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启蒙》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181356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月光启蒙》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月光启蒙》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月光启蒙》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月光启蒙》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月光启蒙》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月光启蒙》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月光启蒙》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月光启蒙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月光启蒙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一 、复习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第17课月光启蒙,当你们轻轻地合上课本,闭上眼睛的时候,在你们的脑海里会浮现出一副怎样的画面呢? 师:是这样的一副画面吗?在这宁静、温馨、月光如水的夏夜里,母亲搂着我,给我唱歌谣、讲故事、唱童谣、说谜语。 二 、新授 、找中心句质疑,读歌童谣部分。 师:( 师指黑板)在母亲的陪伴下,童年的孙友田是多么幸福啊,哎?你们在读这篇课文的时候,有没有想过长大后的孙友田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呢? 生:诗人。 师:你从书上哪儿看出来的? 师:你为什么读这句话呢?你们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吗? 师:是的,能到诗歌王国遨游的

2、人想象力一定非常丰富,好一齐读这句话。读了这句话,你产生了什么疑问吗? 生:这些简单的民歌民谣,为什么能让作者展开想像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 师:这个问题提得很有价值,现在就请打开课本,带着这个问题,自由地读一读文中的歌谣、童谣。 、指导学习歌谣部分。 师:问:谁先来读读看? 师:你们觉得他读的怎么样?像他这样读,可以吗? 师:到底该怎么读呢?书上已经告诉我们了。 生:轻轻的 师:你是从哪发现的?对呀,你说得很有道理。你能轻轻的把这三个字读一遍吗?很好!一齐读这个词,再读! 师:像什么呢?请大家继续读下去! 师:读得真好,读这段话,除了轻轻地,我们还要注意什么呢? 生:深情地! 师:母亲唱这些

3、歌谣的时候为什么这么深情呢? 生:爱 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师:能体会到妈妈的爱,你真不简单!爱什么? 生:爱我,母亲搂着我给我唱歌谣。 师:谁能像母亲那样再深情地读读这句话呢?还有谁能读得更深情些的? 指名指名 师:让我们来享受一下朗读的乐趣。 师:现在知道该怎么读这两首歌谣了吧? 师:指名1,2 师:大家读得是很好。可书上说,这两首歌谣是母亲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的,你们也想唱吗?想跟着优美的旋律唱一唱吗? 师:好听吗?有谁能勇敢地站起来领大家唱? 过渡:同学们,这优美的歌谣不仅给作者带来了听觉的享受,还拨动了他的心弦,让他明白了许多道理,这些道理,你们也听出来了吗? :师:看来这个问题有

4、一定难度,小组的同学讨论讨论。 师:月亮出来亮堂堂,打开楼门洗衣裳,谁打开楼门洗衣裳?白天劳动,晚上还洗衣裳,你觉得母亲怎么样?她唱歌谣给我听,是希望 师:那第二首呢?母亲又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师:是的。他们非常向往这样的美好生活。母亲吟唱的这些淳朴的歌谣,如月光一般无声地洒在我的心里,像春雨点点滋润着我幼小的心田,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当时我们的精神生活是何等丰富,可是我们的日子过得怎么样呢? 、黄河故道 师:书上是怎么说的? 那你不觉得奇怪吗?母亲这么勤劳,为什么生活还这么清苦? 师:你刚才读的是这句话。 师:这句话中出现了两个相同的字,第一个“长”,作什么讲呢?第二个“长”也作生长讲

5、吗?那是什么意思呢? 生:产生、创作、编、流传 师:是谁编了这些歌谣呢? 师:是的,千古黄河,凄凄古道,这片贫瘠土地上勤劳的人们,总是充满希望地播种,于是生生不息的歌谣便从那片黄土地中孕育而出,像静静流淌的月光,像滔滔不息的黄河水,滋养了这片土地上一代又一代的子子孙孙。刚才我们一起吟唱了两首含蓄抒情的歌谣,让我们再来自由地读读文中的三首幽默风趣的童谣吧! 教学童谣部分 师:读起来感觉怎么样? 生:有趣。 师:还有谁能通过自己有创意的朗读,把童谣的幽默风趣的特点表现出来! (师评价:你的朗读妙趣横生。) 生:有节奏,清新,明快 师:是的,我们学得诗歌也有这样的特点。你能不能选一首读读,让我们感受

6、这种清新,明快的节奏?(你这么一读,嘿,节奏还真的出来了!) 师:刚才你在读书的时候,老师发现有一位同学用手轻轻地打着节拍,我们不妨也来试试,有这个兴趣吗? 师:同学们,当你们在投入地读这几首童谣的时候,聪明的小脑袋里想到些什么呢?说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师:你们想得真妙!母亲在月光下吟唱的这些民歌民谣,让我们联想翩翩,也让童年的孙有田展开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一齐读。 师:这句话,现在理解了吗? 、总结全文,升华母爱。 师:多少年过去了,每当作者想起了故乡,就会想到这些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民歌民谣,读着这些民歌民谣,他就仿佛飞到了洒满月色的小院,飞到了月色里玉石雕像般的母亲的身旁

7、。在孙友田的心目里,母亲这个普普通通的称呼,却是多么厚重!同学们,那在你们的眼里,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呢? 、延伸,凸显母爱的主线 师:有着这样一位母亲,该是多么快乐呀。然而,你们知道吗?他在写这篇文章时,母亲已经不再谈自己的往事,也不记得他是谁,只是对着他笑,笑,笑得孩儿泪流满面。 师:读了这段话,你想说些什么吗? 师:是呀,同学们,你们的母亲虽然不一定会唱动听的歌谣,会讲神秘莫测的夜空里的神话,但是她们正如文中的母亲那样,用自己所能给予的方式深深地爱着你们。母亲才是你们人生的第一位真正的启蒙老师,母亲是可敬的,母爱更是无私的。老师不禁又想起了唐代诗人孟郊在游子吟中所说的:谁言寸草心,。衷心地

8、希望你们在今后的人生旅程中,一举一动都能让你们的母亲感到欣慰。 月光启蒙教学反思 月光启蒙是五年级第十册中的一篇重要的讲读课文,作者是著名的诗人孙友田。文章用细腻的笔触回忆了自己的母亲及美好的童年生活。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民歌民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 一、我的教学思路 我抓住“月光启蒙”展开教学,首先设问:当你们轻轻地合上课本,闭上眼睛的时候,在你们的脑海里会浮现出一副怎样的画面呢? 然后抓住课文重点歌谣、童谣展开教学。 学习歌谣部分,主要用“找读法学吟唱明道理”的主法进行教学。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母亲的对故乡的爱、母亲勤

9、劳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理解“母亲吟唱的这些淳朴的歌谣,如月光一般无声地洒在我的心里,像春雨点点滋润着我幼小的心田,让作者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这句话的含义,这就是月光下的启蒙。 教学童谣部分,主要的教学方法:一是读,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自由读、跟着拍子读、点名读、齐读等,体会童谣的特点;二是说,说自己读童谣时从中得到的感受,说自己对这些童谣的理解,说自己的发现。 最后总结全文,升华母爱,延伸,凸显母爱的主线。将少年时为我唱歌谣的年轻聪慧的母亲,与患到老年痴呆、失去记忆、只是一个劲冲着我对笑的母亲,放在一起,让学生产生的强烈的情感冲击波,让学生充分地去想,去体验、去说。这既是一个听、说、读

10、、写的学习语文的过程,也是一个育人的过程,让学生学会理解和关爱别人,特别是我们亲人,在学生记忆中抹上浓厚的人文底色。 在整个教学中,我设计了比较精美的教学导语,这样做的想法:一是为了调动学生的情感,二是这样优美的语句对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也一个潜移默化的熏陶的过程。为了方便教学、增强教学效果,我制作了课件,中既有精美的画面,也有动听的歌谣,还有一些具体的教学流程,这样一些教学手段的运用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教学中的不足。 1、课堂气氛不够活跃。一是因为课前5分钟的没有利用好。课前没有与学生进行一些互动,让学生在比较轻松的对话中进入教学。以致于学生上课时比较紧张,迟迟不能进行角色,老师与学生的交流

11、与反馈不通畅,整个教学过程中,气氛不够活跃。 2、“对话”问题。语文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彼此分享对文章的理解,探讨重点问题。作为教师,比孩子早一步解读教材,其实在整个“对话”过程中更应该是充当“引路人”和“排雷兵”的角色。也就是说教师对“对话”在备课中是早有预设的。对于预设,在备课中我是相当细致的,从学生角度出发,设想了许多情境,同时也设计了必要的引学过程。但课堂又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在课堂上,我总是“情不自禁”地陷入自己的预设,这其实就不再是真正的“对话”了。 3、“评价”问题。在课堂上适时的评价是推动教学,促进学习的一种有效的办法。我在评价上做得总欠火候,表现在:用重复学生的话代替评价;评价的时机把握不够自然,其实有时一个手势、一个微笑、适时的示范都是评价,往往“无声胜有声”。学生是否从评价中获益,并有所提高,是评价有效与否的标准。在本课的教学中,对朗读的评价是重点,怎么样才能让孩子从评价中理解课文应该怎么读好,读出味道。如对歌谣的朗读第一次我是意图让孩子在理解第四节的基础上读得柔美、深情。第二次则是让孩子在理解歌谣含义的基础上读出文字蕴涵的意韵。但在教学中,因为评价的意向性不够明确,孩子没有读到位就急于推进教学,而使读的层次体现得并不分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