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孤儿》文本分析.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187915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9.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赵氏孤儿》文本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赵氏孤儿》文本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赵氏孤儿》文本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赵氏孤儿》文本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赵氏孤儿》文本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赵氏孤儿》文本分析.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赵氏孤儿文本分析赵氏孤儿文本剖析 赵氏孤儿的故事原型出于左传中有关“孟姬之馋”的记载,故事梗概如下:晋国国君晋灵君由赵氏族人赵盾一手扶上王位,晋灵公长大后屡屡与赵盾发生冲突,后来赵盾在晋灵公的逼迫下逃往他国。后来庄姬进谗,使得晋灵公灭了赵氏一族。而有鉴于赵盾“子为正卿,亡不越境,反不讨贼”的行径,太史董狐将此事记录为“赵盾弑其君”。 西汉时,司马迁在史记。赵世家中对这段史事进行了改造,使其更加充满戏剧色彩,并在一定意义上为赵氏家族“平了反”,也由此成为元杂剧赵氏孤儿的基本剧情。此外,刘向在其新序、说苑中对“赵氏孤儿“的故事也有两次记载,虽在个别地方与史记有所不同,但总体还是继承了它的故事结构。

2、 元杂剧赵氏孤儿全名冤报冤赵氏孤儿,又名赵氏孤儿大报仇,是在史记的基础上创作而来,同时也略采左传的一些情节。杂剧主要写了屠岸贾、程婴、韩厥、公孙忤臼、赵武等任务,虽然看似“赵氏孤儿”赵武是戏剧的主角,但更加突出了屠岸贾的残忍暴虐,他因与赵盾不和,向晋灵公进谗言杀了赵盾一家三百余口,并诈传晋灵公之命杀了驸马赵朔,为了斩草除根,又要将全国的婴儿杀绝。同时也突出了程婴、韩厥、公孙忤臼等一干人士的柔骨侠肠,为了拯救赵氏家族唯一的血脉,他们舍生忘死,冒着灭族的危险帮助着赵武,他们的义胆云天受到了历代人士的尊敬。而通过这两种行为的对比以及事件发展过程中的惨烈,让我们看到了这部剧中所包含的深刻的悲剧意蕴。

3、历史悲剧意识。对于赵氏孤儿的历史悲剧意识,主要是这部剧的故事原型在左传和史记当中有记载,历史上出现过这样的事情。无论历史事实中的具体细节是怎样的,到底是赵庄姬诬告赵氏家族才造成这场惨祸,还是如剧中所讲是屠岸贾的野心造成了这场惨祸,这个历史事件都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促使更所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去理性的慎思历史,这也许就是赵氏孤儿的历史悲剧意识之所在。 政治悲剧意识。赵氏孤儿悲剧的产生其实就是一场政治悲剧,是政治权力的争夺让赵家三百多口人失去生命,也是政治权力的争夺让屠岸贾最终落败。中国封建社会就是政治权力争夺的社会,就是上层统治阶级明争暗斗、争权夺利的社会,中国社会最黑暗的部分就是政治部分。

4、屠岸贾因为政治上受到赵家的轻视和排挤而产生报复之心,并最终将赵家灭族,由此可见,政治权利会让一些人失去人性,而最终造成滥杀无辜的惨祸。 其实,追求赵氏孤儿这个千古悲剧的产生,源头就是政治权力的争夺,“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失败者就要承受一切失败带来的古难,赵家如此,屠岸贾亦如此。所以说,政治是中国封建社会最黑暗和最残酷的部分,而赵氏孤儿这部历史悲剧只是其中一个缩影,还有无数的政治悲剧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当中。 人性悲剧意识。叔本华曾经说过:“人从来就是痛苦的,由于他的本质就是落在痛苦的手心里的。”人的命运是天注定的吗?当我们看到赵氏孤儿时,我们知道了人生来就要承受上一代人所留下的恩怨的。苦难是人

5、生中的永恒存在,只要人的意识还停留在世间,那么他所面对的苦难就会存在。元杂剧中的主要剧种悲剧就像我们展示了人性中的悲剧意识。 中国封建社会制度是造成悲剧发生的主要推动力量,是这种社会权力的不均衡让悲剧不断的重演。在传统的儒家哲学中,倡导的是一种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德伦理观念,但在赵氏孤儿中,我们看到的却恰恰相反,程婴、公孙忤臼这些人,他们的道德和人品都十分端正和完美,但是他们个人的人生命运还是没有摆脱调悲剧命运的控制。在最后赵武成功杀死屠岸贾之后,赵家的灭门大仇终于报了,也算是屠岸贾的恶行得到了恶报,但是我们也发现这里面的人的人生命运大多以悲剧结束,即使他们曾经取得了很多辉煌,但终究也不会逃

6、过悲剧的折磨,也许这就是元杂剧赵氏孤儿的最大悲剧意识所在。 元杂剧赵氏孤儿再次将人性的悲剧意识放在世人面前,这里面每个人物的命运都可以说是现实中人物命运的写照,尤其是生存在封建制度这种落后、高压的时代下,每个人身上都是伤痕累累。这些悲剧人物的悲剧人生命运反映了那个时代社会的黑暗,同时也是作者对当时社会的痛诉,元代是一个少数民族统治的朝代,汉族文人收到了压制,无数文人的人生都以悲剧结束,这部戏剧就是纪君祥对元代社会不满的表现。 “义”是这部剧的思想核心。这种舍生取义的精神不是某个人的偶然表现,而是中华民族精神长期的积淀。儒家以“义”为本。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

7、,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将义置于生命之上,是英雄行动的内在动力,轰轰烈烈的义士行为中涌现了一个个悲剧英雄。他们为了暂时无法实现的理想信念在正义与邪恶的斗争中执著追求,慷慨献身,张扬了浓郁的英雄悲剧意识,改变了政治悲剧意识的柔性基调,展现了赵氏孤儿独特的东方韵味的悲剧意识。 不管怎么说,这部戏曲的产生有它特殊的时代背景,有它独特的精神内涵,它所传递的东西也在影响着世世代代的人们。“赵氏孤儿”已经成为中国古典戏曲中悲剧的形象代言词,它的风格和个性也让我们对古代封建社会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感触。西方悲剧理论与东方不同,它更强调了悲剧就要以悲剧结束,这样才能给人们更多的反思和思考,而中国悲剧则大多以圆满结局结束,这是中国古典戏曲的主要特征,同样也是赵氏孤儿这部戏曲的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