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181956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3.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 执教:梁帼暖 学习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3、使学生掌握理解自然段的方法。 4、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意识和方法。 5、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使学生产生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识记生字、书写生字、培养学生积累词语的习惯。 了解课文介绍的自然知识,激发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 教具: 1、多媒体课件。 2、鼓励学生收集植物的种子,调查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访问植物妈妈好吗?你认

2、识哪些植物呢?。你认识它们的孩子吗? 2、植物妈妈的孩子长大了。想出去旅行,植物妈妈有什么好办法帮助它的孩子呢? 3、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通、读顺、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2、录音朗读课文。 3、学生模仿录音练习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4、在小组内汇报朗读情况,读给同学听。 三、识记生字。 1、集体拼读“树叶”、“苹果”中的生字。 2、出示“我会认”中的生字。 旅 蒲 降 娃 纷 苍 洼 啪 炸 蹦 察 识 自己考考自己,看能不能全部正确认读。 同桌互读互查。 3、找出这些生字在课文中组成的词语,读一读。 旅行 蒲公英 降落伞 娃娃 纷纷 苍耳 山洼 炸

3、开 蹦着跳着 观察 知识 指名读。 指导:“炸、察”是翘舌音;“识”在“知识”一词中读轻声。 4、齐读课文,在读文中巩固生字。 四、指导写字。 1、让学生观察“已、甲”等8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学生先描一描,发现字的特点。 3、重点指导。 比较“已己”的区别。 “纷、经”两字有绞丝旁,写好撇折。 “如、好”都有女字旁,女字旁与“女”字宽窄不一样,第三笔到右边不出头。 4、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回辅导。 5、写后师生共同评议。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 2、选自己熟悉的字组词。 3、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真棒!大家上节课学习得那么认真,植物妈妈看到你们那么爱学习

4、,她悄悄地来到咱们教室。瞧,它们来了! 二、学习课文 自由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流利。 讲读第一节 1、指名读,问:你知道了什么? 孩子 四海为家 2、这一节给大家提出了什么问题? 3、练读问句。 4、解释“旅行”传播种子 讲读第二节第四节 1、自由再读课文, 看看课文哪几个小节写植物妈妈怎样传播种子的? 课文写了哪几种植物?用“”划出来。 2、汇报 3、学习第二节 读师:我们先来看看蒲公英妈妈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问:蒲公英妈妈为孩子准备了什么? 想问:光靠降落伞性吗?还需要什么? 看:风婆婆过来了,她轻轻地吹着,孩子们你出发我出发,大家一个接一个地出发了。 问:现在请小朋友们

5、说一说,蒲公英妈妈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读师指导朗读:小蒲公英在蓝蓝的天空里飞呀飞呀,他们是多么的自豪啊,因为他们长大了,终于可以离开妈妈独立生活了。朗读时要注意读出他们的心情。 4、学习第三第四节 师:蒲公英妈妈真有办法,我们真该夸夸它!苍耳妈妈和豌豆妈妈也不示弱,他们也有好办法。 看播放录象,让学生看看苍耳和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读请你和组里的小朋友商量一下,在苍耳和豌豆两种植物中你们组喜欢哪种植物妈妈的办法? 自学课文第三、第四节: 1)讨论:说说这位植物妈妈请谁帮忙传播种子?怎样传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提出还不懂的问题。 说 师:刚才各个小组都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和热烈的讨论,

6、我想大家一定弄明白了苍耳妈妈或者豌豆妈妈是怎样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远方去的。 a问:苍耳请谁帮忙传播种子?怎样传播种子? 师:你瞧,苍耳妈妈多聪明啊!她请小动物帮忙把自己的孩子带到了远方。小动物把小苍耳带到哪儿,哪儿就是小苍耳的家。 b老师送给你们每人一粒苍耳。观察“苍耳”,让学生摸摸,并说说感受。再摸一摸!想想看,它还可以靠什么传播种子? c豌豆请谁帮忙传播种子?怎样传播种子? d我认为豌豆妈妈最聪明!她只要让豆荚在太阳底下晒晒,就可以把种子传播出去。那豌豆们到底是怎样离开妈妈的呢?我们再仔细看看。 e师:豌豆娃娃蹦着跳着出去旅行,多开心呀!小朋友们,你们出去旅游,高兴吗?对呀!我们就怀着高兴的

7、心情和苍耳、豌豆一起去旅行吧! f质疑 学习第五节 1、师:读得真美!植物妈妈们是不是只有这几种办法呢?请自由读第五节,边读边想:你知道了什么? 2、汇报生: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办法不只几种,有许许多多。 问:我们要怎样可以知道更多有关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知识呢? 师:对呀,大自然里有许多知识,只有仔细观察才能得到,不细心就得不到知识。因此,我们平时要注意多观察周围的事物。那么,通过你的观察,你还发现了植物妈妈有些什么办法传播种子? 朗读全文 1、结束 师: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不仅多,而且有趣,同学们,让我们课后继续去探究植物王国、探究大自然的奥秘吧! 2、背诵比赛。 三、读读说说。 1、读补充阅读

8、材料。课件出示: 种子传播的奥秘 蒲公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果实像个白色的绒球,当冠毛展开时,就像一把把降落伞,随风飘扬,把种子传播到四面八方。 春天,柳絮四处分扬。你知道春天柳絮分扬的奥秘吗?抓一团柳絮仔细观察,会发现里面有些小颗粒,那就是柳树的种子。柳树就是靠柳絮飞扬,把种子传播到四面八方的。 凤仙花妈妈的办法跟豌豆妈妈的办法差不多,凤仙花果实成熟后会炸裂,凤仙花妈妈用这种办法把种子送到四面八方。 2、交流课前观察所得。除了课文中告诉我们的,你还知道哪些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3、读“读读抄抄”中的词语,照样子试着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 四、指导写字。 1、观察“娃、洼”两个字,说说写时注

9、意什么? 2、指导:两个字的右边是由两个“土”字组成,不要把一竖写到底。 3、学生练习写字。 板书设计: 植物妈妈有办法 蒲公英 降落伞 风 吹 苍 耳 铠 甲 动物带 传播种子 豌 豆 豆 荚 太阳晒 教学反思: 1、整节课创设了情境,美丽的画面、动听的音乐,再配上生动有趣的讲解介绍,使学生对植物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为学习作好了良好的铺垫。 2、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进行朗读指导。 3、老师送给学生每人一粒苍耳,让他们自己摸一摸,还让他们做做小实验,把苍耳放在衣袖上。结果苍耳粘住了同学们的衣服。这个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既培养了观察能力,又训练了思维能力、想像能力。 4、整篇课文的学习体现了

10、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关系。在思考题的引导下,学生初步自学。在教师的引导下,他们的认知进了一层。最后通过播放课件,介绍有关莲子、椰子等植物的传播方法,很好地从课内延伸到了课外,并且紧紧围绕教学目的中的“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大自然的兴趣”这一要点。 “红领巾”真好教学设计 执教:梁帼暖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发展朗读能力,促进语言积累。体会小鸟的活泼可爱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3、激发和培养学生爱鸟、护鸟的意识,感受到做“爱鸟护鸟小卫士”的快乐与自豪。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生字新词,朗读背诵课文,懂得保护鸟类。 体会人与自然的

11、和谐,让学生萌生爱鸟护鸟的意识,并启发学生如何用实际行动爱护益鸟。 教具: 1、生字词卡片,课件或放大的文意图。 2、搜集各种鸟的图片,鸟鸣声的录音。 3、通过上网、看书籍等途径,让学生观察各种鸟的特征,丰富学生对于鸟的了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问题,整体感知: 1、读题质疑:板书课题,引导学生读题思考:“红领巾”为什么带上引号?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今天我们就带着这样的问题学习这篇课文。 2、放音观察:播放鸟鸣叫的录音,启发学生谈谈对鸟类的了解。 3、过渡:清晨,快乐、活跃的小鸟飞到林中来,一群少先队员也来到林中。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想像这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二、欣赏品味,读中

12、感悟 自悟 1、启发思考:是谁夸红领巾真好?为什么夸红领巾真好?找出文中的相关小节读一读。引导学生找找红领巾为小鸟做了哪些好事?圈出有关的词语。教师巡视了解学习情况。 2、交流自读情况。“红领巾”为小鸟做了哪些好事吗?读读课文中的有关语句。 相机随文认读生字新词:鸟巢、崭新的、木牌、崭新的的木牌 3、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节。教师相机指导:如红领巾爱鸟、护鸟态度很坚决,读肯定些,这“不许打鸟”要重读,一字一字读清楚。 4、试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小鸟为什么要夸“红领巾”真好? 回读 1、教师启发思考:少先队员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同学们快到书中找答案吧。 2、学生分组合作,读课文第一、二小节

13、,学习伙伴交流讨论。 朗读 教师根据各组汇报情况,组织学生观察插图,相机引导学 生感情朗读。应采用范读、领读、个别读、评读、赛读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朗读的热情。 第一节表现小鸟的快乐、可爱。 1、问:从哪些词语能看出小鸟的快乐、可爱?读相关的语句。 2、相机随文认读生字新词:叽叽喳喳,蹦蹦跳跳 梳理 蓬松的羽毛 3、把小鸟的欢快、可爱读出来,读出对小鸟的喜爱。 第二节描写小鸟捕捉害虫,保护翠绿的树苗。 1、问:从哪些词语用能看出小鸟的活跃、机灵?引导学生读读相关的语句。 2、随文认读生字新词,抓住“机灵、扑棱棱”,为什么小鸟这么忙碌呢?体会小鸟忙碌捉害虫的情景。 3、把小鸟的活跃、机灵读出来,

14、读出对小鸟的喜爱。 总结、解疑 1、少先队员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汇报学习成果,互相评议。 统读 1、分组练习,朗读自己喜欢的小节。 2、比赛朗读。争当“最快乐的小鸟”、“最机灵的小鸟”、“爱鸟的红领巾”。 3、配乐、和老师合作朗读课文。 背诵 1、学生轻声自由背诵。同座同学互相背诵。 2、指名个别有感情地背诵课文,组织学生评议。 3、用引背法指导背诵。师:清晨,林中谁最活跃。师:清晨,林中谁来得最早。 四、扩展延伸 1、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鸟的知识,哪些益鸟能给森林、人类带来帮助,向大家做介绍。 2、演示一组图片,边讲解,让学生谈感受。 3、问:你们想用什么行动去保护小鸟呢? 除了保护小鸟,我们还

15、要保护哪些动物? 4、师小结:同学们,每当我们到郊外游玩的时候,会发现蓝天白云下面,除了绿树红花以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小鸟。 他们不仅是人类的朋友,还是环境的卫士。你也是一位“红领巾”,也想得到小动物们夸奖吗?让我们行动起来,和文中的“红领巾”一样,去爱护这些可爱的小生灵吧!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出示生字词卡片,用齐读、开火车读、个别读 等方法,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强调重点字的读音。如:“蓬、 棱”都是后鼻音,“喳、巢、崭”是翘舌音,“棱”在“扑棱 棱”一词中变读为一声。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认字经验,说说 自己是怎样认识、记住这些汉字的。 二、记字、写字 1、观察:启发学生用偏旁和熟字

16、分析“羽、理、捉、领、 蹦”的字形。 重点强调, 跃:右边是“夭”,不是“天”; “领”字的左右两部分是“头不齐脚步不齐”,“令”的捺变点。 2、指导书写,用笔描1个,临写1个,对照范字再写1个。 教师巡视指导。展示优秀作品,组织学生评议。 三、练习 1、 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小鸟”的可爱。注意用词 情况和语言组织。 2、学习课文后,想一想除了爱护小鸟,我们应还应该保护 哪些小动物呢? 四、实践 1在课外阅读有关鸟类知识的书籍,在活动课上向同学介绍。 2在老师的指导下,做鸟巢和广告牌,到公园或郊区放置鸟 巢,插上“不许打鸟”的木牌。 3、教师可以组织有余力的同学写一封简短倡议书,号召大家

17、行动起来,爱鸟护鸟。 板书设计: “红领巾”真好 小鸟 红领巾 快乐 可爱 活跃 机灵 爱护 捕捉 保护 教学反思: 1、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有效地抓住了学生的思维特征,同时也渗透了文章的线索和教学活动展开的思路。 2、利用多种媒体,抓住学生年龄特征,挖掘学生认知经验。营造优美学习环境,训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文热情。 3、以“为什么说红领巾真好”为切入点,先讲解了第四小节。这一设计打破传统阅读学文的正常顺序,与由课题引出的疑问的导入相衔接。充分挖掘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引导学生自能读书,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坚持以读为本的思想,多形式的读书加强了学生对课文内容和感情的理解和感悟。用“因为所以”的

18、形式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进而明晰文章思路,明确认识,激发学生对红领巾的敬佩之情。 4、根据自悟环节,追根溯源,增强读书活动的目的性、实效性。引导学生回读课文,充分发挥学生合作学习的优势,启发学生交流讨论,体会课文内容。 5、读书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根本,多形式的朗读活动,激发学生的童心童趣,有效地实现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悟。 6、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积累,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培养学生爱鸟护鸟意识。 7、多形式背诵活动,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和评价他人的能力,促进学生的语言积累。表演读或配乐读可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8、努力挖掘开发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学习做人,形成健康和谐的个性品质热爱生活,关爱自然和生命的积极态度。 改善: 1、在课堂教学时间方面有待改善。 2、在挖掘“为什么同学们要保护小鸟”的原因不够深入。 板书设计不够突出课文重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