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高犒师」翻译.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189920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40.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弦高犒师」翻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弦高犒师」翻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弦高犒师」翻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弦高犒师」翻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弦高犒师」翻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弦高犒师」翻译.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弦高犒师翻译弦高犒師翻譯 三十三年春,秦師過周北門,左右免冑而下,超乘者三百乘。王孫滿尚幼,觀之,言於王曰:秦師輕而無禮,必敗。輕則寡謀,無禮則脫;入險而脫,又不能謀,能無敗乎? 譯:魯僖公三十三年春天,秦國軍隊經過周王城北門,左右士卒脫頭盔下車,略表敬意,就又一躍而上車的,有三百輛車子如此。王孫滿年紀還小,看到這種情形就告訴周王說:秦師輕狂而無禮貌,必敗。因為,輕狂就會少謀略,無禮就會粗心大意;進入險地卻粗心大意,又不能有謀略,怎能不打敗仗呢? 及滑,鄭商人弦高,將市於周;遇之,以乘韋先牛十二犒師,曰:寡君聞吾子將步師出於敝邑,敢犒從者;不腆敝邑,為從者之淹,居則聚一日之積,行則備一夕之衛。

2、且使遽告於鄭。 到了滑國,鄭國商人弦高,將到周王城去做買賣;遇到秦師,就先拿四張熟牛皮再獻上十二頭牛慰勞軍隊,說:我國君聽說您們即將行軍通過我國,敬以微薄之物慰勞您的部屬;敝國雖不富厚,但因為您的部屬們長久滯留在外,因此,若是你們要在鄭國紮營休憩,我們將為你們準備人馬一日糧食草料之所需,若是要行軍出發,便在你們動身前夕,為你們守夜警戒。並且一面派人以接駁快車的方式,迅速地回去稟告鄭穆公。 鄭穆公使視客館,則束載厲兵秣馬矣。使皇武子辭焉,曰:吾子淹久於敝邑,唯是脯資餼牽竭矣。為吾子之將行也,鄭之有原圃,猶秦之有具囿也;吾子取其麋鹿,以閒敝邑,若何?杞子奔齊,逢孫、楊孫奔宋。孟明曰:鄭有備矣,不可

3、冀也。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也。滅滑而還。 譯:鄭穆公派人視察秦杞子等三位大夫所住的客館,就已經整治好車輛、磨利了兵刃、餵飽了馬匹了。鄭穆公派皇武子辭退他們,說:您們長久的居留我國,只是我國的一切糧食都已經用完。因為您們即將遠行,鄭國有一座原圃,就如同秦國也有一座具囿一般;您們回去具囿中獵取麋鹿,讓我國得以減輕負擔,怎麼樣呢?秦杞子奔逃到齊國,逢孫、楊孫奔逃到宋國。孟明將軍說:鄭國已有防備了,不可再希望攻取得下了,因為攻一次不能勝利,圍城慢攻卻又後繼乏力,我們應該回去才是呀!滅掉滑國才回去。 晉敗秦師於殽翻譯 晉原軫曰:秦違蹇叔,而以貪勤民,天奉我也。奉不可失,敵不可縱;縱敵患生,違天不祥

4、;必伐秦師。欒枝曰:未報秦施而伐其師,其為死君乎?先軫曰:秦不哀吾喪,而伐吾同姓,秦則無禮,何施之為?吾聞之:一日縱敵,數世之患也。謀及子孫,可謂死君乎?遂發命,遽興姜戎。子墨衰絰,梁弘御戎,萊駒為右。夏四月辛巳,敗秦師於殽,獲百里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以歸。遂墨以葬文公。晉於是始墨。 :晉大夫原軫說:秦穆公不聽蹇叔的意見,因為貪心而勞動了百姓,這是天送我們的良機。天送良機不可錯失,敵人也不可放走,因為放走了敵人將有後患產生,違背天意是不吉祥的,因此,必定要討伐秦師。欒枝大夫說:還未報答秦國所施恩惠卻來討伐他們的軍隊,這難道是因為國君過世才如此嗎? 先軫大夫說:秦國不來哀悼我們的國喪,卻來討伐

5、我們同姓之國,秦國實在無禮,有何恩惠可言呢?我聽說:一日放走了敵人,將造成數世以來的禍患。我這麼做是為我們的子孫在考慮,怎能說是因為國君過世才如此的呢?於是發布命令,急速徵召姜戎的軍隊。襄公染黑了白色喪服和麻布腰帶,梁弘駕御馬車,萊駒當車右。在夏四月辛巳這一天,敗秦師於殽,捕獲百里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而回去。於是就穿著黑色喪服給文公下葬。晉國從此將喪服染成黑色的。 春秋經與左氏傳 左氏傳原不是經,而是春秋的傳。春秋是孔子所作的一部魯國的歷史,起自魯隱公元年,止於魯哀公十四年。春秋編年而作,紀年以魯為主。計歷魯國十二公:隱公、桓公、莊公、閔公、僖公、文公、宣公、成公、襄公、昭公、定公、哀公。凡

6、二百四十二年。 孔子作春秋,所用筆法,著重微言大義,字句簡而用意深,對其時人物史實,或褒或貶,或表示某種用意,每隱於一字之間,故頗為難解。於是乃有傳為孔子所作的春秋經文作解釋。春秋的傳有三本:左氏、公羊、穀梁。左氏傳據漢書記載,為左丘明所作。內容以記春秋所書的史事為主。也並講義、例。所謂義,就是孔子在春秋中以極簡的文字,所表示的用意。所謂例,就是孔子寫春秋,凡用何等字樣,一定是表示某一用意,所以成為凡例。如宣公四年左傳說:凡弒君,稱君,君無道也;稱臣,臣之罪也。如宣公四年春秋書:鄭公子歸生弒其君夷。這樣寫出公子歸生的名字,便是臣有罪。如文公十八年春秋書:齊人弒其君商人。這樣寫出君商人的名字而不

7、寫弒君的人名,便是君無道。 左氏傳的史學與文學價值 左氏傳全書共約十八萬字,是按照魯國從隱公至哀公12個國君的次序,比較忠實地記述春秋前後期250餘年間事,周王室及各諸侯國的政治、軍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歷史。左傳作者在史事中賦予自己的觀點,寄託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左氏傳對王室衰微、諸侯稱霸、統治者腐化殘暴、宗法制度崩潰、以及各種制度崩潰、社會風俗、道德觀念、天文地理、曆法時令、古代文獻、神話傳說、歌謠諺語等,都有大量的記敘。 左氏傳無論在記言記事方面,都表現了極高的成就。用著簡練的文句,善於寫人敘事的手法,把當日複雜的史事,多樣的人物,活躍的記載或表現出來。使我們現在讀了,還能親切地感受到當日政

8、治舞台的狀況,和舞台人物的種種面貌、言行和性情。一直到現在,它還保持著活躍的散文生命。劉知幾說:左氏之敘事也,述行師則簿領盈視,蛖聒沸騰。論備火則區分在目,修飾峻整。言勝捷則收獲都盡。記奔放則披靡橫前。申盟誓則慷慨有餘。稱譎詐則欺誣可見。談恩惠則煦如春日。記嚴切則凜若秋霜。敘興邦則滋味無量。陳王國則淒涼可憫。或腴辭潤簡牘,或美句入詠歌。跌宕而不群,縱橫而自得。若斯才者,殆將工侔造化,思涉鬼神,著述罕聞,古今卓絕。可見左傳除了歷史的價值之外,它在中國的散文史上,具有優越的地位。 左氏傳的作者問題 由於司馬遷、劉歆、班固的記載左傳作者是左丘明,魏晉以來學者多無異議,清人顧炎武以為非一人一世之作,大陸學者童書業先生根據以下幾點,以為左氏傳應成於戰國初期。 一. 撰作此書必有豐富的春秋時代史料為依據,作者應為距離春秋時代不遠之人。 二. 以書中反映的學識觀點看,作者當為儒家後學,而有少量早期法家思想,對於軍事則甚感興趣。 三. 書中記載魯國史事較為詳細可信,作者應與魯國有關。 四. 左氏傳中多預言,其應驗事多有於春秋末年、戰國初期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