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真实含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真实含义.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真实含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真实含义 千百年来被严重误解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真实含义,你知道吗? 在探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真实含义之前,我们先来了解孝的本质,及孝的目的和意义。 孔子在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中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圣人的寥寥数语,道明了孝的本质、目的、以及意义。 一、孝的本质 夫孝,德之本也,此是说,孝的本质在于仁德。一个遵从孝道的人,一定是个有仁德的人;一个没有仁德的人,一定不会遵从孝道。由此可知,一个内心失之仁德
2、的人,其无论对父母和先人表现的多么孝敬,如给父母拜夀、祭祖等等,也不能算是真正的孝道。 孔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此是说,遵从孝道要从爱惜自己的身体开始。因为自己的身体是父母所生,如果身体受到毁伤,会令父母伤心难过。因此,人们爱惜身体的真正意义并不是为了保护这个皮囊,而是在于培养自己的仁德之心,进一步说,就是要自重自爱,不能与他人打架,不能吸毒,不能邪淫,不能违法犯罪等等。 二、孝道的目的 孔子说: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此是说,遵从孝道在于使自己成为有道德、被后人所学习和效仿的圣贤;母因数贵,这样也等于彰显了父母的德行,这才是孝的最终目的。 通过这个道
3、理也可以得知,一个人如果败道伤德、违法犯罪、臭名昭着,其无论把父母照顾和奉养的多么好,给先人的坟墓修的多么豪华,也不能算做孝。 三、孝道的意义 孝的意义在于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人无德不立。一个人能够仁德居心,遵从孝道,在家庭就能够爱护家人、孝养父母,而不会成为不孝的逆子;在工作中就能够尽职尽责、忠义行事,而不会成为自私自利、贪赃枉法、出卖国家和民族的汉奸;对于自身,则可以成为顶天立地的圣贤君子,而不会成为只知吃喝享乐、危害社会的败类。 四、孝道的境界 因为每个人的心志不同,其孝的境界和层次也不尽相同,对此,孔子在孝经中将孝道分为四种,即天子之孝、大夫之孝、士之孝、庶人之孝。 对于天子
4、之孝,孔子是这样讲的: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意思是说,人们能够以天下为家,视天下民众如同自己的父母和子女一样,加以恭敬和爱戴,而不敢怨恨和轻慢;通过仁德教化百姓,并成为天下所有人学习的典范,这就是天子之孝。也就是说,圣人之孝是以仁慈博爱,造福天下所有众生为孝道的。 对于普通百姓之孝,孔子是这样讲的: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此是说,作为普通百姓,做事要合乎天理,恪守本分,不能有贪心和非分之举,要勤俭持家,孝养父母,这就是庶人之孝。也就是说,庶人之孝是以一身、一家之安乐,以孝养父母为孝道的。 尽管
5、每个人的境界和志向不同,遵从孝道的方式不同,但是孝的根本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去除私欲,顺乎天理。因为一个人若是不能克制和去除私欲,即使是庶人之孝也是难以做到的。 常人是以生儿育女,每日和家人在一起,满足家庭成员的私欲为孝道的。君子则不然,孔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室至而日见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此是说,君子所遵从的孝道,并非仅仅局限于自己的家人,而是心怀天下,仁慈博爱,把天下所有人当做自己的父母和兄弟姊妹的。因为这种孝可以使人类变得更加的仁慈和博爱,而不会变得自私和狭隘,所以君子之孝是大孝。 如果人人遵从这样的孝道,人
6、与人之间、家与家之间、国与国之间,就不会再有战争和矛盾冲突,如此天下一家,人类社会也就实现了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大同世界。反之,如果人们失之仁德,以孝道做幌子用以维护某种狭隘的私利,那么,这种孝道就违背了圣人的思想,此不仅不能称为孝,反而是一种罪恶。 综上所述,孝道实是个人立身处世、成圣成贤的基础,也是家庭和谐,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世界永久和平的基础。 下面进入今天的重点,探讨下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真实含义。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自孟子离娄上,原文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经过资料考证,这段话的正确解释应该是:不孝的表现很多,但以不尽后辈的本分为最。舜娶妻的时候没
7、有禀告父母,是没有尽到后辈的本分。但君子认为,舜虽然没有禀告,但与禀告了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经中明明写的是: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有人却偏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解释为: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这种脱离仁德孝的本质,以形式论断孝道的错误诠释,导致许多人误认为不结婚、没有子嗣是最大的不孝。若是按照这种逻辑,一个人无论是地痞流氓,还是骗子无赖,只要给他爹妈生个娃,就算是大孝了吗?这显然与孔夫子去除人欲,顺乎天理、三纲五常的精神思想是相违背的,也是说不通的。 因此说,后人以讹传讹,将无后为大理解为没有子嗣是最大的不孝,是对圣人理论思想的歪曲和误读。 如果人们非要依文解义,从形式上解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意思,可以这样理解:不能事亲,是一不孝;不能事君,是二不孝;不能立身行道,成为有道德的贤人君子,是三不孝。无后为大,是指没有后德,不能被后人所尊重、学习和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