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养生.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215536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9.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传统养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国传统养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国传统养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国传统养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国传统养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养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养生.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传统养生定义:传统养生是以我国传统哲学为理论基础,以强健体魄、调养身心为目的的保养生命的思想、手段和方法。 重人贵生思想是我国养生学的理论基础 生命整体观:祖国医学认为:认得生命包括了“精气神”三个部分,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天人合一观:中国思想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阴阳平衡观: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非常朴素、辩证的、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 经络理论:经络不仅是行气血、调阴阳的通道,而且也是联系人与自然的要津,它对人体生命有着重要的意义。 传统养生的内容:气功养生、运动养生、按摩养生、饮食养生、药物养生 传统养生的特点:传统养生是以人体生命的整体观为理论基础,注重从人的整理出发,不论动、静或动静结

2、合,都是通过自我的修炼好调养,是阴阳平衡,身心和谐,形意合一,以壮外强。 传统养生的功能 :培养元气:元气受之于父母,随生命而来,是机体生化的原动力。 平衡阴阳:在阴阳动态变化中保持平衡,从而维护健康。 疏通经络:使气血通畅,营内卫外。 一中国传统的养生的特点是什么?如何才能作到合理养生与保健? 健康亦有方 说来也平常 生活要规律 早睡早起床 运动强筋骨 吐纳肺腑良 三餐粗淡饭 素菜加点汤 饮食八分饱 杂粮调配当 肉类宜少吃 清淡舒胃肠 风雨常避免 戒烟酒适量 性情宜包容 静心寡欲强 有病早就医 诸疾重预防 养生莫纵欲 蓄精防劳伤 交友诉衷肠 善良寿而康 忧愁催人老 乐观寿自长 贵在常坚持 保

3、健在经常 四季勤锻炼 简答中国传统养生保健的原理和特点 顺应自然,天人相应中国传统养生的基本理念 在传统医学的理论体系中,顺应自然是养生理念的重要内容,无论是养生保健,还是疾病的康复,所有的方法和机能,都体现着与自然相适应的特点,也充满辩证的观点。 (1)天人相应 中医认为,人生于天地之间,一切生命活动都与大自然息息相关,必须随时随地与其保持和谐一致,这就是“天人相应”的思想。在养生实践中,必须遵循这一基本法则,才能取得良好的养生效果。而“改造自然”、“挑战自然”、“战天斗地”之类的思想和行为,在养生领域是 不应提倡的。我们要适应季节、把握时间、顺从地理、适应社会,从而顺应自然,頣享天年。 (

4、2)形神合一 形,是指人的整个形态结构,即肌肉、血脉、筋骨、脏腑经络、四肢百骸等组织器官,和气血津液等基本营养物质,是人的物质基础;神,指情志、意识、思维等精神活动,又指生命活动的全部外在表现,是人体功能的反映。这二者的辩证关系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神本于形而生,依附于形而存在,形为神之基,神为形之主。 形为基础:“形”是“神”的物质基础,中医的“五神”(神、魂、魄、志、意)、“五志”(怒、喜、思、忧、恐),分别由五脏(心、肝、脾、肺、肾)所生成。“神”需要大量的气血精微濡养。 神为统帅:人体起统帅和协调作用的是心神。生命活动表现出的整体特性、整体功能、整 体行为、整体规律

5、,都由神志管理、协调、统一。因此,养生时要以“养性”、“调神”为先。 形神共养:形神共养,即不仅要注意形体的保养和复健,而且还要注意精神的摄养和康复,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身体和精神都得到均衡统一的发展。 (3)动静互涵 阳动阴静:脏腑器官属阴,以静为特征,功能活动属阳,以动为特征。保持动静协调状态,才能使各器官充满活力,从而推迟各器官的衰老改变。 动静相济:大多数养生家提倡动静结合,以达到形神共养的效果。动静兼修,动静适宜,是中国传统养生的重要原则。 (4)协调平衡 协调人体自身的生理功能状态及其与外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平衡机体各系统和组织器官间的正常功能,以及机体与外界的物质交换,也是

6、中医养生的重要内容。 中和是养生康复的最高准则。中医所有理论的核心,是内经提出的“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即强调“中和”、协调平衡的观念也是这一思想的体现。 人体的功能失调、对称失衡、状态失稳,是导致人体生理功能低下和早衰、疾病的重要原因。 祛邪是平衡协调的重要环节。中医非常重视“祛邪”,而养生更重视体内正气来祛除病邪,这实际上也是调节平衡思想的反映。 (5)正气为本 现代的养生观念,已经不再仅仅强调补充机体营养物质。真正的健康状态,应该是人体脏腑各项功能的正常运转。正气为本,从中医的观念分析,就是充分发挥和加强脏腑功能,使精微生生不息,废物排泄有序,这才是抓住了养生的根本。只有扶正

7、祛邪,扶正固本才能延年益寿。 传统养生的五大特点 精神养生 黄帝内经从医学角度首次提出精神保养可以防病,并依据四时之气的特点来调养精神。精神养生派认为,人的思、虑、智、志、意、魂等均由神所主。因而主张神气清静内守,不宜躁动妄耗;强调少私寡欲,抑目静耳,调摄神志,顺应四时,常练静功,则可抗衰延年,促进健康。 动形养生 吕氏春秋率先提倡动形养生,认为经常运动身体,可强身健体。东汉名医华佗模仿虎、鹿、熊、猿、鸟的动作,创编了“五禽戏体操”,作为练身强体之功法。 调气养生 气乃生命之根本和动力,具有“抗邪防病”的功效。气贵在运行不息、升降有常。调养元气之法包括慎起居,顺四时;戒过劳,防过逸;调饮食,和

8、五味;和七情,省言语;习吐纳、行导引等。 固精养生 通过固摄阴精,使之充盈内守,以达养生。强调节情欲以防阴精妄耗,倡导晚婚,通过调七情、少操劳,以保养阴精,固秘阳精,益寿延年。 食疗养生 唐代名医孙思邈为此派宗师,其主导思想是节制饮食,以食疗病,延年益寿。饮食宜清、淡、软、简;忌腻、厚、生冷、杂。邹铉提出:“凡老人有患,宜先以食治此为养老之大法也。”认为食疗对人体具有调和阴阳、滋养脏俯、补益气血、调节情感等作用,为养生之本。 药饵养生 利用药物调理阴阳、补益脏腑、滋养精血,以达到抗衰老的目的。其观点是以扶持为本,制方原则在于“中和”,认为老人药饵,只可用温平、顺气、补虚、中和之药,并应与食疗结合,一是温养肾气,二是健脾理气,即重在培养先天、后天之本。用药要根据四季气候和年龄阶段的不同特点,因人而异,未病先防,养脾气,填肾精。 上述养生之法各有所长,因此,养生抗衰延寿之本,应根据自身诸方面的条件,选择综合养生方法,方可奏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