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皮肤论.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214233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7.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学皮肤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医学皮肤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医学皮肤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医学皮肤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医学皮肤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医学皮肤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学皮肤论.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医学皮肤论中医皮肤病的病因 皮肤病的病因 祖国医学对疾病的认识是从人体的完整统一性出发,认识疾病必须先审证求因。皮肤病虽发于外,但其病因绝大多数是由于体内阴阳气血的偏盛与偏衰和脏腑之间机能活动的失调所致。据记载:“头面生疮系内热外虚,风湿所乘”。“肺主气,候于皮毛,气虚则肤腠开,为风湿所乘,脾主肌肉,内热则脾气温,脾气温则肌肉生热也,湿热相搏,身体告生疮”。这些都充分说明皮肤病与内脏的关系,也说明了古人早已开始认识内因是发病的根据,外因是发病的条件。 (上部为风 中部多热 下部多湿) 此外古人对一些细菌性、真菌性和皮肤寄生虫所引起的皮肤病亦早有认识,如诸病源候论记载:“癣之症状,皮肉隐疹如钱

2、文,渐渐增长,或圆或斜,痒疼有匡廓,里生虫一而癣内实有虫也”,等记载,这说明在公元七百多年时的隋朝我国医学虽然受科学条件限制不能分门别类的说出病原菌,但已确认某些皮肤疾病是由病原徽生物所引起。 痒:是皮肤中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一种自觉症状,即皮肤或粘膜受到刺激时引起的想要抓挠的感觉。 西医认为:瘙痒症的发病机理研究较少。目前认为,瘙痒是通过细小的神经纤维,尤其是无髓鞘神经所传递。瘙痒中枢在大脑中的部位尚不清楚。已知在体内有许多化学物质介导瘙痒,包括:1.二十烷类(eicosanoids):前列腺素E2、前列腺素H2;2.胺类:组胺、5羟色胺;3.神经肽类:P物质;4.类阿片类:Met脑啡肽,L

3、eu脑啡肽,内啡肽;5.细胞因子类:白介素2等。 另外,瘙痒程度可轻可重发痒程度亦不同,有人对皮肤发痒可以忍受,有的觉得全身奇痒,需用铁刷子刷皮肤或热水洗烫,直至皮肤出血而感觉疼痛及灼痛时,痒觉才暂时减轻。时间也是可长可短,阵发性剧烈瘙痒者,瘙痒发作常有定时的特点。可全身也可局部发作,局限性瘙痒者,发生于身体的某一部位,有肛门瘙痒症、女阴瘙痒症、阴囊瘙痒症等。往往无原发性皮炎,由于搔抓可引起皮肤上出现抓痕、丘疹、血痂、色素沉着、湿疹样变及苔藓样变。 中医认为痒是由于风、湿、热、虫等因素客于肌肤所致,也有因脏腑、血虚所致者。 1、痒与五脏相关:脏腑机能失调 心火炽盛,血热生风,复感风邪,可致瘙痒

4、,多发于夏令时节;肝肾不足,血虚肝旺,血不养肤,导致瘙痒;脾虚生湿,蕴久化热,外受风邪,亦可致病;肺气虚弱,卫表不固,易受风邪,可致瘙痒。 2、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可以从心主血脉与心藏神两方面加以阐释,由于血虚和血热皆会导致痒与心的虚实有关,心火盛,火毒郁脉血作痒,心血虚,血虚生风,肌肤没有滋养,也会产生痒。另一方面,心藏神,痒的知觉体验同样与心理密切相关,反观,焦虑、抑郁、精神变态均可以引起皮肤瘙痒。成人全身性瘙痒,10%以上是心理因素引起,如神经性皮炎,中医学称“牛皮癣”主要就是情志不遂、郁闷不舒导致的气血失调而引发的。 2、风热、风寒或湿热之邪蕴于肌肤,不得疏泄所引起,温度上升,促使汗液排

5、泄增多,湿润浸渍,引起不适和瘙痒,亦可因风邪久留体内,化火生燥,以致津血枯涩,肌肤失养所致瘙痒。 3、虚痒:常因患者素体津气不足,或久病之后又患热病,或误治损伤津气,致气虚无力蒸腾和运行津液作汗,津少则作汗无源,病邪欲出不能,游行皮中,故身痒而如虫行皮中。 我们通常可以通过以下手法得知所得症状: 风痒:发病急,游走性强,变化快,痒无定处,遍身作痒,时作时休。 湿痒:有水疱、糜烂、渗出,浸淫四窜,缠绵不断,舌苔白腻,脉多沉缓或滑。 热痒;皮肤潮红肿胀,灼热,痒痛相兼,舌苔黄,舌质红,脉弦滑或数。 虫痒:痒疼有匡;痒若虫行,多数部位固定遇热或夜间更甚。 血虚痒:泛发全身,皮肤干燥,脱屑;或肥厚角化

6、等,舌质淡,或有齿痕,脉沉细或缓。 二、疼:疼痛是指因气血蜜滞,阻塞不通所致,疼有定处多属血瘀,疼无定处多属气滞。另外热疼多皮色炽红,灼热而疼,寒疼多皮色不变,不热而酸痛;风湿疼多无定处,虚疼多喜按喜温,实疼多拒按喜凉。 三、麻木:系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隔,气血不通所致。 总结:痒虽不痛,但剧烈难忍,常常使人彻夜不眠,心烦意乱,不同程度地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但痒虽复杂多变,却有其自身的规律,即风、湿、热、毒等外邪侵袭,肌凑闭郁,气血不和,邪气不得外越总是其病理基础;临证时当审因论治,始终以调和气血、透邪外出为治则治法,切不可盲目、凉血解毒,更不可不分青红皂白滥用激素,不仅不能取得持久的、良好

7、的疗效,而且还会贻误病情,带来诸多不良后果。 1 中医皮肤病的病因 中医医学对皮肤病病因的认识过去一般书籍记载均称三因学说,即内因、外因、不内外因,我们认为不内外因可分别归入内、外二因之中故提倡内外二因。 从皮肤损害来辨皮肤病 一、斑:红斑压之退色,多属气分有热,压之不退色,多属于血分有热,斑色紫暗者属血瘀,白斑属气滞或气血不调和。 二、丘疹:红色丘疹自觉灼热瘙痒,多属心火过盛,外感风邪。慢性苔癣性丘疹,多属脾虚湿盛,血痂性丘疹,多属血虚阴亏。 三、水疱:.红色小水疱多属湿热,大水疱多属湿毒或毒热。深在性小水疱,多属脾虚蕴湿不化或受寒湿所致。 四、脓疱:属毒热所致。 五、风团:游走不定,时隐时

8、现属风邪,红色属热,色深红或上有血痂者属于血热。色紫暗者为血瘀,色白者属风寒或血虚受风。 六、结节:红色结节属于血瘀,皮色不变的结节属于气滞或寒湿凝滞或痰核流注。 七、鳞屑;干性鳞屑属于血虚风燥或血燥肌肤失养。湿性鳞屑亦有属湿热者。 八、糜烂:糜烂渗出多属湿热,糜烂结有脓痂系湿毒,慢性湿润性皮肤病属脾虚湿盛或寒湿之症。 九、痂皮:浆痂为湿热,脓痂为毒热未消,血痂为血热。 +、溃疡:急性溃疡红肿疼痛为热毒,慢性溃疡,平塌不起,疮面肉芽晦暗属气血虚弱之阴寒症,疮面肉芽水肿为湿盛。 十一、脓:脓质稠厚,色泽鲜,略带腥味,为气血充实。脓质如水,其色不鲜,其味不臭,为气血虚衰。脓稀如粉浆污水,夹有败絮状

9、物,腥秽恶臭,为气血衰败,伤筋蚀骨之兆。脓由稀转稠为正气渐复,由稠转稀为气血衰败。 中医皮肤病的治疗治则 人体是完整统一的。皮肤病虽发于外但多数与体内多种来因素有关,或者亦有因为皮肤病而产生全身的变化。所让在治疗皮肤病时,不但要重视局部洽疗,而更要重视全身治疗,才能取得满意效果。皮肤病的治疗应从内冶和外治两方面进行。分述于后: 第一节 内治法 中医内治可分八人法则,我们结合皮科的具体情况根据发病的因素,临床辨证的结果和皮肤病的特点大致可分为十大法则: 一、袪风解表止痒法:多用于表症初起,风邪客于肌表,皮肤搔痒,起红色丘疹或风疹块样损害,由于感受风热或风寒的不同在临床上可表现有发热、恶寒、口渴、

10、咽疼,脉浮数或浮缓等症状,常见于急性瘙痒性皮肤疾患,如急性荨麻疹、急性湿疹、皮肤搔痒症等。常用药有防风、荆芥、麻黄、牛劳子、桑叶、浮萍、蝉衣、白醉皮、刺茨藻、全虫、秦儿、苦参等。 二、养血润肤止痒法;多用于风燥或血燥而引起的皮肤疾患,临床上表现有皮肤干燥,脱屑、肥厚、角化、裂口、毛发枯搞脱落,甚辛有血虚的现象,舌质淡,菩白,脉沉细或沉缓,常见于慢性瘙痒性疾病,如慢性荨麻疹、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皮肤痰痒症、静止期银屑病等。常用药有当归、生熟地、天冬、麦冬、鸡血藤、赤白芍、首乌藤等。 三、清热凉血泻火法:用于火热之邪引起的皮肤病,临床上表现有口于、唇燥,发热、烦燥,大便干,小便黄少,舌质红或绛,

11、舌苔黄或黄腻,脉滑数或浮大而数。临床上表现有皮肤红斑,灼热,出血斑,血疱等,甚至有皮肤红肿热疼。常见于急性湿疹及皮炎类疾患,过敏性紫瘫、出血性红斑、大疱性皮肤病、药疹、剥脱性皮炎、皮肌炎、急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常用药有生石膏、黄芩、黄连、黄柏、 四、活血破癣软坚内消法:用于由经络阻隔气血凝滞所引起的皮肤病。瘀斑、浸润块、有形肿物,过度肥厚角化浸润之皮肤病,舌质暗淡或紫暗,舌苔白,脉象缓、弱,临床上主要用于银屑病血瘀型、带状疱疹气滞血瘀型等,还可以用于结节性红斑、硬结性红斑、瘫痕疙瘩、淋巴结核、结节病、慢性盘状红斑性狼疮、脉管炎血瘀期等。常雳药有桃仁、红花、苏木、三棱、我术,赤芍,鬼箭羽,丹参、

12、夏枯草、僵蚕(或僵蛹)、土贝母、牡蝠、海藻、大黄等。 五、温经散寒养血通络法:用于阳气衰微寒凝气滞,且致四肢厥冷,皮肤冷硬或疮疡破溃,色暗而淡,久不收口或形成窦道、搂管者,舌质淡,舌苔薄白,脉沉细。常见的有硬皮病、穿孔性溃疡、雷诺氏病. 性红斑、慢性瘘管等,常用2 栀子、龙胆草、生地、丹皮、白茅根、紫草根、茜草根、赤芍、地骨皮、大青叶、及牛黄散、紫雾散、羚羊粉或犀角粉等。 中医皮肤病的病因 药有黄茂、肉桂、传枝、炮姜,白芥子、细辛、补骨脂、附一子、鹿角等。 穴、健脾除湿利水法:用于由内湿或外湿引起的皮肤病,采用此方时须辨别上下内外的部位及寒热虚实的差异,一般来讲湿邪在上宜微汗之,湿邪在下宜健脾

13、行水之,湿从寒化宜温燥(燥湿,湿从热化宜清利,实证宜攻逐,虚证宜扶正。另外脾虚则运化失职,水湿停滞,肾虚则气化不利,水湿泛滥,肺气不宣则膀胧不利,小便不通。所以在 临床治疗时又要注意湿与脏腑,湿与六淫的关系。 皮肤病很多与湿有关系,临床表现有皮肤水疱、糜烂、水肿、渗出或皮肤肥厚,缠绵不愈,舌质淡,舌体胖大或边有齿痕,脉沉缓或弦滑。常见病如湿疹、带状疙疹、脾湿型、脂溢性脸发、皮肤攫痒症、女阴溃疡、天疤疮、下肢溃疡等二切慢性湿润性皮肤疾患。常用药有苍术、白术、厚朴,陈皮、蕾香、车前子、泽泻、扁豆、茵陈、防已、滑石、猪苓、扁蓄,瞿麦、木通等。脾虚湿盛者宜健脾燥湿,水湿雍盛小便不利者宜利水化涅;偏于湿

14、热而湿重于热者宜利湿清热;由于寒湿引起者宜温化寒湿。 七、清热解毒杀虫法:适用于毒热过盛的皮肤病,其中主要包括感染性化脓性皮肤疾患。临床表现皮肤潮红、肿胀、化脓现象,常件有发热、恶寒,大便十,小便赤少,口干等全身症状,常见病如痛、疖、丹毒、蜂窝组织炎,淋巴管炎,毛囊炎、脓疤病等一切感染性疾患。常用药有银花、连翘、公英、赤芍、地了、败酱草、野菊花、蚤休、大青叶、马齿览等。 八、补益肝肾强筋壮骨法:常用治疗肝肾不足、体弱、嬴瘦、形容憔悴,口干咽燥,虚烦不眠,骨蒸潮热,低烧不退,腰膝软萎,手足不温,舌红少苔或舌淡体胖,脉细数无力之症。常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素体阴虚,另一种是严重全身性或高热性皮肤病后

15、期,伤及阴分而致阴虚。临床上常见如系统性红斑性狼疮、天疤疮、白塞氏综合症、剥脱性皮炎及药疹后期或色素性皮肤病等。常用药有沙参、麦冬、熟地、生地、元参、石解、女贞子、拘祀子、龟板、鳌甲、玉竹、旱莲草、黄柏、知母等,此外有一些病人常出现阴阳两虚,特别常见一些色素性皮肤病或内分泌引起的皮肤病如肝斑、黑变病或严重皮肤病引起的肾脏病变等。见到此情况则应阴阳双补,常加入仙茅、仙灵脾、冤练子、补骨脂等。必要时尚可用附子、肉桂等。在补益肝肾药中加入养血活血药如鸡血藤、首鸟藤、赤白芍等,则更可强筋壮骨。 九、调和阴阳补益气血扶正法:适用于气血虚弱或久病消耗气血,临床常见严重皮肤病,如系统性红斑性狼疮,剥脱性皮炎

16、,灭疤疮等之后期或严重感染性疾患如痛、蜂窝组织炎等之恢复期,病体虚弱,正气不足,皮损颜色晤淡无光,疮口久不化脓或溃后久不收口等,亦有因久病大病之后而致阴阳不调,气血失和,_丘火下寒,上实下虚,水火不济,心肾不交之严重庞候,均可用此法。常用药有黄茂、党参、 沙参、首乌藤、鸡血藤,天仙藤、白术、当归、熟地、黄精、赤白芍、丹参、人参等。 十、舒肝理气和解法:适用于肝郁气滞,气机不畅之症,临床常见肝郁化火,蕴于肌肤诸症,如带状疤疹、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症以及气机不畅,痰滞湿阻所致的痰核流注,或因肝郁气滞,肾水不足所致的一些色素性皮肤病,如黄褐斑、黑变病等。常荆药物有柴胡、玉金、香附、青陈皮、川株子、积

17、壳、厚朴、木香等。 以上十个法则可初步概括皮肤病的内治法则,但这十法则并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有机联系,因为矛盾着的双方其主要和非主要的方面往注是相互转化着的,事物的性质也随着起变化,所以在治疗时应根据情况,采用一个或两个法则,或者有时在一种病的不同过程中则应采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法则,才能取得较满意的效果,这也就是说虽然有以上法则,但万不可生搬硬套,而应根据辩证施治的原则,灵活掌握,才能取得较理想的疗效。 第二节 外治法 祖国医学历来十分重视外用药的作用和用药剂刑,如外科精义记载:“夫疱肿之生于外者,内热毒之气蕴结于内也。盖肿于外,有生头者,有漫肿者,有皮厚者,有皮薄者,有毒气深

18、者,有毒气浅者,有宜用温药贴熠者,有宜用凉药贴腾者,有可以干换其药者,有可么湿换其药者,深浅不同,用药有忌,是以不可不辨也”。如齐德之外科精义日:“夫榻法者,宣通行表发散邪气使疤内消也。盖汤水有药涤之功,一此谓疏导腆理,通调血脉,使无凝滞也,如药二两用水二升,为则煎取一升半,以净帛或新棉蒸药水稍热溻共患处,渐渐洗溻沐浴之。”这些都说明外用药的治疗也要辩证施治。在临床实践中,外用药物治疗皮肤病,如使用恰当则可缩短疗程,提高疗效,否则不但效果不好,甚至发生激惹而使病情加重。因此一定要根据皮损的部位、范围、性质以及患者皮肤的耐受情沉辩证施治,合理的选择有针对性的药物和剂型,并向病人详细说明用药方法和

19、注意事项,不然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或适得其反。 3 中医皮肤病的病因 外用药通常包括两部分即主药和基础剂型。由于基础剂型的不同,在临床上的治疗作用会有明显的差异。基础剂型即外用药基本形态,如水剂、油剂、软膏剂等均属之。主药是指有积极治疗作用的药物,如具有收敛,消炎、止痒、杀菌作用的药物均属之。主药决定它的药理性能,但也与浓度有关系,主药的作用强度与浓度成正比例。现将常用外用药的剂型及监床代表方剂分述于后: 一、水剂(洗方):即用中药煎后滤过成水滚液。可以作湿敷、涂擦、浸浴、洗澡用。 湿敷:湿敷可分为冷湿敷和热湿敷,每种湿敷又可分为开放性湿敷和闭锁性湿敷两种。一般说开放性湿敷多用于冷湿敷,闭锁性湿

20、敷多用于热湿敷。主要适用于皮肤潮红、肿胀、糜烂、渗出等急性皮肤炎症过程。其作用主要是通过皮肤血管的收缩,或血管的扩张后,反射性收缩而达到消炎和抑制渗出的作用,又可以通过冷热减少末梢神经的冲动而达止痒,还可以清除患部表面的污垢或刺激物。 具体操作:用纱布6至8层或相等厚度的布).在药液中浸透然后取出稍加拧挤至不滴水为度,覆盖于患处,大小宜与病损相当。开放性湿敷每隔数分钟更换一次冬季可稍长一些),持续一至二小时,每日如此三至四次,每次间隔期间可涂油类药物。闭锁性湿敷将药敷患处后可用油纸或塑料薄膜(塑料过敏者禁用).上面扎上小孔盖,敷料上进行包扎,每隔二至共小时更换一次,每日3-4次,间隔期间亦可涂

21、油类药物:,每日湿敷的次数和每次更换间隔的时间应根据病变的情况而定,一般来讲炎症明显,渗出多时,更换的次数应多一些,反之则可相应减少。 湿敷的温度;冷湿敷以10左右为宜,热湿敷可达40一 60左右.应注意避免发生烫伤。 湿敷的注意事项: 应注.意湿敷垫与患处皮肤紧密接触,特别是头面,腋窝、 阴囊等处。应保持一定的湿度及温度,按时更换,天气热、炎症渗出多时,应换勤一些。开放性湿敷每次更换时应将敷料取下重新浸入药液中泡,不可直接往敷料上滴水,每次湿敷完毕后应将敷料洗净,煮沸消毒后方可再用。湿敷的药液最好具有杀菌或收敛的作用。闭锁性湿敷如果湿敷垫干燥在疮面上不易取下时,应用药液浸湿后慢慢取下,不可强

22、行取下,以防损伤上皮。 涂擦:即用中药浓煎后直接在皮肤损害处涂擦,多用于亚急性或慢性损害。 浸浴:对全身性泛发性皮肤病,可用中药0.5公斤加水5公斤煮后倾入浴盆内,进行药浴,每日或隔日一次,每次以30分钟为宜,注意温度不宜过高。潮红渗出性皮肤病应禁忌。 洗澡:对于慢性或亚急性湿疹类皮肤病可用中药煎水洗涤皮肤,既可清洁皮肤,又可达到治疗作用,但水温不宜高。 二、粉剂(傲),粉剂(散)是一种由多种药物制成的混合均匀的干燥粉末,一般具有吸收水分,干燥皮肤,减少外界对皮肤磨擦的特点,随各种不同的主药可有干燥、消炎、清凉、止痒、收敛等作用,适用于急性过放性皮肤病的早局部扑粉亦可作爽身粉,或在涂擦药膏后,

23、上面加扑粉可加强药物的吸收和附着。粉剂因其作用表浅与分泌物 期剂混合易结成痂皮,故不适用深在性或渗出多的皮肤病。 三、洗剂(混合振荡剂):即用水和不溶性粉剂混合而成,一般含粉量30%至5o%,用时须扳荡均匀,所以亦称为混合振荡剂。在洗剂中往往加入少量甘油(约5%),可减缓液休蒸发的速度,亦可增强粉剂吸附在皮肤上。如果再加入少量酒精就可加强水分蒸发速度而增加凉爽皮肤的作用。此剂型木身即有干燥、清凉、止痒、保护皮肤的作用,常用于急性和亚急性表浅皮肤病,适合于大面积涂擦。不适宜用在毛发部位,或湿润糜烂的皮损面。 湿毒清胶囊治疗湿疹之原理 湿毒清胶囊主要以:活血养血,生津润燥,化湿解毒,祛风止痒,为机

24、理,对属血虚湿润皮肤证者有显著疗效! 湿毒清胶囊选用地黄、丹参、蝉蜕、苦参、白鲜皮等中药组方,再经科学提取、浓缩精制而成。方中地黄、丹参滋阴润燥、养血祛风、活血除烦,取其“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理;蝉蜕散风透疹;白鲜皮、苦参清热燥湿、祛风止痒。诸药配伍,严谨合理,称之为阴虚能补、血热能清、燥则能润、风则能祛、湿则能除,共成滋阴清热、养血润燥、化湿解毒、祛风止痒之功。 湿毒清胶囊治疗湿疹之特点 1、本品对皮肤瘙痒有明显的止痒作用,可明显提高对皮肤。瘙痒反应的致痒阈,对皮肤过敏反应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2、本品对风热外侵型及湿热下注型皮肤瘙痒疗效最佳,对荨麻疹、湿疹疗效显著 3、本品对老年人皮肤

25、萎缩干燥引起的皮肤瘙痒疗效显著。 4 中医皮肤病的病因 4、本品不含糖,适合糖尿病患者使用。 5、本品标本兼治,服用安全,是治疗皮肤瘙痒症的一种创新有效的口服纯中药胶囊制。 附件:西医皮肤瘙痒原因 一、西医系统疾病造成皮肤瘙痒的原因。 皮肤瘙痒症发病原因比较多。内因主要为机体内在的疾病,如血液病、肾脏疾病、糖尿病、神经衰弱、脑动脉硬化、甲状腺机能异常、阻塞性黄疸、贫血、肾炎、习惯性便秘等。外因多为外来的刺激,如工作和生活中接触的某些物质,使用碱性过强的肥皂,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贴身穿着的化纤衣物等。冬季寒冷,皮肤干燥,夏季炎热,皮肤多汗,都可诱发本病或症状加重。 1、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的肝胆疾

26、病,包括阻塞性黄疸,溶血性黄疸等,因血清和皮肤中胆盐浓度升高,刺激神经末梢而引起全身性皮肤瘙痒。孕妇因怀孕时内分泌紊乱会导致妊娠性瘙痒,原因为怀孕时雌激素和孕激素升高,产后会自动消失。 2、内分泌系统疾病:“甲亢”和“甲减”病人大约有19%发生皮肤瘙痒,但两者还有区别,“甲亢”的瘙痒出现较早,因“甲亢”者皮肤较潮湿,故夏季大多加重;而“甲减”的瘙痒出现较迟,且发展缓慢,皮肤更加干燥粗糙,更易诱发冬季瘙痒。糖尿病人因血糖升高,使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明显下降,更易受细菌、病毒感染而诱发皮肤瘙痒。 3、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慢性肾炎病人,尤其是进入后期(尿毒症期),因血液中尿毒素和尿素等代谢物无法排出体

27、外,而在体内大量潴留,并随汗液排出体表,故引起全身性顽固瘙痒,其痒难忍。中老年妇女常因月经不调,白带增多,外阴不洁,卵巢病变,或因阴道滴虫和真菌感染而致外阴炎症等,常可发生外阴瘙痒。 4、血液系统疾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大都伴有全身性皮肤瘙痒,有的表现为灼痛和刺痛,夏季加重,热浴后更甚,半小时后缓解,奇妙的是阿斯匹林可减缓此种瘙痒。缺铁性贫血患者约15%-20%出现全身或局部性瘙痒,补铁和纠正贫血后,即可解除瘙痒。 5、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神经衰弱、脑动脉硬化、脑水肿和脑肿瘤等疾患,会降低中枢感受器止痒阈值,导致皮肤瘙痒。更奇妙的是,脑瘤浸润到第四脑室底部时,会引起面部鼻孔附近皮肤剧烈而持久的瘙痒,继而发展到整个面颊部。 6、恶性肿瘤:大多数肿瘤都可因癌细胞和代谢物刺激神经末梢,而引起全身性皮肤瘙痒。胃癌和肝癌初期常全身轻微发痒,随着癌程进展而瘙痒加剧。淋巴系统癌如蕈样肉芽肿、何杰金氏病等都伴有全身性皮肤瘙痒。直肠和结肠癌常表现为肛门瘙痒;各种白血病,肺癌和食道癌等伴有泛发性瘙痒。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