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和民俗.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215701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7.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传统节日和民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国传统节日和民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节日和民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节日和民俗.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传统节日和民俗中国传统节日和民俗习惯 元旦节在农历的正月初一日。在春节里,人们探望亲友,休息和进行各种娱乐活动。元旦民俗:桃符:古代神话传说谓东海度朔山有大桃树,其下有二神,名神荼、郁垒、能食百鬼。故农历元旦,民间习以桃木板画二神于其上,悬于门户,以驱鬼辟邪,俗谓之门神。”即贴门神。吃年糕:在我国有北吃饺子南吃年糕的春节习俗。糯花米:用糯米淘净晒干,在锅中拌炒爆而成,南方作为新年食品,并有用来占卜之俗。拜年:正月初一起,由家长带领小辈出门谒见亲戚、朋友、尊长,以吉祥语向对方祝颂新年,卑幼者并须叩头致礼,谓之“拜年”。 元宵节 汉代正月十五日为祭祀、祈福之日,至北魏时已成为固定节日。吃汤圆:

2、民间食品,因在元宵节煮食,后又称作闹元宵。今或称汤团。 清明节: 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农历三月初,寒食节的后一天。踏青:初春时,芳草始生,杨柳泛绿,至郊外野游,谓之踏青。扫墓:清明前后,持牲、醴、纸钱祭扫祖先坟墓,谓之“扫墓”,又叫“上坟”。 端午节: 又名“端王”、“重五”、“重午”、“端阳”。中国汉民族传统节日,在农历五月初王日。为我国传统三大节之一。至晋以后,楚地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活动也与端午密切联系起来。此日民间历来有悬蒲于门户、饮酒、竞渡、挂天师符、沐浴、驱五毒虫、戴长命缕、食粽子等风俗。 端午民俗 悬艾:亦名“插艾”。以艾草悬插于门户、堂屋、床头等处。悬菖蒲作用类似,民间迷信它有

3、辟邪免疫的神效。五毒:指蝎子、蜈蚣、蛇、蟾蜍、晰蜴等五种有害于人的毒虫。端午节,民间有挂五毒图于门户及在儿童手臂或身上佩戴五毒形象饰物的习俗,其意在禳避病害,以求平安。 七夕:亦称“乞巧节”、“女儿节”。传统节日。在农历七月初七。自东汉以来,即传说牛郎与织女二星于此夕在天河相会,民间有“乞愿”、晒衣等活动。 中秋节及民俗 中秋: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中秋赏月之事,唐以前并未盛行。食月饼:中秋节食月饼,取合家团圆之意。 重阳节及民俗 重阳:亦称“重九”、“九日”。古代传统节日。在农历的九月初九。重阳登高游赏、佩萸泛菊、食糕成为自宫廷至民间的普遍风俗。饮菊花酒:自汉代以来,即有在重阳日饮菊花酒之俗,古人认为能使人长寿。赏菊 :自汉魏以来,重阳有登山、佩茱萸、饮菊花酒之俗。 除夕: 亦称除夜、大年夜。指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古时于腊日或腊前一日有击鼓驱疫之俗,谓之“逐除”,除夕之称,盖由此来。除夕燃放鞭炮,爆竹声不绝于耳。除夕家人围炉团坐,小儿嬉戏,通夕不眠,谓之守岁。后世大年夜合家团聚,吃年夜饭之俗,由此而来。此外,民间除夕有于门上贴门神之俗,每至夜半,辄除旧门神,易新门神,至于门上帖春耿,则源于古时的桃符。除夕夜或岁首,长辈给儿女钱物,谓之压岁钱,盖源于宋时宫廷于岁除,赐钱物于后妃之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