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二则 课堂实录.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209844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说新语二则 课堂实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世说新语二则 课堂实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世说新语二则 课堂实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世说新语二则 课堂实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世说新语二则 课堂实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世说新语二则 课堂实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说新语二则 课堂实录.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世说新语二则 课堂实录世说新语二则 课堂实录 一、导入激趣 师:看到同学们一双双充满智慧的眼睛,我就不由地想起了冰心的一首诗:万千的天使/要起来歌颂小孩子/小孩子那细小的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有着无穷的机智。是啊,自古以来,出现过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关于他们的故事,至今流传。你知道哪些关于机智儿童的故事呢” 生:司马光砸缸 师:这个故事家喻户晓,假设你在场,面对掉在水缸里的孩子,你会怎么做? 生:大家一起用力把缸推倒。 生:扔条绳子把他拉起来。 生:掷根木棍让他爬出来。 师:砸缸的司马光是机智的,同学们能不局限于故事本身,有自己的创见更机智。今天我们就随着南朝刘义庆再认识两个聪颖机

2、智的少年儿童。他们是谁呢?请阅读世说新语两则。 二、品读咏雪 师:学习文言文重在朗读,请放声朗读咏雪 师:下面请同学把这句话读一遍。哪位同学先来试试。 生: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师:她读得对吗?为什么要这样读? 生:谢太傅在大雪天里举办家庭聚会。 师:喔,原来是根据文意读准节奏的。下面请两人为一组再读课文,希望和这位同学一样读准节奏。 生:文中的最后两句该如何去读准节奏? 师:这两句确实是全文的难点,要读准这一句,首先我们要弄清前面“与儿女讲论文义”中的“儿女”与今义是否相同? 生:与今义不同,文中的“儿女”指的是侄儿侄女,即谢安的哥哥的儿子和女儿。 师:谢安何许人也? 生:谢安是东晋名士,曾

3、任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 师:喔,文中的“公”原来指的就是鼎鼎有名的谢安。那最后两句话又是介绍谁的?请用自己的话讲出大意。 生:那个兄女就是谢安哥哥谢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师:根据文意便可读准节奏,下面谁来攻破这两句? 生: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师:好,攻破了难点,有谁来挑战全文? 生:读全文。 师:同学们的掌声是对这位同学最高的肯定。你觉得他哪些地方读得最好? 生:全文的节奏他不仅把握得比较好,而且他读得很是沉醉。 师:噢,高山流水遇知音,你很善于倾听。确实这位同学不仅读准了节奏,而且还读出了音韵味。文言文,读准了节奏就读懂了一半,还有一半则

4、需读出韵味。看来,这位同学已经读懂了咏雪。还有哪些同学想向他挑战,请再读课文,像这位同学一样摇头晃脑读出韵味来。 师:下面就请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读出它的音韵味来,并简要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生:公欣然曰:“大雪纷纷何所似?” 师:你的朗读再现了当时谢安说话时的语气及神态,能说说你喜欢的原因吗? 生:大雪纷飞,谢安即兴提问,很有生活情趣。 师:说得好,你看,生活有多广阔,语文便有多广阔。 生:我喜欢兄女的回答,“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把纷纷扬扬的白雪比作了轻盈的柳絮。 师:多有诗情画意。你知道哪些关于写“雪”的古诗词呢? 生:“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师:这句诗

5、写的是梨花呀? 生:是以梨花喻冬雪。 师:聪明!看来这位同学平时善于积累。我也摘录了几首古诗词,请大家朗读,看看这些诗句中各是怎样写雪的。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树飞花。” 韩愈春雪 “剩喜满天飞玉蝶,不嫌幽谷阻黄莺。” 华幼武春雪 “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张元所雪 “初疑天女下散花,复恐麻姑行掷米。” 陆游夜大雪歌 生“这些诗句分别把雪花比作飞花、玉蝶、玉龙、天女散花,生动形象。 师:那么大家见过雪吗?没见过,那给我们留下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想见见吗?那么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眼前就是纷纷扬扬、飘飘洒洒的雪花,雪花飘起来了吗?下面假设你也参与了当时的讨论,请用以下文言句式再写

6、出一两句,对纷纷扬扬的白雪作生动的描述。 曰:“ 差可拟” 曰:“未若 ” 请四人为一小组讨论,推荐一位中心发言人进行成果展示交流。 生: 生a曰:“撒糖空中差可拟。” 生b曰:“未若槐花迎风飘。” 生c曰:“未若鹅毛当空舞。” 生:生d曰:“棉絮纷飞差可拟。” 生e曰:“未若梨花漫天飞。” 生f曰:“未若天仙散百荷。” 生:生g曰:“樱花飘落差可拟。” 生h曰:“未若玉屑静静落。” 老师曰:“未若白蝶翩跹舞。” 师:刚才我们同学们一起交流了九句,加上兄子、兄女们的两句,你认为哪句对雪花的描述最为贴切、生动、新颖? 生:我认为还是兄子的那句话:撤盐空中差可拟。 师:你认为这句话对雪花的描述好在

7、何处? 生:盐和雪花都是白的,而且下落方式是相同的。而柳絮、棉絮,鹅毛,槐花等都是往上扬的,且颜色上有的是淡黄色,与雪的颜色和下落方式不大相似。 师:这位同学很善于观察,抓住了盐和雪花的形似之处。有没有观点不同的? 生:我还是觉得兄女的回答更为机智,柳絮和雪花都有轻盈的特点,都是飘飘洒洒、纷纷扬扬的,而且具有美感。 师:柳絮和雪花具有神似之处。对雪花最贴切的描述往往是形似和神似的统一。 生:我觉得生c的“未若鹅毛当空舞”比兄子、兄女的回答都要好,因为这句不仅形象,且有气势。 生:我觉得老师的“未若白蝶翩跹舞”最为贴切、生动,具有美感,且富有诗意。 师:是吗?我觉得同学们写的也不错,你看,“未若

8、鹅毛当空舞”,不仅形象,且有气势,还有“未若梨花漫天飞”,岑参就有一句名言“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他就是以梨花比喻冬雪。下面,大家就带着这种美好的想象去朗读咏雪。 三、赏读陈太丘与友期 师:听了大家的朗读,老师也忍不住想来读一篇,请大家评评我是否读准了节奏,读出了韵味? 生:一个字:好! 生:老师有一处读错了:“尊君在不”中的“不”应读“”,老师读成了“”, 生:这里应读成“”,注释中说这是一个通假字。 师:谢谢两位同学的质疑与解答。下面就请大家自读陈太丘与友期,读中质疑,在书上将疑难点进行圈点勾画。 师:下面请4人为一组合作学习,质疑解惑。小组内解答不了的请另推荐一个中心发言人作

9、好记录,提出问题全班讨论。 生:我们这一组对文中的后两句不太懂,友人“下车引之”要做什么?而元方又为何“入门不顾”呢?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非常有价值。我们先把这个问题放在这里,待会请大家来解答。在疏通文义方面还有疑问吗? 师:真没有?可我对文中的“尊君”“君”“家君”不太明白。它们之间有何区别呢?谁来告诉我? 生: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君是对对方的尊称,家君是对自己父亲的谦称。 师:看来是真懂了。下面请大家分角色来朗读全文,一生读叙述性语言,一生扮演友人,一生扮演元方。 师:听了刚才的分角色朗读,东汉时期机智过人的元方仿佛历历在目。刚才有同学问:友人“下车引之”要做什么?元方又为何“入门不

10、顾”,下面就干脆来个角色串演,对这一问题进行思辨。两人为一组,自由组合,一人扮演元方,一人扮演友人,将两人的对话表演出来,也可以改编对话,甚至还可以创编结局。要求:对话中要体现元方的机智,可以文言与白话夹杂。 解说:陈太丘与朋友约好了同行,说好了中午见面,已过中午,友人未到,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友人才到。元方当年七岁,在门外玩耍,友人便问元方:“你父亲在吗?”元方答:“等你等了半天不来,已走了。”友人便发怒说道:“真不是个东西,与我说好了同行,却丢下我一人走了。”元方说:“你与我父亲约定的是中午,中午过了你还未到,则是不守信用。对儿子骂父亲,则是没有礼貌。”友人感到惭愧,下车过来握住他

11、的手说:“刚才是我的不是,对不起,对不起。”于是元方便带领他去见他的父亲了。 师:这一组的表演回答了友人为何要“下车引之”,并将结尾的“入门不顾”给予了创编。下面还有没有将文中对话进行改编的,如面对友人的“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还会有怎样机智的作答呢? 。 生甲:尊君在不? 生乙:待君久不至,已去。 生甲: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生乙:家君是非人,君与家君同行,君岂不非人哉? 生甲:小小年纪,机智非凡,佩服佩服。 生乙:哪里哪里。 师:对于刚才的两组表演你喜欢吗? 生:第一组表演创编结局,让我们意识到要讲信用,同时要学会宽容,给人以改过的机会。 生:我更喜欢第二组的表演,改编对话,充分体现了元方的机智。 师:刚才的两组表演,都非常精彩,我觉得不仅表现了大家在才学方面和文中元方一样机智,而且在品行方面比古人更胜一筹, 四、朗读背诵 师:中华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走近它,熟读它,背诵它,让它根植于我们的心灵,伴随我们成长!下面请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加以背诵。 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生:“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生:背咏雪全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