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五重境界》读后感 张朝阳.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180510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7.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的五重境界》读后感 张朝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教师的五重境界》读后感 张朝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的五重境界》读后感 张朝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的五重境界》读后感 张朝阳.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师的五重境界读后感 张朝阳教师的五重境界观书体验 读了教师的五重境界感受颇深!设想了教师的五重境界,读后不禁令人耳目一新,教师的五重境界读后感。我们每一位教师不得不对自己的工作理念和方法,做一反思。 知识境界是一种功利境界,仅仅把教师作为维持日常生活的知识手段,是最低级的教师境界。知识境界中的教师缺乏自觉的精神,感受不到教育事业中的人生价值,缺少对儿童的关爱与提高自我教学品格的主动精神,维系他们从事教育事业的动力是获得生存的物质需要。 当然,知识境界的教师也会主动的去探究教学知识,提高教学技能,他们也可能主动的与学生交流感情,了解学生所需。然而他们的主要目的是获得自己的物质名利需要,而不是对

2、于教师人生的觉醒,如“范跑跑”是一名合格的知识者,然不是一名合格的教师,这就是人们批判他的原因所在。 方法境界。方法境界的教师超越了知识境界,以方法追求为觉解,主动以方法规范来要求自己做好教师,从而获得自我人生的价值体验。 方法境界的教师实现了教师人生价值的体验,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他们感受到了人生的可爱与美丽,感受到教师境界的崇高,以方法追求为生活旨趣,主动探究教学知识,提高教学技能,从自我方法要求的内心出发去关爱学生、帮助学生。方法境界的教师是以责任心为主要动力,以对学生的责任为基本要求,如果不能实现自己的方法认识,那么教师会感到自责与内疚,从而追求更高的境界。 人生境界。人生境界是对方法境

3、界的超越,是教师的最高境界。方法境界是对方法规范的一种主体意识,其基本出发点是责任要求,是社会外在力与教师内在力的合宜,这是大多数教师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境界。 这是一种大爱,超越了狭隘的地域的、民族的、社会的、个体的爱,而将整个爱上升为人类的共同事业与利益。而教师自己的人生则融化在教育事业之中,作为人类精神的共在而永恒,这就是我们的“红烛”精神,在燃尽自己人生的同时,却点燃了更多的人生之光。中外历史上,不乏人生境界的教师,如孔子、苏格拉底、苏霍姆林斯基等等,他们以人生来诠释教育,而他们的人生亦融入到了人类整体精神之流中,我们今天仍然能够感受到这种精神的流动。 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我们更应该懂得“教育无小事”,“生活及教育”,一位优秀的教师站在学生面前,不需讲话,教师本身就是一本教科书,他能教给学生比知识重要得多的,是思想,是气质,还有未来。读了教师的五重境界,我深深理解了,我需要修炼的是比专业知识更重要的东西。 张朝阳 郑州市二七区培育小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