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唐雎不辱使命》初三课内比较阅读及答案.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181066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8.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晏子使楚》《唐雎不辱使命》初三课内比较阅读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晏子使楚》《唐雎不辱使命》初三课内比较阅读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晏子使楚》《唐雎不辱使命》初三课内比较阅读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晏子使楚》《唐雎不辱使命》初三课内比较阅读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晏子使楚》《唐雎不辱使命》初三课内比较阅读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晏子使楚》《唐雎不辱使命》初三课内比较阅读及答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晏子使楚唐雎不辱使命初三课内比较阅读及答案晏子使楚唐雎不辱使命初三课内比较阅读及答案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10-15题。(16分)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

2、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0.下面加

3、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B. 何为者也 人恒过然后能改 或异二者之为 C. 吾欲辱之,何以也 D. 要离之刺庆忌也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甚矣,汝之不惠 11.用“/”划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限一处)(2分) (1) 吏二缚一人诣王 (2)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12.翻译下面句子。(4分) (1) 吾欲辱之,何以也? (2)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13.文中秦王对唐雎的态度、情感有一个变化过程,请根据文段内容简要概括。(3分) 14.文中晏子在回答楚王问话时,“避席对曰”,“避席”写出了晏子 的态度,也隐含了他的不满。(2分) 15.唐雎与晏子都取得了外

4、交上的胜利,唐雎主要是靠 取胜,晏子主要是靠 取胜。(2分) 参考答案: 10.D(3分) 11. (2分) (1)吏二/缚一人诣王 (2)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12.(1)我想羞辱他,用什么方法呢?(2)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 (4分,每小题2分) L3. 秦王一开始对唐雎很愤怒,接着威胁唐雎要 “伏尸百万,流血千里”,最后害怕(色挠) 唐雎杀他( 3分,分点给分,大意对即可)。 14.郑重(2分) 15.勇敢 智慧(2分,每空1分) 唐雎不辱使命晏子使楚比较阅读题及答案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

5、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

6、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贤主,不肖者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傧者:就是专门办理迎接招待宾客的人。 临淄:地名,古代齐国的都城,在现今山东省。 袂:就是衣裳的袖子。 1.解词 (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2)岂直五百里哉? (3)傧者更道 (4)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2.译句 (1)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2)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 3.晏子的语言让你感觉他是一个怎样的使者? 4.乙文中晏子绵里藏针的回敬是因为楚王的轻慢无礼,那么甲文中唐雎的“挺剑而起”是因为秦王的什么言行呢? 5.晏子和唐雎同为外交使者,同样不辱使命,他们各靠什么维护了国家的利益? 6.读了两文这些“士”的故事后,你认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士”具有哪些共同的品格? 答案: 1.(3)改。(4)适宜。 2.齐国派遣使臣,根据使臣的不同素质派到不同君主(的国家),贤明的人就派他出使贤明君主(的国家),无能的人就派他出使无能君主(的国家)。 3.机智幽默、善于辞令、勇敢的维护国家权益。 4.言行“秦王怫然怒”。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或秦王发怒(蛮横霸道)并威胁。 5. 唐雎主要靠勇敢、靠威武不屈的拼命精神,晏子主要靠幽默机智的外交辞令。 6.热爱国家、勇敢无畏、责任感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