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词》说课稿.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184779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8.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词》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秋词》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秋词》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秋词》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词》说课稿.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秋词说课稿秋词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xxx,我今天要说的课是秋词其一,秋词是刘禹锡的两首七言绝句,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比较探究中选的是第一首,在这首诗中,作者直言否定了千古悲秋的老调,用短短28个字,抒发了自己积极、乐观、向上的坚定信念。教学这首诗,我欲达到以下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赞歌的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 在教学中,教学重难点分别是 二、教学重点 进一步了解七言绝句,理解写秋的景色及作者从自己独特的视野赞美秋天,写到了“晴空”。“鹤”、“云”等事物,表达了对秋天景色的热爱。 理解诗中押韵的的字:寥、朝、霄。 三、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晴空一鹤排云上

2、,便引诗情到碧霄”? 教学时间我计划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俗话说的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以前我们已经学过很多古诗了,今天我们来学习秋词,以增加我们语文知识的积累。大家知道是这首诗歌吗? 2、那么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呢? 二、新课讲解 、朗读训练 1.既然熟读诗歌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古诗,读诗除了要字音正确、语言流畅,还要注意诗歌的节奏和感情。 2.划分节奏,根据节奏齐读。 附:朗读节奏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3、请同学们集体朗读一下这首诗。 最好能当堂成诵。 、学生提出疑难,再结合注释,基本

3、解决字词。 、学习秋词 1、现在我们也身处秋季,在这样晴朗的天气里,你们觉得悲凉吗? 2、刘禹锡认为秋日如何呢? 学生回答:胜春朝。 3、让学生看大屏幕,分组讨论几个问题,并逐一明确。 为什么诗人开头不直接写秋高气爽,却写悲秋? 明确:作用是形成鲜明对比,定下诗歌乐观明快的风格。 请同学们找出表现秋高气爽的字眼。 明确:胜春朝、晴空、碧霄。 有人认为“一鹤”是指一只鹤,也有人认为是一群鹤,你觉得呢?为什么? 明确:这个问题并没有绝对的答案,“一只鹤”可以是诗人自喻,“一群鹤”也可以是诗人对其他人的希望。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发扬自主探究的精神。 4、古语云:“诗言志”。“便引诗情到碧霄”这

4、句诗的“诗情”就是人的志气。刘禹锡就有这种乐观向上的豪情壮志。我们应该学习他这种精神。 5、让学生看板书的背诵提示,集体背诵全诗。 6、学生不看提示,集体背诵全诗。 7、让学生谈谈自己最欣赏哪句诗。教师作点拨、总结。 三、比较探究 1.比较山行与秋词 同:两者都描写秋景,都借秋景抒发了对大自然的赞美。 异:山行全篇表现的都是生气盎然的画面和景致,形象鲜明,色彩绚丽;而秋词侧重书写感受,以说理为主。 2.教师推荐阅读,学生比较探究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让学生读这首诗,再联系前面秋词,谈谈刘禹锡是个怎样的人,他身上有怎样的品质值得你学习。 四、布置课后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请将这首诗歌的意境用抒情散文的形式写出来 我的课说完了,不足之处请各位老师指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