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教案设计.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184321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白杨》教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白杨》教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白杨》教案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白杨》教案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白杨》教案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白杨》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杨》教案设计.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白杨教案设计白杨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第十册中第一组课文中的第三课 白杨是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第十册中第一组课文中的第三课,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在通往新疆大戈壁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展开讨论的事。爸爸望着车窗外的白杨,借助白杨,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们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这篇文章首先从孩子们对白杨树的争论开始,引出爸爸对白杨树的介绍,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然后爸爸借助白杨表明自己扎根边疆的志向。同时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祖国边疆的建设者。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采取多种读书形式进行朗读训练,感悟人物的言行。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

2、 3、抓住重点语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体会蕴含的思想感情,从而使学生受到思想感染,陶冶高尚的情操。 4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 5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白杨的特点,学习边疆建设者像白杨一样,“哪里需要哪里安家”的高贵品质。体会爸爸借白杨表白自己的心声的有关句子。 体会爸爸的几次神情变化和结尾处意味深长的描写。 体会文章的写法,感悟白杨树的某些特点与人的某些品质之间的相通相似之处。 采用了“变序”教学与“读、写”结合法 利用在百度、互联网中搜索资源,准备一些相关的图片、影视资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产生学习文本的欲望,以及采取“变序”教学方法,从而来突破重

3、难点。 两课时 白杨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 一、谈话入题 1、同学们,你们看到过大戈壁吗? 然而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的荒凉大戈壁上,却有着一棵棵高大挺秀的身影,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它们就是挺拔的白杨树。 今天我们到这荒凉的戈壁滩上去看一看它们。请同学们欣赏几幅白杨的图片。 2、从刚才你欣赏的图片中,你了解到了白杨有哪些特点?(出示高大、挺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学生字新词 1.出示自学思考题,学生自学,小组讨论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 ,标上自然段的序号,遇到难懂的词语和句子画出来。 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是通过课文中的那部分读懂的?自由交流。 大戈壁是什么样子的?白杨树是什

4、么样的?在文中勾画出来。 爸爸是怎样向孩子介绍白杨树的? 2.教师检查自学情况,学生自由汇报自学效果。 学习生字词,给下列字标上拼音,并组词。 晰( ) 伞( ) 抚 ( ) 绍 ( ) 疆 ( ) 陷( ) 提醒学生注意一些生字的字形。如“疆”字不要丢“土”,“陷”字右下的笔顺是撇、竖、横、横折、横、横。 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1 第一段:荒凉的大戈壁上生长着高大挺秀的白杨树。 第二段:爸爸向孩子介绍白杨树的特点。 第三段:爸爸借白杨树表白自己的心。 第四段:孩子们会像小白杨一样在边疆茁壮成长。 三、学习课文1至12自然段,细品文本,了解白杨的生活环境及特

5、点 1.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白杨树生长的环境。 出示茫茫大戈壁的画面,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白杨树的坚强,再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从这些语句中你能体会到些什么? 学生自由汇报。 生1:我从刚才欣赏的画面中知道了戈壁滩上经常狂风四起,飞沙走石,感受到了白杨树坚强、不择环境。 生2:我的感受是:白杨树生长不择环境、生命力强,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还长得“高大挺秀”,实在是令人佩服。 生3:我从:“天和地的界限并不那么清晰,都是浑黄一体。”也感受到了白杨树生长的环境及其恶劣。 生4:我从“白杨树生长在茫茫的大戈壁上那里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体会到了白杨的生命力强。 总结:三个“没有”用排比的方法写了

6、戈壁的荒凉,说明戈壁的环境恶劣,不适合植物生长,也为下文写白杨不屈的性格做了铺垫,为烘托白杨的高大挺秀做准备。 2.找出描写白杨树特点的词、句。 3.父亲又是怎样介绍白杨的? 4.大戈壁这么荒凉,环境这么恶劣,白杨却长得那么高大挺秀,像卫士一样守卫着铁路。读到这里,你觉得白杨怎样?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朗读爸爸说的话? 5.激情朗读父亲说的话。读出对白杨的赞美。自由读,指名读,范读,齐读。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不仅看到了茫茫的大戈壁,还从一位爸爸为他的孩子介绍白杨的话语中,让我们感受到了白杨的 特点。本文的课题是白杨,难道全文就仅仅写白杨吗? 五、课堂小练笔 写几句话,夸夸像课文中的爸爸那

7、样的祖国建设者或保卫者,可以用上“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也”等词语。 六、课后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 2.预习课文1316自然段,体会课文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3.收集与白杨的关的材料。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内容,我型我秀: 1、有感情地朗读1至3自然段,展示自己朗读的风采。 2、指名背诵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 (回顾课文,练习概括,再度从整体入手回读。) 二、剖实质,体会爸爸的心。 、 1、指名读这几自然段,理解“表白”、“心”是什么意思? 2 爸爸只是在介绍白杨,赞美白杨吗? 出示文字片: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也”说明什么? 2、白杨树是在极其

8、恶劣的环境中生长起来的绿色战士,那么,爸爸的生活环境又会是怎样的呢? 、出示有关建设兵团的图片介绍 、学生看图片后,自由交流。 、自由读课文14、15自然段,用划出孩子们知道的事情。思考孩子们还不知道哪些事情?(引导学生理解爸爸这样做的目的,来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1、爸爸的做法和白杨的特点有什么相似的地方?从爸爸的做法可以看出,爸爸具有怎样的精神? 板书:服从需要 扎根边疆 无私奉献 2、看板书小结。爸爸不只是介绍白杨,赞美白杨,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愿,就是像白杨那样,服从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作无私的奉献。 三、再现希望,体会写法。 、学习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默读课文,想想还有哪些不明

9、白的地方。 、质疑。小组讨论提出的问题。 一棵高大的白杨树指谁?几棵小树指谁? 为什么爸爸看到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嘴角会浮起一丝微笑? 、小结:引导学生体会爸爸的心愿:相信自己的孩子在父母的影响教育下,一定能够像白杨那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 3、带着对爸爸的敬意读一读这段话,好吗? 4、在文中找一找:爸爸的几次神情变化的语句,说说自己的的体会。 5、体会写法: 有感情自由朗读全文,质疑。 浏览全文,边读边想,合作讨论这篇文章有何借鉴之处? (学语文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运用,这就要品味作者独特的方法再加以自悟,才会形成语言的个性美。) 、从文章的语言。 没有华丽的词

10、藻,但朴素中蕴含着深情。 、从文章的构篇上。 一列行驶的列车上,车窗外的白杨引起议论,乍是无意,实则有意。 、从介绍白杨的方式上。 用对话的形式介绍白杨的特点,生动、自然。 、从表达情感的方式。 文章写白杨、赞白杨,实则是写人、赞人,赞颂边疆建设者,使人回味无穷。 、结尾处借鉴。 情感内敛,却韵味无穷。 小结写法 “借物喻人” 写这类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 、要恰当选择所借用的事物,写出事物的特征。要把事物的特征和人的品德、精神,或思想、情感有机地联系起来。如白杨。 、由物及人,感情真挚。借物喻人,落脚点在“人”,重点在写人。要用“物”与“人”的相似点把二者巧妙地联系起来,达到“喻人”的目的。

11、这类文章旨在赞美人的品德或精神,因此,写作时感情要真挚,用真挚的爱去歌颂高尚的人。 2、此时有你,最想对白杨以及边疆戍卫者说些什么? 五、课后练笔 采用“借物喻人”的写法,写一篇习作。 附: 板书 5 白 杨 白杨 边疆建设者 高大挺秀 坚强 生长范围广、适应性强 服从需要 抗拒恶劣气候 扎根边疆、建设边疆 借物 表达心声、提出希望 喻人 教学反思: 白杨是一篇寓意很深的借物喻人抒情散文。作者借用大戈壁上的白杨的特点来表现自己扎根新疆、建设新疆的志向;同时希望自己的子女也能向白杨那样,哪里需要,就在哪里扎根、发芽、生长。然而,作为农村的学生来说,课文所描写的画面与精神境界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差其

12、远,这给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带来一定难度,在教学时,我作了如下尝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与文章内容产生共鸣 在教学时,我选用学生陌生的大戈壁图片谈话入题,又巧妙地运用三个问句作为“突破口”,并围绕三个问句创设情景,激起学生情感共鸣,让空洞的内容鲜活起来。 二、利用多种手段,突破重难点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恰当应用,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学时,我从城域网上、因特网下载了有关的图片资料,帮助学生理解白杨树生存的恶劣环境及白杨的品质。通过板书,使“借物喻人”的写法一目了然。 三、力求构建新的教学模式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学生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交

13、流,理解“树”与“人”的关系,突出重点。 2、采用了“变序”教学。听范读后,直奔课文中心密切相关的段落。 3、抓住“树”与“人”的联系,从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反映无限的生活情景。学生自读、自悟,悟出白杨树旺盛的生命力与“建设者扎根边疆的无私奉献”紧紧联系在一起。 教学评价: 在教学实践中,课堂的动态与设计有所差异,在教学中显现出的问题引人深思: 1、要尊重学生的认识特点 学生毕竟是第一次接触借物喻人的文章,在教学说得过多、过深,学生接受起来难,应该循序渐进。 2、应该尊重学生阅读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学是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学生与文本的交流。在教学时,应多让学生体现自己的自主性,多聆听学生的见解,使学生轻松走进文本,真真做到有感而发。只有这样,才能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的训练课。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