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202057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52.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三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三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三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三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设计.docx(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三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设计课时教学设计 课 题 授课时间 人之初 教案序号 课 型 1 新授 教学目标1.了解三字经相关背景,激发学习兴趣 2.浅显讲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思想家 3.通过课程内容学习,理解习惯及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学习的重要性,学习贵在专一和坚持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准备 教学重点:激发学习兴趣,解答为什么要学习国学,国学学什么,学了对生活会有什么影响。 教学难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人性的理解。启发大家思考如何评判哲学思想,如果辩证的看待问题 三字经有关材料 板书设计三字经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苟不教 性乃迁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一、导入 二、诵读新句子: 三、

2、讲解句子,阐释概念: 教师活动 三字经是古代小朋友上学的第一本书,是一本启蒙读物。他一共有1000多个字,但是包含了很多的内容,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三字经作为小朋友上学学的第一门课程,学了它,我们就能知道怎么做个好孩子,天上都有什么东西,为什么我们会有辈分,中国最长的河是那条河?在我们没出生以前中国发生了什么事?我们从今天开始也要学习它,通过它我们将会了解很多的东西。 这本三字经会回答我们。接下来,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它是怎么回答我们的 请一个学生上台领读,大家一起诵读 1、人之初,性本善:“初”在这里就是“刚出生的时候”,“性”就是“品性、品格、德行”这句意思是: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在刚出生的

3、时候都是好的,善良的。 大家同意这个说法吗? 同样的父母,一样的家庭环境,即使是亲兄弟,在天性上也有着极大的差距,如果是天性是先天决定,无法改变,人人一样,那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呢?我们的祖先难当没有发现这个现象吗?接下我们,我们看看三字经是如何解释这个现象的? 学生活动 指生领读,其它学生跟读。 品性、品格、德行 同意 为今后学习三字经打下基础 了解人的品性跟后天的学习、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设计 意图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四、小结 教师活动 2、性相近,习相远。“近”接近,类似;“习”习染,长期在某种环境下养成的习惯; 这句的意思是:本性本来差别不大,但是因为后天受到环境的影响,人和人之间

4、的差距就变得越来越大了。 3、教之道,贵以专。“教”教育,学习;“贵”重要的,好的方面;“专”专 这句地意思是:做任何事都是要以专心为主,这样才能做好每一件事 4、讲解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1)提问,我们人生的第一个老师一般是谁?父亲应该对教育孩子负什么责任?在孩子的成长之中,父亲起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 讲了岳飞教育儿子的故事 教育当然是父母的职责,但是人终究要走进社会,要离开父母,进入学校去接受更完备的教育。不严格地进行教育,是老师的过错。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做任何事都是要以专心为主,这样才能做好每一件事 诵读新学的句子,齐诵已学的所有句子 理解父母与老

5、师 作业布置 知识巩固题 拓展延伸题 背诵三字经 作业内容理解三字经告诉我们的含义 课时教学设计 子不学 课 题 授课时间 1、.介绍三字经。 2、.讲解三字经第一段5-8句内容。 3、懂得孝和悌,懂得向善路上应该怎么做 教学重点: 讲解三字经第一段5-8句内容。 教学难点:浅显讲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思想家。 录音机、磁带 课 型 新授 教案序号 2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准备 子不学 子不学 断机杼 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 板书设计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一、 回顾三字经前四句内容,提问的方式。 二、讲解课文内容。 教师活动 1) 上节课大 家印象最深的人物? 2)上节课大家学习

6、到了什么? 1、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1)提问,我们人生的第一个老师一般是谁?父亲应该对教育孩子负什么责任?在孩子的成长之中,父亲起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 讲了岳飞教育儿子的故事 2) 小结:教育当然是父母的职责,但是人终究要走进社会,要离开父母,进入学校去接受更完备的教育。不严格地进行教育,是老师的过错。 2、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这两句的故事很可能同学们都已经知道了,如果是这样,就请一个同学上前面讲,其他人补充。 学生活动 曹操、孟子等 要做一个善良的人 请学生来谈谈自己的父亲 讲孔融让梨的故事 设计 意图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

7、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三、小结 教师活动 3、小结;深讲黄香和孔融两个故事,道出“孝悌”的原因。我们如何去感恩?黄香和孔融都是后来成为大官的人,可是人们记住的不是他们成为大官,而是他们儿时的这些故事。这是因为“感恩”自古就是中国人的精神内核,使我们最先要做到的。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向黄香和孔融学习: 孝悌 激发学 生的学 习兴趣 生谈收获 作业布置 背诵三字经5-8句 知识巩固题 理解三字经的含义 拓展延伸题 作业内容课时教学设计 昔仲尼 课 题 授课时间 1、熟读三字经。 2、了解三字经中的名人事迹。 3、学习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 课 型 新授 教案序号 1 教学目

8、标重点难点教学教学重点:熟读三字经。 教学难点:学习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 录音机、磁带。 教学准备 昔仲尼 板书设计昔仲尼 师项橐 古圣贤 尚勤学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一、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激发学生向前辈学习的兴趣 便于学生记忆 复习前面所学内容。 背诵前面学过的三 字经 1、昔仲尼 师项橐 古圣贤 尚勤学; 披蒲编 削竹简 彼无书 且知勉。 根据字面的意思小你知道,这些句子里都讲了写谁的组合作讨论三字经故事吗?告诉你吧,古时候的圣人的含义 孔子不但勤奋好学,还能不耻下问,向神童项橐请教。我们现在的学生,要以古代圣贤为榜样,勉励自己勤学。汉代学者路温

9、舒,曾经用蒲草编织成席,代替纸来抄写尚书;丞相公孙弘曾经用刀削去竹青,抄录春秋。他俩贫穷而无书,但好学不倦,终于功成名就。今天的读书人,书本易求易得,如果不好学,简直是贻误自己的前途。 2、彼既仕 学且勤 赵普在宋太祖时任中书令,他身居宰相高位,仍然勤奋读论语,我们这些还在念书的小学生,难道不该以此自勉吗? 3、如囊萤 如映雪 家虽贫 学不辍 ;如负薪 如挂角 身虽劳 犹苦卓。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三、小结 教师活动 晋代人车胤幼年好学,因家中贫困,夜读无油点灯,便捉许多萤火虫用纱囊包好,悬在桌前取光读书。孙康寒夜读书无油,便到庭前映雪光而读书。二人不因贫困而废学,终成大名。现在的学生多

10、有父母资助读书,更应该刻苦勤奋。 汉代人朱买臣家庭贫困,但他不忘读书,上山砍柴时,边走边背诵书本。隋代人李密少年好学,把未读完的汉书挂在牛角上,边放牧边阅读。两人勤劳而苦学,最后终成为有用之材。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生说感想 生谈收获 作业布置 知识巩固题 背诵三字经 拓展延伸题 理解三字经的含义 作业内容课时教学设计 课 题 授课时间 幼学琼林 师生 教案序号 课 型 新授 4 1.了解古代师生关系的称谓,能背诵节选内容。懂得节选内教学目标容的意思。 2.教育学生尊重老师。 点难点重点:学文明理。 难点:背诵选文。 教学重教学准备 课件 幼学琼林 师生 宫墙外望 衣钵

11、真传 板书设计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一 导入5分钟 二新授25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生读 生讲 学生讨论方法 设计 意图 引起学生的兴趣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2.投影出示教学目标。找一名学生读。 3. 导入:程门立雪的故事导入,学生发表得出的感悟。 1. 师范读全文。 2. 学生读全文,生找出不懂的词句。 3.针对学生不懂的“宫墙”“衣钵”词句,可以借助课本注释自己试着说它们的意思。 4.还可以借助文言文工4.书自己试着翻译。 5.学生分组讨论 6.师生集体研究文意。 7.学生同桌之间互让相说文意。 8.指导学生朗读。分组,男女生读。 1、 背诵师生这一段

12、。 2.说一说怎样尊重老师?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三、复习10分钟 四,巩固拓展 五,总结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锻炼学生总结问题的能力 1. 指导学生背诵。 生说:略 2.你想对你的老师说一句什 么话,写下来。 1.背诵师生这一段。 2.说一说怎样尊重老师? 生说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 作业布置 知识巩固题 拓展延伸题 作业内容把今天学到的内容给爸妈说一下。 把写的话给老师送去。 课时教学设计 课 题 授课时间 幼学琼林 花木 板书设计 梅、兰 、 莲、菊、牡丹、海棠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一明确目标: 二导学质疑 二 点拨交流 三,巩固拓展 1. 回忆上节课的

13、学习内容。 2.出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找一名学生读。 1. 把节选内容用课件展示出来。 2. 师领读一遍,并认识其中难读难认的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生齐读 生听 生思考; ,小组内讨论 设计 意图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课件出示课文内容及难读难认的字 1.针对学生不懂的词句,借助课本注释自己试着说它们的意思。 2.还可以借助文言文工具书自己试着翻译。 3.学生分组讨论 4.师生集体研究文意。 1.学生同桌之间互相说文意。 2.指导学生朗读。分组,男女生比赛读。 3.找一名读得好的同学领读 4.指导学生背诵。 5.展示学生了解的各种花。 教 学 过

14、 程 教学环节 四,达标测试 三小结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 1. 检查背诵花木节选一段。 2.做课本18页的连线题。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各抒己见。 作业布置 知识巩固题 给爸妈说一下各种花的花语。 拓展延伸题 查资料了解更多的花语。 作业内容课时教学设计 课 题 授课时间 山海经 精卫填海 教案序号 课 型 6 新授 教学目标1、熟练朗读背诵古诗文。读出精卫的勇敢坚定和大海愤怒的语气; 2、使学生初步懂得什么是勇敢,知道精卫的行为就是勇敢 的行为。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熟练朗读背诵古诗文 难点:知道怎样的行为是勇敢的行为 课

15、件 挂图、头饰 精 卫 填 海 教学准备 板书设计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一、明确目标 二、导学质疑 三、点拨质疑 四、巩固提高 1. 听说过精卫填海的故事吗?找学生说一说精卫填海的故事。 课件出示教学目标,找一名学生读。 1. 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认真听。 2. 学生自读短文,注意读准字音。 3. 指名学生读短文,齐读、分组读。 学生试着解释短文的意思。 1 针对学生不懂的词句,借助课本注释自己试着说它们的意思。 2 通过读精卫填海这首诗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意。 3 找学生再讲一讲精卫填海的故事。(2个学生) 4 多少年过去了,精卫鸟还在为自己的填海大业奔忙着。你想对精卫鸟说什么话? 出示

16、温馨点击让学生更好得理解精卫不屈不挠的精神。 1.同学们既欣赏精卫的善良勇敢,又欣赏大海的美丽,如果你是勇敢的精卫,运用21世纪小学生的智慧,你会怎样减少洪水的发生呢? 2、画一只精卫鸟。 3、读一读收集到得神话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生读 生听 生分组 让学生分别表演精卫填海的故事。 设计 意图 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通过学生自己演示加深对精卫填海故事的印象。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生说。 生自由回答 设计 意图 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 1. 检查背诵古诗文。 五、当堂2. 写出你读过的神话故事的名检测

17、字。 六、课堂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 作业布置 知识巩固题 把学到的神话故事讲给爸妈听。 拓展延伸题 搜集更多的神话故事讲给同学听。 作业内容课 时 教 学 设 计 课 题 授课时间 大禹治水 教案序号 课型 新授 年 月 日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教学目标字,其中8个二会字只读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名为民造福的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教点 学难 重点 教准学备板 书 设 计 重点:学会本课10个生字,其中8个二会字只读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难点: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

18、身精神。 16 大禹治水 走遍 吃尽 挖通 劈开 制服洪水 XX年 三次过家门 一次也没进 代代相传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一、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三、细读课文 教 师 活 动 1、板书:16 大禹治水 2、简介大禹。 古代部落联盟的领袖,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检查自读情况。 范读课文。 思考讨论: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谁?写了大禹的什么事? 1、指名读课文。 2、讨论: 这一自然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从哪儿看出洪水很凶猛? 看图说说洪水的疯狂。理解:滔滔、淹没。 “无家可归”是什么意思? 这些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 学 生 活 动 设计 意图 个性化设计 引起学生的学 习兴

19、趣。 养成学生独立学习的习惯 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 要求:把生字圈出来。把难读的句子画出来。 口头填空。 课文主要讲的是大禹为了,三次经过家门都没有。 学生说说找找 四、过渡 3、指导朗读。 要用急切的语气读出洪水凶猛的态势。 洪水如此凶猛,造成的灾难如此严重,老百姓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家破人亡、无家可归的悲惨生活。为拯救天下苦难的百姓,一位英雄大禹出现了,他不辞辛劳、想方设法制服了洪水。来看大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 让学生会自己学生说一下自己总结。 的猜想。 指名读课文。 说说这一段有几句话。 哪一句写是大禹想的,哪几句是写大禹做的?大禹是怎样想,又是怎样做的? 五、教学部分生字,指

20、导书写。 、出示生字:治、洪、姓 齐读课文,体会“代代相传”的意思。 学生说说字形记忆方法。 学生描红。 练习背诵课文 作业 知 识 巩 固 题 1、抄写生字。 2、背诵课文。 拓 展 延 伸 题 补充练习 教学反 思 学生知道了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名为民造福的英雄。 课 时 教 学 设 计 课 题 授课时间 万世师表 教案序号 课型 新授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识记孔子生平的主要史实“六经”,孔子儒家思想核心内容教学目标“仁,礼,和中庸”,孔子的主要教育思想,孔子对中国传统文化,封建社会政治,教育及对世界尤其是亚洲各国的深远影响。 2、理解孔子思想产生的历史根源及在后来中国历史发展过程

21、中。 3、学会通过分析孔子的生平大事总结他的理想追求 教点 学难 重点 教准学备板 书 设 计 重点:孔子儒家思想及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难点:孔子儒 家思想礼仁中庸的理解和评价 图片 万世师表 一追求礼乐的一生 二开创儒家思想 三孔子的教育思想 四对后世的影响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一、追求礼乐的一生 二、开创儒家思想 教 师 活 动 1、学习礼乐 探究问题1孔子生活在一个怎样的时代?这样的时代对其思想产生了什么影响? 2、讲学收徒 3、从政生涯 4、周游列国 学 生 活 动 探究问题2孔子一生的活动集中在从政、教学、著述三个方面。试述其主要活动 学生说说儒家思想 设计 意

22、图 个性化设计 检查学生搜集资料的情况 看看学生课外知识掌握的怎么样? 5、献身文化 礼、仁、中庸思想是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 孔子开创儒家思想,后来董仲舒改造了新儒学,西汉成正统思想,对于巩固封建国家大一统起积极作用;但发展至宋明阶段,阻碍社会进步。 三、古代大教育家 四、评价孔子 教育理念:“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因材施教” 教学目标:使学生“成人”,言行合乎“忠”、“信”,终成“君子”。 你有什么想说的? “ 仁”是孔子的思想核心,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作业 知 识 巩 固 题 搜集关于孔子的资料 拓 展 延 伸 题 补充练习 教学反 思 孔子教学卓有成效的原因

23、之一,就是他时时了解学生,处处关心学生。学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他都十分清楚,学生的性格特点,学科特长、兴趣爱好、家庭环境、他都了如指掌。所以我们要学习他的这种精神。 课 时 教 学 设 计 课 题 授课时间 2、孔子语录 教案序号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教点 学难 重点 教准学备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在理解基础上水到渠成地完成熟读背诵本文的任务 板 书 设 计 重点:通过多媒体、活动等多种教学手段在一堂课的各个环节中反复强化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能力。难点:学生在教学各环节衔接中对教师指令的准确把握并努力突现其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真正实现充分利用40分钟的时间学有所得、学有所乐。 子曰:岁寒,

24、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熟读精思中古人教给我们的学习方法 让我们先来看几幅漫画。看看画的都是些什么?比比谁的观察力最强最准确。 展示课件中第一幅漫画。 老师示范性地带读,同样的操作方法:放图-思考-回答-文字-带读-朗读 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老师将给出每段话中生字的解释, 在翻译中老师需要适时补充拓展的内容: 下面我们把所有的画面和文字串起来,请同学们抬头看着课件和老师一起图文并茂地朗读全文。 听了同学们流利的朗读,老师对你们的能力非常自信。下面老师要加大难度,只

25、给同学们看图片,而隐去了文字。看行不行? 学 生 活 动 全班齐声背诵全文 学生跟着朗读一遍 ,请同学们自告奋勇起来翻译句子。,外篇2卷,计215章,全部由短篇故事组成。全书通过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故事,塑造了主人公晏婴和众多陪衬者的形象。这些故事虽不能完全作信史看待,但多数是有一定根据的,可与左传、国语、吕氏春秋等书相互印证,作为反映春秋后期齐国社会历史风貌的史料。 学生活动 学生自查资料 培养学生自我动手的能力,也为小组交流做好充分的准备。 设计 意图 我觉得晏子一个敢 于直言,不畏强势的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晏子甫人 这个人物有进一步的认识。 1、与同组的同学说说晏子是怎样我觉得晏子聪明,重视

26、诗歌语言的? 勇敢 2、有感情的朗读晏子春秋 3、查阅资料,了解晏子诗歌的主 要特点。 搜集燕的名言句使学加深对子言行理解 子警生晏的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将自己搜集到得晏子名言背诵给同学听。小组长画背诵星。 生谈收获 设计 意图 四、成长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阶梯。 作业布置 知识巩固题 背诵名言警句 拓展延伸题 作业内容课时教学设计 课 题 授课时间 孔融才华横溢的孔融 1、使学生了解孔融的生平及主要事迹。 教案序号 课 型 1 新授 教学目标2、熟练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对孔融的生平进行了解。 孔融的资料 教学准备 孔融 -才华横溢的孔融 板书设计

27、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也为小组交流做好充分的准备。 搜集孔融的名言警句使学生加深对孔融言行的理解 一:讲故同学们都知道孔融让梨 的 事引入 故事。孔融四岁就知道尊老爱幼, 值得我们学习。你知道孔融长大后 的故事吗? 孔融长大后被曹操重用,与其他 六位才子一起被称为建安七子 拿出自己课外找的 小资料 二:孔融东汉文学家。字 生平 文举,东汉末鲁国人,孔子二十代孙。汉献 帝时曾做过北海相,故人称孔北海。自 幼聪颖灵悟,胆识过人,开创 “以气为主”的文风,名列“建安 七子”之首。后入朝,官至太中 大夫。对曹操多所非议,为操 所杀。孔融的成就

28、主要在文学 上。后汉书本传载:“魏文 帝深好融文辞, 每叹曰:扬、班俦也。募天 下有上融文章者,辄赏以金 帛。所著诗、颂、碑文、论议、我觉得孔融持身贞 六言、策文、表、檄、教令、正,志意高迈, 书记凡二十五篇。”今存有后人 所辑孔北海集。3 三、难点 临终诗,意即临死前写的诗。 我觉得孔融聪明,点击 这首临终诗总结了作者的勇敢 秉性刚直,不政治教训,表明了作者的政治畏邪恶, 态度。尽管他不能不韬晦其 事,闪烁其辞;但读者仍能感 受到诗中所含护汉贬曹的微 言深旨,斥谗指佞的激情愤 心。 教学环节 四、探究孔融死因 教师活动 孔融说了许多不该说的话,所以这大逆不道的罪名便难逃了。其中对他的四条指责

29、:A在北海为太守时,见皇室有难,招募兵丁,举动可疑;B曾诽谤朝廷;C虽为孔子之后,但不遵守礼仪,打扮不修边幅,嗜酒昏狂;D曾空出狂言,说: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缶中,出则离矣。公然说,孩子的诞生,是父母情欲爆发的结果,所以当父母的没有恩于孩子。最后一条一经公布,孔融便死定了。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加深将自己搜集到的孔对孔融融的死因讲给小组的认识 听。 生谈收获 作业布置 知识巩固题 背诵临终诗 拓展延伸题 作业内容课时教学设计 课 题 授课时间 孔融爱惜人才的孔融 1、使学生了解孔融的生平及主要事迹。 教案序号 课 型 1 新授 教学目标2、

30、熟练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对孔融的为人进行了解。 孔融的资料 教学准备 板书设计孔融 -爱惜人才的孔融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一:故事背景 二:学习新课 三、总结 教师活动 这是汉献帝建安九年,孔融任少府时向曹操推荐盛孝章的一封信。盛孝章名宪,会稽人,也是汉末名士。曾任吴郡太守,因病辞官家居。孙策平吴后,对当时名士深为忌恨,孝章因此曾外出避祸。策死后,孙权继续对其进行迫害。孔融与孝章友善,知道他处境危急,所以特地写了这封信,向当时任司空兼车骑将军的曹操救援。曹操接信后,即征孝章为都尉,征命未至,孝章已为孙权所害。文章叙述了孝章所处的艰难处境,并引用历史上重用贤才的故事,从交友之道和得贤之

31、重要来打动对方,辞意恳切,具有一定的感染力量。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让学生了解发生故事的背景,加深了解孔融爱惜人才付出的牺牲 学生认真听 指名读短文,、分组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认真齐读 听。 2、学生自读短文,注意读准字音。 3、指名学生读短文,读、分组齐读。 4、解释短文的意思。 燕昭王非常尊重人才,用筑高台这种最高礼遇来接见才气平平的郭槐,因此,燕昭王以明主之心,吸引了许多的名士来到燕国。 孔融非常爱惜人才,他认为如果了解别人的才儿没有推荐,就是自己的过失。他懂得:座上客恒满,樽中酒不空,吾无忧矣 教学环节 四、拓展 教师活动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学生活动 将自己搜集到的孔融的

32、爱惜人才的故事讲给同学听。小组长画星。 设计 意图 作业布置 知识巩固题 听了孔融的故事,把自己的感想写下来 拓展延伸题 作业内容课时教学设计 课 题 授课时间 黄河胜景 教案序号 课 型 3 新授 教学目标1、熟读浪淘沙九首,结合译文。理解诗句内容。 2了解作者、作品、朝代。 3了解黄河名胜。 点难点教学重教学重点: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熟读成诵。 教学准备 关于黄河的古诗词 板书设计黄河胜景 浪淘沙九首 唐 刘禹锡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一 创设情境 二新授 : 黄河被称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让我们一起走进黄河,了解我们的母亲河吧!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生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字典

33、读通顺、流利。 让学生结合译设计 意图 激发生学兴趣 让学通过解诗来感黄河景 学习 师范读浪淘沙九首 文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 检查自渎情况 结合译文看懂这首诗了吗? 师给予评价 读 “温馨点击”,了解有关黄河的一些知识。 生齐读, 知名学生朗读。 生理意受美生:黄河因为流经黄土高原,携带了大师:黄河为什么成为“悬河?” 量的泥沙,每年淤积在下游河床中的泥沙有4亿吨左右,所以使黄河成为高出地面10米的“悬河”。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三、总结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欣赏两幅黄河名胜,课下查出它们的名字。 生自由发言。 设计 意图 让学生了解黄河成为悬河的原因。 绵延5000多公里的

34、黄河有许多风景名胜,你知道下面两幅图是黄河上哪两个有名的风景名胜吗? 如果能说出上面两个风景名胜的名字,就在成长袋里画上一颗博士星吧!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作业布置 熟读并背诵古诗。 知识巩固题 拓展延伸题 搜集关于黄河的诗词。 作业内容课时教学设计 课 题 授课时间 黄河号子 教案序号 课 型 4 新授 1、把黄河船工号子读通顺。 教学目标2、结合课文把它读懂。 3、了解历史名人诸葛亮、周瑜。 4、熟读成诵。 教学重点:把黄河船工号子读通顺 5、教学难点:结合课文把它读懂。 关于黄河的诗词。 学重点难点教教学准备 板书设计黄河号子 黄河船工号子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一、 创

35、设情境 二、 新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生听 生试读 同桌互相读 黄河船工架着船像条飞龙似的从昆仑山出来,它摇头摆尾穿过了三门峡。船工们的号子声把邙山都快震裂了,他们在惊涛骇浪中撑船前行。 生:诸葛亮三次气周瑜在江东,又筑祭台借东风。祭起东风后摆三阵,火烧曹营百万兵。 生:抒发了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设计 意图 让学生初步了解黄河号子。 让学生通过理解诗文大意来了解黄河号子。 师简介“黄河号子”的形成来导入新课。 师范读诗歌指名读,看读通顺、读正确了吗? 结合译文,理解大意。 大家对第一首诗的意思理解的很好,下面再来说一说第二首诗的意思。 欣赏温馨点击,积累知识。这些号子抒发了船工们怎样

36、的思想感情?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三、总结 教师活动 黄河船工是从来不行“哑巴船”的。从劳动开始到劳动结束,号子伴随始终。大家知道都有哪些号子吗? 你还查阅到还有哪些黄河号子吗? 那几组黄河大桥在山东境内?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活动 生:“起锚号”,“抛锚号”在船掉头、撑船时,在两船之间穿行时,号子也都不一样呢! 生:小组内搜集并讨论 生自由发言 设计 意图 通过搜集关于黄河号子的资料增长学生知识 作业布置 熟读并背诵古诗。 知识巩固题 拓展延伸题 搜集关于黄河号子的信息 作业内容课时教学设计 课 题 授课时间 黄河精神 教案序号 课 型 5 新授 6、了解黄河的发源、历史

37、、感受黄河文明,体会黄河作为“母亲河”教学目标是怎样全面深入地积淀在中国文化之中的。 7、关注母亲河,加强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学生根据主题收集、整理、筛选资料的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分析运用所得资料的基本方法。 形成文稿或制作的幻灯片。 教学准备 板书设计黄河精神 摇篮、母亲、屏障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三、 创设情境 四、 新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生答:黄河 生答:摇篮、母亲、屏障 “地形环境”“黄河故事”“诗词歌谣”“黄河现状”组,依次发言。 设计 意图 关注母亲河,加强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爱国热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合作学习。情 师:屏幕放映

38、黄河影片片段。 画面上出现的是什么? 请问:人们常常把黄河比喻成什么呢? 你们了解黄河吗? 学生组内交流自己收集到的资料,然后形成组内集体看法。各组推荐一名同学介绍情况,记住:别忘了提供资料来源,也可展示图片等资料,其他同学也可以补充。 下面,有请“地形环境”小组的同学给我们介绍它们探寻黄河的情况。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我国灿烂文化的发祥地,她蕴藏的文化博大精深。 设计 意图 听了以上同学的介绍,你们的三、总感觉如何呢?你对黄河又有结 了哪些新的了解呢? 作业布置 知识巩固题 背诵关于黄河精神的歌谣。 拓展延伸题 搜集关于黄河的资料。 作业内

39、容课时教学设计 黄河颂歌 课 题 授课时间 课 型 新授 教案序号 1 教学目标1. 欣赏五句黄河赞美诗,了解其作者、朝代; 2. 结合译文理解诗句内容; 3. 积累黄河文化; 4. 熟读成诵 学重点难点教重点:通过学习,增加对母亲河的认识。 难点:了解诗句,熟读成诵,自读自悟。 录音机、磁带 教学准备 黄河颂歌 板书设计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指生交流。 一、 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诗是 描写黄河景色的? 导入新 课 自读P55给出的五句诗,了生有感情的朗诵 解作者及出处。 小组合作,讨论诗句二、理解结合译文,理解诗句大意。 大意 诗意并 背诵 检查学生读的情况。 生背诵 再读诗句背诵。 检查学生背诵情况 同桌互相检查 老师抽查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三、当堂检测: 四、小结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现在我们的母亲河的生态环小组合作,设计境遭到了破坏,请假设一则公益广公益广告 告,呼吁保护母亲河。 生谈收获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作业布置 知识巩固题 现在我们的母亲河的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请假设一则公益广告,呼吁保护母亲河。 拓展延伸题 现在我们的母亲河的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请假设一则公益广告,呼吁保护母亲河。 作业内容三字经教学设计 百尺口小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