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docx(1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阳江市中医医院目 录 一、针刺疗法技术. 1 毫针刺法 . 2 头针技术操作规范 . 3 耳针技术操作规范 . 4 腹针疗法操作规范 . 5 眼针技术操作规范 . 6 手针技术操作规范 . 7 腕踝针技术操作规范 . 8 三棱针技术操作规范 . 13 皮内针技术操作规程 . 14 火针疗法技术操作规程 . 15 皮肤针法技术操作规范 . 19 穴位注射法 . 20 埋线疗法操作规范 . 22 醒脑开窍针法技术操作规范 . 24 靳三针技术操作规范 . 27 电针技术操作规范 . 35 针刺麻醉疗法 . 37 口唇针疗法 . 38 浮针疗法 . 39 二
2、、灸类疗法技术. 45 直接灸技术操作规范 . 46 隔物灸技术操作规范 . 47 悬灸技术操作规范 . 49 天灸技术操作规范 . 50 温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 52 热敏灸技术操作规范 . 53 雷火灸技术操作规程 . 56 三、刮痧疗法技术. 58 刮痧技术操作规范 . 59 撮痧技术操作规范 . 60 放痧技术操作规范 . 61 四、拔罐疗法技术. 63 留罐技术操作规范 . 64 闪罐技术操作规范 . 65 走罐技术操作规范 . 66 针罐技术操作规范 . 67 刺络拔罐疗法技术操作规范 . 67 药物拔罐技术操作规范 . 69 刮痧拔罐技术操作规范 . 70 五、中医微创类技术.
3、72 针刀技术操作流程 . 73 六、推拿类疗法技术. 75 小儿推拿技术操作规范 . 76 七、敷熨熏浴类疗法技术. 77 穴位贴敷操作规范 . 78 冷敷技术操作规范 . 80 中药湿敷操作规范 . 81 中药熏蒸操作规范 . 82 中药保留灌肠操作规范 . 83 八、骨伤类疗法技术. 85 理筋技术操作规范 . 86 复位技术操作规范 . 89 正骨技术操作规范 . 91 夹板固定技术操作规范 . 92 石膏固定术操作规范 . 94 外固定架技术操作规范 . 96 牵引技术操作规范 . 97 练功康复技术操作规范 . 101 九、肛肠类技术. 105 枯痔技术操作规范 . 106 痔结扎
4、技术操作规范 . 107 挂线疗法操作规范 . 108 注射固脱疗法操作规范 . 110 十、其他类技术. 112 经穴电疗技术操作规范 . 113 经穴磁疗法操作规范 . 114 揉抓排乳技术操作规范 . 115 脐疗技术操作规范 . 116 割治疗法操作规范 . 117 1 一、针刺疗法技术 毫针刺法操作规范 一、适应症 适用范围广泛,包括内、外、妇、儿、骨等科的常见病。 二、禁忌症 自发性出血、皮肤感染、溃疡、瘢痕、肿瘤的部位及孕妇腰骶腹部均禁针。 三、操作方法及步骤 在进行针刺操作时,一般应双手协同操作,紧密配合,临床上一般用右手持针操作,主要是以拇、食、中三指挟针柄,其状如持毛笔,故
5、右手称为刺手。左手爪切按压所刺部位或辅助针刺,故称左手为押手。在行针施术或留针后即可出针。出针时一般先以左手拇、食指位针孔周围皮肤,右手持针作轻微捻转,慢慢将针提至皮下,然后将针起出,用消毒干棉球揉按针孔,以防出血。若用徐疾、开阖补泻时,则应按各自的具体操作要求,将针起出。出针后病人应休息片刻方可活动,医者应检查针数以防遗漏。 四、注意事项 1、患者在过于饥饿、疲劳、精神过度紧张时,不宜立即进行针刺。对身体瘦弱,气虚血亏的患者,进行针刺时手法不宜过强,并应尽量选用卧位。 2、妇女怀孕三月者,不宜针刺小腹部的腧穴。若怀孕三个月以上者,腹部、腰骶部腧穴也不宜针。对于三阴交、合谷、昆仑、至阴等一些通
6、经活血的腧穴,在怀孕期亦应予禁刺。如妇女行经时,若非为了调经亦不应针刺。 3、小儿囟门未合时,头顶部的腧穴不宜针刺。 4、常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针刺。 5、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的部位,不宜针刺。 6、对胸、胁、腰、背脏腑所居之处的腧穴,不宜直刺、深刺。肝脾肿大、肺气肿患者更应注意。如刺胸、背、腋胁、缺盆等部位的腧穴,若直刺过深,都有伤及肺脏的可能,使空气进入胸腔,导致创伤性气胸。轻者出现胸痛、胸闷、心慌、呼吸不畅,重者呼吸困难、唇甲发绀、出汗、血压下降等症。 体检时,可见患侧胸部肋间隙变宽,叩诊过清音,气管向健侧移位;听诊时呼吸音明显减弱或消失;x线胸部透视,可见肺
7、组织受压。对此症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因此,医者在进行针刺过程中精神必须高度集中,令患者选择适当的体位,严格掌握进针的深度、角度、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7、针刺眼区和颈部的风府、哑门等穴以及脊椎部的腧穴,要注意掌握一定的角度,更不宜大幅度的提插、捻转和长时间的留针,以免伤及重要组织器官,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 2 8、对尿潴留等患者在针刺小腹部腧穴时,更应掌握适当的针刺方向、角度、深度等,以免误伤膀胱等器官出现意外的事故。 头针技术操作规范 一、概述及适应症 头针是在头部特定的刺激区域用针刺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临床常用于脑源性疾患,如瘫痪、麻木、失语、眩晕、耳鸣、舞蹈病等。 二、操作方法 治疗盘、无
8、菌毫针、电针仪、无菌干棉球、棉签、0.5碘伏、弯盘等。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病人合作。 2、患者取坐位或卧位,分开头发,常规消毒。 3、根据病情,选择相应的针刺方法。 快速进针:针尖与头皮呈 30左右夹角,快速刺入皮下或肌层,然后沿刺激区快速推进到相应的深度。 快速捻转:术者肩、肘、腕关节、拇指固定,食指半屈曲状,用拇指第一节的掌侧面与食指第一节的桡侧面捏住针柄,然后以食指指掌关节不断伸屈,使针体来回快速旋转200 次/分,每次左右旋转各两转左右。捻转持续约 0.51 分钟,然后静留针 510 分钟再重复捻转,用同样的方法在捻转两次。也可用电针仪代替手捻进行治疗。 4、在针刺
9、及捻针过程中,密切观察有无晕针、滯针等情况。如出现意外,紧急处理。 5起针:如针下无沉紧感,可快速抽拔出针,也可缓缓出针,起针后必须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最后检查针数,以防遗漏。 6、操作完毕,安臵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 7、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三、注意事项 1、头部因长有头发,因此尤其须做到严密消毒,以防感染。 2、毫针推进时术者手下如有抵抗感,或患者觉疼痛时,应停止进针,将针身后退,然后改变角度再进针。 3、由于头针的刺激较强,刺激时间较长,术者须注意观察患者表情,以防晕针。 3 4、对脑溢血患者,须待病情及血压稳定后方可做头针治疗。凡并发有高热、心力衰竭等症时,不宜立即采
10、用头针。 耳针技术操作规范 一、定义及适应症 耳针是在耳廓穴位用针刺等刺激,通过经络传导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疗法。适用于各种急、慢性疾病。 二、操作方法 治疗盘、无菌短毫针、0.5碘伏、无菌干棉球、棉签、镊子、探棒、弯盘等。 1、选穴方法 根据病情确定处方,在选用穴区内寻找反应点,其方法有: 观察法:按疾病的部位,在耳廓上相应部位寻找,如有充血、变色、丘疹、脱屑、凹陷处即是该穴。 按压法:按疾病在耳廓上相应的部位,可用探棒轻巧缓慢、用力均匀地按压,寻找耳穴的敏感反应点、压痛点即为针刺耳穴。 电阻测定法:测定到的反应点,就是针刺的部位。 2、操作步骤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合理体位。 术
11、者以拇、食二指紧拉耳轮后上方,首先在选用区内,以探棒由上而下寻找敏感反应点,具有压痛、变形、变色、水泡、结节、脱屑等特征的阳性反应点,即为耳穴。 核对穴位后,用 0.5碘伏消毒耳廓上所选定的穴位皮肤,消毒范围视耳廓大小而定。 术者以碘伏消毒手指后,左手固定耳廓,右手持 0.5 寸短柄毫针,对准穴位刺入,其深度以刺入软骨,但不透过对侧皮肤为度。 病人感到局部热、胀、麻、凉,或有感觉循经络放射传导为“得气”。 一般留臵 2030 分钟,痛证可留针 12 小时或更长,留针期间可间歇捻针。 在针刺过程中及留针期间,应密切观察病人有无晕针等不适情况。 起针后用无菌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再涂 0.
12、5碘伏,预4 防感染。 操作完毕,安排病人舒适的体位,整理床单位。 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三、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炎症或冻伤部位禁针。起针后如针孔发红,耳廓胀痛,有轻度感染时,应及时用 0.5碘伏涂擦,或用消炎药治疗,严防引起软骨膜炎。 2、孕妇禁用耳针,年老体弱,严重贫血、过度疲劳等情况,耳针慎用或暂不用。 3、耳针比较疼痛,须病员配合接受治疗。注意预防晕针,万一发生就及时处理。 4、对扭伤及肢体活动障碍的患者,进针后待耳廓充血发热时,应嘱患者适当活动患部,并在患部按摩、艾条灸等,以提高疗效。 腹针疗法操作规范 一、概述 腹针疗法,是针刺腹部穴位以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方法
13、。腹部与全身脏腑经络均有密切联系,手三阴经分别络于大肠、小肠、三焦,手三阳经分别络于胃、胆、膀胱,足三阴经分别络于肝、脾、肾,这些脏腑均位于腹部,此外,足阳明经别“入于腹里”,足阳明之筋“上腹而布”,足太阴经“入腹”,足厥阴经“抵小腹”,任脉“循腹里”,任脉络“下鸠尾,散于腹”。所以,各脏腑病变在腹部均有一定的反应,针刺腹部穴位,可以通调脏腑气血,从而治疗多种疾病。 二、操作方法 穴位定位 穴位主要有5个。 1肩部位于胸骨下端6cm,正中线双侧旁开lcm处。 2胸部位于胸骨下端78cm处。 3颈部及后头部 位于胸骨下部23cm处。 4腰部位于脐下6cm处。 5下肢位于脐下78cm处。 取穴原则
14、 腹针取穴一般根据病变部位取其相对应的穴位。 操作 5 以32号5cm(15寸)长的毫针,刺入1寸左右,得气后留针20分钟,间隔5分钟行针1次。 三、适应症 主治落枕、肋间神经痛、肩部扭伤、急性腰扭伤、坐骨神经痛等病症。 用腹针疗法。分别取相对应的颈部、胸部、肩部、腰部、下肢部穴。也可配合体针疗法。 四、注意事项 腹腔中脏器较多,故针刺时应做好体验,注意避开大血管及脏器,对肝脾肿大、胃下垂及膀胱充盈者,尤应注意。 眼针技术操作规范 一、定义 眼针是针刺眼球周围、眼眶边缘的穴位,以治疗全身疾病的方法。 二、操作步骤与要求 1、针具选择 29号直径0.34毫米、长15毫米即0.5寸的不锈钢针 2、
15、环境要求 应注意环境清洁卫生,避免污染 3、消毒 用高温蒸汽灭菌法将针具消毒;在针刺部位用75%乙醇消毒。 4、操作方法 眼部经区的定位 眼部经区的划分法,应两眼向前平视,经瞳孔中心作一水平线并延伸过内外眦,载经瞳孔中心作一水平线之垂线,并延伸过上下眼眶,然后将眼区分成4个象限,在将每一象限划分为2个相等区,这8个相等区就是经区。 取穴方法 循经取穴:看眼各经区,在于症状相符合的有血管形色变化部位取穴。 看眼取穴:不管什么病,只在眼球区血管变化最明显的经区取穴。 三焦取穴:如头部、上肢、胸腔疾病取上焦穴;上腹部、胸背部及其内容脏器的疾病取中焦穴;腰骶部、小腹部和生殖、泌尿系统及下肢病取下焦穴。
16、 找穴方法 用点眼棒或三棱针柄在“眼周眶区穴”的范围内平均用力,轻轻按压,凡 6 出现酸、麻、胀、重或发热、发凉,或微痛,或感觉舒服等反应的部位都是穴位。此时,可用稍加压,使皮肤呈一凹点,作为针刺点的标志。 用经络测定仪找穴,探测读数最高处即是穴。 按选好经区针刺,以瞳仁为中心找准经区界限,在经区界限沿皮直刺或横刺。 针刺方向 先以左手指压住眼球,严密保护,并使眼眶内皮肤绷紧。右手持针,轻轻刺入。 找出针刺点,可用直刺;按经区分布,可以横刺,但不可超越所刺得经区。 一般不用手法,如针后无得气感,可把针稍提一点,重新调整刺入。得气时刻有种种感觉,如触电样,或上下窜动感,或酸麻感,或发热、发凉感,
17、或感到轻松舒适。如需施行补泻时,顺着眼针经穴分布顺序进针为补、逆着进针则为泻。 三、注意事项 1、要严格消毒,注意消毒液不可渗入眼内。 2、不宜直刺、深刺,以免损伤眼球。 手针技术操作规范 一、概述: 手针疗法是以经络理论为基础,在手部的一些特定穴位上针刺,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它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协调阴阳之功效。对于各种疼痛性疾病,急性扭伤等有较好的疗效。 二、适应症 各种扭挫伤、落枕、腰痛、肩周炎、坐骨神经痛、髋关节及臀部疼痛、腰腿痛、头痛、胃肠痛、臂痛、痛经、肠痈、椎间盘脱出、癫痫、胸胁痛、胆绞痛、眼病、扁桃体炎、咽喉炎、牙痛、颊痛、会阴疼痛、呃逆、腹泻、各种原因所致的血压下降、发热
18、、皮肤瘙痒、疟疾、哮喘、夜尿多、尿频、足跟痛、高热、惊厥、昏迷、中暑、心血管病、腰痛、遗精、阳痿、急慢惊风、小肠疾患、支气管炎、咳嗽、耳鸣、鼻塞等。 三、操作方法 手取自然弯曲位,用28-30号的1-1.5寸毫针,取穴后,紧靠骨膜外面垂直于掌面直刺,以不刺入骨膜为准,深三至五分。每天或隔天1次,5-10次为一疗程。一般用捻转、提插的强刺激手法,针刺时越痛越有效,7 留针3-5分钟。左病取右侧穴,右病取左侧穴,两侧病变,分别取双手。针刺时尽量让患者活动或按摩患部,例如腰痛,作前后左右弯腰活动。 治疗疼痛性疾患,痛止后仍应坚持运针1-3分钟,必要可延长留针时间或皮下留针。针刺腰痛点时,针身与皮肤表
19、面呈15-30,针身向掌面侧,从伸指肌腱与掌面之间刺入。亦可作内、外透刺。 选穴方法 各种疾病,选用具有主治作用的穴位1-3对。 主治性能相同的穴位可配合使用。如扁桃体炎,可以同时选取后头顶、咽喉点和扁桃体点。 也可将主治作用和对症治疗的穴位配合应用。如发热兼有头痛,可取退热点和头痛点相同。 四、注意事项 1.本法手法重,刺激强,事先应向患者解释,对于年老体弱、严重心脏病及高血压患者,尤其应慎用,防止意外。 2.针刺易入肌腱和掌骨之间,不可伤及骨膜。 3.手部血管丰富,手法应轻柔缓和,避免刺伤手掌中的动脉网,导致手掌部血肿。 4.严格消毒,防止感染。 5.本疗法对于各种疾病所致的疼痛,具有较好
20、的镇痛效果,如急性扭伤性疼痛、头痛、胃痛、腹痛、痛经等。 腕踝针技术操作规范 一、概述 把人体分为六个区域,基本与十二皮部相一致,12穴分布与腕踝附近,按标本根节理论,相当于本部、根部,能调整相应经脉之气,以及所属脏腑功能,以发挥驱邪扶正的作用。 腕踝针疗法是在将人体先行分区的基础上,再确定进针穴点的。区域均沿人体纵轴排列,以前后正中线为标线,将身体两侧面由前向后划分为六个纵行区。并把各种相关病症归纳在各个纵区范围内。各区位臵及归属病症分述如下。 (一)、一区 :前正中线两侧的区域。包括额部、眼、鼻、舌、咽喉、气管、食道、口唇、前牙、心脏、上腹部、脐部、下腹部和会阴部。 8 :前额痛、目赤肿痛
21、、鼻塞、流涎、前牙痛、咽喉痛、喘咳、心悸、胃脘痛、遗尿、痛经、白带增多等。 (二)、二区 :躯体前面的两旁。包括颞部、颊部、后牙、颌下部、甲状腺、锁骨上窝、乳部、肺、肝、胆和侧腹部。 :颞前头痛、后牙痛、乳房胀痛、胸痛、哮喘、肝区痛、胁肋胀痛、哮喘等。 (三)、三区 :躯体前面的外缘(即二区的外缘)范围较窄。包括沿耳廓前缘的头面部、胸腹部,沿腋窝前缘向下的垂直线。 :本区出现的症状较少,主要有颞浅动脉病、沿腋前缘的胸痛或腹痛等。 (四)、四区 :躯体前后交界区。包括头至耳垂直下的区域,斜方肌缘,胸腹部的腋窝顶至髂前上棘间的垂直区域。 :头顶痛、耳鸣、耳聋、下颌关节系乱症、腋窝以下的胸腹痛等。
22、(五)、五区 :躯体后面两旁,与前面二区相对应。包括颞后部、颈后外侧部、肩胛区、躯干两旁,下肢外侧。 :颞后部头痛、落枕、耳鸣、耳聋、肩胛部痛、侧腰痛及腰椎横突综合症等。 (六)、六区 :躯体后正中线两侧的区域,与前面一区相对应。包括后头部、枕顶部、脊柱部、骶尾部及肛门等。 :后头痛、项强痛、腰脊痛等。 四肢部位分区:当两上、下肢处于内侧面向前的外旋位、两下肢靠拢时,四肢的内侧面即相当于躯干的前面,前面靠拢的缝相当于正中线,后面靠拢的缝相当于后正中线,这样四肢的分区就可按躯干的分区类推。 上面六区可进一步划分为十二个分区。其分法为:以胸骨末端和两则肋弓的交界处为中心,划一条环绕躯干的水平线,称
23、横膈线。横膈线将躯体两侧的六个区分成上下两半。横膈线以上的各半区分别加“上”字,即上1区、上2区、上3区、上4区、上5区、上6区;横膈线以下的各半区分别加“下”字,即下1区、下2区、下3区、下4区、下5区、下6区。 9 穴点 腕踝针的穴位,又称进针点。共12个穴点。 一、腕部穴点 腕部穴点共6个,约在腕横纹上二横指环绕腕部一圈处。从掌面尺侧起至桡侧,再从背面桡侧至尺侧,依次顺序上1、上2、上3、上4、上5、上6。 1、上1 在小指侧的尺骨缘与尺侧屈腕肌腱之间。取法为:术者用一手的拇指摸到小指侧尺骨缘后,向前轻推,穴点的位臵在靠肌腱内侧凹陷处。本穴较为常用。 前额痛、目疾、鼻病、三叉神经痛、面神
24、经麻痹、前牙肿痛、咽喉肿痛、咳喘、眩晕、心悸、高血压、盗汗、失眠、癔病、胃脘痛、癫痫等。相当于躯干1区。 2、上2 在腕掌侧面的中央,掌长肌腱与桡侧屈腕肌腱之间,好即心包经之内关穴。 前颞部头痛、后牙肿痛、颌下肿痛、胸闷、胸痛、回乳、哮喘、手掌心痛(针尖向上刺)、指端麻木(针尖向下刺)。 3、上3 靠桡动脉外侧,在腕横纹上两横指,桡骨边缘处。 高血压、胸痛等。 4、上4 手掌向内,位于拇指侧的桡骨缘上两横指处。 头顶痛、耳病、下颌关节紊乱症、肩关节周围炎、胸痛等。 5、上5 腕背面的中央,即三焦经之外关穴。 后颞部头痛、上肢感觉障碍(麻木、过敏)、上肢运动障碍(瘫痪、震颤、舞蹈病)、肘、腕、指
25、关节痛。 6、上6 位于小指侧尺骨缘背,腕横纹上两横指处。 后头部痛、枕项痛、颈胸部脊柱及椎旁痛等。 二、踝部穴点踝部穴点共6个,约在内外踝最高点上三横指一圈处,从跟腱内侧向前转到外侧跟腱,依次为下1、下2、下3、下4、下5、下6。 1、下1 靠跟腱内侧缘。 10 上腹部胀痛、脐周痛、痛经、白带增多、遗尿、阴部瘙痒症、足跟痛等。 2、下2 在内侧面中央,靠胫骨后缘处。 肝区痛、侧腹部痛、过敏性结肠炎等。 3、下3 在胫骨前缘向内约1厘米处。 膝关节内缘痛等病症。 4、下4 位于胫骨前缘与腓骨前缘的中点处。 股四头肌酸痛、膝关节痛、下肢感觉障碍(麻木、过敏)、下肢运动障碍(瘫痪、震颤、舞蹈病)、趾关节痛等。 5、下5 位于外侧面中央,靠腓骨后缘处。 髋关节痛、踝关节扭伤等病症。 6、下6 靠跟腱外缘处。 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骶髋关节痛、坐骨神经痛、腓肠肌痛、足前掌痛。 上述穴点中,以上3和下3较为少用。 (图例):穴点附图 三、操作方法 1、取穴 11 由于穴点的编号和身体上、下6个分区的编号是相一致的,而每一穴点主治的又是与其相一致的同区域病症,故腕踝针取穴的基本方法是在病症所在的同侧同区域选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