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教材.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论语教材论语教材 通常我们讲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的内容很广,课文中许多古诗文名篇,都有助于大家了解传统文化。但如果要问,在中国文化形成过程中影响最大的是什么?可以说就是儒家学说,包括论语这部经典。自汉至清两千年,论语等书是读书人求仕做官的必修课本,成了士大夫知识分子的思想言行基础,而且影响到整个社会生活,伦理道德渗透到政教体制、民间习俗和心理习惯中。由此看来,要了解中国文化,有必要读一读论语。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论语集中体现
2、了孔子在政治、伦理、哲学、教育等方面的思想,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 孔子(前551一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子罕)年轻时曾做过“委吏”(管理粮仓)与“乘田”(管理牲畜)。虽然生活贫苦,但他好学上进,善于取法他人,曾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由于他知识渊博,开始授徒讲学,是私人讲学之风的开创者,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下移,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孔子也曾参与政治活动。鲁昭公二十
3、六年(前516)鲁国内乱,孔子离鲁至齐。齐景公向孔子问政,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就是把每个人都充分意识到自己的身份、礼节、责任,看成是最重要的事。但当时齐政权操在大夫陈氏手中,景公虽然欣赏孔子的思想,却未能采用。不久,孔子回到鲁国,鲁定公时,曾担任司寇(主管司法),不过,为时不长,又被迫辞职。孔子政治抱负难以施展,就带领颜回、子路、子贡、冉有等弟子离开鲁国,周游列国,长达十四年之久。其间,孔子一直宣传自己的主张,终不见用,甚至被当时一些人视为迂腐而不切实际的理想家。直到近七十岁时,他才返回鲁国,致力于教育和整理古代文献,据说经他整理的典籍有诗书等,他还将鲁史官所记春秋加以
4、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他的弟子相传有3000人,著名的有70余人。 孔子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影响巨大。春秋战国时代,学术繁荣,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以儒、道、墨、名、法五个学派最为著名。儒家虽为显学之首,但不立于一尊的地位。自汉代推行“独尊儒术”政策以后,历代都尊奉孔子为“圣人”,他所创立的儒家学说也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 论语的版本很多,初学者可以阅读杨伯峻的论语译注(中华书局),此书后面附有论语词典,为研读论语提供了便利。如果想深入钻研,还可看程树德著论语集释等。另外,在读论语之前,不妨找近人所著的中国哲学史(如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史)的有关章节来读一读,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论语
5、的基本内容及其影响。论语全书共分20篇,篇名为后人所起,多用每篇首句中的两个字做篇名;每一篇又分若干章,每章长短不一。短的只有一句话,长的也不过数百字。前后章之间不一定有什么联系,有些章还有重出现象,可见它是一个片段的集合体,并非出自一人之手。在形式上,有的是直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如: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雍也) 有的采用问答的形式,如: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颜渊) 也有的是交谈的形式,如: 颜渊、季
6、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公冶长) 此外,还有少量的夹叙夹议性的。如季氏篇中“齐景公有马千驷”章。 由于论语以孔子等人的语录为主,而说话人言谈往往有特定的对象、语境,所以,论语,中对同一件事可能有不同的说法,如在谈到什么是“孝”时,在为政篇,孔子对孟懿子、孟武伯、子游、子夏等人,就有不同的回答。但总的精神并没有矛盾,只是强调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因此,我们阅读论语,不仅要注意孔子说了些什么,还要认真思考孔子为什么会这样说。 论语只有12700余字,
7、简明扼要,但内涵却很丰富,在治学、从政、修身养性乃至交友之道等方面,孔子都有深刻的见解。概括地说,它对后人的启发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首先,论语作为儒家思想的经典,充分反映了儒家的治国理念。如果说论语有什么思想能够统率全书的话,那就是“仁”。论语中“仁”字出现过l04次,作为一个专门的概念,可以说使用频率是最高的了。 什么是“仁”?孔子并没有给“仁”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他总是根据不同的对象,对“仁”进行不同角度的阐述。孔子很重视周礼,即周代的礼节仪式、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在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动荡局势下,他希望社会和个体都能以“礼”为根本。而“仁”的实现,正有赖于对“礼”的施行。在颜渊篇,他提出“克
8、己复礼为仁”。至于什么是“克己复礼”,他也有明确的说明,那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实际上,就是提倡人们要以克制和礼让的态度来调和社会矛盾。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个体自觉的道德修养。所以,他说:“为仁由己,而由乎人哉?”(颜渊)“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只有不断反省、循礼而行,才能达到“仁”的境界。 当然,“仁”绝不只是个人的修养问题,它也是人与人的相处之道。因此,孔子进一步提出了“仁者爱人”的思想。怎样才能达到这种“仁”呢?孔子认为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不把自己不想要的强加给别人。从更积极的角度说,还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
9、也)。在此基础上,孔子又将“仁”的思想提升到理想社会的高度。他希望建设的正是一个充满仁爱的社会。而为政者最主要的责任,就是用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他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他强调为政者必须关注民众的需求,同时还要宽刑罚而重教化,对民众应该“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而不只是“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同前)。而要做到这一点,为政者首先必须端正自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博施于民而能济众”(雍也)的仁政理想。 其次,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孔子在教育方面也有很多精辟的言论。他主张“有教无类”(卫灵公)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述
10、而)。从治学的角度看,他主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公冶长)的学习态度,提倡“温故而知新”(为政)的学习规律,强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同前)的学习方法。从教育的角度看,孔子特别注重因材施教。孔子的学生经常问到孝、仁、政、君子等问题,孔子总是针对不同的人,给予不同的回答。先进篇中有一章,子路问孔子:“听到了就去做吗?”孔子回答说:“你父亲、哥哥还在,怎么能听到就做呢?”冉有也用同样的问题问孔子,孔子却回答:“听到了就去做。”公西华很奇怪,问孔子为什么给两个人的回答不一样。孔子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因为冉有(即求)性格退缩
11、,所以孔子就给他激励;而子路(即由)勇于作为,所以孔子让他有所节制。同时,孔子很强调把握时机,进行启发式教育,实际上“启发”一词就来自论语。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只有对求知欲强却百思不得其解的人加以点拨,对竭力想要表达自己的看法却无从表达的人加以引导,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而且孔子力求学生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第三,论语当中还有不少为人处世的格言警句,极富哲理性和启发性。比如孔子认为:“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季氏)大意是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正直的朋友,诚实的朋友,见闻广
12、博的朋友,是有益的。谄媚奉承的朋友,当面恭维背后毁谤人的朋友,花言巧语的朋友,是有害的。又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同前)此外还有“入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为政)“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同前)“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卫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同前)等等,这些言简意赅的话,都堪称至理名言。即使在今天,也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当成座右铭。 孔子不是一个神,他有丰富的
13、人生体验,是富于感情的人。无论是在教导学生的过程中,还是在周游列国的旅途中,孔子的喜怒哀乐都溢于言表。他会生气地斥责大白天睡觉的学生“朽木不可雕也”(公冶长);也会对他欣赏的学生如颜回连连称赞(雍也);对他不以为然的举动,他会“莞尔而笑”。美过之后,又连忙解释“前言戏之耳”(阳贷);被人误解时,他也会急得指天发誓(雍也)。虽然论语以记言为主,但我们从中还是可以看到一个活生生的孔子形象。而只有以这样的感觉去读论语,我们才不会觉得它是干巴巴的教条,才能将它与我们今天的生活联系起来。 孔子对自己有过这样一个评价:“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述而)这看上去很普通,但实际上每一点都不容易做到
14、。以学习为例,孔子就是一个十分刻苦的人,他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他还自信地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正是这种好学不倦的精神使他成为一代伟人。 孔子还经常谈到自己的理想,如上面所引“颜渊、季路侍”一节,孔子和弟子们闲话个 人志向,就表现出了一种可贵的人文关怀。尊老爱幼,对朋友忠诚,这正是孔子“仁者爱人” 思想的具体表现。但孔子也不只有积极用世的一面,有时他也向往超脱的生活。在先进 篇中,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等弟子谈及志向时,曾皙说到他的志向是“莫春者,春 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喟然叹
15、曰:“吾与点 也。”也就是说他也渴望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这从另一个侧面显示出孔子的人格魅力,而“吾与点”也因此成为历代文人仰慕的精神境界。 孔子在谈自己的生平时,曾经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大意是说他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向学;三十岁时完成了自我人格的建立;四十岁时不再困惑;五十岁时明白了命运是怎么一回事儿;六十岁时听到任何话都能平心静气;七十岁以后,更能够随心所欲,却不会逾越规矩。在这里,孔子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展示了一个理想人格的成长过程。现在人们用“而立”指三十岁,“不惑”指四十岁,“知命”指五十岁,“耳顺”指六
16、十岁,就是由此而来的。 总之,论语是一部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的书,值得我们认真阅读、仔细品味。据宋代罗大经鹤林玉露记载,赵普出任宰相时,有人说他只读过论语,宋太宗问他是否如此,赵普并不隐瞒,并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于是,“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就流传开来。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论语在中国古代社会所发挥的作用与影响之大。虽然“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话有些夸张,但精读细研这一千古不朽的名著,一定能使我们受益无穷。 一 孔子说他“十有五志于学”,这与现在上高一的同学年龄大体相当,请结合你的学习兴趣,谈谈将来的志向。 二 论语中有很多地方讲到人的性格特点以及相关行为方式,如“知者动,仁者静”“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之类,你能否在论语中找到接近自己性格的描述? 三 论语中有很多格言警句,你觉得哪一句给你启发最大?请与同学交流自己的体会。四 你认为孔子的思想在当今社会还有没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