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复习教学案.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189435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8.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说》复习教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马说》复习教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马说》复习教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马说》复习教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马说》复习教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马说》复习教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说》复习教学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马说复习教学案马说 复习教学案 复习目标 复习目的: l、背诵课文,积累名句。 2、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句的解释 3、理解文章的寓意,体会作者所处的社会现实和他的思想感情; 复习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句的解释 2、理解文章的寓意. 基础复习 一、重点字词: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

2、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 通假字: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才美不外见 3、食之不能尽其材 二、翻译句子: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3、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4、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 三、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 作者 ,字 ,唐代文学家,散文尤其著名,有“ ”的美誉,有昌黎先生文集。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 并称“韩柳”,一起倡导了古文运动, “唐宋八大家”即: 、 、 、 、 、 。 2、本文采用“ ”的写法。本文的“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各有喻指 “千里马”指 ;

3、“伯乐”指 ;“食马者” 指 ,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韩愈 的愤懑心情和对 的抨击。 四、内容理解: 1、理解性默写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表现“食马者”以“知马者”身份叹息的语句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全文的主

4、旨句是:世有伯乐,后有千里马。 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的一句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表明千里马和伯乐关系的语句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能够表现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语句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领起全文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表明愚妄无知,平庸浅薄的统治者对千里马的不公正的待遇的句子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的句子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能表明千里马外在特征的句子是: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写千里马有异于常马的特征的句子是:一食

5、或尽粟一石。 运用设问句表达作者心中感慨的句子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美往往存在于平凡的事物当中,有时我们为了刻意的追求完美,往往忽略了身边的美,使其遭受不应有的遭遇,使我们为之遗憾痛心,这种遭遇与马说中千里马的遭遇相似,相应的句子是: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点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这篇文章表面是在谈马,其实是在谈人才,韩愈在文中强调了识别人才和善待(尊重、正确对待)人才的重要性。文中的“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各有喻指:“千里马”指 ;“伯乐”指 ;“食马者”指 。 本文采用 的写法,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

6、? 。 2、本文的中心句是: 全文的主旨句是: 3、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只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4、千里马的才能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 5、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6、点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 。 怀才不遇的人常慨叹的两句话是: 。 7、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的一句话: 。 五、开放性试题 8、马说中作者指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而实际情况是这样吗?如果伯乐发现了千里马,那么它一定就会成为名副其实的千里马吗?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实

7、际情况不一定如此。即使伯乐发现了千里马,如果千里马自已不发愤图强的话,它也成不了千里马。作为当代的中学生,我们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强自己的才能,为将来能成为“千里马”作好准备。 9、联系今天的现实生活,请你换一个角度,谈谈对人才问题的看法。 当今社会,人才的竞争非常激烈,我们不能死守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老观念不变,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我们应该努力学习,练就“千里马”的本领,然后积极的推销自己,不能死等着“伯乐”来发现自己。 在社会日益发达的今天,需要的人才是各种各样的,只要你是“千里马”,终有你展示才华的时机,不用愁被埋没掉。 10、结合全文,谈谈成为“千里马”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要有千里马的才能;要有展示的机会;要有识别人才,欣赏人才的伯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