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金华的双龙洞》说课稿.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187126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9.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记金华的双龙洞》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记金华的双龙洞》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记金华的双龙洞》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记金华的双龙洞》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记金华的双龙洞》说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记金华的双龙洞》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金华的双龙洞》说课稿.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记金华的双龙洞说课稿记金华的双龙洞说课稿 一、说教材: 1、 教材介绍:本课为语文课改教材第九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所选四篇文章有两篇游记、一篇说明文、一篇散文。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掌握游记类文章的写法。 记金华的双龙洞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记叙了游览金华双龙洞的全过程,写出了双龙洞的奇异景色。本文描写准确形象、语言朴实凝练。 本课是单元第一课,且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到游记这种新文体,因此要扎扎实实教会学生学习此类文章的方法。 2、 课时安排:本课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扫除文字障碍,理清游踪,了解景物特点。第二课时学习描写“孔隙”一段的写法仿写一段话并体会过渡句的作用。 3、 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2、 学会13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理清游览顺序,了解景物特点。 通过填表,培养学生圈点批注的习惯及筛选信息的能力。 感受双龙洞的神秘、奇异。 第二课时: 学习第5自然段的写法,借助其它事物及人物的心理感受仿写一段话;找出文中的过渡句理解其作用。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练笔,训练学生有序发言及认真倾听及时补充的好习惯。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之情。 4、 重难点: 理清游踪,学习抓住特点对景物进行介绍。 借其它事物及人物的心理感受仿写一段话。 二、说教法、学法: 教法:1、利用视频朗读,再现情境,加强感知。 2、列表梳理文章内容,指导学生圈点批注的方法。 3、小组合作交流,修改练笔。 学法:研读圈点、小

3、组交流 教学准备: 师:1、全文视频朗读的课件 2、在烈日和暴雨下节选 3、下发本文所写处所、景物及特点的表格。 4、下发练笔提纲。 生:1、填表 2、列提纲 三、说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 1、认读生字 2、指名读词3、多音字组词4、形近字比较5、易错字 引入: 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不仅有数不尽的名山大川,也有千姿百态、神秘奇异的溶洞。远的不说,单是我们房山就有石花洞、银狐洞、云水洞。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浙江的金华,去探寻双龙洞的奥秘。 理游踪,抓景物: 1、视频朗读,再现情境:地点?印象? 2、填表:指名分段朗读,学生用“”标出所写景物。 3、抓重点词概括景物特点 注意“

4、盘曲而上”“突兀森郁”“蜿蜒”的理解 地点 路上 洞口 外洞 孔隙 内洞 景物 路、花、山、洞口 像大会堂 位置、船溪流 小、进洞惊险 美 宽 大 险 双龙、石钟乳、石笋 奇 特点 第二课时: 学习第5段: 1、自由朗读:思考本段写了什么? 2、指名逐句朗读,理解本段内容 3、抓重点句引导学生圈点批注理解孔隙窄小、低矮的特点。 “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窄小 “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贴”换成“挨”好不好?为什么? “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要是把头抬起,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比较这两句,那句好?为什么? 3、明确写法:借此写彼、用心理描写渲

5、染烘托 4、有语气朗读,读出惊险。 理解过渡句的作用。 1、作者是如何把游览地点连接起来的?过渡句 2、用“”划出。 2、指名读句子体会作用。 仿写: 1、将提纲中所写景物与同学分组交流。 2、师读范例:在烈日和暴雨下节选 3、小组交流补充口头完成练笔。 4、小组代表在全班交流、评议。 教学后记: 教学本课,我安排了两课时,但由于课前准备不够充分,在实际教学中显得时间紧张。今后要细化课前的准备,加强对学生预习的指导,特别是朗读的训练要落实。此外,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听讲不够专注,不会倾听、补充同学的发言也降低了学习效率。今后要在日常教学中注意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扎扎实实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

6、惯。 在教学本课时,我尝试了一些新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导语精心设计。 “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不仅有数不尽的名山大川,也有千姿百态、神秘奇异的溶洞。远的不说,单是我们房山就有石花洞、银狐洞、云水洞。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浙江的金华,去探寻双龙洞的奥秘。”这个导语由“近”及“远”,能激发学生兴趣而且蕴含了思想教育,为学习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 2、利用课件朗读,入情入境。 学生由于外出参观的机会较少,见闻不丰富,我下载了本文的视频朗读,使学生走进文中的情境,达到游目骋怀的目的。 3、列表梳理文章内容。 本文是一篇游记,我根据课后第1题,按照地点、景物、特点三方面重新设计了表格。这样便于学生掌握学习游记类文章的写法。 4、指导圈点、批注,落实读书方法。 我抓住文中的重点句、重点词指导学生研读、比较、批注。如文中第5自然段的教学,我抓住“贴”、“稍微”、“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这些重点词句采取换词、换句及手势示意的方式指导学生研读,学生自然得出孔隙窄小、低矮的特点。 5、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想象力。 在教学“内洞”这一段时,为理解石钟乳和石笋的变化多端、颜色各异,我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有的说像孙悟空骑着白马在飞奔,有的说像观音在讲经,有的说像白胡子老者在砍柴,有的说像寿星老人捧着仙桃来祝寿。通过练习,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活跃了思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