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后12课.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201472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66 大小:71.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语文后12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后12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后12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后12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后12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亲,该文档总共6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语文后12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语文后12课.docx(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三年级上册语文后12课21 古诗两首 编写教师 马庆梅 单位 流峪中心校 教学目标: 1认识“亦、妆”2个字。会写“断、楚、孤、帆”4个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望天门山。 3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望天门山。 2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准备: 1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和生字词、古诗的课件。 2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古诗内容及诗人的资料,搜集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古诗。 次 个人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1.出

2、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诗句和插图,从“望”字着眼,结合回忆导入新的古诗望天门山板书望天门山。 2. 播放西湖风光课件、教师简单介绍,板书饮湖上初晴后雨。 二、合作交流 小组合作学习。 1根据搜集到的资料,谈谈你对作者李白及苏轼的了解。 2.小组合作,利用字典、课后注释和文中的插图自学古诗,互相交流。 全班交流。 1诗的大意同学们都已经明确了,请同学们一齐来把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朗读一遍。 2有人说:一首诗就是一幅画。如果说这首诗就是一幅画,那画里都画了些什么呢? 1 三、品读体验 望天门山 1.体会江水的气势。 还有一字更能表达出这种磅礴澎湃的气势。体会天门山“断”而江开。 天门山中断了,在作

3、者眼里是被谁断开了?由此你体会到长江水怎样? 2. “流”和“回”是说明江流湍急,以至在拐弯处形成巨大的旋涡,然后才滚滚东流的,很有气势。 “碧水东流至此回”,从这个“回”字你又体会到天门山怎样? 3.这幅画中由哪些带有鲜明色彩的事物组成? 4看来同学们都不缺少美的眼光,作者用如此精辟的词汇描绘了天门山的雄奇美丽,主要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饮湖上初晴后雨 1.西湖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2.要读出古诗的韵味,我们还必须理解诗句的意思,去体会作者的情感。自学古诗结合注释解释下列词语: 潋滟: 空蒙: 亦: 奇: 欲: 相宜: 3学习第一句“水光潋滟晴方好”,课件出示。 齐读。读出晴天阳光明媚、波

4、光闪动的感觉。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4知识迁移,利用方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第二句“山色空蒙雨亦奇。”读出西湖雨天的美。在诗人眼里,西湖的晴天美在哪里,雨天又美在哪里? 第三、四句。 诗句中哪个字最能表现出她不论什么时候都美的特质?怎样读出这种美? 四、巩固延伸 2 1李白是我国唐朝著名的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现存诗歌将近1000首,其中有很多是写山水的,你还知道李白哪些写山水的诗? 2选择一首描写祖国某处风光的古诗,搜集相关风光图片和文字介绍做成图片集或手抄报。 板书设计: 山险水涌 望天门山 爱国 帆来日出 西湖山水 晴方好 饮湖上初晴后雨 总相宜 雨亦奇 教学问题解决最佳方

5、案: 教学反思: 22 富饶的西沙群岛 编写教师 马庆梅 单位 流峪中心校 3 教学目标: 1认识“饶、屿”等10个生字。会写“蓝、赖”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等21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摘抄课文中优美语句,丰富语言积累。 重点、难点: 了解西沙群岛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物产,在理解课文词句的基础上读懂每个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1让学生自读课文,搜集与西沙群岛有关的图片与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风光片或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次 个人二次备

6、课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1播放西沙群岛视频: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2师解说:多么迷人的画面啊,美丽的小岛,迷人的风光,海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去的地方:22、富饶的西沙群岛 二、合作交流 1那就让我们拿起课本去享受一下吧!在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准每个字的字音,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主要写了西沙群岛的哪些景象? 2学习生字。 出示词语。 深蓝 懒洋洋 披甲 威武 拣贝壳 形状 肥料 富饶 岛屿 山崖 栖息 鸟粪 出示四字词语。 风景优美 物产丰富 瑰丽无比 千奇百怪 飘飘摇摇 祖祖辈辈 穿来穿去 划来划去 特殊形式词语的认读。 AAB式词语:懒洋洋

7、圆溜溜 数量词 : 一块块 一条条 4 三、品读体验 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轻声读一读,把自己特别喜欢的语句画下来,仔细想一想为什么喜欢它。 1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朗读,并想一想喜欢的原因。 2小组交流。把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朗读给小组同学听,相互评价。 3全班交流。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说说喜欢的原因。师根据学生的交流,重点指导感情朗读。 4重点感悟。出示句子: 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色、青色、绿色、淡绿色、杏黄色。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也有浅,所以从海面上看,色彩就不同了。 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8、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 这两段话分别写出了 、 不但多还美丽可爱。 请试着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展示课前搜集的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有关图片,学生看图感情朗读并背诵喜欢的段落。 四、巩固延伸 1段式练习: 操场外有一排挺拔的小白杨。_; 5 _;我爱校园里的小白杨,我愿和它一起成长。 _;_;_;我们爱美丽的校园。 校园里的生物角可真热闹。_;_;_;这个

9、生物角不仅使我们增长了知识,而且给我们的课余生活带来了乐趣。 2.课文中有很多优美的句子,我要把它抄下来。 板书设计: 22 富饶的西沙群岛 海面 海水 颜色多 海底 珊瑚 海参 大龙虾 鱼 景色优美 海滩 贝壳 海龟 物产丰富 海岛 鸟 鸟蛋 鸟粪 教学问题解决最佳方案: 教学反思: 23 美丽的小兴安岭 编写教师 马庆梅 单位 流峪中心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激发学生执掌祖6 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学会15个生字,掌握生字新词。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小节。 4指导学生学习作者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

10、观察的方法。 重点、难点: 1体会作者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抓住四季特点观察的方法。 2体会课文中用词准确、生动的优美句子。 教学准备: 1学生收集小兴安岭的有关资料。 2课件。 次 个人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1.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去过哪些风景优美的地方? 2.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游览:美丽的小兴安岭。 二、合作交流 1请你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读词语,检查自学情况。 指名读生字词,纠正读音。 3师:请小同学们默读课文,想想小兴安岭给你总的印象是什么? 三、品读体验 你最喜欢哪个季节的景色?为什么?出示重点句子品读体验。 1.“树木抽出新的

11、枝条。”“抽出”是什么意思?换成“长出”行不行?作者在这里用“抽出”一词不仅写出了枝条生长的现象,而且把生长的速度之快也描绘出来了,令人觉得贴切而形象,而如果用“长出”一词,就未免显得直白,缺少情趣。 2.“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面的影子。” 7 3.“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葱葱茏茏”是讲树木长得怎样 ? “封“字说明了什么? 4.“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讨论“浸”和“罩”哪个词用得好? “浸”说明什么 ? 5. “树上积满了白雪。”“积满

12、”一词用得非常恰当,连树上都“积满”了白雪,既可以让人想象出小兴安岭冬天很冷,雪很大,又可以反映出小兴安岭森林的密密层层。 6.“黑熊只好用舌头舔着自己又肥又厚的脚掌。”“只好”就是只能这样。用“只好”一词赋予了黑熊人格化的描写,显得生动而富有情趣,表达出作者对自然界的喜爱之情。 7.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朗读课文,借读抒情。 四、巩固延伸 1指导学生记忆字形。 2.把本课好的词语和句子积累在你的佳词佳句本上。 3作者通过细致观察,抓住小兴安岭在不同季节的特点,进行生动、具体的描述,向大家展示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 板书设计: 春 生机勃勃 大花园 23 美丽的小兴

13、安岭 夏 万物生长 秋 硕果累累 巨大宝库 冬 雪花飞舞 8 教学问题解决最佳方案: 教学反思: 24 香港,璀璨的明珠 编写教师 马庆梅 单位 流峪中心校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知道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香港的,抓住主要内容的能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璀璨的明珠”的内涵,了解香港的过去、现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香港。 3.进行段的训练,读懂重点自然段意思,用简单的话概括段意,学习围绕一句9 话写段,进行小练笔。 4.摘抄优美词句,进行积累。 重点、难点: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璀璨的明珠”的含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次 个人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 一

14、、预习探究 1.知道香港吗?它有什么美称呢?揭示课题:香港璀璨的明珠。 2.香港素来有“东方之珠”的美誉。今天,我们就跟随课文,一起走近香港,来了解这颗令世人瞩目的“东方之珠”。齐读课题。 二、合作交流 1.文中优美的词语真多,请你认真读一读。 琳琅满目 应有尽有 物美价廉 一应俱全 大饱口福 旅游胜地 举世闻名 夜幕降临 五颜六色 奔流不息 五湖四海 璀璨无比 生自由读阅读提示。 2.出示阅读提示: 读一读: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想一想: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香港的? 3.学生自学,师巡视指导。 4.汇报交流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香港的?分段读课文。要求:

15、读的同学读准字音,读完后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这段说了什么?听的同学要听清读得是否准确,并边听边从文中找出一句概括段意的句子。 填空: 香港的市场是一个。 人们把香港称作。 10 香港还是一个。 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香港就成了。 小结:我们一段一段的读课文,并用一句话概括各段意思,再把各段意思连起来说,就是全文的主要意思,这就是“段意连接法”,以后我们就可以用这种方法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三、品读体验 自读课文,想一想:为什么说香港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呢?重点读24自然段。 朗读复述。 1.师:香港的商品、美食、海洋公园、夜景堪称“世界之最”,你打算怎样向大家介绍呢?这样吧,我们分成四个导游小组,各组

16、分别选一个方面向大家介绍。 2.出示讲解要求: 朗读有关内容,根据内容设计导言词。 选一个代表做小导游,由他主说,小组其他成员可以补充说。 3.小组合作讨论。指名小组做导游。 4.香港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美丽迷人的香港正以她独特的风采欢迎来自五洲四海的朋友。你能结合这节课的收获,为香港写一段欢迎辞吗? 四、巩固延伸 1.在这一课中,作者紧紧围绕着中心句,从不同方面把内容写具体,下面我们就学习课文的方法,试着写一写你所了解的香港其他方面。 课件出示:香港是_。_。 2.总结。今天,我们游览了美丽的香港。 板书设计:24、香港,璀璨的明珠 “万国市场” “美食天堂” 11 旅游胜地 夜景迷人

17、教学问题解决最佳方案: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四 口语交际:风景优美的地方 编写教师 马庆梅 单位 流峪中心校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欲望,乐意介绍自己去过的地方或最想去的地方,并且尽量说具体、说生动,使听的人也想去。 2.培养学生与别人交流时真诚有礼、认真倾听的态度与习惯。 3.鼓励学生树立交际的自信心,敢于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并且积极参与交际。 12 4.感受祖国的迷人风景和物产的富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把自己去过的地方或最想去的地方介绍清楚,让听的人也想去。 2运用清晰、规范的语言介绍收集到的信息,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18、教学准备: 收集自己去过的地方或最想去的地方的图片(包括自己的纪念照片)、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一、情境体验 引起话题 次 个人二次备课 1.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我们随唐代大诗人李白欣赏了巍峨险峻的天门山,跟东坡居士游览了景色奇妙的西湖,南下游玩了富饶的西沙群岛,北上观赏了美丽的小兴安岭,还到“东方明珠”香港逛了一圈。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呢? 是呀,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景色美不胜收。除了这些景色秀丽地方,同学们肯定还知道或游览过祖国其他风景优美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在这节口语交际课上畅谈“风景优美的地方”。 2.板书课题。 二、研究话题 明确方法 1.明确口语交际目标。 打开书97页,找到语文园

19、地六口语交际部分。默读这段话,用笔划出这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指名说,贴板书,齐读要求。 2.示范引导,提出要求。 师扮演导游,生扮演游客。做示范 听了导游和游客的对话,你觉得我们表现得怎么样? 导游是怎样向游客作介绍的呢?游客怎样做呢? 学生评议。相机板贴。 表达:结合照片或图片,说具体、说清楚,语言生动形象。 倾听:认真听、可提问或建议。 13 三、围绕话题 互动交流 1.组合成小组按要求进行交流。师巡视指导 2.全班展示交流:学生自由上台介绍,相互评说。 现在就请你来当“小导游”,向我们介绍自己去过的风景优美的地方。 介绍自己没去过但最想去的风景美丽的地方 四、延伸话题 综合运用 1.同学

20、们,我们的祖国山河壮美、风景如画。可是近来由于人们缺乏环保意识,使有些优美的风景失去了往日的风采,新鲜的空气,清澈的江水、繁茂的森林和悦耳的鸟鸣正渐渐的离我们远去。大家想想看,在游览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 2.学生相互讨论,谈感想,出主意。教师鼓励学生当环保小卫士。 爱护花草溪流,不乱扔废弃物,还自备了环保塑料袋,将垃圾包好统一装进塑料袋;要求学生在家庭、在社会,劝导人们不要往河里乱倒垃圾,不要往地上乱扔垃圾;不乱刻乱划。 3.师小结:祖国的美景说不完、唱不尽,身处这样美丽的祖国,我们是多么骄傲、多么自豪。这节课大家把自己观察到的美景尽情地向别人做了介绍,同时也从别人的介绍中了解了更多的

21、美景。课后请同学们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用自己手中的笔描述下来,下节课我们再一块交流。 板书设计: 风景优美的地方 结合照片图片 运用好词佳句 说具体说清楚 语言响亮生动 教学问题解决最佳方案: 14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六 习 作 编写教师 马庆梅 单位 流峪中心校 教学目标: 1选择自己去过的地方,抓住这个地方的特点写。展开想象,把这个地方的景物或变化写清楚、具体。 2. 结合本组课文的学习,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 3. 把写好的习作读给小组的同学听,听取同学的建议修改自己的习作。 重点、难点: 展开想象,把这个地方的景物或变化写清楚、具体。 教学准备: 课件 15 教学过程:

22、一、 积累 次 个人二次备课 1.小朋友,这次习作要求写什么呢?这个在我们的课本里写得十分清楚,翻开书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 2.现在,清楚了吧,本次习作的内容是 写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 二、尝试 合作交流,拓展思路。 1同学们,我们蒙山可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你知道我们蒙山有哪些美丽的景点呢?指名说。 2出示蒙山的风景图。自己练说指名介绍。指名介绍时,其他同学都是游客,教师引导游客和导游产生互动,师随机调控。 3出示其它景点。 师生互动,介绍名胜。 1老师非常喜欢旅游。今年国庆节,我们全家游览了长白山的天池,有幸欣赏到了天池的全貌。出示照片,师介绍。 2国庆节、劳动节是旅游的黄金时节,我们全家

23、都会去旅游。明年的劳动节,我们将去哪里旅游呢?你能帮老师参谋参谋吗?你知道我国有哪些名胜古迹? 放胆试写 ,自主修改。 设计小提纲。 1.开头部分: 回忆自己曾经到过的地方,觉得还是地方最为漂亮。 2.中间部分: 介绍你认为最漂亮的地方的地理位置和其他一些总体情况。 3.结尾部分: 这里留下了我美好的回忆,希望有机会能再次到那16 里做客。 联系课文,指导写作。 1联系本组课文具体指导。 按顺序写清楚 富饶的西沙群岛:海面海底海滩海岛 美丽的小兴安岭:春夏秋冬 让学生背背印象深的语句。 2学生构思,自主习作。 教师对有困难的同学个别指导。 3学生自我修改,同桌互改。 5学生再次修改习作,誊抄在

24、作文本上。 三、评改 自我评价:说说你有哪些得意的地方?有没有不足的地方呢? 小组内评价: 1.将自己修改后的习作在小组内读给同学听,互评,互改。 2小组推荐优秀习作,在班内交流。 佳作欣赏,借鉴提高 1出示优秀习作,共同欣赏。 2交流:你认为这篇习作哪些地方写得好?说说理由。 板书设计: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 开头:位置 总的印象 中间: 第一种:按照四季的变化来描写。 第二种:抓住几种景物来描写。 结尾:总结自己对优美景色的内心感受。 教学问题解决最佳方案: 17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四 我的发现 日积月累 宽带网 编写教师 马庆梅 单位 流峪中心校 教学目标: 1了解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上有不

25、同的意思,认识到词的意思常常要结合语言环境来理解。 2.积累有一定结构规律的词语和优美的古诗句,交流宽带网信息。 重点、难点: 自我发现,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区分字义,交流资料信息。 教学准备: 课件,漫画早点。 18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次 个人二次备课 1.同学们,今天我们又要到语文园地里走一走。请同学们打开课文,翻开第98页,读一读第一题中的句子,结合学习伙伴的话,看看有什么发现。 2.自选方法,区分字义: 现在请同学们小组讨论:“深”与“封”在这些句子中各表示什么意思?可以用语言概括,可以用画画表示可以造句,可以组词。只要你们有办法区别出词语的意思,就是好办法。

26、开始! 3.集体交流,明晰字义: 4.巧借漫画,人文渗透: 一个字有这么多的意思,看明白还好,看不明白可要闹笑话了。出示漫画早点。 二、读读背背 1.顺水推舟,自然过渡: 古诗中上下句也是这样,读起来琅琅上口。 2.看图猜诗,情趣识记: 现在请你们给这些画配上合适的诗句,这叫诗情画意。 3.指导朗读,尝试背诵。 三、读读记记 1.自由读词,一次识记: 只要我们善于发现,这里还有很多很多,请你们自由地读一读,记一记第三题的词语。 2.指名读词,二次识记。 3.雪地呼词,三次识记: 这几个词很调皮,都藏到这片雪地里了,快来跟它们打招呼: 清晨,推开关得的窗户,眼前一片雪白。我赶紧出门,一脚踏在的雪

27、地上,好像踩在厚厚的毛毯上。放眼望去,街上的人们,正在用身子与雪花亲密接触。树下,有的孩子,有的孩子,有的嘴里吃着的小酥饼我静静地站在雪地上,对旁边的一切,我成了一个小雪人。我沉浸在雪的世界里。 4.抄写词语,四次识记: 5.发现特点,迁移应用: 能仿照样子说几个吗? 四、宽带网 1.顺水推舟,自然过渡: 我们历史悠久、地大物博,不仅有精美的诗歌,还有迷人的风景和富饶的物产。课前同学们都做了资料搜集,现在就请你们做一回导游,带我们一起走进宽带网。可以介绍书上的,也可以介绍其他自己感兴趣的地方。 2.利用素材,自主介绍: 学生手拿课前准备的图片介绍景点或物产。 3.同桌互通,拓宽界面: 4.整理

28、材料,课后延伸: 同学们精彩的介绍,让我感受到了祖国的美丽与富饶。课后请同学们整理好交流的材料,准备办一期展览。 教学问题解决最佳方案: 20 教学反思: 25 矛和盾的集合体 编写教师 吕继美 单位 实验小学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生字词;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能联系生活实际深入理解本课说明的道理。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培养学习边默读边动笔边思考的习惯。 2了解发明家思考的过程,在交流中,学生在感受坦克威力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到吸收他人优点的重要性。 3读懂本课内容,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的道理。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

29、坦克的,即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的优点合二为一的过程。 2;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发明引发的道理。 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坦克的图片、文字资料。 2收集与发明创造有关的资料。 3准备好相关的挂图和词语卡片。 4查找与课文有关的资料,预习课文。 21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次 个人二次备课 板书课题,学写生字“矛、盾”。在插图合适的位置写一写“矛”和“盾”。 矛和盾是两种相对峙的武器,如果把它们集合在一起,结果会怎么样呢?出示课题,齐读:矛和盾的集合。 二、合作交流 学生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出示课件 生字词卡片,认读,指导识记字形,。 指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错误。 自己把课文再读一

30、遍,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三、品读体验 探究发明过程 1用心读课文1-4节,感悟课文。 同学们能不能从课文里找出一些简短的词句来体现发明家一步一步发明坦克的整个过程: 交流 如: 矛和盾的长处等关于矛和盾的词语句子; 理解“庞然大物”、“履带”、“炮口”等关于坦克的词语; 理解“雨点般向他刺来”、“左抵右挡”、“难以招架”等。 尽管这只是一场朋友间的比赛,但是依然十分紧张。 (5)把注意力集中到发明家的表情,你能发现更重要的内容吗? (6)发明家在想什么?是怎么想的呢?大家用心读读课文节。读完后,尝试根据下面的提纲说一说发明家是怎样一步一步思考的: 发明家忽然产生了一个想法:_ 发明

31、家仔细考虑了一下:可是,_ 22 发明家又认真研究了一番:对了,_ (7)小结:这个过程,就是发明坦克的过程,就是发明家发明坦克的思考过程。 3考眼力,大家能不能很快地从1-4小节中找出几个带 “然”的词语。我们比比看,哪个队比较快。” 忽然 固然 当然分析三个词语, 4“同学们能不能用上这三个词语,来把我们聪明的发明家发明坦克的过程讲一下呢?” 5“我们的同学们真厉害,通过这三个词语很清楚地把发明家思考发明的过程表达了出来,我们的发明家啊就比较辛苦了,他可是想了很久很久,他会在什么时候想呢? 6有感情读文。 7引导,相机板书: 矛-进攻-枪口或炮口 集合-坦克 盾-防守-铁屋子 8出示发明坦

32、克过程的课件 (二)体会坦克的威力无比 1大家读读课文第5节,要努力绘声绘色地读,用你的声音表现你的感受。 2指导有感情地读文。 3是啊,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的坦克在战场上大显神威,大家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4出示最后一句话:齐读,你想到了什么? “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 者。”你还能用别的例子来说明这句话吗? 5生活中有没有让你感到“大显神威”的事物呢? 四、巩固延伸 1举例子,理解课文告诉大家的道理。 板书出示:和的集合 如:电视电话=可视电话 23 轮子椅子轮椅 镜片镜框眼镜 引导朗读课文最后一句话。 2.阅读优势互补, 3. 指导写字。 重点指导7个左右结构

33、的字。 4.作业。 抄写文中好词佳句。 把自己想到的生活中的不便和解决的方法写下 来,作为“我的奇思异想”,然后与小组同学交流,改进,收入自己的“资料袋”。 板书设计: 25 矛和盾的集合 矛 枪口 炮口 开小洞、装轮子、安履带 集合 坦克 盾 铁屋子 教学问题解决最佳方案: 教学反思: 24 26 科利亚的木匣 编写教师 吕继美 单位 实验小学 教学目标: 1会认3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冰鞋、斧头”等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读懂文意,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并从中获得启示。初步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4.学习通过生活中的一件事说明一

34、个道理的表达方法。 重点、难点: 1科利亚怎样从挖木匣中得到启发。 2指导学生明白科利亚认真思考的过程,以及顺利挖出木匣并悟出了其中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苏联卫国战争的资料,了解有关这方面的历史知识。 2布置学生带自己小时侯的照片 次 个人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1.板书课题。理解“木匣”。 2. 引导质疑。读了题目,你知道了什么? 3. 自由读文,画出难读的词语,多读几次,并简单地说说,课文围绕木匣写了科利亚的哪些事? 二、合作交流 25 检查字词: 整体感知: 关于木匣,科利亚做了什么事? 相机板书: 埋木匣 挖木匣 受到启发 三、品读体验 埋木匣 1找

35、句子:四年前,科利亚是怎样埋下木匣的呢?请快速默读课文,找出关键句,用“”划出来,多读几次。 2反馈 谁能为大家读读这几句话? 为动词加着重号, 这些表示动作的词把整个埋木匣的过程写得很明白,不信,我们一起读读。齐读,边读边把句子换成动词。 3谁能借助故事中的这些动词,用自己的话把科利亚埋木匣的过程说清楚?自己先试试。 挖木匣 1总结方法:我们刚才用了先划句子,接着读句子,然后标重点词,最后说过程的方法讲了埋木匣的过程,接下来,我们就用同样的方法来讲讲挖木匣的过程。 2反馈 科利亚也拿来铲子,从家门口向前走了十步,动手挖起来。他挖呀,挖呀,坑已经挖得很深了,还没找到匣子。他又朝左边挖,朝右边挖

36、,仍然没找到。 科利亚量了五步,又动手挖了起来,不多一会儿,他果然找到了匣子。 3读句子: 自己也先来读读这两段话,并且一边读,一边给表示动作的词加上着重号。 26 指名说,你加上着重号的动作词有哪些?;齐读,一起来读读这小节,并想想从中你知道了什么 指名读第二句,你加上着重号的动作词有什么?他真的找到匣子了吗?从哪个词看出来?圈出 4理解走五步能挖到的原理: 为什么第一次走十步挖不到,而第二次走了五步能挖到呢?谁能给我们解释一下。 我们一起来读读。出示句子 木匣是我四年前埋的,那时候我还小,步子也小。我现在九岁啦,步子比那时候大了一倍,所以应该量的不是十步,而是五步。 瞧,四年前,科利亚还小

37、,步子也小,走了十步埋下木匣。现在他九岁啦,步子比那时候大了一倍,所以应该量的不是十步,而是五步。 还有谁也能给我们讲讲这个原因? 但妈妈为什么走了三十步还能找到箱子? 一个9岁的孩子,居然能想得通如此深奥的原理,实在不简单。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孩子 5讲过程: 因为思考,使他变得如此聪明,让我们也像刚才一样,借助这些重点词,用自己的话,讲讲科利亚挖木匣的过程。 拿 走 挖 找 量 挖 找 读中明理,拓展内化,揭示主旨 1师引讲最后一小节: 2愿我们班的每个同学都能像科利亚一样,碰到问题细心观察,多思考,平时学习多讲、多说。 四、巩固延伸 27 完成课后练习第5题。 1指名朗读,齐读词语,指导记

38、忆字形。 2抄写词语。 3将课文中含有“仍然”“虽然”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故事 抓住中心讨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作业超市 1.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完成课后练习第三题。 板书设计: 26科利亚的木匣 埋木匣: 四年前 5岁 步小 十步 挖木匣: 四年后 9岁 步大 五步 受到启发:勤动脑,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教学问题解决最佳方案: 教学反思: 28 27 陶罐和铁罐 编写教师 吕继美 单位 实验小学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等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

39、的方法。 4抄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词语。 重点、难点: 1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2理解课文讲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陶罐和铁罐的实物。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次 个人二次备课 出示陶罐和铁罐的实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 哪只是陶罐,哪只是铁罐,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学生交流,教师点拨。板书课题,指名学生齐读。学习生字“陶”的音、形、义。 课件出示学生自读要求: 1圈一圈:圈出课文中的生字词语,多读几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画一画:用“_”和“”分别标出陶罐和铁罐说的话。 3想一想:把生字词语放到有关的句子中读一

40、读,想一想它的意思。 4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比比谁知道的多。 二、合作交流 29 1.检查生字词。 2.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读后交流看法。 3展示朗读。评议。教师相机小结。 三、品读体验 出示第一自然段,理解“骄傲”、“奚落”。 课件显示铁罐傲慢无礼的样子。 1通过联系上下文、找近义词、反义词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骄傲”、“奚落”、“懦弱”、“轻蔑”、“恼怒”。 2铁罐为什么要奚落陶罐呢?请你把铁罐的话连起来读一读,体会体会。 教师启发学生理解陶罐的表现: 1课件显示陶罐笑眯眯的样子。 2把陶罐的话连起来读,体会“谦虚”、“争辩”。 3指导学生读好多音字:和睦相处 速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哪些

41、语句体现了陶罐的谦虚,哪些语句又体现了铁罐的骄傲? (学习汇报,读文中语句) 1指名读句子,(出示幻灯片)回答问题。 第一组:A“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2出示句子: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什么也不怕。” 铁罐恼羞成怒了,怎么说话 (声高气粗) 指名读,你听出哪些词同学重读了吗 此时的铁罐还只是骄傲吗? (板书:无礼) 谁愿意读读 读出你不同的理解. 陶罐听了铁罐无礼的话后,是如何回答的 3出示句子:“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自读这句,体会出什么 (板书:宽容) 谁来读读这句话? “有什么可吵的呢?”表达了什么意思?如果把它变成陈述句

42、,好不好,为什么?齐读这句话。 陶罐都已经这样说了,而铁罐收敛了吗?文 30 中是怎样写的? 4B“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提问: 读这两句时语气一样吗? 读时能变换语调吗? 5谁愿意读一读。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小组内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两句。 学习汇报,评价。 你是从哪个词体会出“铁罐的骄傲”的 ? “轻蔑”是什么意思 ?“轻蔑”是一种什么样的神态? 两个“懦弱”在读时语气相同吗? 为什么?学生交流。 6指名读句子:“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仔细看标点,想想怎么读,再读。 (去掉四部分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