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专业演员必须具备的创作素质之七力和四感演员培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个专业演员必须具备的创作素质之七力和四感演员培训.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个专业演员必须具备的创作素质之七力和四感演员培训演员的总体素质,从某种意义上说与从事其他各种形式的艺术创造的艺术家有十分相似之处。那么,从事表演艺术专业的演员在其专业素质上是否有特殊要求呢? 有人说,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一个演员。这种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有正确的一面,因为任何人,包括残疾人在内,都具有可能成为一个演员的最基本的条件。在戏剧演出中,特别是在电影与电视剧的创作中,都曾经有业余演员参与,而且有的业余演员也曾创造出十分光彩的人物形象。但是,这绝不意味着成为一个专业的演员无需具备从事表演艺术这一专业所特有的素质。恰恰相反,对于一个演员在专业素质上的要求,比对从事任何其他职业的人的要求要严格得多
2、。或者可以说,一个不具备演员应有的创作素质的人,是不可能从事表演艺术的创造的。演员的创作任务是要创造出具有审美价值的人物形象,它不仅在演员的总体素质方面提出严格的要求,同时对于演员的创作素质也必然有着特殊的要求。另一方面,表演艺术的特点也对演员的创作素质提出了特殊的要求。表演要求演员最终“化身成角色”,这就使演员在作中既是创作者,又是创作的材料与工具,同时又是创作出来的艺术品人物形象。此外,演员又都是在假定的、艺术虚构的情境中去进行创作。这些特点都必然会要求演员在创作中具有一些特殊的能力以适应创作的需要。从心理学和生理学的角度来看,所谓演员的创作素质,实际上就是要求演员在心理、生理上能够适应表
3、演艺术所提出的创作任务和表演艺术所具有的特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所说的演员创作的有机天性,从实质上说就是演员在创作时所应该具备的心理和形体素质。我们所说的演员的创作素质,就是指演员能够适应表演艺术创作需要的内部心理素质和外部形体可塑力这样一些专业素质。那么,一个专业演员究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创作素质呢?王淑琰教授认为,一般说来,要想成为一个称职的演员,最起码应该具有“七力”与“四感”什么是“七力”?1.敏锐而又细致的观察力表演艺术创作不能离开生活这一源泉。因此,培养与发展自己观察生活的能力就是演员的一种最重要的基本功。在对生活的观察中,特别是对于人的观察尤为重要。因为表演艺术是表现人的艺术,演员在
4、自己的生活积累中,焦点自然应该集中在对于生活中的人的观察上。一个演员要想在对生活的观察中有所收获,就必须具有敏锐而又细致入微地捕捉人物形象的外部特征和了解、感受所观察人物的心理特征的能力。表演艺术是表现人的艺术。演员的生活积累不能不把焦点集中在对人的观察和研究上。当然,由于人总是和他所处的时代、社会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所以演员不可避免地要在观察和研究人的同时去研究与分析时代和社会,特别是它们对于人的影响,进而逐步深入到人的内心深处,了解与体验不同人的思想、欲望、情感等等。只有这样,演员在运用这些生活素材进行创作时,才有可能真正地创造出“人的精神生活”来。但这并不是说对人物的外部特征的观察是无
5、足轻重的。恰恰相反,由于人的内心世界是不可见的,所以对于人的内心世界的了解往往是由表及里,由外到内。人的音容笑貌、穿着打扮、言谈举止、行为方式都是人的内心世界的反映,因此对于人的外部特征的观察、了解,可以说是通向人的内心世界的桥梁,同时又是演员在创作一个内外部统一的人物形象时所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演员在进行生活观察,特别是在观察人物时,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它和模仿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演员往往是通过模仿来把自己所观察的人物“速写”在自己身上,最终保留在自己的记忆中储存起来。但是,由于演员在模仿的时候不可能不加上自己的主观臆测与主观态度,所以模仿时就不完全是那个被模仿的对象本身了。从这个
6、意义上说,应该是一种“模拟”。 演员的这种观察力,是在演员有意识地、长期不懈地观察生活的努力中培养起来的。它要求演员时时刻刻都应该是目中有人,把目光总是投向生活中千差万别、风采各异的人群。有的演员往往不能做到这一点,他们目中无人,总是想着炫耀自己,结果在与人们接触时,不仅不能观察别人,反而成为人们观察与议论的对象。2.积极而又稳定的注意力演员在进行创作的时候,必须具有积极、稳定和不断持续发展着的注意力。在生活中,人们或者是自觉地去注意某一对象,或者是不自觉地被某一对象把注意力吸引过去。实际上人们总是非常自然地注意着身边发生的一切事情,把注意力集中在他们所应该集中的地方。然而当演员进行表演创作时
7、,情况就不一样了。在演员进行表演创作时,他是在观众面前当众表演,对面坐着的是双眼注视着他的观众,他们往往更能够左右演员的注意力。这些因素的干扰,再加上演员个人生活中的某种原因,如演员的私心杂念,或者是由于演员遇上了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往往都会使演员难以把注意力集中在表演创作上,因此,也就必然会影响演员的创作。演员的注意力不能集中在自己的创作上,首先表现在他不能把注意力集中在行动的对象上,不能真正地在舞台上行动起来,因而也就不可能在行动中去感受并且真正地与对手进行真实的相互交流,这样就必然使表演失去了真实性和有机性。在国内外的一些戏剧和电影学院的一年级教学中,有的教师甚至每次课都要抽出一个小时的时
8、间来进行注意力集中的训练。由此可以看出,在表演创作中,积极而又稳定的注意力对于一个演员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演员在创作中的注意是一种有意识的注意。也就是说在创作中应该把自己的注意力积极、稳定地集中在行动的对象上,并且随着行动的发展而持续不断地发展下去。这种注意力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演员在创作中应该能够做到真听、真看、真感觉。一个具有良好的创作素质的演员,应该在他进行创作时十分迅速地把注意力集中到创作上来,并且下意识地做到真听、真看、真感觉。而要做到这一点,演员除了在创作中尽可能地克服自己思想上的私心杂念之外,最重要的是“醉心”于戏剧情境中的事物,善于为自己表演中的行动创造出诱人的目的。抓住了这一关键
9、,演员在培养与发展自身素质时,就要从强制自己在创作的环境中做到真听、真看、真感觉开始,逐渐地使之成为演员本人创作天性的一部分。3丰富而又活跃的想像力 任何一种艺术创作都离不开想像,演员的创作自然也是如此。尽管演员是在剧作家创造出来的文学形象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但是要想把剧本中的文学形象再创造成为人物形象,演员必须运用自己的想像把剧作者提供的情境、事件、人物等都变得具体和丰富起来,从而使剧本中简单的舞台提示、人物的动作和语言,都在演员的想像力的帮助下得到充实和深化。否则演员根本谈不上是一个创作者,顶多是剧作者的传声筒而已。所以,想像力就成为一个演员创作素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而且可以说是十分重要的
10、部分。演员在表演创作中的想像,与其他艺术创作者的想像有共同的一面,这“首先就意味着用内心视觉去看到我们正在想像的东西”。对于演员来说,这种想像在创作中不仅起着对剧作的补充与深化的作用,还能够促使演员产生情绪体验以及动作的欲求。另一方面,演员的想像也有它自身的特点,那就是应该具有强烈的行动性。由于表演艺术创作的基础是行动,演员的想像就不能仅仅停留在静态的描绘上,尽管这种静态的描绘有时是非常必要的。他更需要的是能够具体地、形象地、生动地想像出人物特有的心理形体动作,即在人物的内心动作的欲求推动下心理活动的过程以及体现出这种心理活动过程的形体与语言动作。只有这种充满强烈的动作性的想像,演员才能促使自
11、己在表演时行动起来。此外,演员的想像中还应该有一种在创作过程中出现的即兴想像。如果演员不想在每次的创作中去机械地重复前一次的创作,就需要他在与同演者进行合作时,在接受对手所给予刺激的同时,能够出现一种即兴的想像,进一步丰富和改进自 己的创作,使每一次创作都更为生动。演员的想像自然还包括幻想在内,我国戏曲艺诀中有这样一句话:“世上有,戏上有;有的有,没有的也有。”除了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之外,还有大量的神话剧、童话剧和科幻剧等多种多样体裁的作品。在这些不同体裁的表演创作中,演员就要充分地发挥出丰富多彩的幻想来激发和推动自己的创作。想像力不是天生的,它完全可以通过培养发展起来。演员的想像力的培养与发
12、展是和演员的生活积累与文学、艺术修养分不开的。生活知识的广博与文艺修养的丰富是演员具有丰富、活跃的想像力的基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会为自己的想像提供必要的素材。除此之外,演员还应该主动地训练自己的想像力。实际上想像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对自己所观察到的事物和过去的生活经历中所积累的经验进行重新组织与加工。例如:在观察生活的过程中,根据观察到的事物,根据自己的经验,发挥自己的想像,把观察到的人与事发展成为一个故事,而且在细节上尽可能的使之形象化、具体化。反复地进行这方面的锻炼,演员的想像力就可能得到增长。在表演创作的过程中,演员可以运用“有魔力的假使”,以它来调动起自己的想像,去补充和深化剧作
13、者的提示,并且使想像按照应有的逻辑不间断地发展下去。4敏锐而又真挚的感受力在生活中,人们接受外界事物的刺激时,总会产生某种感受并引发出相应的情绪上的变化,我们把这种能力称之为感受力。在表演艺术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要创造出人物的情绪体验,而演员的感受力则是创造出人物的情绪体验最主要的保证。由于在表演艺术创作中,演员所接受的并不是像生活中那样的真正的刺激,而是一种艺术的虚构,再加上创作环境中一些因素的干扰,有的演员往往感受不到客观上所给予的刺激,因而也就无法创造出人物的情绪体验。这样的演员在表演中不能真正地动心、动情,结果只能以虚假的“表演情绪”来搪塞。人们经常议论在表演中存在着虚假的弊病,而表
14、演上的虚假主要是因为演员在创造人物时缺乏真实的体验。为什么有些演员不能够做到真实的体验呢?除了创作方法与技巧上的原因之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缺乏演员所应该具备的敏锐而又真挚的感受力。演员所应具备的感受力是一种能够在艺术虚构的情境中感受客观事物刺激的能力。一个具有良好素质的演员,应该能够非常敏锐、非常真挚地去感受剧情所提供的事件、事实所产生的影响,布景和灯光所营造出来的气氛,表演对手的一举一动、只言片语甚至是一个微妙的眼神、一声轻轻的叹息等所给予的刺激,从而引发出相应的情绪体验。 演员创作素质中感受力的培养与演员的总体素质有着一定的联系。一般来说,生活中真诚、热情,对生活充满热爱,有着鲜明爱憎
15、的人,在创作中的感受力比起那些虚伪、冷漠,对生活毫无热情,对于周围发生的事情无动于衷的人要强得多。在排演场上表现冷漠的人,一般来说在生活中也往往是十分冷漠的人,这种人在创作中很难像于是之所说的那样“一点火就着”。因此,演员要想增强与发展自己的感受力,首先就应该在生活中努力使自己少一点虚伪,多一份真诚,永远对生活充满热情。另一方面,演员的感受力的增强与演员的创作素质的全面发展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创作中的注意力的养成,想像力、真诚的信念与真实感的养成,都会使感受力得到增强与发展。演员在创作中的感受力实际上是演员有机的创作天性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或者说是演员创作心理活动的链条中的一个环节。因此,演
16、员必须注意在全面培养与发展自己的创作素质的过程中去发展自己的感受能力。5准确而又合理的判断与思考力在表演艺术创作中,演员创作心理活动的链条上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判断。判断,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就是思考,所以演员是否具有判断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演员在表演时是否具有思考的能力。许多演员都会感到,在表演中要做到像在生活中一样地进行思考和判断,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在表演创作中,情境是一种艺术的虚构,而且剧情中所发生的事情的结果已经预定了,不像在生活中那样必须是由人们经过思考和判断才能作出决定,所以有的演员在表演中不加思考地去直奔结果;也有的演员则是由于在表演中不具有判断与思考
17、的能力,所以也就不去判断、思考。不论是哪方面的原因,其结果都是使人物的心理活动的过程失去了应有的环节,因而也就不可能达到表演上的真实。特别是在一些要展现人物的巨大的心理冲突的地方,如果演员在表演中不具有判断与思考的能力,他就只能装假和造作,这样的结果当然不可能创造出人物真实的内心生活,结果只能使他所扮演的人物变得苍白无力、十分虚假。演员判断与思考的能力,就是要求演员在表演时能够在虚构的情境中也能像在生活中一样,“此时此地”、真实地、即兴地去进行判断与思考,用表演中的惯用语来说就是“真思考”,这应该成为演员创作天性中的一个部分。6灵敏而又细腻的适应力在表演艺术中,演员总是借助于适应而尽量鲜明地表
18、露出内在情感和心境的。因此适应可以说是借以“体现和揭示人物思想、情感的有力手段”。在生活中,人们常常说什么“你有来言,我有去语”,“随机应变”,这其中的“去语”和“应变”就是一种适应。在表演中同样有一个适应的问题,那就是演员时时刻刻都要去适应规定情境所给予的刺激,适应表演中对手所给予的刺激,并且通过灵敏而细腻的适应去展现出人物的思想和情感。具有灵敏而又细腻的适应力的演员,在表演上常常能够创造出十分准确、鲜明、微妙、多彩的适应,使其创造出来的人物生动感人;而缺乏这种能力的演员往往会在表演上千篇一律,所创造出来的人物不会是十分鲜明和生动的,只能使观众感觉枯燥乏味。 演员在表演中的这种适应,从创作方
19、法上讲是建立在对规定情境的理解与感受和对人物与人物之间关系的准确把握的基础之上的。从演员的创作素质的角度来看,在一定的程度上是演员创作素质的综合表现。我们有时会听到人们夸奖某个演员 “灵”,这往往是因为这个演员在表演时有着非常灵敏、非常细腻的即兴适应的能力。而这种适应能力的强弱不仅和演员的生活积累、思想修养、文化及艺术修养有关,而且还与一个演员的注意力、想像力、感受力、判断力和表现力等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良好的适应能力是建立在具有上述这些能力的基础之上的。7鲜明的形体与语言的表现力演员在创造人物形象时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应该是既有真挚、深切、细腻的内心体验,又有准确、鲜明、生动的外部体现。只有这
20、样,演员所创造出来的人物形象才能是表里如一、形神兼备、和谐统一的。因为表演作为一种艺术,它的目的不是为了演员沉醉在自我体验的享受之中,而是要把这种对于人物的体验在观众面前展现出来,使观众受到感染,甚至是受到震撼,从而引导观众对于你所扮演的人物有所认识,有所感悟,并有所思忖。我国的戏曲表演艺术家非常重视表现力的作用,他们认为只有“形现”方能“神开”,“容动”而见“神随”。这都说明只有通过外部的表现,演员的内心体验才具有可视性,才能诉诸观众,为观众所感知。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他的外部形体、声音与语言的变化,不可能不对他的内在的感受产生影响。正如一个蜷缩的躯体,往往使人体验到一种压抑的情绪,痉挛的肌
21、肉往往引发心理紧张的感觉。因此,演员在表演中的姿态的变化,声音的高低、强弱、刚柔与语调的抑扬变化,往往也会引起内心感受上的相应的变化。由此也可以看出,表现力是演员的创作素质的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演员在表演中用以表现出自己内心体验的手段,主要是他的形体、声音和语言。因此,形体、声音和语言也就被称之为演员创造人物形象时的两大支柱。一个具有良好创作素质的演员,应该是经过不断地训练,使自己的形体、声音和语言具有充分的可塑性,达到“天然的完美”,就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所说,能够“适应天性指定给他的工作”,或者像波兰著名戏剧导演格罗托夫斯基所说的那样,演员的体现器官,应该像是一个有弹性的薄膜,当感情的气息充
22、进这个薄膜的口袋里时,它就会自然而然地随着情感的变化而膨胀起来。有一种非常错误的观点,认为只要有了真挚的体验,它就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用不着在形体和语言上下过多的工夫。这种观点的错误之处在于它不仅忽视了外部体现的重要性,实质上它也否认了表演作为一门艺术所应具有的表现的性质。在表演中,真实、细腻、微妙的情绪体验,如果没有一个具有表现力的体现器官,是不可能充分地体现出来的。肖邦的微妙之处是不能用大喇叭来表达的,我们也不可能用形体的、物质的体现器官的那些粗糙部分,来表达极其微妙的下意识的情感,特别是体现器官像没有调好音的乐器奏得不合调的时候。不能用没有受过训练的身体来表达人的内在的精神生活最细致的
23、过程,就如不能用一些走调的乐器来演奏贝多芬的第九交响乐一样。即使是十分重视和强调体验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也否定了那种只要有了体验,就会自然而然地体现出来的观点,而是主张演员必须具有训练有素的形体的、物质的体现器官,才有可能把真挚、细腻、微妙的内心体验准确、鲜明、生动地体现出来。更何况表演作为一门艺术,演员在展示其内心的情绪体验时,不能不考虑到应该给观众以美的享受。于是之先生在谈到形体表现力时说:“我觉得有三样东西很重要,一个是眼神,一个是手势,一个是步态。这三方面常常最能反映出人物的外部性格特征。”手势问题,见诸画论颇多,肖像画除了画好眼睛就是要画好手,手最能表现性格。罗丹博物馆里有两只手,塑在
24、一个不大的石膏托上,题目是爱。分别是男人的手和女人的手,是在相爱的手,但没像通常表现爱情那样非攥到一起不可。那两只手的形象真让人觉得神奇,两只手的感情太丰富了。可见眼睛、手势、步态对刻画人物的重要。除了形体的表现力之外,语言的表现力同样在塑造人物时起着重要的作用。人物丰富的内心体验,往往都要通过演员所念台词的音色、语调、语气等方面的变化才能够揭示出来。演员的形体、声音和语言的表现力,要靠演员长期刻苦的锻炼才有可能发展起来,在这方面没有捷径可走。我国戏曲表演艺术家们强调演员应该“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练出一身过硬的功夫。对于影视、戏剧演员来说,要想使自己表现力方面的素质有所增长,
25、唯一的途径是苦练。那么“四感”指的是什么呢?1真实感由于演员的表演创作总是在虚构的情境中进行,所以演员应该具有真挚的信念与适度的真实感。2形象感由于演员需要创作出各种各样、性格不同的人物形象,所以演员应该具有善于捕捉人物特征的形象感。3幽默感由于演员难免要演喜剧,或者说总不可避免地会在不同的剧本中遇到喜剧的情境,所以演员应该具有幽默感。4节奏感表演上的“平”“温”“拖”,都会给观众一种无精打采的感觉。因此,演员还应该具有适应行动发展所需要的节奏感。除此之外,演员在掌握不同风格体裁的剧本的表演时,必须具有体裁感,在创造一个人物形象时要有整体感,以及作为演员总体素质中应该具有的审美感。这些最基本的创作素质,必然包含有天赋的因素,它在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只不过是有多少、强弱的区别而已。为了适应表演艺术创作的需要,这些素质应该成为演员的创作天性。因此,演员必须努力去培养、去发展。即使是那些天赋比较好的演员,也不能忽视这方面的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