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基础》第4次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181636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7.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制造基础》第4次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机械制造基础》第4次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机械制造基础》第4次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机械制造基础》第4次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造基础》第4次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机械制造基础第4次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机械制造基础第次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1、何谓机床夹具?夹具有哪些作用? 答:在机械加工中,为了保证工件加工精度,使之占有确定位置以接受加工或检测的工 艺装备统称为机床夹具,简称夹具。 作用: 1) 保证产品加工精度,稳定产品质量。 2) 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加工成本。 3) 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 4) 扩大机床的工艺范围。 2、什么叫“六点定位原则”?什么是欠定位?过定位? 答:夹具用合理分布的六个支承点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即用一个支承点限制工件的 一个自由度的方法,使工件在夹具中的位置完全确定,这就是六点定位原理。 根据工件的加工要求,应该限制的自由度

2、没有完全被限制的定位,称为欠定位。 同一个自由度被几个支承点重复限制的情况,称为过定位。 3、什么叫加工误差?它与加工精度、公差之间有何区别? 答:加工误差时指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与理想几何参数的偏差程度。 加工精度是指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与理想几何参数的符合程度。 加工误差反映加工精度,加工误差答,表明零件的加工精度低。反之,加工误差小,则 表明零件的加工精度高。 4、提高机械加工精度的途径有哪些? 答:首先找出产生加工误差的主要因素,然后采取相应的工艺措施以减少或控制这些因 素的影响。 1) 减少误差法,查明原因,对其直接进行消除或减弱。 2) 误差补偿法,人为造出一种新的原始误差

3、,去抵消原来工艺系统中存在的原始误差。 3) 误差转移法,把原始误差从敏感方向转移岛误差的非敏感方向。 4) 误差均分法,利用有密切联系的表面之间的相互比较和相互修正利用互为基准进行加 工,以达到很高的加工精度。 5、什么是精基准?如何选择精基准? 答:采用已加工表面作为定位基准表面,称为精基准。 1) 直接选用设计基准为定位基准,即基准重合原则。 2) 同一零件的多道工序尽可能选择同一个定位基准,即基准同一原则。 3) 采用两个加工表面互相作为定位基准反复进行加工的方法,即互为基准原则。 4) 加工时以加工表面本身作为定位基准,即自为基准原则。 6、零件的切削加工过程一般可分为哪几个阶段?各

4、加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划分加 工阶段有什么作用? 答:加工过程一般可分 1) 粗加工阶段,切除毛坯的大部分加工余量。 2) 半精加工阶段,减小粗加工后留下的误差和表面缺陷层。 3) 精加工阶段,经加工后达到图样的全部技术要求。 4) 光整加工阶段,减小表面粗糙度或进一步提高尺寸精度。 作用:有利用消除或减少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尽早发现毛坯的缺陷,有利用合理选 择和使用设备,有利用合理组织生产和安排工艺。 7、在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中,热处理工序的位置如何安排? 答:热处理工序的位置主要取决于工件的材料及热处理的目的和种类。 a) 预备热处理,包括退火、正火和调质等,多在粗加工前后。 b) 消除残余应力处理,有人工时效、退火等,安排在粗、精加工之间进行。 c) 最终热处理,有淬火回火,各种化学热处理,安排在精加工前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