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花》说课稿.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182825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0.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浪花》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浪花》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浪花》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浪花》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浪花》说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浪花》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浪花》说课稿.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浪花说课稿浪花说课 勋望西校 李喆 这是一篇精美的散文。课文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大海特有的景致:沙滩、浪花、贝壳、小虾。其中,最逗人的是浪花,像一群淘气的娃娃。课文以儿童的口吻,描述海边的景物,具有很强的亲和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给学生以美的熏陶。一年级上学期的学生经过三个月的学习,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能够通过直接的生活体验等方法抓住重点词语来感受课文所表达的情感,进而进行感情朗读。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结合我对课文的分析与理解,并且充分考虑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复习会认字,学习两个生字“贝”“见”。能够通过表演、联系生活实际

2、理解“轻轻的”、“悄悄地”、“挠”、“捧”等重点词语。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具体语境中抓住重点字、词感悟课文,提高朗读能力。 掌握形近字辨认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浪花的淘气、可爱,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根据学情和教材特点,本课的教学重点设定为:学习两个生字“贝”和“见”,抓住“轻轻的”、“悄悄地”、“挠”、“捧”等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浪花的淘气。 通过朗读指导以及表演等方法,体会浪花的淘气,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根据这三个维度的目标要求,我采取情境教学法,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丰富学生情感体验,激

3、发学习兴趣。同时我也运用朗读教学法通过自读、合作读、师生共读等方式,力求做到以读促思、以读促悟,进而升华情感。在体验、思考、交流、感悟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一.复习字词,激情导入。 二.细读课文,抓词促读。 三.品读课文,升华感情。 四、知识拓展,促进阅读。 五.小节分享,共同梳理。 一、复习字词,激情导入 首先,我设计了两个游戏来开启课堂学习。 游戏一:看图猜词。 多媒体出示图片,利用多媒体的聚光灯功能,投射在图片的几个部位,让学生猜一猜图片所表示的词语,进而通过猜词游戏复习“浪花”、“脚丫”、“贝壳”、“小虾”四个名词。 游戏二:我爱记生字。 学生通过记住词语、小窍门、回顾课文大意、瞬时记

4、忆等方法背出本节课会认的12个生字。 在第一课时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本课的生字和词语,那么在第二课时伊始,让学生进行新颖的字词游戏,不仅能让学生回顾本课的重点字词,我也能对学生字词掌握情况做一个及时的反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二、细读课文,抓词促读 首先我利用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同时播放海浪的声音,伴随海浪的声音我问同学们:“快来看呀,我正在沙滩上玩耍,谁来了?”学生不难回答。“那么浪花一共来了几次呢?快到课文中去找一找吧。”这是一次很好的初读课文机会,并且学生是带着问题去读一读、画一画,旨在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教师的提示降低了学生说完整话

5、的难度,使学生更乐于表达。 接着,我带领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分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指导朗读。 浪花第一次来 首先,同桌之间共读第一自然段,共同找一找“浪花是怎么来的?他都做了哪些事?”同时我适时板书:“轻轻的、走、挠”。接着我让学生模仿浪花来的动作,感受“轻轻的、悄悄地”语言特点,趁机指导学生朗读“声音要轻点慢点”,并让学生扮演浪花,一边读课文,一边做动作。 接着,我让学生模仿“挠”的动作,用手试着挠一绕同桌的手心,感受一下浪花挠“我”小脚丫的感觉,进而引导学生体会最后一句话“笑得我眼泪 ”引导学生反复读这句话,进而体会到这个“才”表示时间长,可以看出小浪花多调皮啊,读时突出“才“字,应该重读。

6、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并通过读把自己的体会表达出来。因此,在前面环节的设计中,我先让学生同桌合作学习,在合作过程中学生充分积累了学习方法和经验,我适当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浪花第二次来 有了第一次经验,接下来,我抛出问题,让学生用刚刚学过的方法自学第二自然段,找出“浪花第二次是怎么来的?他又做了哪些事?学生汇报,我会相机板书“笑着、跑、捧”。并且引导学生用姿体表演“捧”的动作,同时让学生通过表演感受浪花笑着捧来贝壳、小虾的过程。最后,开启学生发散思维,浪花还会捧来什么?把这些词语带到课文句子中读一读。 低年级

7、的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教学中我利用“读-说-演-读”的方式让学生得了“言”,感受到了这句话的每个字、每个词蕴含的文字魅力,又得了“意”,小姑娘在海边与浪花嬉戏时的欢乐时光与同学们的欢快心情融在了一起。所谓读进去,又读出来。这也就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与文本对话。 三、品读课文,升华感情 上面两个环节的铺垫,更有利于突破本课的难点。通过朗读、表演等环节学生的情感已经被调动起来,这时,如果再有一双推手推波助澜,那么学生对于本课的难点的攻破就会游刃有余。 于是,我设计了下面两个环节。 整体感悟 我指引学生观看板书,浪花一会儿跑来,一会儿跑去,像一群什么?相机板书,引导学生齐读第三自然段。接下来,我指

8、导学生朗读拟声词“哗哗哗”和“跑去又跑回”读出浪花的淘气。 具体感悟 接着,我让学生再一次朗读课文,并且在读中感悟从哪一句中读出了浪花的淘气,有感情地读一读。 挖掘文本的情感因素,让学生反复品味,体会表达的精妙及语言的内在情感,以激发学生的内心感受,用“心理视线”去读书,去领悟语言文字,并用读的方式表现出来。这一过程实质是学生由对语言文字的自主探究、感悟品味到对内在情感的真切流露,更是学生内心与文本产生共鸣的过程。 指导写字 识字教学是低年段语文课堂教学的重点,本节课,我根据课文中心思想,抓住“淘气”,带领学生学习两个淘气的生字宝宝“贝”和“见”,学生已经有了丰富的识字好办法,我充分放手让学生

9、自学生字,用多种办法识字,并且重点用形近字辨别法区分这两个淘气的生字宝宝。这也是为学生创造一次巩固识字办法的好机会,在无形中也是在教会学生区分形近字的办法。 在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学生字后,我进行适当的补充,并且本节课重点教会学生通过查字典根据字义扩词的方法。例如,“见”字有8个意思,当“看法”讲时,可以扩词解。当“看到”讲时,可以扩词看,罕。同时,我还为学生介绍象形字,“贝”的演变过程,让学生深刻的感受到汉字的博大精深,为自己是炎黄子孙而骄傲自傲,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四、知识拓展,促进阅读 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资源,利用课件出示一台“神奇的校车”带领同学们去海底旅游,一起去感受神秘的海底世界

10、。于是,我出示神奇的校车这本书的其中几页插图,带领同学们感受海洋世界。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得到情的激发、智的启迪,美的熏陶。继而让学生用一句热情洋溢的话表达自己对海、或浪花、或沙滩、或海底世界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于此同时,由于神奇的校车出示的图片有限,也大大的吊起了学生的胃口,激起学生想要阅读的欲望,于是,抓住这个契机,我拿出已经准备好的神奇的校车这套书,向学生做阅读推荐,推荐学生课后去阅读,相信孩子们阅读的欲望一定会被我调动起来。 语文教材的学习是对学生语文学习的引领,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去大量阅读,这个环节的设计既对本课知识进行了恰当的拓展,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同时也鼓励了学生大量阅读,培养学

11、生爱读书的好习惯。 五、小节分享,共同梳理 阅读教学就是要带着学生扎扎实实地读书。引领着学生走进文本,在字词句章中穿行,触摸文本跳动的脉搏和激越的情感;再带领着学生走出文本,灵活运用语言文字这个工具表情达意。因此,在本节课的末尾,我让学生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收获可以小到字词,大到明理,总之,让学生在大家共同的分享交流下,及时地梳理本节课的内容,又能让学生体验收获,分享快乐,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 这是我第二课时教学的板书设计。教学中我随机抓住学生汇报过程中出现的“闪光点”进行板书,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本的重点,为学生梳理本课内容以及重难点的把握起到了引领作用。同时,随机板书也作为一种肯定学生探究成果的形式,促进学生进一步探索的热情。 16 浪花 轻轻 走来 挠 浪花 淘气 笑着 跑来 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