选择风险管理技术 54、现代*预算最早产生于.A、英国 B、美国 C、瑞典 D、德国 55、单式预算与复式预算是按对*预算进行分类。 A、按预算组织形式划分 B、按预算编制方法划分 C、按预算编制的政策重点划分 D、按预算作用的时间划分 56、下列描述中不是基数预算缺陷的是。 A、收支基数的科学性、合理性难以界定 B、方法简单、粗糙 C、依靠预算编制人员的主观判断,主观随意性较大

28、D、对所有的收支都进行审核,是一项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工作 57、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我国设立级*预算。A、三 B、四 C、五 D、六 58、经立法机关审核批准后,*预算就具有。A、法律性 B、准确性 C、完整性 D、年度性 59、部门预算的分类基础是。A、按收入类别 B、按支出功能 C、按组织形式 D、按部门分类 60、部门预算下预算的调整的审批权在。A、预算单位 B、部门财务司局 C、财政部 D、部门业务司局 3 61、在不突破预算支出总额的前提下,预算科目间进行经费调剂的情况是。 A、经费流用 B、动用预备费 C、预算的追加和追减 D、预算划转 62、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

29、性财政政策的划分依据是。 A、按财政政策对社会总需求的不同影响划分 B、按财政政策作用的对象划分 C、按政策目标的性质方面划分 D、按照财政政策作用的方向划分 63、下列措施中可有效降低货币供给量的是。 A、降低再贴现率 B、提高法定准备金率 C、在公开市场上购买证券 D、放松对消费者信用的控制 64、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会导致。 A、产出增加,利率上升 B、产出减少,利率下降 C、产出增加,利率下降 D、产出增加,利率变化方向不确定 65、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会导致。 A、产出增加,利率上升 B、产出减少,利率下降 C、产出变化不确定,利率下降 D、产出增加,利率

30、变化方向不确定 66、下列各个政策目标中,货币政策侧重的是。A、经济增长 B、物价稳定 C、充分就业 D、国际收支平衡 67、国际税收的本质是。 A、 国家与个人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B、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C、国家与地区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D、国家与集体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68、按照联合国范本和经合组织范本的规定,不是确定居民身份的判断规则。 A、是否具有经常性住所 B、其重要利益中心设在哪国 C、是否有习惯性住所 D、是哪个国家的国民 69、我国在对外已经签订的避免双重征税协定中,列入协定的适用税种主要是( C ) 。A、财产税 B、流转税 C、所得税 D、关税 70、国际税收协定的

31、核心内容是。 A、明确所得概念 B、协调各缔约国之间的税收管辖权 C、保证收受无差别对待 D、免除双重征税 71、跨国纳税人偷税、逃税最常见的手段是。A 、转移资产 B、伪造凭证 C、转让定价 D、隐瞒收入 72、在消除国际重复征税的各项方法中,最彻底的方法是。A、扣除法 B、抵免法 C、低税法 D、免税法 73、造成国际重复征税的基本原因是。A、跨国所得 B、税收管辖权的冲突 C 、税收竞争 D、税法不统一 74、我国于年实现了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 。A、1996 B、1996 C、1997 D、1998 75、在下列货币政策工具中,属选择性政策工具的是。A、消费者信用控制 B、法

32、定存款准备金率 C、信用配额 D、公开市场业务 76、福利彩票和体育彩票等彩票发行的审批权集中在。A、国家体育总局 B、民政部 C、国务院 D、财政部 77、税负转嫁是纳税人的一种行为。A、生产 B 、分配 C、 被动 D、 主动 78、纳税期限是税收的重要体现。A、强制性 B、固定性 C、无偿性 D、法制性 79、目前我国企业亏损补贴处理的方式是。A、收入退库 B、预算支出 C、即征即返 D、先征后返 80、按课税对象的性质分类的话,增值税属于。A、流转税类 B、所得税类 C、资源税类 D、财产税类 81、按课税对象的性质分类,印花税属于。A、流转税 B、所得税 C、资源税 D、行为税 82

33、、资源税的税率实行。A、比例税率 B、累进税率 C、额定税率 D、混合税率 83、房产税的税率实行。A、比例税率 B、累进税率 C、额定税率 D、混合税率 84、某人受托从事中、外语言或文字的翻译业务取得的收入,属于个人所得税应税所得项目中的。A、工资、薪金所得 B、劳务报酬所得 三、多项选择题 1、*经济学的学习方法包括。A、理论与实践相结合B、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C、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相结合D、矛盾的分析方法 2、下列项目中属市场失灵的领域有。A、公共安全 B、医疗卫生 C、法律秩序 D、个人计算机 3、*失灵的原因包括。 A、*决策信息的有限性 B、市场及主体行为控制的有限性 C、对

34、*机构控制的有限性 D、政治程序实施中的有限性 4、*履行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的目标包括。A、干预、调节国民经济运行 B、物价稳定 C、充分就业 D、国际收支平衡 5、*经济活动的效率要求包括。 A、*直接控制和掌握资源的配臵效率 B、*通过对市场和微观经济行为调节,引导全社会资源的合理配臵 C、*提供公共产品的安全性 D、*提供公共产品的合意性 6、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之间的区别在于。A、消费的非竞争性 B、消费的非排他性 C、消费的竞争性 D、消费的排他性 7、混合物品包括。 A、无排他性或弱排他性,但有一定竞争性的物品 B、有排他性,但非竞争性的物品 C、可能发生拥挤的公共物品 D、无排他性

35、、非竞争性的物品 8、下列行为属于生产外部性的有。A、兴修水利 B、治理环境污染 C、沿街居民在自家阳台上养花 D、安装路灯 9、非市场方式解决外部性的方法有。A、 罚款或收税 B、财政补贴 C、公共管制 D、产权界定和保护 10、公共资源的特征有。A、 稀缺性 B、使用不受限制 C、充足性 D、使用受到限制 11、影响*支出规模的因素主要包括。A、政治性因素 B、经济性因素 C、社会性因素 D、国际性因素 12、下列财政支出中属于按支出具体用途分类的有。A、基本建设支出 B、企业挖潜改造资金 C、科技三项费用 D、农业支出 13、*支出绩效与微观经济主体支出的绩效相比,差别主要在。 A、经济

36、活动的地位不同 B、成本与收益的计算范围不同 C、在具体进行相关方案的选择的标准不相同 D、支出的目的不同 14、在衡量*支出的成本时需要考虑。 A、*实施该项目过程中实际花费掉的人力、物力 B、直接给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带来的实际损失 C、间接给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带来的实际损失 D、机会成本 15、与私人采购相比,*采购有以下特点。A、资金来源的公共性B、采购目的的非盈利性C、采购管理的公开性D、采购范围的广泛性 16、公共投资范围包括。A、基础产业投资 B、农业投资 C、职业教育投资 D、科技开发投资 17、基础设施的特点有。A、投资规模大 B、建设周期长 C、投资回报率较低 D、成本较

37、高 18、财政投融资和一般商业投融资相比,其特点有。 A、财政投融资的目的性很强 B、财政投融资资金的使用,具有鲜明的公共性,追求是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C、财政投融资的资金来源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D、财政投融资的资金来源具有单一性的特点 19、BOT方式融资的优点有。 A、解决了*在基础设施投资中资金不足的问题 B、提高了项目建设与运营的效率 C、有利项目建设和管理中资金、技术、管理的结合 D、减少了私营企业建设周期内的风险,降低了民营企业进行基础设施的准入壁垒 20、我国当前教育支出存在的问题有。 A、教育投资总量相对不足 B、教育投资总量相对过剩 C、教育投资过分依赖* D、教育投资的内部结构

38、不合理 21、在市场经济中,*应承担的公共文化支出具体包括。 A、加强对文化事业单位的控制 B、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C、加强文化市场调节 D、加强文化市场的管理 4 22、社会保障的功能有。A、保证社会成员生存权利的功能 B、优化资源配臵 C、风险分担功能 D、维护社会稳定功能 23、社会保险与普通商业保险的区别在于。 A、兴办的主体不同 B、前者有强制性,而后者没有 C、前者有福利性,而后者没有 D、达到的目的不同 24、社会保险的水平受到的影响。A、经济发展水平 B、*财政收支状况 C、社会保险政策 D、国内关于公平化的讨论 25、社会救济与一般意义的慈善事业根本区别在于。A、两者的内容不同

39、 B、两者性质不同 C、两者的效果不同 D、两者的目的不同 26、财政补贴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相似之处有。 A、并不能换回任何相应的商品和劳务 B、所进行的支付都是无偿的 C、都改善了接受者的经济状况 D、对价格影响方式相同 27、对财政补贴从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补贴的环节划分可分为。A、生产环节补贴B、流通环节补贴C、消费环节补贴 D、分配环节补贴 28、组织*收入的原则主要包括。 A、从发展经济入手,增加*收入的原则 B、利益兼顾的原则 C、合理负担的原则 D、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原则 29、税收三性是指。A、无偿性 B、强制性 C、固定性 D、自愿性 30、*收入的内容主要有。A、税收 B、收费

40、 C、国有资产收益 D、公债 31、*凭借公共权力取得收入来源的是。A、税收 B、收费 C、国有资产收益 D、公债 32、*收入的替代效应会导致人们。 A、增加重税商品的消费量 B、减少重税商品的消费量 C、增加低税商品的消费量 D、减少低税商品的消费量 33、按照计算方法和依据的差别可将累进税率分为。A、全额累进税率 B、超额累进税率 C、全率累进税率 D、超率累进税率 34、直接税的特点是。A、税负隐蔽,征税阻力相对较小 B、税负不易转嫁 C、税收弹性大,税收收入不够稳定 D、税负较为公平 35、属于价内税的有。A、消费税 B、营业税 C、关税 D、增值税 36、税负的转嫁方式有。A、前转

41、 B、后转 C、散转 D、消转 37、按照税收负担衡量的方式不同,可将税收负担分为。A、直接负担 B、货币负担 C、间接负担 D、真实负担 38、从拉弗曲线我们可以得知。 A、税率的高低和税收量的大小不一定按同一方向变化 B、税率的高低和税收量的大小按同一方向变化 C、*要想取得同样多的税收收入,可以采取高低两种不同的税率 D、*要想取得同样多的税收收入只可以采取一种税率 39、下列项目中属于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管理内容的是。 A、任免或者建议任免所出资企业的企业负责人 B、企业重大事项的管理 C、对企业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进行考察 D、对企业日常经营活动进行管理 40、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是。A

42、、 产权清晰 B、两权分离 C、管理科学 D、实行法人财产权 41、国有资产收益的形式有。A、股息、红利收入 B、上缴利润 C、租金收入 D、其他收入形式 42、第二步利改税的内容有。 A、对有盈利的国营大中型企业,根据实现的利润,按55的税率交纳所得税 B、盈利的国营企业征收所得税 C、国营大中型企业还要征收调节税 D、废除工商税,开征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及盐税 43、在公共定价时,*面临着的选择。A、按边际成本定价 B、按平均成本定价 B、 高于平均成本定价 D、低于平均成本定价 44、公共设施收费的功能有。A、 体现*宏观经济社会政策目标 B、 提高资源配臵效率 C、 稳定市场物价 D

43、、 增加市场供给 45、我国XX年发行“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属于。A、国内公债 B、国外公债 C、货币公债 D、实物公债 E、 无期公债 46、判断公债适度规模的标准有。 A、社会上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来承受债务的规模 B、*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在今后偿还逐渐累积的债务 C、证券市场需要和能够容纳多少*债券 D、*债务对私人部门投资是否有“挤出效应” 47、公债市场功能有。 A、公债市场为*的发行和交易提供了有效的渠道 B、公债市场可以进一步引导资金流向,实现资源要素的优化配臵 C、公债市场是传播和获取经济信息的重要场所 D、公债市场能够为社会闲臵资金提供良好的投资场所 48、公债流通市场的交易方式有(

44、 ABCD )。A、现货交易 B、回购交易 C、期货交易 D、期权交易 49、公债偿还的方法有。A、买进偿还法 B、直接偿还法 C、一次偿还法 D、抽签偿还法 50、偿还债务的资金来源主要有。A、当年预算直接拨款 B、预算盈余 C、偿款基金 D、发行新债偿还旧债 51、下列各个监测公债适度规模的指标中正确的有。 A、公债负担率=100% B、借债率=(当年公债发行额当年财政收入总额) 100% C、借债率=(当年公债发行额当年财政支出总额)100% D、公债偿债率=100% 52、与单式预算相比,复式预算的优点有。 A、有利于反映预算的整体性、统一性,可以明确体现*财政收支规模和基本结构 B、

45、体现了不同预算收支的性质和特点 C、有利于提高预算编制质量,加强预算资金监督与管理 D、能完全反映*预算赤字的真正原因 53、*预算具有的特征。A、年度计划性 B、法律性 C、集中性 D、公开性 54、部门预算相对于传统的功能预算而言有的优点。 A、扩大了预算的编制范围,有利于提高预算的综合性 B、克服了代编预算的方式,提高了准确性 C、建立新预算管理机制,实现了统一预算分配权 D、有利于及时批复预算 55、预算收入的征收部门的在预算执行中的功能是。 A、及时、足额征收预算收入 B、按财政体制的规定划缴到各级*的财政金库 C、及时、足额地拨付预算资金 D、按照标准考核、监督、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 56、各级*财政部门在预算执行中的职能有。 A、研究落实财政税收政策的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