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第一单元集备.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203869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50.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第一单元集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三年级语文第一单元集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三年级语文第一单元集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三年级语文第一单元集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三年级语文第一单元集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第一单元集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第一单元集备.docx(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三年级语文第一单元集备 第 1 课:春天的小雨滴滴滴 主备人 上课时间 孙丽娜 授课教师 课时 第 1 课时 改备记录 教学目标 1. 学写“铁、沟、推、脉、滑、跌、敲、密、撒、演、播、尝、乳”等 13 个生字,会认“淅、沥、篷、叮、沟、蹄、乳”等 7 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铁皮、水沟、你推我挤、叶脉、滑下来、跌下来、敲响、密密的,撒在、演奏、播种、品尝、乳汁”等词语。 2. 朗读课文,感受春雨的美好、无私,培养学生欣赏春雨、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感受春教学重难点 雨的声音美和精神美;体会作者对春雨的喜爱、赞美之情。 1多媒体课件。 2搜集赞美

2、春雨的词语、诗句。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 导语: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你喜欢春天吗?今天我们学习新学期的第一篇课文:春天的小雨滴滴滴,请齐读课题两遍。 交流:说说春天的小雨在你眼里是怎样的? 梳理:春天的小雨在同学们的眼里是那么的美丽、活泼,请带着欢快的语气再读课题,注意读好“滴滴滴”三个字。 导语:现在就让我们和作者一起走进春天的小雨里,看看你都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理清文章脉络。 带着思考自由读课文。 检查自读情况,帮助学生学习生字新词。 1展示课件第四屏 第一步,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识记情况,正音。 2重点指导“滑、敲、播、乳”等字的书写。 3联系上

3、下文理解词语:你推我挤、演奏、播种、品尝等。 4.请你把找到的描写下雨声音的词语大声地读一读。说说从这些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展示课件第四屏 第二步: 以不同方式读屏幕上的字词,识记字形,感知词义。 再读课文,思考、梳理课文主要内容及文章的脉络。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朗读情况。 2说一说:课文主要描写的是什么?春天的小雨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哪些内容是写雨滴洒落在大地上的情景? 质疑:你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请大胆提出来。 教师相机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将有价值的内容出示在屏幕上,有待下节课深入探讨。 三、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两遍。 抄写两遍生字词。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与设计

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两遍。 抄写两遍生字词。 教学 反思 第 1课: 春天的小雨滴滴滴 主备人 上课时间 孙丽娜 授课教师 课时 第 2课时 改备记录 1、让学生在情境中有滋有味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 教学目标 2、在朗读中体会文章表达的精妙和丰富的情感,放飞想象,读写结合。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结合重点词语的理解,学习作者对春雨声音、春雨唤教学重难点 醒春天、春雨催发种子的细致、生动、形象的描写,迁移练习表达方法。 1多媒体课件。 2搜集赞美春雨的词语、诗句。 教学流程 一、导入谈话 上节课我们初步感受了春天小雨那优美动听的旋律,这节课让我们再一次走进雨

5、中,享受春雨给我们带来的美好、和谐、生机和乐趣。 二、朗读感悟,理解课文,感悟春雨的声音美 ,听配乐朗读。 认真听课文朗读,说说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找出描写雨声的句子段落,想想这些声音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对话 1:哪几段描写雨的声音? 对话 2:作者听雨的地点有什么不同? 学习课文 25 段。 1屋前听雨。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思考:作者在屋前都听到了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读句子回答。 引导:这声音美吗?谁能美美的读一读这个自然段?让我们再次聆听春雨的美妙声音? 指名读,师生评价。教师引读,指导学生背诵。 引导:“同样都是春雨,为什么打在这些事物上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学生各抒己见。 指

6、名试着背一背。 教师范读。“于是,屋子前面小水沟里的水流动起来了,像一股从地底下涌出的清泉,高兴得哗啦哗啦,哗啦哗啦,你推我挤。” 引导:看看你从 老师 的读中听出了什么?理解“你推我挤”的意思,“推”和“挤”说明什么? 过渡:屋前我们听到了美妙的雨声,让我们走近树林里再来听听雨声。 2林中听雨。 默读课文 35 自然段。 要求:请把你在林中听到的美妙声音作上记号,想一想:为什么说“好像地球就是一面鼓,雨滴们叮叮咚咚的,在把地球敲响。”如何理解“整片树林仿佛成了一座音乐厅。” 交流: 树林与音乐厅有何相似之处?这座音乐厅里是谁在演奏?演奏什么曲目? “地球就是一面鼓,小雨滴们要把地球敲”说明雨

7、下得怎样?这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小雨怎样的感情? “嗵嗵嗵!”“咚咚咚!” 嗵嗵嗵 咚咚咚 啪啪啪 朗读这组词语之后,说说为什么有的时候要读得舒缓,有的时候读得急促。 指导朗读,读出雨点的活泼、欢快及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三、小节 这节课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到屋前、树林里听春雨的声音,感受到了春雨的声音美,请同学们再读课题,读出对春雨的喜爱。 整片树林仿佛成了一座音乐厅 板书设计 嗵嗵嗵!咚咚咚! 嗵嗵嗵 咚咚咚 啪啪啪 作业布置与设计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 反思 第 1课: 春天的小雨滴滴滴 主备人 上课时间 孙丽娜 授课教师 课时 第 3课时 改备记录 1、让学生在情境中有滋有味

8、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 教学目标 2、在朗读中体会文章表达的精妙和丰富的情感,放飞想象,读写结合。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结合重点词语的理解,学习作者对春雨声音、春雨唤教学重难点 醒春天、春雨催发种子的细致、生动、形象的描写,迁移练习表达方法。 1多媒体课件。 2搜集赞美春雨的词语、诗句。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导语:上节课,我们和作者一起先去听了春雨的声音,感受到了它美丽的声音,其实,作者不仅听了春雨,还看了春雨。找一找,课文哪一个自然段是写作者看春雨。 二、学习第69 自然段 学习第6 自然段,感受春雨的形象美。 1齐读第 6 自然段。 思考对话。

9、作者看到的春雨是怎样的? 你是怎么理解春雨“随风飘洒,如同轻轻地把种子撒在地上”这句话的? 读了这一段,你感觉到了春雨的什么很美? 学习78 自然段,感受春雨的精神美。 1引导:你喜欢春雨吗?喜欢它的什么?大人们喜欢春雨又是因为什么?下面请你欣赏的小春雨飘飘洒洒的美景。 2交流。 春雨美吗?看完这一动画之后,谁能说一说,春雨对万物的生长有什么作用? 指名朗读7、8 自然段,想想,人们赞美喜爱春雨还有什么原因? 学习第9 自然段。 导语:这么美的春雨,你喜欢吗?请齐读最后一段,读出你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三、总结全文 飘飘洒洒的春雨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请同学们总结一下,春雨美在哪里? 教师总结:

10、听春雨,雨美在声音;看春雨,雨美在样子;赞春雨,它滋润万物,给大地带来绿色,雨,美在无私博大的精神。请你用一句话来表达此时你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请同学们将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赞颂春雨的句子读一读。 四、拓展练习。 春回大地 板书设计 万物盼望春雨 作业布置与设计 请将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赞颂春雨的句子读一读。 教学 反思 第 2 课: 瀑布 主备人 上课时间 孙丽娜 授课教师 课时 第 1 课时 改备记录 1、会认“叠、喻、屏”3 个字,会写“瀑、叠、涌、摊、喻、衬、屏”等 7 个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教学目标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诗歌的节奏、韵律,理解重点诗句表达的意思。背诵课

11、文。 1读懂课文,体会瀑布的壮丽、奇异。 教学重难点 2从诗歌美美的语言中,感受瀑布的雄伟与壮观。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唐代诗人李白写过的望庐山瀑布吗?我们一起来背背。从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写的也是瀑布,作者是现代诗人叶圣陶。 让我们一起动手来写课题。注意写“瀑”字,它的右下部分不是水,而是像一朵溅起的水花。 板书课题:瀑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叶圣陶笔下的瀑布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同学们轻轻地闭上眼睛,边听边感受。 教师配乐诵读诗歌。 多么美的小诗啊!同学们想读吗?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自由地读读课文。注意朗读的要求: 1读准字音

12、,读通句子。 2想一想,课文从哪些方面来写瀑布的?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检查读书情况。 1多种形式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2这首诗共有几个小节?指定同学分小节读书,评价。 3交流:诗歌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瀑布的?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板书:声音 样子 远 近 三、小结 诗歌瀑布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写了瀑布的声音和样子,让我们带上对瀑布的喜爱之情,再次美读诗歌。 四、作业布置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书写生字新词。 板书设计 瀑、叠、涌、摊、喻、衬、屏 作业布置与设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书写生字新词。 教学 反思 第 2 课: 瀑布 主备人 上课时间 孙丽娜 授课教师 课时 第 2 课时 改备记录 1. 引

13、导学生感受瀑布雄伟壮丽的画面,获得美的熏陶,体会作者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2、学习作者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背诵课文。 引导学生弄清作者在不同观察点听到瀑布的不同声音教学重难点 和看到瀑布的不同景象,把看到和听到的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听写学过的生词。 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瀑布的? 板书:声音和样子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这首诗歌。 二、品读课文,感悟诗的意境美 学习第一小节。 1诗人未见瀑布,先闻其声。瀑布的声音是怎样的?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一小节。 2交流,引导学生从瀑布的声音体会

14、瀑布的气势雄伟。 “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 什么是“叠叠的浪”? “叠叠的浪涌上岸滩”会发出怎样的声音? “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阵阵的风吹过松林”会发出怎样的声音? 从瀑布的声音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完成练习题 瀑布的声音像,又像。这样的声音说明了瀑布。 3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一小节,读出瀑布气势雄伟。 学习第二、三小节。 1过渡:还没看见瀑布就听见如此响亮的瀑布声,接下来会看到的瀑布是怎样的? 2自由读诗歌第二、三小节,找出写瀑布样子的词句。 3交流,引导学生体会瀑布的色彩美与形态美。 “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在这个句子中“衬”字是什么意思? 同学们能用上“衬”字来说句子吗? 。 在这句

15、诗中,就是说瀑布在高高的青山衬托下,会显得怎样呢? “一座珍珠的屏”、“如烟,如雾,如尘” 为什么说瀑布像“一座珍珠的屏”呢?在什么时候,瀑布如烟,如雾,如尘呢? 为什么作者写到的瀑布的样子,两个小节会不一样呢? 小结练习。 远望瀑布,瀑布好像。写出了瀑布的美。走到近处,仰望瀑布又像。一阵风吹过,水珠像轻飘,像白茫茫,像纷纷扬扬。写出了瀑布的美。 4指导读诗歌第二、三小节,读出瀑布的色彩美与形态美。 5欣赏到这么美的瀑布,作者会是怎样的心情呢?同学们是否也在读诗的过程中感受到了? 三、拓展延伸 看到这么雄伟、这么壮观的瀑布,你们最想说什么? 四、作业布置 1背诵诗歌。 2根据课文内容画一幅画。

16、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与1背诵诗歌。 设计 2根据课文内容画一幅画。 教学 反思 第 3 课: 古诗两首 主备人 上课时间 孙丽娜 授课教师 课时 第 1 课时 改备记录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教学目标 2借助资料,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理解古诗大意。感受春天的美景。 教学重难点 能借助书中注释和资料来理解古诗的意思。 1多媒体课件; 2. 搜集赞美春天的词语、诗句。 教学流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孩子们,你们喜欢春天吗?老师也喜欢春天,能向大家说说你眼中的春天吗? 2春天是个五彩缤纷的季节。正因为春天的美丽,从古到今,有很多诗人赞不绝口,写了许多优美的诗篇,听说你们能背许多描写 春

17、天的古诗,是真的吗?敢不敢让老师来考考你们?老师出示图画,看谁能又快又准地说出图上画的是哪首诗描写的景色? 二、观察图画,揭示课题。 观察图画。 1你们觉得这图上画的是哪首诗描写的景色? 2学生自由发言。 揭示课题 1这是惠崇画的春江晓景图。宋代诗人苏轼为这幅画写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惠崇春江晓景。 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 三、熟读古诗,触摸美景。 了解作者,读懂课题。 1课前我们已经查阅了和课文有关的资料,谁能结合查阅的资料谈谈对苏轼、惠崇的了解? 简介苏轼。 教学准备 简介惠崇。 初读诗文,读通读顺。 1自读诗文,读准字音。 :提示读诗要求。 2检查自学情况: 纠正字音

18、:指名读诗句,其他认真听,看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找出难记的字,交流识记方法。 借助多种方法落实生字教学任务,结合上下文理解字、词。如:晓、暖、满、短、欲等。 熟读诗文,读出节奏。 1咱们班同学的朗读能力都很出色,谁来读给大家听? 2指名读。 3. 师大声范读,生小声跟读。 :去掉拼音,再读课文。 4相机评价:这几个同学读得都很流利。古诗文有一个特点,具有韵律美,我们可以通过停顿和声调把它表现出来。该怎么在诗句中标出停顿呢?谁来说说? :标好节奏,读。 5自由朗读,指名读,评读,再指读,齐读,师生轮读。 四、 思考。 板书设计 惠崇春江晓景 作业布置与设计 背诵古诗。 教学 反思 第 3 课:

19、古诗两首 主备人 上课时间 孙丽娜 授课教师 课时 第 2 课时 改备记录 1、背诵古诗,对古诗的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 教学目标 2、学习诗配画,培养积累美文佳句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通过想象再现诗句描写的画面,进入意境,共鸣情感,借助想象进行诗配画。 1多媒体课件; 2. 搜集赞美春天的词语、诗句。 教学流程 教学准备 一、品读诗文,拥抱美景。 寻找美景。 :练习。 1. 自由读诗,边读边想,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 2这些景物哪些属于地面景?哪些属于江上景?哪些属于岸边 景? 3再读课文,思考:诗中除了写了以上画面上有的景物外,还写了什么? 4苏轼这样安排太妙了。谁是苏轼的知音,说说这样安排妙

20、在何处? 5准备绘画用的白纸,将各景物安置在白纸上,构图布景。 再现美景。 用词描景。 1用表色彩的词来准确描摹各个景物。 2将色彩添加到景物上。 3锤炼动词,理解意境。 根据各自对诗文的理解,为景物加上恰当的动词。 二、个性阅读,创造美景配乐背诵。 1一首诗就是一幅美丽的画,一首诗就是一曲动听的歌。此时此刻你就是苏轼,此时你就站在春江河畔,听风,戏水,倚竹,赏花,采采蒌蒿,摘摘芦芽,下河捕条河豚,拿起笔,把你看到的景物,听到的欢歌,感受到的喜悦都尽情地表达出来吧。 2学生自由书写。 3全班交流,评议。 三、课外实践,拓展延伸。 孩子们,有许多诗人描写了春天的美景,但诗人笔下的春天各不相同。老

21、师还收集了一些描写春天的诗句。 1:赏析写春天的诗。 2齐读诗句。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与设计 赏析写春天的诗 教学 反思 第 3 课: 古诗两首 主备人 上课时间 孙丽娜 授课教师 课时 第 3 课时 改备记录 教学目标 1、借助资料,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理解古诗大意。感受春天的美景。 2、学习诗配画,培养积累美文佳句的习惯。 通过想象再现诗句描写的画面,进入意境,共鸣情感,借助想象进行诗配画。 1多媒体课件; 2. 搜集赞美春天的词语、诗句。 教学流程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一、情境导入 师:有一天,春光明媚,鸟语花香,南宋诗人叶绍翁禁不住春色诱惑,终于合上书,想到一位朋友家中去欣赏他家园子里

22、的春景。他脚踏木屐,独自缓缓而行,来到朋友家的门前。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我们学习这首诗就知道了。请大家认真看老师写诗题游园不值。读题。 二、初读新诗 1自由读、个别读、师配乐范读、齐读。 2初解诗句的意思,我们以前学到过很多方法,回忆一下,有哪些好方法? 3请大家用这样的方法学古诗。 4你读懂哪句就说哪句。题目是什么意思呢? 5引读法读诗,师:下面我们继续故事:有一天,春光明媚,南宋诗人叶绍翁想到一位朋友家中去欣赏他家园子里的春景。他独自缓缓而行,来到朋友家的门前,轻轻地敲门,可是 读:小扣柴扉久不开。 师:这是怎么回事,扣了这么久还不来开门?是主人不在家吗?不会吧,他是很少出门的呀!噢,他

23、家院门前的台阶上长满青苔,绿得像铺开的地毯,美丽极了。看来园主人是很爱惜春色的,可我穿着一双木屐。哦,主人大概 读:应怜屐齿印苍苔。 师:大概主人爱惜苍苔,怕外人的木底鞋在上面踩上印子,破坏了他家园子里的春景。可是我也不虚此行,你园子里的春色怎么关得住呢 读:春色满园关不住。 师:是啊,满园春色是关不住的呀,你看 读:一枝红杏出墙来。 师:诗人兴致勃勃前来观赏,却连门也没有敲开,大家想想作者心情怎样?读前两句;就在作者徘徊时,他突然看到了一枝粉红色的杏花,开得那样鲜艳艳,那样旺盛,此时心情怎样?读后两句。 三、精读感悟 1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吧!看看作者游园看

24、到了哪些事物? 2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对这些事物的理解。 重点理解“苍苔”。 3一种普通的植物,让我们拿起笔来,一边读一边品,推敲推敲这句诗中的哪个字包含了对我们所见的这些景物的特别情感呢? 4 体会“红杏”用词的美妙。 引导齐读“一枝红杏出墙来” 5“柴扉”重点理解“小扣”之意。 6诗人兴致勃勃地来游园,主人却不在家,现在园门紧闭,他会怎么办呢? 四、想象升华,拓展诗境。 1诗人看到伸出墙外的红杏,会情不自禁地想 到园内的美景。请同学们看看图,设想一下,园内会是怎样的景色? 2这满园的春色如果被其他诗人看到了,会吟出怎样优美的诗章呢?学生吟诵。 3诗人游园不遇,却从出墙的一枝红杏中感受到了满园

25、无限的春意。诗人意外惊喜,不由发出感叹, 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再读全诗。 五、总结收获,课后延伸。 1课后阅读朱自清的散文春。 游 园 不 值 板书设计 失望惊喜快慰 作业布置与设计 课后阅读朱自清的散文春 教学 反思 第 4 课: 柳笛和榆钱 主备人 上课时间 孙丽娜 授课教师 课时 第 1 课时 改备记录 1指导学生运用精读课上学习的阅读方法自主学习课文,了解文章通过对童年趣事的描写,抒发了作者热爱家乡生活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家乡无比眷恋的真挚感情。 教学目标 2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品味重点词语、句子、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3会认“榆、沐、浴、拧、略、呈、奉、混、蔽”9 个

26、字,理解“沐浴、呈现、奉献、浸润、披散、齐整、浑厚、晶莹、混合”等词语。 教学重难点 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出感情,学习在默读中品味语言文字,理解文章内容的方法。 学生准备:新鲜的柳条和榆钱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流程 一、实物导入 1: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 板书课题:柳笛和榆钱 2:文章的作者,围绕着柳笛和榆钱都写些什么呢?让我们细细地读读课文,通过自己的边读边思考去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明确自学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或查字典读准字音 2自己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记下来,准备和同学讨论。 3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4检查自学效果。 开火车

27、认读词语。 开火车一人一段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5思考:柳笛和榆钱给春天里的孩子们带来哪些乐趣?你是从课文的哪些描写中体会到的? 三、师生对话、感悟文本 小组合作读 出示组内学习方法: 、全体同学交流,互相补充。 教学准备 1做柳笛带来的欢乐。 找出描写做柳笛动作的词语,读一读。 从动作中感悟到什么? 自由读,指名读。 2吹柳笛带来的欢乐。 课文通过以下几点体现欢乐之情。愿怎么吹就怎么吹。 吹出的音色各不相同。 我们的样子。 边读边说自己从中怎么体会到这份欢乐之情的。 柳笛:可以抓住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折下”“切割”“撮一撮”“猛一下抽出”,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

28、做一做这些动作! 小组合作读。 出示文字片 请你联系上下文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自己读读这段话,感受这份情感。 3榆钱给孩子们带来怎样的欢乐? 摘榆钱 找出描写榆钱样子的句子读一读。 思考:这样写说明了什么? 你感受到了孩子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小结:童年的趣事令人回味,令人向往。 4. 回读全文,讨论解决: 为什么开头写柳树、榆树的样子?与做柳笛、吹柳笛、吃榆钱有什么联系? 5. 总结全文,谈收获。 四、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柳树和榆树给春天里的孩子们带来了很多的乐趣,你还知道有哪些树给春天增添了色彩,给孩子们带来了欢乐呢? 积累文中描写的生动的词语或句子。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与设计 摘抄文

29、中描写的生动的词语或句子 教学 反思 语文百花园一 主备人 上课时间 孙丽娜 授课教师 课时 第 1 课时 改备记录 教学目标 1. 通过形近字、成语、诗句的学习与积累,感受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而独特的内涵与底蕴,培养学生学习母语的良好习惯。 2. 通过感受修辞手法在语句中的作用,丰富学生语感,提高其语言表达水平。 教学重难点 通过感受修辞手法在语句中的作用,丰富学生语感,提高其语言表达水平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教学准备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将畅游美丽的百花园,这里有有趣的汉字、美妙的句子、还有丰富的词语、精美的短文、更有神奇的语文大课堂,带上你 们的好心情与老师一起出发吧! 二、

30、感受“汉字真有趣” 文中汉字。 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第一行字都含有“朿”,第二行字都含有“束”。 看文中插图,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朿”不封口,像长着尖尖的刺; “束”封口,像绳索把树枝捆起来。 自由读学习小伙伴的话,说说:你怎样识记含有“朿”、“束”的字? 游戏巩固:一分钟找家行动。 策 眼 江 河 枣 海 语 棘 读 瞅 浪 谈 议 刺 晴 与“水”有关的字: 与“目”有关的字: 与“言”有关的字: 与“刺”有关的字: 三、尝试“用加点的字说句子” 出示句子,自读自悟: 1. 雨点落下来,发出的声音好听极了。 雨点落下来,发出各种声音,整片树林仿佛成了一座音乐厅。 2.

31、风一吹,水花到处飞舞。 风一吹,水花四散,如烟,如雾,如尘。 说说: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师生交流:哪个句子好,好在哪? 句子大变身。 师生共同参与句子大变身活动。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与设计 用加点的字说句子 教学 反思 语文百花园一 主备人 上课时间 孙丽娜 授课教师 课时 第 2 课时 改备记录 教学目标 通过课外阅读,扩大学生阅读视野,学习阅读方法,培养阅读习惯。 教学重难点 用比喻、排比的方式说句子,提高其语言表达水平。 教学准备 教学流程 一、指导“读读背背” 小组合作读词语,说说: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指名读、齐读、接力读,熟读巧记。 师生交流:你理解了哪个词语? 活学活用

32、: 春天来了,。你瞧,我们来到花园,只见。你听,我们来到河边,只见,真是。 说说你搜集的关于“春”的四字词语。 二、交流“我的采集本” 自由朗读文中诗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展示搜集的写景诗句。 小组合作:交流“我的采集本”,互相摘抄描写美丽景色的诗句。 三、走进“阅读平台” 自由朗读假如风有颜色,要求读准读通。 同桌互相听读短文,互相正音。 师生交流: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小结学生质疑,小组合作。 教师巡视,指导小组学习。 教师范读,学生闭眼想象。 拓展:假如风有颜色,你会想到什么? 假如风有颜色,校园里的风应该是 。 假如风有颜色,街道上的风应该是 _ 。 假如风有颜色,森林里的

33、风应该是 _ 。 四、布置作业 到大自然中观察春季的各种花,写观察日记。 板书设计 假如风有颜色 作业布置与设计 到大自然中观察春季的各种花,写观察日记 教学 反思 语文百花园一 主备人 上课时间 孙丽娜 授课教师 课时 第 3 课时 改备记录 教学目标 通过“花的世界”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搜集处理信息能力、 交际合作能力及写话能力。 教学重难点 根据搜集到的花朵,抓住其形状、颜色、长势等写一段话。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教学准备 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同学们一定认识这些花,用一句话说说你的了解。 二、走进“花的世界” 注意观察,说说:花的名称、形状、颜色、长势。 小组合作,讨论

34、交流。 师生交流: 水仙花:白嫩的茎里抽出好几条嫩绿的枝叶,在一丛一丛的绿叶间,错落有致地开着几朵洁白如玉的小白花,花中还嵌着金黄金黄的花蕊。 桃花:粉红艳丽,五个粉色的小花瓣合成一个小圆脸,花瓣那许多纤细的花蕊,顶着一粒粒淡黄的小点,三四朵小花围成一个小圈,在春风吹拂下真像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羞涩地跳着“圆舞曲”。 杜鹃花:个子不高,但是花枝很多,一朵赛过一朵,一簇赛过一簇。每一个花枝的顶端都是背靠背的开着。每朵花有两层花瓣,外边有五层大花瓣,里边有五层小花瓣。 交流观察日记,进行介绍,并修改。 你所喜爱的花,你还可以去了解它的什么? 你怎样去搜集这些资料? 三、布置作业 搜集资料去了解你所喜

35、爱的花。 板书设计 花的世界 作业布置与设计 搜集资料去了解你所喜爱的花。 教学 反思 语文百花园一 主备人 上课时间 孙丽娜 授课教师 课时 第 4 课时 改备记录 教学目标 通过“花的世界”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搜集处理信息能力、 交际合作能力及写话能力。 教学重难点 根据搜集到的花朵,抓住其形状、颜色、长势等写一段话。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教学准备 一、交流“花的世界” 指名上台展示搜集的资料,说说各自的收获。 老师出示搜集的资料 桃花 有小花白碧桃、大花白碧桃、五花碧桃等品种。花单生,有白、 粉红、红等色,重瓣或半重瓣,花期 3 月。桃花原产于我国中部及北部,栽培历史悠久,

36、现各地广为种植。喜欢阳光、耐寒、耐旱、不耐水湿。桃花可以食用、美容,还可以治病。白居易曾用古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描写桃花带来的春的气息。 引导学生小结: 根据所喜爱的花自由组成小组,合作完成: 1. 交流资料,说一段话介绍喜爱的花。 2. 整理资料,写一段话介绍喜爱的花。 二、共享“花的世界” 小组推荐代表,介绍喜爱的花。 师生交流,指导写话。 小结: 1. 先整体后局部的顺序; 2. 抓住形、色、姿写出花的特点; 3. 结合想象,用上好词佳句进行描写。 4. 可以运用资料进行补充介绍。 举办“花的世界”展览。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与设计 举办“花的世界”展览。 教学 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