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课内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草原》课内阅读.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草原课内阅读课内阅读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这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 ),天空是那么( ),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上了小丘,一会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 ),就像只用绿色( )不用墨线( )的中国画那样,到处( ),轻轻(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1、在里把原文补充完整。 2、这段文字选自课文 作者是( ),原名( )字( ),我国( )代著名( )家。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 、 ,剧本 、
2、 。这篇课文摘自他的 ,是他写的一篇( ),我们曾经还学过他的 、 、 等文章。 3、这段话描写的是( )的美好风光,概括为小标题是( )图。 4、这段话写出了草原( )、( )、( )的特点。 5、文段中“天底下”这一部分写了( )、( )、( )、 ( )、( )等事物,着重写的是( )和( )。 6、“一碧千里”描写了( ),“翠色欲流”描写了( )。 A.绿的程度 B.绿的形态 C.绿的范围 7、文中画“( )”的句子使用的是( )的修辞方法,这句中看似在写( )和( ),实际上是写( ),突出了( )。 8、文中画“ ”的句子用的是( )的修辞手法,这句中把( ) 比作( ),用( )比喻( )。 9、在文中用“ ”划出一句是用比喻修辞方法的句子,并说出把( )比作( )。 10、用“/”给这段分层,并概括层意。 11、用“ ”画出这段文字的中心句。这句话写出了草原的( )和( )的特点。 12、(1)“这次,我看到了草原。”中的“这次”说明了( )。 (2)“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中的“一碧千里”说明( )。“茫茫”的意思是( ),“而并不茫茫”是因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