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语文课外古诗词赏析.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206481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2.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语文课外古诗词赏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上语文课外古诗词赏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上语文课外古诗词赏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上语文课外古诗词赏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上语文课外古诗词赏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上语文课外古诗词赏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语文课外古诗词赏析.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上语文课外古诗词赏析八上语文课外古诗词赏析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作者借百川归海、一去不回来比喻时光之匆匆易逝,感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劝勉世人要珍惜光阴,有所作为。 2、写法有何特点? 以景寄情,由情入理。 3、诗中写大自然的景物目的是什么? 用自然景物由盛到衰,从生到灭的规律暗示人的寿命有限 4、如何理解“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一句? 以江河东流入海不复西归为喻,说明光阴一去不返。 5、这首诗在说理方面有什么特点? 用联想和一连串的比喻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

2、6、长歌行中激励人们珍惜时光、奋发努力的诗句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徒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描绘“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所展现的画面。 层层树林已染上萧瑟的金黄的秋色,起伏的山峦唯见落日的余晖。整个画面萧瑟恬静。 2、“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引用了怎样的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薇是一种植物。相传周武王灭商以后,伯夷和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抒发孤独抑郁的心情和避世退隐的愿望。 3、“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表现了孤独抑郁的心情。 4、本诗写景有特色? 颔

3、联写的是秋野静景,颈联写的是秋野动景,以动衬静,意境更显静谧。 5、说说“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句中那几个词用的好? 这一句着力刻画视野所见山野放归的生动场景,为整个静谧的画面注入一股活力。句中的几个动词“驱”、“返”、“带”、“归”,用的自然而准确,这种动态式的描写愈发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宁静,诗人于一静一动的描写之中,把山山树树、牛犊猎马交织成一幅绝妙的艺术画卷。远景与近景的搭配,自然和谐,令人不能不产生某种遐想,甚至忘情在安逸闲适的田野之中。 早寒江上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

4、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2、首联“木落雁南度, 北风江上寒”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落木萧萧,鸿雁南翔,北风呼啸,天气寒冷,作者活画出一幅深秋萧瑟凄清的景象。 3、尾联情景交融,请分析。 滔滔江水,与海相平,漫漫无边,加以天色阴暗,已至黄昏。这种景色,完全烘托出作者思乡怀亲之情和前路茫茫欲归不得的愁绪。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的望洞庭湖所见的画面。 秋水盛涨,八月的洞庭湖,湖水满满,和岸上几乎平接。远远望去,水天一色,洞庭湖和天空接合成了完完整整的

5、一块。湖面上水汽蒸腾,如烟似雾,仿佛广大的沼泽地带,都受到湖的滋养哺育,才显得那样草木繁茂,郁郁苍苍。湖水澎湃动荡,稳固如山的岳阳城好像也瑟缩不安地匍匐在它的脚下。 2、 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诗人不甘于仕途的失意和寂寞,一心想施展自己的抱负,希望张丞相能给予引荐,表现了诗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3、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八月秋高,湖水盛涨,圆圆满满,与岸齐平;远远望去,烟波浩渺,水天一色,浑然一体。景象极其壮阔。 4、品味“蒸”与“撼”。 “蒸”字意思是蒸腾,给人以蒸蒸日上的动态感;“撼”字犹如万钧雷霆,“炸”得岳阳城天摇地动,这这两句锤炼词语,以静衬动,凸现洞庭秋水虎吼雷鸣的勃

6、勃生机。 5、后两联一语双关,请分析。 “舟楫”的另一层意思便应理解成“引荐的人”或“伯乐”。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申足上文,表示自己愿意出仕。言外之意,希望得到对方的指点引荐。 6、本诗中含蓄的表达了诗人出求仕之心的诗句是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品读全诗,展开联想与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颈联所展现的画面。 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 2、“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这两句诗情景交融。试想象烟

7、波江上日暮之景,体会其中融入的乡愁之情。 太阳快要落山了,夕阳染红了长江,天色越来越暗,何处是我的家乡?等待我的又将是一个不眠之夜。长江上烟雾笼罩,波涛浩渺,更引起诗人无限的乡愁。 3、诗的一、二两联借今昔变化之大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抒发人去楼空、世事苍茫的感慨。 4、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愁”字。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映,情景交融。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忧思之情。 5、崔颢的黄鹤楼:以写景出名的诗句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

8、萋萋鹦鹉洲。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鹏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展开联想与想像,描绘首联所展现的画面,并赏析“横”与“绕”两字的妙处。 远处,清脆的山峦横亘在城外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东潺潺流过。“横”字勾勒青山的静姿,“绕”字描画白水的动态,十分准确传神。 2、颔联写送别之事。其中“别”照应诗题中的“送”,“孤蓬”是比喻手法,照应诗题中的“友人”。“蓬”之前用“孤”来限制,准确而生动地描摹出朋友的孤单无依,行迹无定。 3、颈联情景交融,试分析。 “浮云”“落日”之景与“游子”之“意”、“故人”之“情”交融,拓展意境。 4

9、、尾句“班马鸣”犹作离别之声,衬托了离情别绪。 5、 诗人骑马与友人送别。请简要分析本诗以“萧萧班马鸣”收笔的妙处。 诗的最后写诗人与友人挥手告别,两匹马仿佛理解主人心情,禁不住萧萧长鸣。马尚且如此,人的感情自然不言而喻。不写人而写马,将离别之情渲染得更加深切动人。 6、送友人中写落日将下,依依不舍来喻故人之情的是: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自古“秋”“愁”难离,马致远有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王绩有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2、“晴空一鹤排云上”,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在秋日晴空中,一鹤凌空而去,冲破了秋天的

10、肃杀氛围,画面积极乐观。 3、这首诗一反传统悲秋的凄凉基调,为秋天谱写出一曲欢畅、明丽的赞歌。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具有怎样的情怀? 可以看出诗人开阔的视野和豪迈乐观的情怀。 4、写出一句含有“秋”字的诗句。 示例: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5、以议论直接表达秋日胜春朝的诗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借物抒发了乐观豪迈之情的诗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鲁山山行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1、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颈联所展现的画面。 傍晚,暮色降临,霜雾弥

11、漫,山林空荡,熊爬到树上逗乐,小鹿跑到溪旁饮水。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在写景之中处处流露出游山的欣喜和愉悦,充满野趣,表达了诗人喜爱大自然的感情。 3、颔联中“改”与“迷”妙在哪里? “随处改”这个“改”字用的妙。幽静的鲁山,随着观察角度的变化,景色也在变化。因为“行”,所以好峰才处处改,由一个画面换成另一个画面。以“改”字体现“行”,正切合诗题“山行”的意思。“幽静独行迷”,“迷”的原因正是诗中说的,一是曲径幽深,容易走错路,二是独行,自己一个人,无人指路,也容易走错路,于是“迷”了。这里把一个人游山的体验逼真地便显出来了。 4、开篇即表达了自己对山野景色的喜爱之情的

12、句子适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诗中与“横看成岭侧成峰”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文中表现林深的句子是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浣溪沙 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静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说人生再无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 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上片所展现的画面。 山下溪水潺潺,溪边的兰草才抽出嫩芽,蔓延浸泡在溪水中。松柏夹道的沙石小路,经过春雨的冲刷,洁净无泥。时值日暮,松林间的杜鹃在潇潇细雨中啼叫着。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这首词表现了作者虽身处困境却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3、从表达方式上看,上片写景,描绘清新明丽的春景,流露出词人愉快

13、心情。下片议论,表达出词人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和乐观豪迈、锐意进取的人生态度。 4、同为浣溪沙,晏殊却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抒发了词人对时光易逝的感伤。 5、描写山下清新春景表现诗人愉快心情的句子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诗人联想到人生也可老当益壮,劝勉人们珍惜时光、奋发有为的诗句谁说人生再无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诗中“僵”与“孤”,写出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处境?它们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僵”、“孤”意为卧病在床,孤苦无助,其作用是以“僵卧孤村

14、”来反衬“不自哀”,更显其志坚定不移.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表达了作者要为光复故土、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和炽热的爱国情怀。 3、本诗表现诗人处境的词语是僵卧孤村,表现诗人情怀的词语是戍轮台。 4、请你对“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一句略作赏析。 “风吹雨”既是现实生活,又象征南宋王朝的命运。诗人从“风吹雨”联想到南宋王朝摇摇欲坠的处境,把现实与梦境自然的联想起来,是“铁马冰河”的梦境和“戍轮台”的平生壮志融为一体,抒发了爱国之情。 5、梁启超对本诗作者曾有这样的评价:“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竟不平。”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作者什么样的品格? 满怀报国热情,矢志不渝。 6、作者巧妙地将梦境与现实结合,表现诗人爱国之情的诗句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客中 周启芳 编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