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选读之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选读之仁.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论语选读之仁论语选读之仁 1、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 (知:通“智”,智慧。) 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樊迟又问什么是智,孔子说:“善于识别人。” 2、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君子通常成全他人的好事,不破坏别人的事,而小人却与之完全相反。 3、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孔子说:“仁难道离我们很远吗?只要我想达到仁,仁就来了。” 4、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里仁为美:里,住处,借作动词用。住在有仁者的地方才好。 处:居住。 知:音,同智。 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
2、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5、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居处恭:居处,一人独居。恭,不惰不放肆。 执事敬:执事犹言行事。敬,不懈不怠慢。 不可弃:谓不可弃去不行。 樊迟问仁道。孔子说:“平常独居当能恭,执行有事当能敬,待人要能忠。这几项就使去夷狄之邦,也不可弃去不行呀。” 另一译法:樊迟问仁。孔子道:“平日心怀恭谨,做事严肃认真,待人真心实意。这几种品德,纵是到蛮夷之邦,也是不能废弃的。” 6、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孔子说:“面对着仁德,就是老师,也不同他谦让。” 孔子和儒家特别重视师生关系的和谐,强调师道尊严,学生不可违背老师。这是在一般情况下。但是,在仁德面前,即使是老师,也不谦让。这是把实现仁德摆在了第一位,仁是衡量一切是非善恶的最高准则。 7、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好:音ho,喜爱的意思。作动词。 恶:音w,憎恶、讨厌。作动词。 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 儒家在讲“仁”的时候,不仅是说要“爱人”,而且还有“恨人”一方面。当然,孔子在这里没有说到要爱什么人,恨什么人,但有爱则必然有恨,二者是相对立而存在的。只要做到了“仁”,就必然会有正确的爱和恨。 8、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令色:令,好、善; 色,脸色.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