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美容,高级美容教材.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214615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59.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美容,高级美容教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中医美容,高级美容教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中医美容,高级美容教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中医美容,高级美容教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中医美容,高级美容教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医美容,高级美容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美容,高级美容教材.docx(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医美容,高级美容教材中医美容与现代美容 中医美容是指运用传统中医理论和技术来预防及治疗疾病以维护、修复与塑造人体形神容貌美。它是中医学科新的分支学科。 中医美容分为美容治疗和美容保健两大部分。美容治疗是指采用药物、针灸、手术等医疗手段对各种损容性疾病进行治疗以消除疾病所致的容姿缺陷是一种医疗行为美容保健是指通过保健食品、保健用品、化妆品以及运动、养生等方法和手段,达到预防疾病、延缓衰老、驻颜美形的目的,不一定是医疗行为。 中医美容保健手段自古以来即融于生活中这些传统的美容手法源于自然对人体伤害很小且有确切的效果故受到中外美容界的欢迎。作为我国的美容技师应该掌握一定深度的中医美容理论知识及技术

2、为创造和发展有中国文化特点的美容事业做出贡献。 要点提示】 1了解中医美容四大基础理论学说。 2了解中医八纲辨证、脏腑及气血津液辨证与美容的关系。 3掌握中医对面部美容问题及肥胖的论治处理方法。 中医美容学校 中医阴阳学说 中医五行学说 中医藏象学说气血津液学说八纲辨证 气血津液辨证 第一节 中医美容四大基础理论学说 一、中医阴阳学说 阴阳源于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认为万物都有阴阳两个对立面以阴阳来解释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例如天是阳地是阴,日是阳月是阴。阴阳的对立和统一是万物发展的根源。凡是旺盛、萌动强壮外向、功能性的均属阳相反凡是宁静寒冷、抑制内在、物质性的,均属阴。 阴阳学说亦应用于中医学,用来解

3、释人体生理现象及病理变化的规律。 简单来说,阴是指人体实质的物质,即体液包括血液、津液、泪水、鼻水。内分泌,甚至男性的精液。至于阳,则指人体非实质的物质,即身体的机能和气。阴阳是指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即含有对立统的概念;日常生活举例常见的男为阳,女为阴,上方为阳下方为阴;房子有阴面就有阳面爱发脾气的女人多称肝阳上亢性格内向诡计多端,多称为阴。 阴阳协调则身体健康阴阳失调则百病丛生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的相互对立统理论是用以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的种世界观和方法论阴阳概念的起源很早可以追溯到夏商时期或更早。其理论的形成至迟在民国时期,易传的一阴一

4、阳之谓道,已确立了阴阳理论认为阴和阳这两个对立统的方面贯穿于切事物之中,是一切事物运动和发展变化的根源及规律。黄帝内经引用阴阳学说来阐释医学中的诸多问题及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使阴阳学说与医学结合起来,形成了中医学的阴阳学说。阴阳学说贯穿于中医学的各个领域它是中医学的理论工具和方法论,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阴阳的对立制约(相反、斗争) 即指性质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个统体中相互排斥、相互斗争同时又相互制约。 (2)阴阳的五根互用(相成) 阴阳相成是指阴阳对立双方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处在一个统体中。 (3)阴阳消长平衡(动态平衡) 消,即为减少消失,长,即为增多=

5、阴阳消长平衡是个动态平衡分为此消彼长、此长彼消(相互制约的结果)及此消彼消、此长彼长(五根互用的结果)两种消长形式。 (4)阴阳的相互转化 阴阳对立的双方,在定条件下,可以各自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阴可以 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 阴阳的转化过程是一个质变的过程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即事物变化的“物极”阶段。也就是说,阴极必阳阳极必阴正所谓物极必反世间万物皆如此。从中医的角度看人体疾病或损美性美容问题的治疗改善就与体内阴阳的相互转化密切相关。 2阴阳学说在中医美容中的应用 (1)用于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和部位分类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内部充满着阴阳对立统一的关系。就大体部位来说,人体上部属阳下

6、部属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 (2)用于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维持依赖于阴阳两个方面始终保持相互对立、相互消长的动态平衡状态从而使机体处于正常的生理状态。一旦阴阳失衡,正常的生理功能就会受到影响导致疾病产生,中医学病理总纲如下所示: 阳胜则热(阴病) 阴阳偏盛(实证) 阴胜则寒(阳病) 中医学病理总纲 阳虚则寒 阴阳偏衰(虚证) 阴虚则热 (3)用于指导损容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要对损容性疾病进行正确诊断,首先要分清阴阳才能抓住疾病的本质。如望面色面色鲜明者属阳面色晦暗者属阴。下表为阴阳与身体信息的相属关系。 属性 面色 声音 声息 阳 鲜明 洪亮 粗喘 阴 晦暗 低微

7、弱 相关链接: 阴阳也用来概括药物的性味与功能。药性分寒、热、温、凉四类,温热药属阳,寒凉药属阴。药味中,辛、甘属阳;酸、苦、成属阴。有升浮作用的药物属阳;有沉降作用的药物属阴。只有熟悉药物的阴阳属性,才能正确使用药物。 二、中医五行学说 “五行”指的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的基本规律是相生与相克。所谓“相生”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作用。所谓“相克,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抑制和制约的作用。 根据五行的特性运用类比和推演的方法,把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分别归属于金、木、水、火土五个系统中对人则归纳为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功能系统从而形成五行结构系统(见表11), 表1-

8、1 五行结构系统 自然界 五行 人体 五音 五味 五气 五化 五方 五季 五行 五脏 五官 形体 情志 角 酸 风 生 东 春 木 肝 目 筋 怒 徵 苦 暑 长 南 夏 火 心 舌 脉 喜 宫 甘 湿 化 中 长夏 土 脾 口 肉 思 商 辛 燥 权 西 秋 金 肺 鼻 皮毛 悲 羽 咸 寒 藏 北 冬 水 肾 耳 骨 恐 五行学说应用于中医具有很重要的价值。五行生克变化规律与人体的五脏六腑机理变化等广泛联系起来构成了一个理论体系指导着医学与临床实践。比如,当人体内脏阴阳不调、五行生克关系发生紊乱的情况下,任何一脏有病都可以出现黄褐斑如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常见的有肝气郁结面色发青脾虚面色发

9、黄,肾虚面色发黑,总的来说无论在诊病、辨证治疗、用药等各方面,都离不开五行学说的理论指导。 三、中医藏象学说 藏是指藏于内的脏腑,象就是征象。藏象是指内脏的生理活动与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征象。 藏象学说的脏腑不同于西医解剖学意义的脏腑它概括了人体某一系统的生翌和病理。藏象学说是中医美容最重要的理论基础。 中医认为人体是由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胆、胃、大肠、小罚三焦、膀胱)及五官(舌、口、眼、耳、鼻)、九窍(口、双眼、双鼻孔、双三窍前阴尿道和后阴肛门)等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这个系统中的诸要素有着 极其复杂的联系,它们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绝非各自为政,而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

10、1五脏功能及其与美容的父系 (1),心 1)心主血脉其华在面。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心气具有推动血液在脉管里流动的功能面部的血管丰富因此心气的盛衰可以从面色上反映出来。心气或心血不足则面色苍白心血淤阻则面色晦暗。 2)心主神: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神是生命活动的外现,通过面色、眼神、反应、形体动作等反映出来,是在心的调节作用下,五脏六腑功能协调配合的生命自然和谐之美。狭义的神是指精神思维活动或心理状态,心血充足则精神正常、心理健康心血不足则健忘、失眠多梦甚至患精神疾病。 3)心开窍于舌。心经别络上行于舌,心的气血以及心神盛哀反映于舌。心之气血旺盛则舌体红润灵活语言流利,心火上炎则舌质红或舌

11、生溃疡。 (2)肺 1)肺主气。肺有呼吸的功能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 2)肺主宣发和肃降主皮毛。肺主宣发是指肺有宣发营养物质到全身脏腑、组织的作用;肺主肃降是指肺气的运动方向往下肺的降气利于呼吸利于水液的利用和排泄。肺主皮毛是指皮毛的营养源自肺所宣发的卫气和津液。卫气可以抵御外邪、温煦皮肤、调节汗孔,卫气不足则皮毛失养抵抗力差、反复感染、易于过敏汗出异常皮肤干燥。津液可以润泽皮毛津液不足可导致皮肤干燥、脱屑、皱纹。 3)通调水道。肺对于人体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的作用。水液代谢若失常可导致水液在体内的潴留是引起肥胖的原因之一。 4)肺开窍于鼻。肺气调和则呼吸通畅 嗅觉灵敏。 (

12、3)脾 1)脾主运化、升清=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消化、吸收输布水谷精微(营养物质)的作用,脾主升清是指脾将水谷精微上输到肺,再布散全身。脾作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与人体健美有直接关系。脾的运化包括运化水液,脾是调节水液代谢的主要脏器。如果脾失健运水湿内停可致形体肥胖臃肿,面目虚浮:如酝酿成湿热,常常引发多种皮肤病如脱发、脂溢性皮炎、痤疮等。 2)脾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化生水谷精微供养肌肉、四肢、口唇。脾脏功能良好表现为体重适中、肌肉结实、四肢有力、肌肤富有弹性、面有光泽、口唇丰盈红润。若脾气虚弱化源不足可见形体瘦弱、肌肉松弛、四肢无力、皮肤干拈、面色萎黄、口唇枯萎色淡、疲乏无力等

13、。 (4)肝 肝有储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 1)肝主疏泄。即指肝对人体气机有疏散、畅达的功能。肝气条达则情志平和;肝气郁结,则闷闷不乐,或烦躁易怒。肝气条达还可以帮助脾胃消化协助胆汁分泌。若肝气失于疏泄则首先会影响脾胃的吸收运化。 2)肝主藏血。肝具有储藏血液,调节血流量的功能。肝脏可以根据人体活动的需要及时调节不同部位的血流量,如人体休息时则血归于肝脏储藏饭后消化则血聚于胃肠运动锻炼则血聚于四肢等。 3)肝主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肝藏血濡养双目、爪甲、筋膜。肝血充盈则双目明亮爪甲红润关节灵活自如肝血不足则面色白目无神爪甲干枯薄脆关节屈伸不利。 (5)肾 肾有“藏精”生髓 “主骨”的功能。

14、1)肾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精有先天、后天之分,先天之精来自父母是生殖繁衍、构成生命的基本物质后天之精来自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是营养脏腑组织、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同藏于肾相互依存促进。 肾精化生肾气是生长、发育、生殖的动力。人从幼年开始,随着肾精的逐渐充盈肾气由弱到强有齿更发长、身体长高、智力发育等的生理变化:到青春期,肾气开始强盛男女性机能成熟以后进一步身体强壮五脏功能强盛;到老年,肾气随着肾精的衰减而逐渐衰弱性功能和生殖能力减退而消失形神也发生衰老变化弯腰驼背动作缓慢皮肤松弛皱纹横生肤色转暗缺乏光泽,毛发灰白、稀疏,牙齿脱落视物昏花,听力下降。 肾精的功能可以分为肾阴、

15、肾阳两方面。肾阴对脏腑组织起着滋养濡润的作用是一身阴液的根本,肾阳对脏腑组织起着推动、温煦的作用是一身阳气的根本。 2)肾主水。肾阳对于水液有蒸腾气化的作用对于维持体内的水液代谢平衡起着重要作用。肾气化正常则膀胱开台有度开则代谢的水液排除合则水液存留。 3)肾主纳气。肾具有摄纳肺的吸人之气而调节呼吸的功能。呼吸虽然由肺所主,但吸八之气须下及于肾 才能气道通畅、呼吸均匀 清气方能被人体充分利用。 4)肾主骨生髓,其华在发。肾藏精精生髓髓充骨,而“齿为骨之余”因此骨骼和牙齿的生长发育依赖于肾精的充盈。肾藏精精生血”发为血之余因此精盛则毛发茂密润泽精血亏则毛发稀疏脱落,故肾”其华在发。 5)开窍于耳

16、和二阴。听觉功能依赖于肾精的充盈肾精衰竭则耳聋失聪。前阴和后阴是指生殖和排泄器官。尿液和大便的排泄都与肾的气化密切相关肾气化正常则二便通利,排泄有度肾虚气化失司,则可出现尿频、遗尿、夜尿多、尿闭、大便不通或泄泻等。 2六腑功能及其与美容的关系 胆:主要功能是储藏和排泄胆汁,帮助消化。 胃:主要功能是受纳腐熟水谷,将摄入的食物初步腐熟消化,经过脾的运化下传小肠以进一步吸收。 小肠:上接胃,下接大肠。主要功能是将食物进一步消化分清别浊,清者即营养由脾升清输送至肺再运送全身:浊者即糟粕下注大肠废液渗入膀胱。 大肠上接小肠下通肛门。主要功能是吸收食物糟粕和水分,使之转化为大便排出体外。 膀胱位于小腹主

17、要功能是储存和排泄尿液。 三焦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总称。上焦是指膈肌以上的胸腔,包括心、肺的功能。中焦为膈肌以下脐部以上,包括脾、胃的功能。下焦为脐部以下包括肝、肾、小肠、大肠的功能。 六腑与人体消化系统有密切关系,若六腑病变,不仅严重影响人体健康,还会产生一系列的损容陛改变如皮肤粗糙晦暗、生皮肤病等。 脏与腑存在配对的表里关系脏为里为阴腑为表为阳。具体配对如下:肝一胆心一小肠,脾一胃,肺一大肠肾一膀胱。 四、中医气血津液学说 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人体容貌美,形式美的物质基础。它们来源于水谷精微由脏腑功能活动所化生,通过经络散布于全身上下内外同时又为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进行功能

18、活动提供能源并使人体颜面、五官、皮毛、形体等具有红润光泽、灵活有神的自然美、健康美。 1.气 气是推动人体生命活动的活力同时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的含义概括起来有两个方面一是指体内存在或流动着的精微物质如先天之精气水谷之精气、呼吸之精气等,是构成形体、维持生命的最基本物质,二是指脏腑的功能活动,如心气、肝气、脾气、经络之气等。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前者是后者的物质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功能表现。所以也可以说气是指体内某些精微物质及其包含着的能量,它充盈于全身上下、脏腑内外推动着切生理功能的正常运行:气的功能主要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等作用 它关系到人的生长、发育、衰老死亡

19、和疾病的发生发展等诸多方面。 2血 血是脉管中的红色液体,主要由脾胃水谷精微所化生所以灵枢营卫生会篇说 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灵枢邪客篇说:”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说明营卫是血液的主要组成部分,对血液的生成具有重要作用此外精血之间可以转化精可以化为血。 血液行于脉管之中流布全身环周不休运行不息。所以,血液的正常运用是在心、肺、肝脾等脏器相互配合之下进行的。血循环周身内至脏腑外达皮肉筋骨,对全身组织器官起着营养和滋润作用。血还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 3津液 津液是人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组织器官内的液体及其正常的分

20、泌物,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一般认为质轻清稀流动大的为”津,存在于皮肤肌腠之间起滋润作用。浊而稠厚、流动生小不与气同流行仅藏于骨节筋膜、颅腔之问,起濡养作用者称为“液”。津液来源于水谷经过胃的受纳、脾的运化而生成。 津液滋润人体皮肤毛发,使皮肤柔润、毛发亮泽。津液不足可使皮肤干燥,这是引起皮肤衰老的重要原因。 相关链接: 如何通过中医望诊观察顾客皮肤问题 美容技师在掌握7一定的中医理论知识后,是可以通过观察顾客的皮肤情况大致推测出病由的。下面是对常见皮肤及皮损情况的望诊分析。 望面色 东方人健美的面色应该是红黄隐隐,有光泽,由于天生肤色的不同,可能会有偏于青、赤、黄、白、黑

21、的情况,但若五色过于显露且无光泽,则提示身体有病变。 青色:多有淤血证和肝病。妇女面青,多兼食少多怒、月经不调。 赤色:多体内有热。满面通红多为实热;午后两颧潮红娇嫩,多属久病阴虚、虚火上炎之证。 黄色:若面色淡黄、枯搞无泽,为萎黄,多属脾胃虚弱;面黄而浮肿,为黄胖,多属脾气虚弱、水湿内停之证。 白色:白色是东方人向往的肤色,不健美的白为淡白无泽,或灰白暗滞,多为阳气不足,无力帅血上荣于面,或为血虚;白而浮肿,为阳虚水湿内停。 黑色:若面色黑而暗淡属肾阳不足;黑而偏青紫,为淤血证。 望皮损 斑:斑与周围皮肤在同一平面上,既不高凸也不凹陷于皮面,其色有红、紫、白、黑等。多为12 CITI大小,也

22、有更大的。斑的种类及特点如下: 红斑 多为热邪所致,压之退色者属血热,压之不退色者为血热夹淤。常见于皮炎、过敏性紫癜 紫斑 多为血淤,常见于红斑性皮肤病后期 白斑 如界线清楚,平滑无屑,多为气血失和或气滞而作的白癜风。若在面、颈部见钱币大小圆形白斑,表面有灰白色细糠状鳞屑,多为白色糠疹 黑斑 多为黄褐斑或炎症后遗留的色素沉着 丘疹:为高出皮面的局限性突起。一般为1 cm大小,高出部分可分为尖、 圆、扁平、中心凹陷等不同形态。不同的疹型为不同的疾病表现,要结合颜色和感觉进行诊断。痤疮的特点是尖顶,中心有毛囊孔,色红。丘疹色鲜红,属风热或血热;有渗水者属湿;色紫红,多由气滞血淤引起。 结节与肿块:

23、为大小不一、界限清楚的深在性、可触及的圆形实质性损害,或高出皮面,或隐没于皮下,可见于痤疮。结节色紫红,按之疼痛,多属气血凝滞,若皮损不变、质地柔软,则为气滞,或为痰湿聚结。 风团:为一过性的局限性、水肿性、隆起性损害,扁平,高出皮面,突然发生,又迅速消退,不留任何痕迹,时起时消,此起彼伏,游走不定,常伴有剧烈瘙痒,常见于荨麻疹。多为风邪引起,风热所致为红色,风寒或血虚所致则色淡。 水疱:为局限性、空腔性、含液体的隆起性损害。小于1 cm者为小水疱大于1cm者为大水疤。多属水湿为患,伴有红斑、疼痛,水疱周围有红晕或呈大疱,疱液白色透明,多为湿热,常见于各种急性皮炎 脓包:为局限性、空腔性、含脓

24、液的隆起性损害,多为热毒炽盛或湿毒而致常见于痤疮感染后。 囊肿:为真皮或皮下组织内圆形或椭圆形的含液体或半固体性的囊状结构可由汗腺或皮脂腺分泌物潴留而威,多属气血不运、阻滞络道而成。常见于囊肿性痤疮。 鳞屑:为脱落的上皮积于皮损处而成,有秕糠状、大片状、云母状、蛎壳状等。肤底红而起屑,为血热风燥:肤底淡红而屑多则多为血虚生风生燥或旰肾不足,皮肤失养所致。常见于脂溢性皮炎或过敏性皮炎后期 糜烂:为局限性的表皮缺损,多为水疤、脓包等疤疹破裂后演变而来表皮损伤后露出的潮湿面,一般在表皮下层,最深到真皮乳头层,愈后不留疤痕大多为水湿或湿热所致。 皲裂:由于皮肤弹性降低或消失而出现的线状裂隙损伤可达到真

25、皮。可因皮肤干燥,复用肥皂或遇冷风再牵拉而成,亦可因风寒外侵或血虚风燥所致常见于手部慢性皮炎或手癣。 苔藓化:为边界清楚的大片和小片的皮肤增厚、粗糙皮肤纹理增宽加深,呈席纹状,其上=有密集多角形小丘疹性损害,多由血虚风燥所致;亦可固气血淤滞或痰湿阻于肌肤,肌肤失养而成。多见于慢性皮炎和神经性皮炎 萎缩:为皮肤退行性病变引起的皮肤雯薄、柔软、纹理消失,捏之易皱,毛细血管清晰可见。若真皮萎缩,则可见皮肤凹陷,但纹理与肤色正常。若真皮和表皮同时萎缩为暗红色且兼有上述两者的特点。皮肤萎缩多系气血不运而成,或气血不足,或寒凝血淤,肌肤得不到营养所致 瘢痕:为深在的皮肤缺损愈合后新生的结缔组织修复而成的不

26、规则性损害,它缺少正常皮肤所具有的纹理、汗腺、皮脂腺及毛发等,表面光滑发亮。若低凹于皮肤表面,表面光薄柔软、呈白色者为萎缩性瘢痕,多由气滞血淤、肝肾亏虚所致;若高出于皮肤表面,表面较硬色红者为增生性瘢痕,多由体质特异、气血凝滞所致。 上面的已经发表 第三节:中医对面部典型皮肤问题的认识及处理 健康的皮肤状态应该为白皙细滑、红润光泽、紧致无皱纹而事实上,经常上美容院的顾客无论年龄大小多有这样或那样的皮肤瑕疵如痤疮斑、皱纹及松弛老化等而这部分女性的爱美之心往往很迫切。作为美容技师应懂得如何运用中医理论知识指导她们进行除瑕疵、驻颜抗老的保养。 本节着重介绍四例美容院常见的面部典型皮肤问题的中医处理原

27、则与方法处理方法以中药和食膳为主。 一、中医治痤疮 中医称痤疮为粉刺 1典型症状 多发于面颊前额尤其是面部T形区,亦可见于胸背。初起皮疹为针头大小与毛囊一致的圆锥形丘疹,与皮色相同或淡红(称白头粉刺),有的顶端可有黑头(称黑头粉刺)可挤压出黄白色粉渣。皮疹继续发展可于丘疹周围绕有红晕,并且丘疹可发展至绿豆大小,若继发感染则顶端可见脓包。日久可发生黄豆至蚕豆大小的炎性结节、囊肿,呈暗红色消退后往往形成萎缩性瘢痕或瘢痕疙瘩。 2病因病机 血热:青年人或个别中年人属体阳热偏盛血热外滞于皮肤而发病。 肺胃积热:风热外邪袭肺,偏嗜辛辣之品,或多食鱼腥油腻肥甘之品或酗酒均可使肺胃积热。手太阴肺经上行过胸,

28、足阳明胃经起于颜面而下行过胸,肺胃积热循经上行壅于胸面而发病。 气血凝塞:尘埃或粉脂附着肌肤,使毛孔不通气血凝塞而发病。 血淤痰结:发病后未治疗或治疗失当病程日久导致血淤加之脾胃运化障碍化湿生痰,淤血和痰湿聚结可致丘疹日渐扩大或出现结节、囊疹,或是深在皮下的暗疮。 3处理原则和方法 痤疮多见三种证型:肺经风热型、湿热蕴结型和痰淤互结型。 (1)肺经风热型 症状特点:病发初期丘疹针头至芝麻大小,与肤色同或淡红,部分可鲜红。舌尖、边红。苔薄白或薄黄。 治疗原则:清肺热,散风热。如果皮损不多或以白头、黑头粉刺为主,可 以仅仅采用皮肤护理方法。如果发红的炎性丘疹较多,又有便秘,可以建议顾客服防风通圣丸

29、或栀子金花丸按产品说明服用。 食膳调养可用薏米粥有少量脓头则用枇杷薏米粥生薏米100 g鲜枇杷60 g(去皮核),枇杷叶10 g。先将枇杷叶煮沸1015min捞去渣后,倒入薏米煮粥粥熟后放入切碎的枇杷果肉即可。 美容护理:若丘疹散在,数量不多且无脓包者,可行面部美容经穴按摩常规手法全套动作。若丘疹较密集有脓包者,仅行常规手法第4步点按面部穴位第8步叩击头部并点按百会穴。加揉耳穴心、肺、内分泌、肝、交感、面颊等局部穴。选用有抑脂、清热作用的中药面膜如颠倒散。 (2)湿热蕴结型 症状特点病程已过初期,皮疹红肿明显数量较多,疹形较大或有脓包,便秘或大便干;舌红苔黄腻。 治疗原则:清热、利湿、通便=可

30、以建议顾客服防风通圣丸或清热解毒口服液或三黄片或牛黄解毒丸均可配丹参酮片。以上中成药按产品说明服用。 食膳调养:可用前述枇杷薏米粥配凉拌三苋鲜苋菜1 OO g,鲜冬苋菜100 g鲜马齿苋100 g用醋、盐调味,不放糖。 美容护理进行皮肤护理时炎症明显者不可用热喷不可行面部按摩。选用清热解毒作用较强的中药面膜如加味颠倒散(大黄硫磺丹参粉各等量加相当总量约1的冰片)。 (3)痰淤互结型 症状特点病程较长,皮疹反复发作经久不消渐成黄豆或蚕豆大小的结节或囊肿 日久融合、叠起皮肤凹凸不平、粗糙或有瘢痕,舌淡胖 治疗原则,消痰散结活血化淤。由于病情较严重可建议顾客到医院进行治疗。 食膳调养:可用桃仁山楂粥

31、桃仁、山楂、贝母各1Og,荷叶半张粳米60g。先把前4味药煎成汤液去渣后入粳米煮粥:以上为1日的量可连服30天。 美容护理美容院皮肤护理可采取湿热蕴结型的方法。 二、中医治黄褐斑 中医称黄褐斑为黧黑斑。黄褐斑多见于孕妇或经血不调的妇女男子及未婚女子亦可见。 1典型症状 面部有褐色或棕黑色斑片或深或淡大小不定。小者如绿豆、黄豆,大者可满布颜面似地图。多对称分布于颧、颊、额、鼻、口周、眼周、轮廓清 晰,压之不退色,表面光滑,无鳞屑无痒痛感。病程较久,进展缓慢 日晒后加剧。 2病因病机 气滞血淤情志失调如暴怒、抑郁、悲伤、惊恐等,皆可导致肝失疏泄,气机郁滞继生血淤脉络不通气血不能上荣于面而发病。 脾

32、运失调凡饮食不节、劳倦过度偏嗜偏食,均可使脾失健运,气血生成无源或水湿内停,脉道阻塞气血不能上荣于面而发病。 肾精亏损性生活过度耗伤肾精或人到中老年肾精自然亏耗颜面不得荣 润而发病。 外受风邪 皮肤受风致气血不和而发病。 3处理原则和方法 黄褐斑多见三种证型气滞血淤型、脾虚湿蕴型和肝肾阴虚型。 (1)气滞血淤型 症状特点颜面色斑多为黄褐色,分布以眼下、口周、额侧为多,伴有急躁易怒或郁闷不快胸胁或乳房胀痛,舌质暗或有淤点苔薄白。 治疗原则疏肝理气,活血化淤。可建议顾客服用逍遥丸,如果有便干、便秘、口渴 舌质暗红等现象 可用加味逍遥丸。 食膳调养可用牛肝粥一牛肝500 g柴胡、白菊花、白僵蚕 白芍

33、各9g白茯苓12g生甘草3g,丝瓜30g大米100g将药装入纱布包内,然后和牛肝、白菊花、丝瓜、大米一起熬粥,熟后捞出药包。以上剂量可服2日。 每服10天后可停1周再服,连服2个月。 美容护理:皮肤护理禁用热喷。在面部美容经穴按摩常规手法的基础上可于黄褐斑局部周围的穴位重点按摩适当增加次数。双耳加揉肝、内分泌、肾上腺、皮质下、交感等局部穴。一般常用中药祛斑美白面膜即可。 (2)脾虚湿蕴型 症状特点色斑秽浊,颜面不爽分布以面颊中间、口鼻周围为多伴有疲乏、腹胀、食欲差、大便溏软或有眼睑、下肢水肿,舌质淡,舌体胖舌边有齿痕苔白腻。 治疗原则:健脾祛湿,温经通络。可建议顾客服用补中益气丸,若大便稀溏可

34、服参苓白术丸,若有水肿可服金匮肾气丸。以上中成药用当归熬水送下当归每日量为10g。 食膳调养:可用五白糕白菊花15g 白术30g,白茯苓、白莲肉、淮山药各50g磨成粉与200g白面粉加水和面制糕。可久食. 美容护理皮肤护理同气滞血淤型。双耳加揉脾肾、内分泌、皮质下、小肠、胆等局部穴。 (3)肝肾阴虚型 症状特点:颜面色斑多为深褐色或褐黑色分布以面颊侧、下颔为多伴腰痛腿软倦怠无力或身体瘦弱舌质红苔少。 治疗原则:滋阴补肾。可建议顾客服用六味地黄丸。若有便干、口渴、颧红等阴虚热症状则可服用知柏地黄丸。 食膳调养可用胡桃牛乳茶胡桃仁30 g,牛乳、豆浆各180 g黑芝麻20 g。在搅拌器中搅成浆煮沸

35、后冲入鸡蛋加适量白糖即可。 美容护理皮肤护理同气滞血淤型。双耳加揉肝、肾、大肠、内分泌、皮质下等局部穴。 三、中医抗老化 1老化的概念 老化是生物体在生命过程中因受自身或外界因素影响致使整个机体形态、结构和功能过早或逐渐衰退的现象。 2致老的内因与外因 (1)内因 1)肾精虚衰。先天禀赋不足后天损耗,竭其肾精所致。 2)脾胃虚损。脾胃虚损则生化之源不足,既不能滋养先天肾精又不能濡养脏腑导致人体不能正常生长发育因而易衰老。 3)其他脏腑亏虚或机能失调。肺、肝、心虚,导致人体气血功能失调呼吸、情志,消化、血液循环功能都不能维持正常则易早衰。 4)气血不足或失和。当人体脏腑组织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器质

36、改变和功能衰减时必然发生气血生化不足或气血失和加重衰老。气血不和主要分为气虚血淤和气滞血淤。 5)痰浊淤阻痰浊是诱发老年病的重要因素与淤血共为导致衰老的主要“实邪”。痰证突出表现为血液浓稠性、黏滞性、聚集性和凝固性增高以及脑血流量减少。 (2)外因 1)饮食失节,过饥致气血生化之源不足,或过饱损伤脾胃。 2)饮酒过度损伤脾胃。 3)劳逸失常过劳伤人之气血过逸影响气血流通。 4)情志失常,使人体气机失常,脏腑功能紊乱,导致早衰。 5)身处环境恶劣如长期干燥多风、日晒厉害等。 6)使用保养品不当。 7)药物所致。 3中医驻颜抗老方法 驻颜抗老是指通过一些人为手段使青春容貌不因年龄的增长而消失也就是

37、常说的“永葆青春”。因此驻颜抗老实质上是延缓皮肤和形体的衰老速度。面色无华、苍老多皱是面容衰老的征象,因此大多数驻颜抗老的方法有防止皱纹产生的效果。 中医驻颜抗老是指通过使用中医手段来延缓衰老进程使颜面肌肤能较长时间地保持红润、细腻、光滑富有弹性使形体保持美的曲线整体上呈现健康美。 (1)使用中医方剂驻颜抗老。驻颜抗老的中医方剂有很多主要由益肾填精、补益气血、调养脾胃、活血悦颜之中药材组成,且以内服为主常用药物有人参、枸杞子、地黄、天冬、麦冬、丹参、补骨脂、肉苁蓉、山药、阿胶、大枣、白术,菟丝子、山萸肉、杜仲、石斛鹿茸、黄芪、胡桃仁、何首乌、当归、茯苓、五味子、牛乳、白蜜等。这里介绍两款中药汤

38、。 八味丹坤汤熟地24g山萸肉、山药各12g,丹皮、茯苓、泽泻各9g附子、肉桂各5g丹参、益母草各10g。水煎煮每日1剂连服10天,间隔1周继续服。 红颜酒汤胡桃仁、小红枣、枸杞子、蜂蜜各125 g先将蜂蜜放入酒中再人三药浸3周每日晨服酒2550mL。 (2)中医经穴美容按摩即长期进行面部美容经穴按摩。 (3)艾条悬灸足三里,即每月月初八天用艾条悬灸足三里510 mjn。 (4)外用各种添加有中药成分、具有活化细胞作用的护肤品。 (5)中药护肤品驻颜抗老即使用含有中药材萃取成分、具有抗衰老功效的 中药护肤品护理保养皮肤。 四、中医美白 中医美白是指以具有润肤增白效果的中药方剂(分内服、外用两种

39、)或含有中药美白成分的护肤品(外用)使人肤色变白、光净明润的方法。 常用的增白中药有:白茯苓,白术、自蔹、白鲜皮、白附子白芷、白僵蚕、鸡子白、鹰屎白、白瓜子 白蒺藜、白蜜、白石脂、白鹅脂等 以外用为主。 中药美白方剂特别适用于皮肤干涩、面色偏黑之人。不过使用期间应尽量避免风吹日晒以免影响效果。 第四届 中医对肥胖的认识及处理 一、中医对肥胖的认识 肥胖的成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过食肥甘 过食肥甘,导致气血充养形体有余化为膏脂蓄积而为肥胖。 2脾肾气虚 脾虚则不能正常化生精血输布精微水谷变生膏脂蓄于肌肤,发为肥胖。肾气虚则不能助脾健运而致湿浊内停溢于肌肤,加重肥胖。 3肝失疏泄 肝失疏泄

40、,气机不畅,一方面影响脾胃运化水谷及水湿的功能导致膏脂痰浊内蓄另一方面影响胆汁的分泌与排泄不能净浊化脂,则浊、脂内聚而成肥胖。 4脾胃实热 脾胃实热消谷菩饥则多饮多食致气血有余化为膏脂内蓄,发为肥胖。 5活动过少 久卧久坐气机郁滞,导致水谷精微转输失调膏脂痰浊内蓄而致肥胖。 二、中医对肥胖的处理原则及方法 1中巨药疗减肥的原则和方剂 从中医观点来看,肥胖症可分为四种类型+脾虚痰浊型、脾胃实热型、肝郁气滞型、脾肾阳虚型。 (1)脾虚痰浊型 症状特点:体形肥胖,倦怠乏力,胸闷憋气腹胀便溏或便秘饮食如常或纳自少尿少肢肿,舌淡体胖苔白或白腻。治疗原则健脾利湿,祛痰化浊。 中药方剂:服清消饮荷叶、茯苓、

41、石决明、薏苡仁各15g,白术12 g 蓦皮10 g。每日1剂水煎煮分早晚服。 (2)脾胃实热型 症状特点体肥健壮多食易饥面色红润,口舌干燥怕热多汗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 治疗原则清胃通腑,凉血润肠。 中药方剂服清通饮胡黄连、番泻叶、生大黄各6 g,生地15 g 夏枯草、草决明各12 g。每日1剂水煎煮分早晚服,服1周停3天继续服。 (3)肝郁气滞型 症状特点:肥胖,急躁易怒胸胁胀满,腹胀不适,有时口苦咽干,大便秘结妇女月经不调经少或闭经经前乳房胀痛,舌质暗红或有淤点、淤斑苔薄白或黄。 治疗原则:疏肝理气,清热降火。 中药方剂:服疏肝饮柴胡、郁金、白术、熟大黄、枳实、莱菔子各10 g,丹皮1

42、2 g,砂仁3 g。每日1剂,水煎煮分早晚服服1周停3天继续服。 (4)脾肾阳虚型 症状特点体形肥胖颜面虚浮神疲乏力畏寒肢冷腹胀便溏,腰酸腿软,下肢浮肿,舌质淡胖苔薄白。 治疗原则:补脾固肾,温阳化湿。 中药方剂:服四君子汤党参15 g白术、茯苓各9g,陈皮、制半夏各4。5g仙茅、覆盆子各15 g,构杞子、菟丝子各9 g甘草3 g。每日1剂水煎煮分早晚服。 2中医推拿减肥 对于肥胖除了可用中医药疗、食疗进行治疗外还可使用中医推拿手段对腹部腰背部、臀部等脂肪堆积较多的部位进行推拿按摩达到减肥效果。操作如下: (1)仰卧位,摩全腹。以中脘、神阙、关元为核心,先上腹再脐周后小腹顺时针方向急速不停地摩动6 mln直至发热为度。 (2)点按中脘、神阙、天枢、关元各1 mln。 (3)提拿腹部脂肪隆起处,提拿后停留片刻初次施法时稍有疼痛以能耐受为度操作8min。 (4)急速顺时针方向摩腹5 min至腹部热透为度。 (5)俯卧位先施滚法于背部足太阳膀胱经使背部皮肤微红约56遍。 (6)按压脾俞、胃俞、肾俞、大肠俞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