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数学》课程纲要.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183958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1.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与数学》课程纲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生活与数学》课程纲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生活与数学》课程纲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生活与数学》课程纲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生活与数学》课程纲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活与数学》课程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与数学》课程纲要.docx(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生活与数学课程纲要生活与数学课程纲要 一、一般项目 课程名称:生活与数学 授课教师:娄佳佳 课程类型:学科拓展类 教学材料:选编 授课时间:每周一节,总共一个学期 授课对象:初一初二学生 二、课程设计 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1、加深和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数学知识。 2、实践和应用课堂上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一些基本而又简单的数学问题。 3、拓展和延伸教材中的数学知识,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解题的思路及方法,形成一定的数学技能及特长。 具体目标: 知识目标: 1、让学生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并描述现实生活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向学生渗透学科知识整合的“大数学

2、”观。 2、让学生成为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明智使用者,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关注数学问题,用数学的思想、知识技能和方法,分析、解释并解决一些简单的现实问题,主动的探究解决这些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最佳途径,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3、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到一些有研究和探索价值的题材和方法,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发展有很大帮助,同时帮助学生全面认识数学、了解数学,使数学在学生未来的职业和生活中发挥作用。 4、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能力目标: 1、使学生养成在生活中发现问题

3、和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2、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3、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4、培养学生的联想迁移能力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 情感目标: 1、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让学生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和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2、通过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数学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促进学生间的沟通,促进情感和态度的发展。 3、在活动的过程中更多地关注周围的

4、人和事,进一步了解现实世界,将参与活动的直接兴趣转化为学习、创造的动力。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课程的内容。 本课程共分为六个章节,分别是:古老的数学,好玩的数学,有用的数学,智慧的数学,先进的数学和美丽的数学。 在古老的数学一章中,并不是把数学史作为一门研究数学的起源、发展过程和规律的学科,而是根据现代心理学发现的一个体现数学史的认知功能的“遗传法则”。从数学一次又一次的飞跃中寻找数学发现的故事,用故事的形式让学生了解这些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体会数学家们为寻找这些知识的付出的艰辛。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从本质上更好的理解自己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也可以以

5、此作为人生观与价值观教育的教材,让学生体会“只有付出努力才会获得成功的人生道理”,“为实现理想而不懈追求的数学精神”。 在好玩的数学一章中,利用心理学中“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的规律,以一系列数学游戏为载体,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并不是“枯燥”的代名词,真正的数学其实可以是乐趣无穷的,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以这种兴趣作为他以后学习数学的动力和源泉。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主动意识到自己爱玩的游戏原来与数学紧密相连,从而为学生学好数学培养内在驱动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学生玩游戏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巩固看似乏味的知识,让学生的学科知识在游戏中得到锻炼和提升。 在有用的数学一章中,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义务教育

6、阶段的数学课程要求“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设计了很多贴近学生、符合实际、利用学生现有知识能够解决的生活实例。这样做可以使学生深刻的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这些在生活中经常碰到的数学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究,学生通过对这些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够更具体更深刻的理解什么是数学,知道学习和学好数学是很有用的,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内在驱动力。 在智慧的数学一章中,通过穿插一些有趣的数学小故事,以改变人们认为科学研究枯燥无味的看法。本章内容主要包括有趣的数学问题、经典的数学问题、奇怪的数学问题。通过对“有趣的数学问题”的研究,使学生对数学中的存在的智慧产生强烈的

7、好奇与追求,从而激发学生天生的求知欲;通过对“经典的数学问题”的研究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方法,学会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通过对“奇怪的数学问题”的研究,帮助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先进的数学一章中,主要学习和研究数学软件“几何画板”的使用方法。通过对几何画板软件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改变学生“数学枯燥论”和“数学无用论”的观点;可以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实现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目的;另外,通过对几何画板软件的学习,可为学生学习其他计算机软件打下了一个结实的基础,从而提高学生的电脑素养,为学生终

8、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做出数学教育上的贡献。 在美丽的数学一章中,展示给大家的是数学的美丽无所不在,数学的符号、公式、算法、图形、表格、方程、解题思路、解题方法都是很美丽的。这些“数学之美”都需要我们能够和我们的学生一起去寻找、去发现、去挖掘、去欣赏,使美丽的数学成为学生快乐学习的源泉。数学的美丽使我们深刻感受到数学的教育不应该仅仅是作为对数学学科的教学,更应该把它作为一种审美教育的载体,用它来感染和启迪学生的心灵,让学生的人格更健全,心灵更美好。 课程的实施 校本课程的教学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师活动为中心或主体的局面,代之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体和中心,因此我们在课程的教学中重视学生的积极参与,使学生

9、通过查问资料、调查访问、参观讨论、实践探究等多种活动,切实感觉化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在主题1化学与环境的教学中开发了实践教育这种非课堂方式,设计了四种形式:环境考察、环境知识的科学实验、环境知识的研究性学习、环保社团活动。总之,让学生在课堂中做主人,充分利用学生的“个体知识”(所谓“直接经验”)和“地方知识”,使教学过程变成一个教师领导下的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及意义的过程。教师更多的是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帮助和服务。同时根据学生来决定学习的起点、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法,因此在课程内容的选择时,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到了学生想了解的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知识和想参加的活动。由于我们在开

10、发化学与生活这门校本课程时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同时课程具有开放性、民主性、参与性,强调交流与合作,所以开设这门课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他们认为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不仅学到了与化学有关的生活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提高和锻炼了他们的综合能力。他们迫切希望课程改革能为他们提供更多的锻炼与实践机会。同时我们认为只有当学生在真实的活动中有了亲身的体会,这样的知识才能终身受益。 1、教学原则 校本课程的教学要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应尊重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生了解化学的重要作用,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

11、价值观,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尊重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指导学生自主选择。 高中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具有不同的发展潜能。在教学中要依据课程的要求,改变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教学方式过于统一的倾向,要关注和尊重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如在主题1化学与环境的学习中,对部分有潜力又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成立环保兴趣小组,创造必要条件,给予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更高层次的辅导,举办一些研究性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教育并引导他们将来投身环保事业或在不同岗位上的决策中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教师要更新教学观

12、念,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在教学中要联系化学在环境、材料、健康等方面的应用,创设生动的学习情景,引导学生通过调查、讨论、咨询等多种方式获得化学知识,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理解和处理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重视探究学习活动,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探究学习是学生学习校本课程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提高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调查、资料收集、阅读、讨论、辩论等多种方式,在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

13、流等活动中,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发展科学探究能力。要按照课程内容的要求,积极开展实验探究活动。通过探究活动“发现学习和生产、生活中有意义的化学问题,并进行实验探究;能根据具体情况设计解决化学问题的实验方案,并予以评价和优化;能通过化学实验收集有关数据,并科学地加以处理。” 2、教学活动(以化学与环境主题为例) 课堂教学法 环境科学的基础知识,应以课堂教学为主。但由于课程本身的跨学科和综合性的特点,要求教师本身必须掌握扎实的、全面的环境科学知识,同时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计划者,要注重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以有助于学生知识、技能、意识和能力的提高。但是我们觉得环境意识的形成并不等

14、于环境知识的学习过程。当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讲解什么是环境、为什么要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怎样协调时,学生也许记住了教师所讲的道理,甚至学会了怎样判断或评价某种行为是否有有益于或有损于环境。但是这并不表示学生一定形成了环境意识,他们很可能把教师所讲当作一类知识,因为知识变为意识需要一个转化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实践,实践才能使主客观达到统一。 环境意识的形成不仅依赖于学生的实践,而且只有在他们的实践中才能表现出来。如果没接触过与协调环境关系有关的真实的活动,那么热爱环境、保护环境只能是一句空话。同样只是在课堂上分析一些实例,则环境意识教育的内容,也很容易流于空洞的形式,只有当学生在真实的环境活动中有了

15、亲身的体验,他才会更加确信自己的信念是正确的,才会转化为自己良好的环境意识和自觉的行为,环境意识的教育目的才可能真正达到,反之如果用讲授环境知识的方法进行环境意识教育,势必容易导致将环境意识的内容割裂为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由学生记住,再在某个时候让学生复述出来,那就没有环境意识教育的真正的意义。所以主题1化学与环境的教学还包括了另一个重要的非课堂方式实践教育。 非课堂方式实践教育。 A、环境考察。 校园是学生学习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场所,利用校园进行环境教育是一种较为实际可行的办法,具有省时省力,相对安全,易于教师管理和控制的的特点。下面是我们在课程中设计的利用校园开展环境教育的一些做法。 活动1

16、.实验室环保调查。 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上有些药品是有毒的或有腐蚀性的,会对人和其他生物产生危害,指导学生对实验室中的危险品放置和废液、废渣和废气的处理方式,及其安全操作方法进行调查,掌握初步的有关常见危险品的环保知识,鼓励学生从调查中发现问题,提出改善措施的建议,参与学校的环境保护。 序处理废 三废类型(废对环境实验室处理处理后的效使用时 号 物名称 气、废水、固的主要方法简述 果 的正确体废弃物) 危害 方法 1. 2. 3 4 5 你对实验室改进环保措施的建议: 1 2 活动2.学校垃圾分布的回收调查 编号 存在状态 地点 清除频率 有无分类与回收或堆肥 (次 /日) 1 2 3 自己

17、为校园垃圾清除和分类做过那些努力? 1. 2. 3. 学校有哪些清扫垃圾和垃圾分类回收的规定或措施? 1. 2. 3. 你对学校垃圾处理方面有哪些建议来改善学校的环境? 1. 2. 3. 活动3.校园植被分布调查 1. 教师准备一张学校的平面图,设计观察路线,这一路线要使校园里的所有树林都能被观察到并被登记下来,不要遗漏。 2. 在学生调查之前,教师要事先观察,了解植物种类,从植物志或植物手册上查出这些植物的介绍,做下标记,以便学生查阅植物图谱和相关的文字材料。可印制一些植物图谱或叶片图样,让学生在调查后识认填写以加深印象。 3. 了解有关园林设计的知识以指导学生分析学校的园林绿化设计 。 4

18、. 在学生调查完成之后,让其分析目前校园绿化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校园绿化的设计方案和植被保护方案,并陈述理由。 植被调查表 类型 花色、花叶片特征(形前人对这种植物植物名称 种属 (乔、灌、草) 数量 形、花期 状、颜色、有的认识(诗歌,简叶期) 要论述) B、环境知识的科学实验。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一定的器材、设备或手段,按照一定的条件与步骤去进行独立作业,以获得知识、培养技能的教学方法。课程中的实验多以环境样品为分析对象,如:铬合滴定法测水的硬度,水中溶解氧的测定等。运用实验法进行教学的过程本身,就涉及环境保护的许多方面。如:实验过程中重视节能节水,实验中产生的废物的合理处置等。利用

19、这些环节引导学生从有利于环境出发,规范自己的行为。以水中溶解氧的测定实验为例作一说明。 水中溶解氧的测定 1. 原理 溶解在水中的分子态的氧称为“溶解氧”,水中溶解氧的含量与空气中氧的分压、大气压力和水的温度都有密切关系。测定时,在水样中加入硫酸锰和碱性碘化钾,水中溶解氧将低价锰氧化成高价锰,生成四价锰的氢氧化物棕色沉淀,加酸后,氢氧化物沉淀溶解并与碘离子反应而释出游离的碘,以淀粉作指示剂,有硫代硫酸钠滴定释出碘,可计算溶解氧的含量。 2. 仪器 (1)取样桶。一般干净的水桶即可。 (2)取样瓶。250 500ml具有严密磨口玻璃塞的无色玻璃瓶。 3. 试剂 (1)硫酸锰溶液。称取480g硫酸

20、锰(MnSO44H2O或364gMnSO4H2O)溶于水,用水稀释到100ml,此溶液加至酸化过的KI溶液中,遇淀粉不得产生蓝色。 (2)碱性碘化钾溶液。称取500gNaOH溶解于300400ml水中,另称取150gKI或135gNaI)溶于200ml水中,使NaOH溶液冷却后,将两溶液合并、混匀,用水稀释至1000ml,如有沉淀,则放置过夜后,倾出上清液,贮于棕色瓶中,用橡皮塞塞紧,避光保存,此溶液酸化后,遇淀粉不呈蓝色。 (3)1:5硫酸溶液。 (4)1淀粉溶液。 (5)0.0250mol/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称取于1051100C烘干2h并冷却的重铬酸钾1.2559g,溶于水,移入100

21、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6)硫代硫酸钠溶液。称取6.2g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溶于煮沸放冷的水中,加入0.2g碳酸钠,用水稀释到1000ml,贮于棕色瓶中,使用前用0.0250mol/LK2Cr2O7标准溶液标定,标定方法如下: 于250ml碘量瓶中,加入100ml水和1gKI,加入10.00ml0.0250mol/LK2Cr2O7标准溶液,5ml1:5H2SO4 溶液,密闭,摇匀,于暗处静置5min后,用待标定的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淡黄色,加入1ml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蓝色刚好褪去为止,记录用量。 C=(10.000.0250)/V 式中:C硫代硫酸钠溶

22、液的浓度(mol/L) V滴定时消耗硫代硫酸钠溶液的体积。(ml) (7)浓硫酸。 4. 操作 (1)采取水样。将取样瓶放在取样桶内,将水样通过胶管流入瓶底,调整水样流速约为700ml/min,并应溢流一定时间,使瓶内空气驱尽,当溢流至取样桶水位超过取样瓶150mm时,将取样管(胶管)轻轻地由瓶中抽出。 (2)溶解氧的固定。用吸管在水面下往取样瓶水样中加入1mlMnSO4溶液、2ml碱性碘化钾溶液,盖好瓶塞,然后由桶中将取样瓶取出,颠倒混合数次,摇匀后再放置于水层下,静置,待棕色沉淀物降至瓶内一半时,再摇匀一次,待沉淀物下降至瓶底。 (3)析出碘。轻轻打开瓶塞,在水面下有吸管插入取样瓶中加入2

23、ml浓硫酸,小心盖好瓶塞,立即摇匀,至沉淀物全部溶解为止,放置暗处5min。 (4)滴定。吸取100.0ml上述溶液于250ml锥形瓶中,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淡黄色,加入1ml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蓝色刚好褪去为止,记录硫代硫酸钠溶液用量。 5. 计算 溶解氧(O2, mg/L) =(CV81000)/100.0 式中:C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浓度(mol/L) V滴定时消耗硫代硫酸钠溶液的体积。(ml) C、环境知识的研究性学习。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学习方式去获得与环境有关的知识并加以应用的方式。它强调学生的自主发展,即通过学生广泛地接触社会,在多元的、动态的、开放的大课

24、堂中求得全面发展。不仅重视课题研究的直接结果,更重视学生在研究实施过程中的多种收获与体验,以及多种能力和品质的形成。 (1)发现并提出问题。最初可以由教师提出若干可行性研究专题,让学生自由选择,逐步发展到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确定研究专题。 (2)设计方案。问题提出后,要认真分析产生该问题的背景,然后设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3)实施并调整方案,汇总成果。学生要依据课题研究的要求收集有关的文章、数据、图片等资料,并进行整理归类;开展社会调查,实施实地考察;进行有关的实验等。但在有时要及时根据具体情况对课题进行微调。 (4)成果交流。一般以书面形式体现。如:调查报告

25、、研究性小论文等。 (5)总结评价。评价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侧重“四重”: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重全员参与。 D、环保社团活动。 社团活动既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又致力于学生特长的培养,素质的提高。实践表明组织社团活动开展环境教育是卓有成效的。 (1)环保社团的成立。 首先根据师资的状况和基础条件,结合学生发展的实际,确定环保社团的类型。其次是根据工作的需要或个人专长在全校教师中选拔辅导教师,不受学科、级段的限制,有的社团还需要聘用校外的环境科学专业人员。另外还要根据学生的爱好和意愿,确定环保社团的规模,并实行双向选择。 (2)环保社团的运作。 第一制订计划。首先是制订好整体规划,明确指导思想,

26、目标任务;其次是制订好阶段性计划,根据整体方案,确定每个学期的计划,安排活动内容;再次是制订好专题计划,开展环保社团活动或专题活动时,都应以周密的计划为首要的环节。 第二过程管理。优化活动过程是环保社团的核心。一方面,高度重视环节督查,组织阶段性验收,尽管在组织过程中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性,但在活动管理上应该有较强的规定性;另一方面,为提高教师的指导水平和实践水平,指导小组就开展经常性的研讨活动和培训。 第三绩效管理。为提高活动成效,把竞争激励的手段引入环保社团管理。可以通过开展评比、展示成效等活动。 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是课程编制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完整的课程编制中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否则就不

27、是一门完整的校本课程。由于校本课程的特殊属性,使得校本课程的评价在具有一般课程评价特点的同时,又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我们在校本课程化学与生活的评价时主要从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和课程本身的评价这三个方面展开的。 1、学生评价 学生评价既要能促进全体学生在各个方面的共同发展,又在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积极倡导评价目标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坚持终结性评价和过程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互评与他人评价相结合,努力将评价贯穿于校本课程学习的全过程。 评价设计 我们积极倡导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以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发展。这些评价包括纸笔测验、

28、学习档案评价和活动表现评价等。纸笔测验是一种有效的评价方式 。在校本课程化学与生活的纸笔测验方式 试题是开放性、应用性的,密切结合生活实际,考查学生对身边的化学现象和生活中的化学问题的分析能力。学习档案评价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有效的评价方式。应培养学生自主选择和收集学习档案内容的习惯,给他们表现自己学习进步的机会。学生在学习档案中可收集自己学习活动的重要资料,如:有关学习信息和资料、探究活动的过程记录、实验方案的设计、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的结果等。教师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学习档案进行反省和自我评价,将学习档案评价与教学活动整合起来。活动表现评价是在校本课程中主要的评价方式。这种评价是在学生完成一系

29、列任务(如:辩论、角色扮演、小型调查等活动)的过程中进行的。它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学生在各项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探究能力、知识的应用以及表达交流技能进行评价。活动表现评价内容既包括学生的活动过程又包括学生的活动结果。活动表现评价要有明确的评价目标,应体现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力求在真实的活动情景和过程中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进步与发展进行全面的评价。活动表现评价的形式主要有:(1)学生自评:学生对照参加本课程前后的变化,自我评价。(2)学生小组评价:学生学习小组根据组员的变化,对其进行适当的评价。(3)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在学习中

30、的表现、实践中的态度(投入程度)、运用技巧的能力,给学生适当的评价。 评价的开展 在学习完主题1化学与环境后,我们出了一道这样的纸笔测验题,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撑因素。请回答以下能源问题: (1)在古代,人类掌握了钻木取火的方法,钻木头之所以能取火的原因是什么? (2)人类历史进程的各个阶段,如按照石器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划分,各时代主要的动力来源分别是什么? (3)人类所使用的能量绝大部分来源于太阳能。捕获太阳能的生物主要为绿色植物。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源于参加反应的哪种物质? (4)水能是可再生的能源,可持续地利用它来发电

31、,为人类提供“清洁”的能源。若某水力发电水库的平均流量为Q(m3/s),落差为h(m),发电效率为。则全年发电量A(kWh)是多少? (5)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以热的形式供给人们需要的能量。试以它们各自的主要成分C、CnH2n+2和CH4为代表,写出它们燃烧过程的化学方程式,指出它们质量相同时,哪一燃烧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产生的温室效应)最小? (6)为了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国家已把能源的利用和开发作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我国目前最主要的能源品种是什么?我国能源利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7)已经探明,我国南海跟世界上许多海域一样,海底有极其丰富的甲烷资源。其总量

32、超过已知蕴藏在我国陆地下的天然气总量的一半。据报导,这些蕴藏在海底的甲烷是在高压下形成的固体,是外观像冰的甲烷水合物。试设想,若把它从海底取出,拿到地面上,它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评定每个学生在纸笔测验中的等级。 学习档案评价是采用实做评价的方式,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资料记录进行定性评价,采用等第分数制。要求每位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建立校本课学习、课外活动档案,用来记录校本课学习和实践活动的情况,比如:家庭小实验设计和实验报告;实验改进、小制作;学习心得等。教师定期检查予以指导和记录,并组织学生相互交流,按照一定的标准共同评价,采用实做评价下的等级分数。因为许多的小实验并没

33、有确定的答案,需要学生动手动脑。同学交流的过程可以开拓学生思路和视野,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活动表现评价主要是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和应用化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社会问题,撰写论文是一种重要的评价方式,教师可结合校本课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论文题目,如:水和我们的生活、金属与人体健康、垃圾问题等,让学生搜集整理资料完成论文或学生针对生活中的化学问题作出调查报告,如调查汽车尾气的危害、调查卷烟的危害等。通过评价引导学生关注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同时撰写论文和调查报告的过程,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独创精神,训练学生收集、处理信息和用科学的方法分析、解决化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34、整体评价按下表进行,在学习档案评价和活动表现评价中,自评、小组评定和教师评定各占1/3,给出评定等级。在课程的整体评价中,纸笔测验评价、学习档案评价和活动表现评价按2:4:4的比例给出评定等级。 校本课程学生评定表 项目 内容 等级 纸笔测验 评价 学习档案自评评语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评价 评语 评语 自评等级 小组评定 教师评定 等级 等级 活动表现自评评语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评价 评语 评语 自评等级 小组评定 教师评定 等级 等级 课程总体评语 评价 2.对课程开发实施者的评价。 对于教师校本课程教学的评价需要通过多种途径,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来进行,我们主要采用了四种评价途径: (

35、1)领导评价 领导评价是把学校的校本课程领导小组对被评教师所进行的评价,这种评价影响较大,有一定的权威性。主要由校领导小组的教师通过听课、检查学生学习档案材料和教师的教案、召开师生座谈会、开展校本课程的评教工作等形式了解教师的教学质量,作去评定,加强管理。它可以和同行、学生的评价互相补充、参照。 (2)同行评价 同行评价是由课程开发小组其他教师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定。由于教师相互之间比较了解,对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意图、内容、方法等以及师生的背景情况(如教师的知识水平、责任心、工作能力,学生的基本能力、总体水平、学习热情等)较为熟悉,因此同行评定易于作去恰如其分的判断,同时也有利于教师之间的相互学

36、习、相互交流,提高教师的整体的校本课程的教学能力。同行评价的内容有:对本课程所学材料的掌握程度;是否尽到课程教学所承担的责任;在学生活动中的指导能力;能否创造性进行该课程的实施等。同行评定所选定的项目是那些能通过一次课堂观察就可以看出问题的项目:教师的讲授质量;是否能提出能引起争论的问题给学生讨论;在解释问题时使用的策略;课程内容与生活联系多少等。 (3)学生评价 学生是教师教学的最直接的感觉者,他们应是最有发言权的,所以我们学校每个学期课程领导小组都开展校本课程的评教工作。通过学生对教师的教学的评价,可以反映出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受欢迎程度以及师生的人际关系,尤其可以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方法、教

37、学艺术是否符合学生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要从实际出发,从学生出发,不能主观化、形式化。学生评教工作按下表进行。 校本课程评教表 等级 非常赞成 同意 一般 不同意 反对 项目 10 8 6 4 2 1.该教师备课是认真、充分的 2.该教师课堂上的时间得到了很好的利用 3.该教师讲述很有条理、组织得好 4.该教师讲课能激发我们的兴趣 5.该教师能经常和我们讨论问题 6.听该教师的每一节课我都是有收获的 7.该教师在指导我们实践活动上是成功的 8.该教师能细心指导我们如何查问资料 9.该教师很好地指导我们书写小论文 10.我们欢迎该教师继续上校本课程 (4)自我评价 教师对自身教学活动进行评价

38、,也是校本课程评价的一个重要途径。相对于前三种他人评价来说,更能调动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对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是校本课程开发所特别强调的。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中的一项新兴的活动,教师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整个开发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因而反思就有其特殊的作用,如果教师在反思过程中对课程开发的过程具有更多的的理性认识,在课程目标确定的前提下,教师可以反思达到这些目标的方法。如果这种反思十分周详的话,教师就可以明晰了种种途径后,选择一种最佳的途径,设计出一个最确切的计划。在我们开展的教师自我评价中,要求教师用“教历”形式记载教学工作的进程,同时记下过程中的所思所想,以便总结、改进。这样的教学

39、才是“活”的循环,才是富有创造性的活动。校本课程“教历”是教师在校本课程教学中的教学情况记录。包括以下几项内容:(1)一般项目。包括:课题名称、教师姓名、任教班级、学生人数、课时数、记录时间。(2)课前计划。包括课题目标、内容与方法。(3)过程描述。是实际教学情况的描述。包括三部分的内容: 一过程实录。由教师事后回忆记录下课堂教学的过程。 二调整记录。教师根据教学进展的情况,临时改变计划,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等所作的调整及原因。 三课堂管理与辅助教学行为记录。课堂管理与辅助教学行为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很大,但这些行为很难在准备时作去确切的计划,采取了什么措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教学的情境

40、。 (4)课后反思。教师在教学之后,有必要通过某些途径获取来自他有的评价性信息,或通过自己的反思,把已经完成的教学过程当作对象,作些初步的分析。评价信息的来源可能通过与其他教师的讨论,向学生咨询等。教师对自己的反思可以包括: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意识到了什么不足,从实践中悟到了什么道理,把这些切身的体验与教学理论联系起来。 最后将四部分的评价分数(每部分总分为100分),进行加权平均,其中,领导评价、同行评价、自我评价各占20%,学生评价占40%,得到教师的应得的分数,然后将所得分数转化为等级中的对应数,确定其校本课程教学的教学质量等级。 3.对课程的评价 对课程本身的评价是学校校本课程领导小组来开展的,主要从兴趣统计、成果展示和问卷调查三个方面展开。 (1)兴趣统计。主要是看学生参与该课程的兴趣程度,包括学生选择该课程的人数的多少,课堂气氛的了解和评教工作中学生选择的我最喜欢的校本课程的得票数等。 (2)成果展示。核查校本课程的成果。学校每学期对校本课程的成果展示(主要对学生参加的校本课程中一些活动的成果展板和学生小论文进行评奖) (3)问卷调查。在学生参加校本课程学习以前进行一次问卷调查,做好原始记录,待课程结束后或学习一段时间以后,再做一次问卷调查,将前后两次的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并作出分析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