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分级诊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糖尿病分级诊疗.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糖尿病分级诊疗,糖尿病分级诊疗重点任务及服务流程,一、建立糖尿病患者分级诊疗健康档案 确定适合分级诊疗服务模式的患者数量,评估病情和基本情况。加强信息系统建设,为适合分级诊疗患者建立联通二级及以上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电子健康档案。,二、明确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疾病临床初步诊断,按照疾病诊疗指南,规范制定个体化、规范化的治疗方案;建立健康档案和专病档案,做好信息报告工作;实施患者年度常规体检,有条件的可以开展并发症筛查;开展患者随访、基本治疗及康复治疗;开展健康教育,指导患者自我健康管理;实施双 向转诊。,二级及以上医院负责疾病临床诊断,按照疾病诊疗指南,规范制定
2、个体化、规范化的治疗方案;实施患者年度专科体检,并发症筛查;指导、实施双向转诊;定期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质量和医疗效果进行评估。其中,二级医院负责急症和重症患者的救治,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三级医院负责疑难复杂和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对二级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三、建立团队签约服务模式,签约团队至少包括二级及以上医院专科医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和社区护士等。结合全科医生制度建设,推广以专科医师、全科医生为核心的团队签约服务。,四、明确糖尿病分级诊疗服务流程,(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流程,(二)二级及以上医院分级诊疗服务流程,糖尿病分级诊疗
3、服务技术方案,糖尿病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危害主要是其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血管病变等。循证医 学研究证明,严格控制血糖、血脂、血压和抗凝等多种危险因素,可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危险性,可以显著降低其致残率和病死率,有效降低国家的疾病负担。,一、我国糖尿病的现状,我国成人糖尿病的患病率为 9.7%,患者总数达 9240万。其中,2 型糖尿病约占糖尿病患者的 90%,其治疗和管理多数可以在基层医疗机构。发病率:我国每年新发2 型糖尿病患者约 680万。目前,2型糖尿病指南所推荐的糖尿病基本诊疗措施和适宜技术均可以在一级医疗机构实施。,二、糖尿病分级诊疗服务目标、流程与
4、双向转诊标准,一、目标指导患者合理就医和规范治疗,使患者血糖控制达到目标,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二、流程图,三、双向转诊标准1、上转至二级及以上医院标准(1)初次发现血糖异常,病因和分型不明确者。(2)儿童和年轻人(年龄25 岁)糖尿病患者。(3)妊娠和哺乳期妇女血糖异常者。(4)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严重低血糖或高血糖伴或不伴有意识障碍(糖尿病酮症;疑似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综合征或乳酸性酸中毒)。(5)反复发生低血糖。(6)血糖、血压、血脂长期治疗(36 个月)不达标者。(7)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视网膜病变、肾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足或周围血管病变)的筛查、治疗方案的制定和
5、疗效评估在社区处理有困难者。,(8)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导致严重靶器官损害需要紧急救治者(急性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肾病导致的肾功能不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导致的严重视力下降;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导致的间歇性跛行和缺血性症状;糖尿病足)。(9)血糖波动较大,基层处理困难或需要制定胰岛素控制方案者。(10)出现严重降糖药物不良反应难以处理者。(11)明确诊断、病情平稳的糖尿病患者每年应由专科医师进行一次全面评估,对治疗方案进行评估。(12)医生判断患者合并需上级医院处理的情况或疾病时。,2.下转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标准,(1)初次发现血糖异常,已明确诊断和确定治疗方案且血糖控制比较稳定。(2)糖尿病急性并发
6、症治疗后病情稳定。(3)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已确诊、制定了治疗方案和疗效评估,且病情已得到稳定控制。(4)经调整治疗方案,血糖、血压和血脂控制达标:血糖达标:FPG7.0mmol/L;餐后 2 小时血糖10.0mmoL/L;血压达标:140mmHg/80mmHg;血脂达标:LDL-C2.6 mmol/L,或他汀类药物已达到最大剂量或最大耐受剂量。,糖尿病患者的筛查、诊断与评估,(一)糖尿病筛查 对于成年人的糖尿病高危人群,宜及早开始进行糖尿病筛查。对于除年龄外无其他糖尿病危险因素的人群,宜在年龄40 岁时开始筛查。首次筛查正常者,宜至少每3年筛查一次。65 岁以上老年人每年至少筛查1 次。空腹血糖
7、筛查是简便易行的糖尿病筛查方法,宜作为常规的筛查方法,但有漏诊的可能性。条件允许时,应尽可能行OGTT(空腹血糖和糖负荷后 2h 血糖)。,(二)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1.年龄40 岁。2.有糖调节受损(IGR)史。3.超重(BMI24kg/m2)或肥胖(BMI28kg/m2)和(或)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4.静坐生活方式。5.一级亲属中有 2 型糖尿病家族史高危种族。6.有巨大儿(出生体重4kg)生产史,妊娠期糖尿病(GDM)史妇女。,7.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 和(或)舒张压90mmHg),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8.血脂异常 HDL-C0.91mmol/L(35
8、mg/dl)及 TG2.22mmol/L(200mg/dl),或正在接受调脂治疗。9.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10.有一过性类固醇糖尿病病史者。11.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12.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和(或)抗抑郁症药物治疗的患者。,(三)糖尿病诊断,由专科医生确诊,对不能确诊的患者提出进一步诊查建议。经培训考核合格的社区全科医生具备糖尿病的诊疗资质,也可在机构内根据患者健康评价结果作出诊断,诊断有困难的患者,应及时转至二级及以上医院。,(四)糖尿病患者初次评估,病史年龄、起病特点(如有无糖尿病症状、酮症、DKA)饮食、运动习惯、营养状况、体重变化;儿童和青少年要了解生长发育情
9、况是否接受过糖尿病教育复习以往的治疗方案和治疗效果(如 HbA1c 记录)、目前治疗情况 包括药物、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及所存在的障碍、饮食和运动的方案以及改变生活方式的意愿、血糖检测的结果和患者数据的分析使用情况,DKA 发生史:发生频率、严重程度和原因低血糖发生史:发生频率、严重程度和原因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和合并症史 微血管并发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神经病变(感 觉性包括足部损伤;自主神经性包括性功能异常和胃轻瘫等)大血管并发症:心血管病、脑血管病、外周动脉疾病 合并症:高血压、血脂紊乱、代谢综合征、高尿酸血症 其他:心理问题、口腔疾病,体格检查身高、体重、BMI、腰围、臀围血压、心
10、率、心电图眼底检查甲状腺触诊皮肤检查(黑棘皮、胰岛素注射部位)详细的足部检查(望诊、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搏动触诊、膝反射、震动觉、痛觉、温度觉和单尼龙丝触觉),实验室检测HbA1c:如果没有 23 个月内的结果,需要测定在 1 年之内没有如下结果,需要测定血脂谱,包括总胆固醇、LDL-C、HDL-C 和甘油三酯 肝功能、尿微量白蛋白和尿肌酐,并计算比值,血清肌酐和GFR1 型糖尿病、血脂异常症和年龄50 岁的妇女需测定血清 TSH,四、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一)、治疗目标综合患者的年龄、心血管疾病等病史情况,确定个体化的血糖控制的最初目标。帮助患者制定饮食和运动的方案,肥胖者确定减轻体重的目标等。
11、建议患者戒烟、限酒。具体目标见下表:,糖尿病患者的控制目标,(二)、健康干预1.健康体检。(1)体检内容主要包括:身高、体重、BMI、腰围、臀 围、血压、血脂、空腹和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肝肾功 能、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和尿肌酐、心电图、视力与眼底 检查、足部检查等项目。(2)建议管理对象每年体检一次。,2.行为干预。(1)合理膳食。指导管理对象控制总能量的摄入、脂肪摄入和味精、酱油、腌制加工食品、调味酱等含盐量高食物的摄入。(2)适量运动,控制体重。(3)戒烟限酒。(4)保持心理平衡。,3.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并指导患者使用药物。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以方便、可及、适用、
12、价廉、效优为主要原则,结合社区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治疗方案对患者的便利性和可操作性,有利于患者依从性的提高及社区日常管理的可持续性。具体药物治疗方案参照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发布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 年版),五、糖尿病患者的管理,(一)糖尿病患者分类管理标准1.常规管理:血糖水平比较稳定、无并发症或并发症稳 定的患者。2.强化管理:已有早期并发症、自我管理能力差、血糖 控制情况差的患者。,(二)糖尿病分类管理方式及内容1.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门诊就诊随访、社区上门随访、电话随访等方式随访。2.随访的内容和频次如下:,(三)患者自我管理,成立由 15-20 名糖尿病患者组成的自我管理小组,每组开展包括糖尿病防治知识讲座、技能培训等活动。,六、患者并发症及合并疾病检查,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