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第四篇《里仁》练习.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187321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8.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第四篇《里仁》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论语》第四篇《里仁》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论语》第四篇《里仁》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论语》第四篇《里仁》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语》第四篇《里仁》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第四篇《里仁》练习.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论语第四篇里仁练习论语第四篇里仁练习 1、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易系辞上说:“方以类聚,物以群分。”乾文言也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结合以上说法,分析“德不孤,必有邻。”这句话表达了孔子的什么观点。 2、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本选段中含有一个成语是 孔子说做事要“允执其中”,又说要“义之与比”,请结合这段内容,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何谓“无适无莫”?要如何才能做到? 3、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一般人都喜欢追求衣食的美好,

2、为什么孔子却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4、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男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本选段中孔子对君子提出的要求是: 1 现代社会讲究“自我推销”,这和孔子在本选段中所要求的是否矛盾? 5、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本段内容反映了孔子的什么观点?孔子是怎样认识富贵与仁德的关系的? 6、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

3、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下列各项中,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认为,自己见过的仁中既没有爱好仁德的仁,也没有厌恶不仁德的仁。 B、孔子认为,爱好仁德的仁,是没有办法超越的,厌恶不仁德的仁,不会被仁德的人影响。 C、孔子认为,没有人能够整天用自己的力量去实行仁德。 D、孔子认为,对仁德的修养,主要还是要靠个人自觉的努力,因为只要经过个人的努力,是完全可以达到仁的境界的。 孔子在这段话中阐述了什么观点? 7、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弘而

4、枕之 子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成人矣。“ 从以上选段看,孔子的“义利观“是_、_、_ 孔子的“义利观”对我们现代人有什么指导意义? 2 论语第四篇里仁练习参考答案 1、“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意思是人类追求义理因为知趣相同而相聚,万物也因本质不同而分别群聚;“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意思是音色相同的乐器会相互响应,脾性相同的人物会相互吸引。而“德”本身有强烈的感召教化作用,有一种凝聚人心的力量,所以说,有德行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相处。 2、无适无莫 孔子提倡“允执其中”,即做任何事情要不偏不倚,做到恰到好处;同时,孔子要求做事要以道义为标准。此即是“

5、允执其中”的原则性与“义之与比”的灵活性的有机结合。 “无适无莫”是对事没有绝对如此或绝对不如此等拘泥固执、预存成见的态度,要能做到这样大公无私,就必须以公理、正义作为依归和取舍的准则。 3、因为对于一般老百姓来说,如果连饭都吃不饱,那是很难要求他们再进一步去做什么的。但孔子认为对于读书人来说,追求“道”比“衣食足”更重要。如果还要以“恶衣恶食”为耻,那当然是“未足以议”了。 4、讷言敏行 不矛盾。现代社会是一个高效的时代,没有时间坐等别人来认识你的优点,别人也没有时间来慢慢发现你的长处。因此,要在社会上立足,就需要自我推销,但这种“推销”要实事求是,不能只会夸夸其谈却没有行动力,并且要有实际行动来证实自己的“推销”。这正说明了孔子“讷于言而敏于行”的观点。 5、反映了孔子的利欲观。他认为,富贵是人人都想得到的,但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这样才符合仁德,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而仁德,是必须时时坚守,一刻也不能背离的。 6、C孔子认为,修养仁德并不难。一个人只要肯努力,完全有足够的力量去实行仁德的修养。 7、重义轻利、安贫乐道、见危授命 在商品经济社会,会出现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的思想及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现象,但面对金钱、财富,我们要“义”字当头,合于“义”的“利”可取,不义之财,虽贫不取;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行义以达其利,通过做“义”之事,获得利益。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