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呼吸道感染预防控制措施.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206445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7.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下呼吸道感染预防控制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下呼吸道感染预防控制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下呼吸道感染预防控制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呼吸道感染预防控制措施.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下呼吸道感染预防控制措施福贡县人民医院 下呼吸道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一、减少或清除口咽部胃肠道病原菌的定植与吸入 1、改进营养支持治疗方法 尽可能采用胃肠内营养,小肠喂养可最大限度减少细菌通过肠粘膜向外移行,并维持正常肠道菌群平衡。 2、控制胃内容物返流 使病人采用半卧位,尤其是机械通气的病人采用此姿势是减少胃内容物吸入下呼吸道的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3、使用硫糖铝替代H2-受体阻滞剂和抗酸剂防治消化道应激性溃疡。 4、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的使用可引起口咽部菌群失调,因此应合理使用,以维持正常的菌群状态。 二、切断传播途径 1、洗手 医务人员在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呼吸道插管或气管切开病人后应洗

2、手。 2、医疗器械的消毒与灭菌 呼吸机管道、湿化瓶、雾化液等呼吸道治疗设备的污染是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的一个重要传播途径。因此,应定期对呼吸机管道及湿化瓶等进行更换消毒,用于雾化的液体一定要严格无菌。 3、隔离措施 对病人及病原体携带者应采取适当的隔离措施,对MRSA、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病人及携带者积极治疗的同时,予以隔离。对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的病人或携带者必须隔离。对高危病人如器官移植、粒细胞缺乏症等严重免疫功能低下者应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 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可采用多种方式提高病人机体免疫功能。 四、护理工作中的预防控制措施 1、坚持病室通风换气,湿式清扫,不在室内及走廊内抖被单等。 2、

3、鼓励、指导并协助术后病人勤咳、深咳、深呼吸、采取体位引流及叩背手法助病人排痰;控制影响病人1 福贡县人民医院 术后咳嗽、深呼吸引起的疼痛。 3、在接触两个病人之间,在处理呼吸道分泌物和污染物品后及接触另一病人、物品和周围环境表面前;在接触人体污染和清洁部位之间,应更换手套和洗手。 4、直接接触下呼吸道粘膜的物品必须灭菌或用高效消毒法处理。使用中的氧气湿化瓶每天消毒,内盛无菌液体每天更换。备用的湿化瓶每周消毒干燥保存。 5、对于气管切开病人,切开部位及其周围应保持清洁干燥;在切开部位的一切操作均应采用无菌技术;吸痰时原则上吸痰管只能提拉一次。 6、有呼吸道感染的医护人员不应直接护理高危病人。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