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186954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9.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江月》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西江月》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西江月》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西江月》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西江月》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江月》教学设计.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西江月教学设计西江月教学设计 实验小学 朱友金 一、教材简析: 作者是南宋杰出的爱国词人辛弃疾。写的是夏夜在黄沙岭上所见到的美好景象,表达了词人热爱大自然,关心人民生活,企盼丰年的思想感情。这首词分为上阕和下阕两部分。词的上阕描写的是黄沙岭夏夜清幽喜人的景象,下阕描写了黄沙岭上阵雨来临的天气变化以及词人的愉快感受。 二、设计理念: 本课的教学遵循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感悟”的教学原则。通过创设学习词的美好的意境,引导学生融入想象,自读自悟,相互交流,体会意境。在读通、读懂、背诵的基础上,全面了解辛弃疾,获得更深的体验。通过课后搜集辛词,吟诵辛词的活动,拓展学习的时空,实现“大语文”教学理念。 三

2、、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语言文字,融入自己丰富想象,感悟这首词所描绘的意境,开展多种语文活动。 3、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感受词中所表现的自然美,感悟作者热爱大自然,关心人民,企盼丰年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过程: 一、读通正确朗读诗词 1、语言导入: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更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唐诗宋词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华,千百年来,广为传诵。课前,同学们已经搜集背诵了不少诗词。现在能背给大家听听吗?学生自由背诵。今天,我们走进南宋,与一位著名词人相约。他曾经陶醉与“白发翁媪的相媚好中”。他是谁? 2、说说你对辛弃疾的了解。 3、出示课题,从这首词

3、的题目中,你有什么发现? 教师相机介绍黄沙岭及作者。今夜,作者在黄沙岭散步,会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呢? 3、下面先听老师来读读这首词 4、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另外注意节奏停顿,请看屏幕。 5、 指名朗读,相机评价。 6、多层次赛读:男生读上阙,女生读下阕。一二大组读上阙,三四大组读下阕。老师读上阙,学生读下阕。 二、读懂走进作者内心 过渡:读通词是学好古词的序幕,读懂词,读出词里所包含的意思,这才是学习词的正式开始。词就像一杯清香的绿茶,需要慢慢品尝,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细细品味一番! 品读上阕 出示: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1、让我们与

4、辛弃疾同行,欣赏这美丽的夜景。朗读这首词的上阙,小组内交流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如果有不懂的地方,组内尽量解决,也可以一会求助于全班同学。 2、小组内朗读交流: 3、小组汇报,教师随机评价 4、同学们,词中说伴随着清风吹佛,传来阵阵稻花香和哇鸣声,仿佛是青蛙们在争说丰年,猜猜他们会说些什么呢?这儿的“说”字,是青蛙在说吗?那是谁在说?猜猜,他们说什么呢? 可能是农民在说:“你听,青蛙叫着,田里的害虫少了,今年的水稻肯定会丰收。” 5、感情引读:对呀,作者闻着飘在黄沙岭的稻花香,多么盼望农民有一个丰收年呀! 带着期盼之情齐读这两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农民丰收多么不容易呀。辛弃疾正为

5、农民高兴呢,齐读! 这里不仅有稻花飘香,更有荡漾在辛弃疾心头的兴奋。再齐读! 品读下阕 过渡:这么充满诗情画意的月夜,真让人走进了画卷一般,词人走着走着,天气突然发生了变化。自由读下阕,小组交流自己感受到的画面。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相互讨论。如果讨论还不能理解的,请准备质疑。 1、出示: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2、学生自主感悟,小组交流。 3、学生交流画面 4、教师引读:词人完全沉浸在展望丰收的喜悦之中,全然不觉天气的变化。先前天气晴朗,不知何时天空已经飘来乌云,豆点一样的雨下起来了。此刻他的心情怎样? 就是这个时候,引读-“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6、。” 5、提出质疑:词人快步向前走,想找个避雨的地方,过去熟悉的茅店就在社林的旁边,词人为什么找不到了呢? 6、此时,词人是怎样的心情呢? ,生读出惊喜。,生读出放松。读出你的兴奋。 陆游有一句诗,表达的也是峰回路转的惊喜、兴奋,也能用在这里表达辛弃疾的心情。 7、让我们再一起来体会体会齐读下阕。 8、总结:多么美妙的夏夜,多么奇妙的经历啊!这首词充分表现了词人农村生活的热爱,对老百姓的关心。自由朗读这首词一遍,能背诵这首词吗? 三、 拓展,感悟作者人生 1、你们了解词人辛弃疾以什么为号吗? 为什么以“稼轩”为号呢? 2、辛弃疾晚年在农村生活多年,写下了许多描绘农村的词,我们以前也学过一首,还记得吗? 3、辛弃疾不仅写过许多描绘农村生活的佳作,还留下了不少爱国杰作。出生时,家乡已被金人占据,他一生坚决主张收复中原,统一国家。有一首词就表达了他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课件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生齐读这首词。 四、课外作业 今天我们认识了这样一位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伟大词人。课后搜集辛弃疾的词,下周举行一次辛弃疾词展示会,让我们进一步感受他的伟大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