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启蒙》教学设计(1).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181253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9.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月光启蒙》教学设计(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月光启蒙》教学设计(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月光启蒙》教学设计(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月光启蒙》教学设计(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月光启蒙》教学设计(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月光启蒙》教学设计(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月光启蒙》教学设计(1).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月光启蒙教学设计月光启蒙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江都市樊川镇永安小学 臧冬冬 月光启蒙是著名作家、诗人孙友田写的一篇叙事散文。文章通过回忆母亲在美丽宁静的夏夜,伴着明月星光,为儿时的“我”唱歌谣、讲故事、说童谣、说谜语的事,赞扬了伟大的母爱,表达对母亲的怀念和感激之情。文章以“启蒙”为情感线索,条理清晰、读来耐人寻味。 “言美情浓”、富含“诗情、诗意”是本文最大的特点。从美入手,以读解文,以情带读,通过开放的教学设计,精美感人的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教师诗化般的语言,把学生带入课文描述的优美意境,让学生在生生对话、师生对话以及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张扬情感、喷涌真情。从而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把语文学习转

2、化为情感的诗意之旅。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让学生对歌谣、童谣有一定的认识。 3.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悟作者从母亲那里受到的启蒙教育,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怀念之情。 一、复习导入 1教师导入,出示:“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 2学生自由读出示的一段,提出问题。 1 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品读生情 1学生自由朗读1-5节,体会意境。 2交流自由朗读的感受。 3出示:“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唱起动听的歌谣。” 指导朗读这句话。 交流感受:读着这句话,你觉得这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 教师通过语言描述,勾起孩子们依偎在母亲怀里的幸

3、福感。并在体会情境中朗读。 4出示:“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 理解“吟唱”一词,指导读。 理解“深情”一词,指导朗读。 联系上下文说说对“芳香的音韵”的理解。 5出示诗歌格式的第四小节文本,指导朗读。 6思考并回答:母亲的歌声还像什么? 7学习第五小节。着重理解“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长歌谣。”中两个“长”的不同意思。 8理解歌谣饱含的内容和感情,练习用“歌谣里有 ”说话。 2 9小结,教师引读“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她让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象,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 1学习第六小节。结合文中

4、的省略号,思考并交流:母亲还会讲哪些神话故事呢? 2比较“高深莫测的夜空是个神话的世界。”与“高深莫测的夜空竟是个神话的世界。”两个句子,让学生理解“竟”的含义。 3指导朗读这句话。 4小结,并引读,内容同前。 1学生自由朗读三首童谣,想像童谣所描述的画面。 2交流,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 3总结童谣特点,请同座互相轻声击掌说童谣。 4小结,并引读,内容同前 3 1学习课文1013小节,学生自由朗读。 2指导朗读“你真笨,这是咱种的花生呀。” 3小结并引读,内容同前 4体会作者对母亲的赞美之情,练习用“母亲啊,您真是一位 的母亲!”说话。 5引读最后一小节,深刻理解“月光启蒙

5、”的含义。 三、升华情感 1出示月光母亲原文中的开头片段,教师配乐范读。 3出示现在的母亲和过去的母亲的对照文本,指导朗读。 4放歌曲母亲,出示歌词。 5把课文最后一段改写成诗歌格式的文本,形象地指导诵读。 4 6学生改写,并交流。 7出示教师改写的诗歌启蒙,指导朗读。 四、布置作业 搜集当地童谣、民谣。 19月光启蒙 唱歌谣 讲故事 赞美 感激 唱童谣 说谜语 纵观本课教学,我觉得有以下几点成功的方面: 1诗化意境,诗化品读。 教学中,为了更好地为学生营造可感的形象,深刻的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情感,我在多处创设了诗化的意境,通过多媒体画面的展示,教师包含感情的描述,把学生带到情感的世界,诗意的世

6、界。诗化的意境为的是更好地重现文本的情感,我通过让学生自主品悟、感情朗读、表演朗读释放了内心情感,不同的感受喷涌而出。同时,教师自始至终饱含深情的语言基调,也为诗化的课堂提供了强有力的情感支撑。 2中心引路,扎实训练 本课教学,我始终把对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落到实处,教学以中心段为贯穿全文的情感线索,在一次又一次的引读中及时引燃学生的情感点,成了5 学生理解文本,感悟文本、内化情感、内化语言的情感纽带。课堂中让学生补充想象母亲甜甜的嗓音还像什么,歌谣里还有什么,猜猜母亲还会讲哪些神话故事,用一句话把作者对母亲的爱表达出来,模仿改写诗歌文本等,不仅帮助学生进行了扎实的语言训练,再度开发了课文内容,也让学生对课文的语言文字获得了进一步的理解与提升。 3拓展文本,提升感悟 为了激发学生拥有像作者对母亲那样的爱,我在课堂上补充了月光母亲的部分原文。当多媒体课件出示满头白发,额上刻着深深皱纹而又失去记忆的母亲形象时,学生的心灵一定会受到强烈的震撼。师生饱含深情的对比朗读则把学生的情感波澜再次推向了一个更高的境界。在歌曲母亲的旋律中学生会由此想到自己的母亲,想到普天下所有给予他们生命与教育的母亲,想到所有关爱他们的人。这样的拓展是基于文本、服务文本的,文本深藏的情感因素得到充分挖掘与展示。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