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诗歌赏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诗歌赏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下诗歌赏析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诗歌赏析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本诗是古代酬赠诗中的佳品,其感情基调是由低沉愤懑到高昂乐观。 2、诗的第一联作者通过“凄凉地”和“弃置身”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字句的渲染,表达出诗人被贬后的愤懑不平之情。 3、这首诗的首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遭遇? “凄凉地”、“二十三年”等词可以看出诗人远离京城,身处荒僻之地,长期被弃用的现实。 4、“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一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运用典故抒情,委婉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亲
2、朋好友的无限思念和对物是人非的感慨。 5、诗的第二联中借用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闻笛赋:怀念故友。 烂柯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6、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句所展现的画面。并说说该诗句揭示的自然规律? 大江之上,沉舟之侧,千帆竞发;自然中,枯树前头,万木争春,一片春色。 这两句诗作者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暗示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新事物必将战胜旧事物,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 大江之上,沉舟之侧,千帆竞发;自然中,枯树前头,万木争春,一片春色。
3、“沉舟”“病树”是诗人自喻,包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但他对未来并不失望,坚信“沉舟侧畔”必然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终究会万木争春,表现出诗人虽身经危难,但仍保持坚定意志的积极乐观、豁达豪迈的胸襟。 这两句诗作者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暗示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新事物必将战胜旧事物,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7、作者说“暂凭杯酒长精神”,作者果真是靠“杯酒”长精神吗?谈谈你的看法。 不是,真意是在朋友的关怀下,振作精神,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以此结尾,收到语已尽而情未了的艺术效果。 8、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试作简要分析。 主要表达了诗人虽身经危难,但仍保
4、持坚定意志的积极乐观、豁达豪迈的情怀。作者虽以“凄凉地”“弃置身”“闻笛赋”“烂柯人”“沉舟”“病树”表明内心的凄苦,但更以“千帆过”“万木春”表现出诗人虽身经危难,但仍保持坚定意志的积极乐观、豁达豪迈的情怀。 9、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达作者被贬时间之久,慨叹世事变化的惆怅之情的诗句是: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1 10、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运用典故抒发情感的诗句是: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1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诗人借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哲理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摆脱现实处境,展望未来风光,借
5、景物变化暗示社会发展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现作者积极的人生态度,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告诉我们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15、礁石无法阻挡江水滔滔东流的豪情,冬雪不能耽搁春天翩然而至的脚步。同样,战争、瘟疫也一样不能阻止滚滚前进的历史车轮。正所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达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7、酬乐天
6、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酒”振奋精神,表现诗人坚定乐观的诗句是: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8、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点明题意的诗句是: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9、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扣合题目的诗句是:今日听君歌一曲。 20、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现诗人意志不衰,坚忍不拔的气概,并成为点睛之笔的句子是:暂凭杯酒长精神。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1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既指自然界的东风,又指促人成功的机遇,诗中的周郎指周瑜。 2从题材看,这首诗是咏史诗,前两句写兴感之由,后两句议论感慨。 3请赏析“东风
7、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锅二乔”。 答: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倘若不是东风给周瑜的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此句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以小见大,深刻警醒。也表达了这样的感慨: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 4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表达了自身感慨: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同时也抒发了自己胸怀大志而不被重用的抑郁不平之气。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2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
8、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词的上片描写作者在天上、人间的徘徊和矛盾。下片对月抒怀,结尾以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作结。 2赏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婵娟”指美好的样子,这里指月亮,这两句表明了情意的相通不受空间的阻隔,这是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美好祝福,表达了词人乐观旷达的情怀,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3这首诗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 词的上片叙述了词人的身世之感和思想矛盾,下片抒发对兄弟的怀念之情。这首词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情感,一方面都对现实的不满,另一方面又对理想充满信心。不过贯穿始终的是词人热爱生
9、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首联写了作者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因科举而走入仕途和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2诗中第二联 , 运用比喻的方法 , 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 , 无可挽回 , 以“雨打萍”比喻 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 , 时起时沉( 意思相近即可计 1 分,不够准确酌情扣分) 3.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 答: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
10、方式 (1 分 ), 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 (1 分 ), 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1 分 ) 4“辛苦遭逢起一经”中“一经”指的是 儒家经典 5用你自己的话描述“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的打萍”所反映的国家和作者个人的境遇 答: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 6反复诵读诗中具有丰富内涵的画线句,写出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答:舍生取义的高尚情操 7、诗中以“风飘絮”、“雨打萍”的形象比喻,抒写了 国破家亡 的悲哀;借 惶恐滩 和 零丁洋 两个地名,暗示了形势的险恶和作者境况的危苦。(2分) 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河表
11、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3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曲子开头怎样描写潼关地势?作用是什么? 答:以“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以“怒”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的险要。 作用:A引发历史兴亡之感慨。B极言潼关之险,意在说明历代王朝仍然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突出主题。 2结尾“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议论针对什么事实而发? 历代王朝兴亡更替,“宫阙万间”修又毁,毁又修,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灾难。 3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对劳动人民的无比同情,对统治阶级无比失望和怨恨的复杂情感。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
12、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 2.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仆么? 3.这首诗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请选这四种表达方式中的任一种,作简要评析。 4.历来论者对这首诗的第六句持不同见解:有认为“悠然见南山”好的,也有认为“悠然望南山 ”好的。请简明扼要地谈谈你的看法。 5.前二句诗刻画了诗人自己的形象,请你说一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形象。“采菊”这一动作中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 6.把“悠然见南山”的“见”字改这“看”“望”等字,
13、表达效果是不是一样?这什么作者要这样写? 7.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说说后二句景物描写的含义。这种描写与前二句的人物描写有什么联系? 8.诗中最能体现诗人隐逸生活情趣的一个词是_。 9.诗中描写的景物突出了_特点。 10.既然“结庐在人境”为何没有“车马喧”,请用诗中句子作答。 (1分) 11.“悠然见南山”中的“悠然”一词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2分) 12.能否把“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改为“望”字?为什么?(3分) 1.示例一:“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 示例二:“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意。(任选一词,言之成理即
14、可。) 2.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 (意思对即可。) 4 3.一、二句记叙,概括写出诗人生活环境,第二句揭示的情境对于第一句是极少的例外,所以用一“而”字作坚决地转折。三、四两句议论,以自设宾主的设问方式揭示出心志淡远是在“人境”中独享安闲的缘由。五-八句细致的描写采菊的过程,并以所见写心境,“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中自有“悠然”的心境。收尾两句抒发感情:“忘言”中渗透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由衷喜爱。 4“见”字好,“见”更能显示出诗人采菊时,未留心、不经意间与庐山美景猝然相遇的“悠然”情态,从而标志出诗人悠然、淡泊,超脱于尘杂之外的情愫,自然真切。 “望”字好-“望”表示有意识地凝目眺望,更能寄
15、托诗人对僧道云集的庐山胜地一往情深的向往,是诗人隐逸思想的真实外化,体现着艺术形式服从于思想内容的创作原则。 5.写一个悠闲自得的诗人形象。“采菊”的动作不是一般人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俗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 6.见”是无意中看见,把人和物融这一体。“看”或“望”好像是有意地远看,使人和物拉开一段距离。效果不一样。 7.表面上是写太阳下山了,倦鸟也知道还家,实质上是劝告人们不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之中,要返回到这美好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 8.“心远”或“悠然”(答出其中一个即可) 9.宁静、平和、闲适、恬淡(答出其中一个即可) 10.心远地自偏(1分) 11.“悠然”写出了诗人那种恬淡、闲适的心
16、情(2分) 12.不能。“见”表现的不是诗人对山的有意观望,而是在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眼帘的状态。(3分) 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第二句连用了停、投、拔、顾等几个动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和感情的激荡变化。 2“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 答: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作者悲愤、失望的情绪。 3“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的艺术手
17、法是什么?简要分析。 答:用典故。运用“姜尚”和“伊尹”的典故,表达了作者渴望遇到明君建功立业的愿望,对前途仍抱有希望。 4、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从怀才不遇和仕途不顺的苦闷茫然,变为对仕途前程的期盼,再到坚信。 5、纵观全诗,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举例说明。 答:积极、乐观,对前途充满信心。如结尾的两句,表明诗人在仕途遭受重大挫折,心情极为 5 苦闷之时,仍然对前途充满信心。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zh),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sn)入珠帘湿罗幕,狐裘(qi)不暖锦衾(qn)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
18、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qing)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ch)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狐裘不暖、锦衾薄、角躬不得控、铁衣冷难着”说明了什么? 答:都生动地说明了边地雪天的奇寒叫人难以忍受。 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答:表达了作者因作者返京而无限惆怅的思想感情。 3、赏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一千古名句。 此句以春花喻冬雪,比喻新颖奇特,颇有浪漫色彩。不但给人以色彩的美,而且把视觉和嗅觉并用,给人以馨重,为千古咏雪名句。 己亥杂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
19、东指即天涯。 1这首诗写的是诗人辞官告别寓居多年的京城,回归故里时复杂心情:既有离别的伤感,也有回归的喜悦,更有继续忠心报国的信念。 2请你谈谈对“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理解。 答:这两句诗托物言志,诗人以落花自喻,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命运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议论。表达了诗人高度的爱国热忱和崇高的献身精神。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此诗的作者是王勃,他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 2下列对诗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送别诗。“城阙辅
20、三秦,风烟望五津”写出了送行的地点和友人要赴任的地方。写景气势宏伟,寓不必伤别之意。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写对友人的安慰:彼此处境相同,感情一致。一股悲伤之情油然而生。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全句一扫离情别绪,把缠绵的儿女之情一笔撇开,代之以豁达锭观的感情,表现了他不平凡的胸怀和抱负,给人以莫大的鼓舞和安慰。 D、“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两句承上作结:既非远别,又同为宦游,虽别而如此为邻,别时则不应有儿女之态。 答:B 6 3.说说千古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好在哪里? 答:语言形象而凝练,饱含深情而寓含哲理。自古以来,写离别的诗作大多情感悲伤,基调低沉,而这
21、两句则全无伤感之情,写得昂扬乐观,能给友人以安慰和鼓励,这种对待离别的积极态度值得称道。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1给全诗划分朗读节奏。 答: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的“古人”、“来者”具体指代的什么人? 答:“古人”指古代惜才爱才的贤明君主;“来者”是指诗人以后的贤明君主。 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表现了诗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不能实现远大政治理想的悲凉、压抑感和孤独感。 4这首诗在遣词造句上没什么特殊之处,千百年来却一直不减它动人的力量。试谈谈你
22、对这首诗的理解,并分析它在艺术表现上的特色。 答:这首诗传达出时间的绵长无尽,以及个人置身其中的孤独感,唤起的是人类共有的那种在广袤时空中常不知自己置身何处且何去何从的茫然感。它在艺术表现上的最大特色是直抒胸臆,不借助具体的景或事,而靠感情本身的力量来打动人。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如意,明朝(zho)散发弄扁舟。 1诗中用比兴的手法表现作者绵绵无尽愁情的语句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2
23、试描绘激起诗人酣饮高楼的豪情逸兴的万里秋空图。 答:秋高气爽,长空万里无云,一群群大雁排着整齐的队列,向南方飞去。 3诗中诗人的心理变化历程是什么? 答:愁苦烦忧振奋更加愁苦。 4有人认为诗的最后两句表现出了诗人消极的态度,对此,你是如何认识的? 李白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在当时的条件是无法解决的。因此,他总是陷于“不称意”的苦闷中。而且,只能找到“散发弄扁舟”这样一条摆脱苦闷的出路。这样做不免有些消极,但是他这样做也是在表示对恶势力的不屈服,表示与现实社会的决绝。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
24、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7 答: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当你高兴地走近细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色了。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表达了作者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3选出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 A、诗中真正写景的是一、二两句,作者抓住早春特有的景物小雨中的草色来写,富有诗情画意。 B、“草色遥看近却无”是全诗中最精彩的一句,草色若隐若现,似有似无,萌动着无限的生机,以此景写早春最为恰当。 C、后两句转入议论、对比手法,指出满城烟柳之景是早春最迷人的景象。 D、作者将此诗送给好
25、友张籍是希望他能走出家门去感受一下早春气息,“最是一年春好处”也含着激励人们珍惜早春这一美好时光的意思。 答:C 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一二两句说,作者自己进入中年以后即开始厌倦尘俗,晚年就归隐于终南山边。王维终南别业阅读答案附赏析。 B三四两句说,作者经常独自游山赏景。“每”即“常常”,“胜事”指山中美景。 C五六两句写游山之趣:沿着溪水行至尽头,还可以坐下来看白云从岩岫间生起。 D七八两句中说,作者偶遇山中“林叟”,与之谈笑言欢,竟不舍得让老人回家
26、。 E.这首诗没有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而重在表现诗人隐居山间时的心境。语言虽平白如话,却极具功力,诗味、理趣二者兼备。 2.这首诗三、四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各是哪个字?请结合诗意作简要分析。(4分) 3.赏析颈联“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D七八句是说作者在山林偶遇“林叟”,与之谈笑言欢,以至忘了归期。 2.最精炼传神的两个字分别是“独”和“空”。诗人只身独游终南山,只是随兴而为;满山美景不需与人共享,但求自己心会其趣而已。这两个字表达出了诗人归隐后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或: 8 最精炼传神的两个字分别是“独”和“空”。诗人兴致来时,只能独自游
27、山;纵有满山美景,也只能一人欣赏。在离尘绝俗的空静中也不得不承受着随之而来的孤独落寞。 3.诗句描写诗人随意而行、闲看云雾的状态,表现了闲适的心境。由赏景时行至水尽头,又能看云起云落的妙境,领悟出处世的无穷变化以及求学明理的无穷奥妙。诗中有画。有或行或坐的诗人形象,有云卷云舒的山间气象,物我交融,浑然一体。动静结合,构筑了一幅恬静的水墨山水图景。 4.退隐山林的闲适。陶醉大自然的情趣。潜心修道的禅趣。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从格律上看,这是一首律诗,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爱情诗
28、。 2李商隐写了不少“无题”诗,以“无题”为题等于没有题目。你能根据诗的内容为本诗拟写一个题目吗? 答:如相思 3这首诗的前两句写什么内容? 答:暮春时节,主人公触境伤情,怅恨别离。 4请从内容、情感、语言或写法四个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进行赏析。 答:内容、情感此联表达了诗人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现用来比输默默的无私奉献精神。 语言、写法此联以“蚕”“蜡炬”为喻,并运用谐音的方法。“丝”与“思”谐音,暗指“相思”,下句写蜡炬燃烧时流下的蜡汁喻“相思泪”,两句诗比喻对爱的人思恋到死才能停止,表达对爱情的无比坚贞。 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
29、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哲理诗,一、二句作者用“千寻”突出塔高,为下文作铺垫。 2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 答: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 3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答:借景抒情。说明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表明作者不怕对改革的非议、阻扰,具有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本词作的作者是南唐亡国之君 ,史称 ,在中国词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9 被称为“ ”。 2.这首小令是南唐李后主降宋后所写,借以表达他的 。其感情基调
30、是 。3.文中点明伤情的地点是 ,时间是 ,季节是 。 4.词中写景简练而有序:“ ”一句是写仰望之景,“ ”一句是俯视之景。 5.上阕中的词语 ,既点出了时令,又写出了词人 的心绪。 6.“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中“无言”与“月如钩”表现了词人当时什么样的心境。 7.“月如钩”是特定环境下的月景,在文中有什么表达作用? 8.“锁”字是传神之笔,试赏析。 答: 9.这首词上片描绘出一幅怎样的景色? 10.“剪不断,理还乱”是以麻丝比喻愁思。这样写有什么妙出?现在人们用这一比喻有什么新意? 妙处: 新意: 11. 词人是如何表现离愁的?请根据三四句词意作简要赏析。 答: 12. “别是一般滋味在
31、心头”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请你说说词人此时心头是什么滋味。 答: 13.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答案: 1.李煜 李后主 千古词帝 2.愁苦之情;孤独、寂寞、凄凉 3.西楼台;夜晚;秋天 4.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5.清秋;孤独、寂寞、凄凉等 6.表现了词人因目睹残月而想起故国时产生的惆怅寂寞 7.从月的形状上看是残月,象征人事的缺憾,蕴寓着冷落凄清的感情; 从月所反映的时间上看,并非月圆团聚之时,为下文的“离愁”营造了气氛。 8.人间秋色,无所不在,如何能“锁”住,被“锁”者,非清秋也,是指人。 9.深秋月夜庭院的清幽景色 10.用“丝”写“思”的谐音,形象地把“
32、离愁”这种抽象的感情写活了,写出了一种非常深切的人中感受。用以指内心的烦乱或某些事难以处理解决。 11.词人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抽象的愁绪比喻为具体的丝线,形象生动的写出了词人愁肠百结难以排遣的心情。 12.用来形容只有自己内心知晓的那种难以言说的感受。 心境一:幽怨。想我李煜才气纵横,风流一世,音律金石诗词无不精通,试问: “为何寡人偏偏是个皇帝?” 10 心境二:惆怅。当年繁华当年梦,依稀在否? 心境三:孤独。佳丽美酒,灯火飘摇,飘忽渐远,已不在身侧,唯有牢冥幽火,寂寂暗月伴我。 心境四:离愁。家国天下何在?都在遥遥挥手的梦里。 心境五:求死。国破家亡,孑然一身,苟且有何意义? 13.表
33、达了作者作为亡国之君的哀之痛、思之切(意近即可,答成亡国哀思得全分) 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依。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 上阕写景,前四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上片描写的秋景有那些特点? 2.“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3.下片“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这句诗的含义是什么?表情达意的特点是什么? 14“黯乡魂,追旅思”两句采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碧云,黄叶,绿波,翠烟,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黄昏秋景图。 景物特点:寥廓苍茫,迷蒙凄清,萧索冷落。 2.内容上的作用:这句诗的意思是“芳草延伸到望不到头的极远处”,这触动了诗人的离愁别恨;芳草“无情”反衬出诗人思乡怀人之情的深浓; 结构上的作用:写景中带出一个“情”字,为上片的写景转为下片的抒情做了自然的过渡。 3.意思是说,除非好梦才能使诗人入睡,否则乡思旅愁萦绕心头无法入睡;好梦显然指梦中返乡与亲人团聚。这句诗委婉含蓄地表达了羁旅愁思。 4直抒胸臆;抒发了作者心头挥之不去、纠缠不休的怀乡之情和羁旅之思。评分:本小题3分。抒情方式1分,思想情感2分,意思对即可。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