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3单元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3单元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3单元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3单元文言文练习题 5、童趣 一、基础部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题。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_,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_,心之所向,则或_,_;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_,_,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_,_,_,_,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为加粗字注音。
2、 怡然称快: 庞然大物: 癞虾蟆: 项为之强: 2.上文选自_,作者是_。 3.为文章的空白处填上原文。 4.解释下列加粗的字词。 昂首观之: 怡然自得: 项为之强: 素帐: 方出神: 鞭数十: 驱之别院: 5.翻译句子。 (1)又留蚊于素帐中。 (2)以丛草为林。 6.作者回忆了童年哪几件趣事? 7.作者幼时为什么会“时有物外之趣”? 8.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一个富有情趣的句子,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9.请从文中找出几个成语。 10、论语十则 一 填空: 1、 孔子名_, 字_ ,_时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_ 家,_ 家,是 _ 家学派创始人,被尊称为 。 2、论语是_ 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
3、,内容是记录 的一部书。 二、原文填空 1.学而时习之, ?有朋自远方来, ? 2.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 , 。 3 .谈“学”与“思”辨证关系的句子 , 4. 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 。 5. 在全国中学生夏令营大连会场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 _ _ , _!”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来大连!“ 6.孔子认为认识事物的正确态度是 7.曾子以为治学的人应该重视品德修养的句子 8.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_ _ 9.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 10.曾子鼓励
4、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的句子是 11. 孔子认为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是 “ ”,并阐述为: , 。 12.论述新旧知识关系的句子是: , 。 13.比喻君子始终能坚守志节的句子是: , 。 四、解释加粗的词: 时习 不亦说乎 不愠 吾日三省吾身 不信 传不习 温故 罔 殆 诲女 是知也 弘毅 后凋 其恕乎 五、翻译句子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六、按要求从本文找出例句 学习方法: 学习
5、态度: 品德修养: 4 从本文找出八个成语,并解释其中三个。 5 你对本文的哪一则感受最深,谈谈你的理解。 6孔子曾说过:“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用课文中的话说就是 7宋开国丞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目的? 8、“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的“朋”指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会不亦乐乎? 9、在孔子看来,“人不知而不愠”也是一种“君子风范”,那么作为“君子”应具有那些风范呢? 10、 “吾日三省吾身”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座右铭,请结合实际谈谈这么做的好处。 11、我们从“温故而知新”这句话中,得到什么启示? 12、学习与思考有什么关系?请结合文中孔子的话加
6、以分析。 1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请你结合实际谈谈为什么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4、青少年正处于求学阶段,正需要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方法,试选取课文中与学习有关的一则,谈谈它对你学习的指导。 15 古代诗歌五首 1.做出最佳的抉择: 次北固山下:次 A.次序 B.到 C.停泊 D.驻扎 风正一帆悬 :正 A.正前方 B.顺 C.大 D.正在 明月别枝惊鹊:别枝 A.树枝 B.另一个树枝 C.告别枝头 D.别上枝头 路转溪头忽见:见 A.看见 B.发现 C.见面 D.出现 2.填补空白: 格律诗也称近体诗。它的句数是固定的:八句的称为 。四句
7、的称为 。又按每句七个字和五个字划分为 和 。 律诗一般讲究平仄、押韵和对仗,通常情况下要求 句押韵, 联和 联对仗。 词,又名 ,产生于 代,盛行于 代。宋词按风格划分,可分为 派和 派。 次北固山下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的诗句是 。 西江月抒发词人丰收在望喜悦心情的一句是 。 3.读观沧海,完成题: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首观沧海是步出夏门行中的一章,作者 ,是 时期著名的 家, 家、诗人。他的诗以 见称。 给下面加点词释义:
8、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句意理解正确的是 A.日、月的运行,都是从大海里升起又降落;银河灿烂,也好像是发源于沧海之中。 B.日、月朗照大海,星星闪烁,辉映于海面。 C.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银河,好像都是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去了一样。 D.太阳月亮不停运转、银河灿烂,它们有的没入海底,有的投映到海面。 是非分明,判断正误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 “临”字统领全篇,以下十句,都是写海上的景象。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全景式地描绘了大海那种苍
9、茫动荡的气势。 这首诗前八句是实写,后六句是虚写。 “水何澹澹”是描写无风时海面水波动荡的样子,“洪波涌起”是描写有风时大海波涛汹涌的壮阔气势。 这首诗通过写景抒情,借勾画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对这首诗理解做个最佳抉择 A.诗人先写山岛风光,再描绘海面景色,最后抒写自己的情怀。 B.诗人立足于山岛,先远观,再近观,最后抒写自己的情怀。 C.诗人先实写,再虚写,最后抒情。 D.先全景式地展现大海景象,再描绘岛上风光,最后在描绘大海波涛汹涌的基础上,借拟写大海吞吐日月的气势来抒发自己壮阔的情怀。 答 案: 5.童趣 1.y chn
10、pn li h ma jin 2.闲情记趣 沈复 3.略(见原课文) 4.抬头 愉快 未染色的帐子 正 用鞭子打 赶走 5.又把蚊子留在无色的蚊帐中。 把草丛当作树林。 6.将夏蚊“私拟作群鹤舞”。神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观二虫斗草间,鞭虾蟆。 7.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8.略 9.庞然大物、怡然自得等。 10.论语十则 一 丘 仲尼 春秋 思想 教育儒 二 儒 孔子 言行 孟子大学中庸 三 1 不亦说乎 不亦乐乎 2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3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4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5 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 仁
11、以为己任死而后已 7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8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四 理解填空 1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4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5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6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7 三人行必有我师 8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9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 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0 恕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1、 论述新旧知识关系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2、比喻君子始终能坚守志节的句子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五 1 按一定时间 “悦”的古字
12、愉快 生气发怒 每天 反省 真诚 诚实 老师传授的知识 旧的知识 迷惑意思是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 有害 通“汝”你 通“智”聪明 刚毅 2 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了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真诚了呢? 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的体会和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有很遥远。 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是最后落叶的。 自己所厌恶的事情,不要施加给别人。 3 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 思
13、而不学则殆 学习态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品德修养: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4 成语:温故知新 三人行,必有我师 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 见贤思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不亦乐乎 择善而从 解释:任重道远: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有很遥远 比喻责任重大 择善而从: 选择其中好的跟着做,指能发现别人的优点 并学习这些优点。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自己所厌恶的事情,不要施加给别人。 5 略 6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7读半部论语就可以治理国家;道出了论语在人格修养和国家治理方面的巨大作用。 4、本文告诉
14、我们的道理:学习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方法,做人要有很好的道德修养。 8、“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的“朋”指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会不亦乐乎? “朋”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自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所以“不亦乐乎” 。 9、在孔子看来,“人不知而不愠”也是一种“君子风范”,那么作为“君子”应具有那些风范呢? 应具有高尚的道德,宽广的胸襟,善良的心地。 10、 “吾日三省吾身”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座右铭,请结合实际谈谈这么做的好处。 这是一种严于律己、勇于解剖自己的精神,只有这样,人才能净化自己的思想,才能在做人与求学方面得到提高。 11、我们从“温故而知新”这句话中,
15、得到什么启示? 一个好老师应该是能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的知识中有所发现。强调要独立思考。 12、学习与思考有什么关系?请结合文中孔子的话加以分析。 学习和思考是辩证的关系,只学习不会思考,则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如果只思考而不能学习则会有害,因此二者一定要结合起来。 1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请你结合实际谈谈为什么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比如自己不愿意被别人嘲笑,那么就不要嘲笑别人,而要尊重别人。俗话说就是“拿人心比自心”,就是从自己的角度设身处地的替别人考虑一下。这是一种推己及人,仁爱待人的思想,这是人间多一份温暖的前提。所以我们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4、青少年正处于求学阶段,正需要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方法,试选取课文中与学习有关的一则,谈谈它对你学习的指导。 例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谈的是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学”与“思”二者是一种辩证的关系,学习是思考的基础,思考是学习的必然,二者必须结合起来,才会学有所成。 15 古代诗歌五首 1.C B B D 2.律诗 绝句 七律、七绝 五律、五绝 偶 颔 颈 长短句 唐 宋 婉约 豪放 海日升残夜,江春入旧年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3.曹操 东汉 政治 军事 慷慨悲壮 登上 来 多么 耸立 银河 好像 庆幸、很 诗 C (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