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甚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求甚解.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不求甚解 短文两篇 不求甚解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不求甚解。 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来完成今天的说课任务。 一、说教材 不求甚解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的第三课短文两篇中的第二篇,马南邨的不求甚解这篇杂文是一篇驳论,通过解释陶渊明的原话,揭示了陶渊明“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以此为依据,对曲解“不求甚解”的观点作了否定。同时阐述了读书的要诀在于会意;读书要虚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的观点。文章重点讨论读书态度与方法问题。这是一篇驳论文,只是不像一般驳论文针锋相对地驳斥错误观点,而主要是正面说理。文章通过辨析
2、 “不求甚解”的来龙去脉,以充分的理据,与“盲目反对不求甚解”形成鲜明对比,自然证明其反对“没有充分理由”。作者以陶渊明的原文为据,释旧疑,述新知,提出了对“不求甚解”的独到见解:认为好读书是不求甚解的前提;不求甚解是由于会意不容易。进而提出对不求甚解的新解释:一是态度上表示虚心,以戒自负;二是方法上不要固执一点,而要前后贯通。并引用列宁批评普列汉诺夫的例子、诸葛亮的读书经验、宋儒陆象山的语录,帮助读者体会这二点。结尾强调:“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二、说教学目标及教学的重点、难点 根据新课标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结合本单元教的
3、学要求和本课的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点、难点确定为: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不求甚解”的原意,懂得读书要“会意”。 2、理解“不求甚解”这种读书态度和方法的合理性。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习辨证地看问题的方法,学会全面分析说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重点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理解不求甚解的真正含义。 三、学情分析 学生由小学升入初中正是由少年儿童向青少年过渡的时期,她们的世界观、价值观正是有待形成的时期。因此,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念的形成,又要注重阅读技巧的培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
4、感悟。 四、说教法: 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根据课标,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及学情,我坚持“教与学、知识与能力的辩证统一”和“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原则,博采情境教学法、朗读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品读赏析法等诸方法之长,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说学法: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地进行学习。在教学中我很重视让学生主动参与和互相学习,强调学习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朗读及品析课文的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主要采用的学法有勾画圈点法、小组合作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等 。 六、说
5、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读史书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还提到了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能弥补人精神的缺陷。既然读书如此重要,那么我们该如何让去读书呢?怎样选择书来读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一篇马南邨的文章不求甚解,或许我们从中会有所启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学习生词并试着翻译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2)学生自由发言,交流读后的感受。 3)幻灯片展示字词,全班共同学习,积累整合文言知识。 4)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注释了解作者、作品的有关知识,多媒体展示课文的写作背景。 5)听朗读录音,学习感情朗
6、读。 6)学生齐读课文,想象文中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 三、仔细阅读课文,探究下列问题: 1、作者针对什么说法进行论述? 2、作者对此持什么态度? 3、作者认为“不求甚解”的含义是什么? 4、“好读书”和“不求甚解”有什么关系? 5、文中例举列宁批评普列汉诺夫和诸葛亮的事例与“不求甚解”的真正含义有什么关系? 6、引用陆象山的话有什么用意? 7、本文主要讨论了什么问题,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8、本文在论证方式上有什么特点?。 通过设计几个层层推进的问题,引领学生渐渐理解文章主旨,这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 四、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二人合作,参考注解,疏通全文大意。 五、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对“不求甚解”一词的辩证,提倡读书要多次反复,虚心领会。文章反弹瑟琶,新人耳目,在轻松愉快中使读者受到教育。就其根本思路来说,乃是对“不求甚解”的否定之否定。就其立意来说,是“不求甚解”的新解。 六、布置作业。 以课文为中心,写一篇短文,体裁不限。 最后说说我的板书设计,我的板书是这样设计的: 不求甚解 马南 态度 虚心 不断努力 好读书 不求甚解 开卷有益 方法 活 理解精神实质 这样的板书设计显示了作者的写作思路,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突出了作者的写作意图。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把握。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