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人才观之精华与启迪.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216184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6.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人才观之精华与启迪.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国古代人才观之精华与启迪.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国古代人才观之精华与启迪.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国古代人才观之精华与启迪.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国古代人才观之精华与启迪.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人才观之精华与启迪.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人才观之精华与启迪.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古代人才观之精华与启迪中国古代人才观之精华与启迪 X 学术思潮 中国古代人才观之 精华与启迪 吴文昌 在中国古代的治国安邦方略中 , 以重才 、 辨才 、 选才 、 用才为主要内容的人才观 ,占有特殊重要的位 置 。这种既符合传统伦理道德 , 又适应经邦济世需 要的人才观 ,内容广泛 ,寓意深刻 ,论述精辟 ,利国益 民 , 曾对中国历代社会的政局稳定 、 经济发展 、 社会 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今天 ,我们联系现实 ,从古 代人才观中汲取积极有益的成份 , 深刻地领会江泽 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的 “选拔干部 ,必须全面 贯彻德才兼备原则 , 坚持任人唯贤 , 反对任人唯亲 , 防

2、止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的重要思想 ,推进建 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 ,具有重要的意义 。 有关中国古代人才观的论述可以说是浩如烟 海 。本文择其要者试加分析 。 一、 为政之要 ,惟在得人的重才思想 尊贤重才 ,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又是历代 治国经验的科学总结 。历代开明君主和有识之士 , 都把人才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首要问题来对待 。早 在西周时期 , 太师姜尚就提出了 “治国安家 , 得人 也 。亡国破家 ,失人也” 的思想 。管子在总结古之圣 王、 暴王兴亡成败的教训后 ,得出结论说 ,圣王之治 , “非得人者 , 未之尝闻” 暴王之败 “非失人者 , 未之 ; , 尝闻”

3、“人 ,不可不务也 ,此天下之极也” 墨子认为 。 。 王公大人治理国家 ,“国有贤良之士众 , 则国家之治 厚 ; 贤良之士寡 ,则国家之治薄” 。吕不韦观 春秋 , 认为自鲁隐公至哀公十有二世的安危荣辱 , 根本原 因只有一条 “得贤人 ,国无不安 ,名无不荣 ; 失贤人 , : 国无不危 , 名无不辱” 。一代英主 、 唐太宗李世民集 前人人才观之大成 , 结合自己的治国体会 , 提出了 “为政之要 ,惟在得人” 的著名论断 ,这是当时对人才 重要性的最高概括 。明太祖朱元璋则更重视人才群 体的作用 。他对礼部臣僚们说 :“为天下者 , 譬如作 大厦 , 大厦非一木所成 , 必聚才而后成

4、 , 天下非一人 独理 ,必选贤而后治 。故为国得宝不如荐贤” 。清圣 祖康熙皇帝干脆对人才问题来了个总结 , 指出 :“自 古选贤任能 , 为治之大道 。” 因此 “致治之道 , 首重 , 人才” 。这些论述 ,从不同的侧面 ,揭示了天下兴亡 、 社稷安危 、 国运盛衰 , 皆系于人才的道理 , 使我们今 天读起来仍觉获益匪浅 。 我们历览前贤的人才观 , 不仅要学习前人重视 人才的思想 , 更要学习前人重用人才的实践 。自古 以来 , 历代开明君主 、 有为帝王 , 都把尊贤重才作为 治国之本 ,奋力躬行 ,有的甚至到了 “求贤若渴” 的程 度 。汉高祖刘邦曾亲下 求贤诏 宣布 :“贤士大

5、夫 , 有肯从我游者 ,吾能尊重之 ,布告天下 ,使明朕意 。” 唐太宗李世民在 荐贤举能诏 中说 :“朕遐想千载 , 旁览九流 , 详求布政之方 , 莫若荐贤之典 。” 大声疾 呼有才能的贤人“务尽报国之义 , 以副钦贤之怀 。” 此外 ,像宋英宗赵曙颁布 令中外选举人者务在得人 不必满所限之数诏 朱元璋 、 访求师儒敕 康熙皇 、 帝定 治国圣训 , 都是求贤选才的实际举动 。值 等 得一提的是 , 三国时期魏武帝曹操为了尽快发现和 选用人才 , 曾连下 求贤令 敕有司取士勿废偏短 、 令 举贤勿拘品行令一时间贤才竞进 , 集于帐 、 下。 古代明君英主尊贤重才的举措 , 大都得到了丰 厚

6、的回报 , 也促进了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秦 重用商鞅 、 李斯 ,变法 、 、 治国 图强 ,国势日盛 ,终于灭 六国 ,四海一 ,建立了高度中央集权制的统一的秦王 朝 ; 刘邦重用张良 、 萧何 、 韩信 , 依靠他们出谋划策 , 治政安民 , 带兵打仗 , 战胜了刚愎自用 、 轻视人才的 项羽 ,最后以汉代秦 ,终成霸业 ; 李世民重用魏征 、 房 学术思潮 X 玄龄 、 杜如晦 , 政通人和 , 国力大增 , 遂有“贞观之 治” 这些都是古人重用人才的典范 。 。 这里需要说及 的是 ,这些人才之所以能发挥较大的作用 ,主要是因 为他们的思想 、主张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和人民的根 本利

7、益 , 重用了他们 , 得民心 , 顺民意 , 正合 “得民心 者得天下” 这条历史定律 ,这就是人才在治国中发挥 重大作用的道理所在 。 二、 德才兼备 ,以德为先的取才标准 古代圣贤明君都十分重视用人标准 。李世民曾 对魏征说 : 用得正人 , 为善者皆勤 ; 误用恶人 , 不善 “ 者竞进 。” 可见 , 用什么样的人 , 是关系到吏治民风 和政权安危的大事 。 要全面看人 , 慎选贤才 。荀子提出贤才需是 “谏 、 、 、 争 辅 拂之人”这种人能除 , “国之大患”是 , “社 稷之臣 , 国君之宝” 。孙武总结用兵之道 , 提出为将 者 , 必须具备 “智 、 、 、 、 的基本素

8、质 。他指 信 仁 勇 严” 出 : 智者 , 先见而不惑 , 能谋略 , 通权变也 ; 信者 , 号 “ 令一也 ; 仁者 ,惠抚恻隐 ,得人心也 ; 勇者 ,恂义不惧 , 能果毅也 ; 严者 , 以威严肃众心也 。五者相须 , 缺一 不可 。” 司马光在概括前人经验的基础上 ,进一步提 出了 “道德足以尊主 ,智能足以庇民” 的人才标准 ,其 中 “道德”即今天讲的 “德” “智能”即今天讲的 , “才” 。明朝刘斌在复仇疏中提出选才的标准有 三 “一曰德 ,二曰量 ,三曰才 。” : 只有三者皆备 ,才能 当大任 。明朝高拱则进一步提出 “才德兼者上也” : , “若夫钧衡宰制之任 ,必

9、德才兼备之人 ,而阙其一者 , 断不可为也” 。这些关于用人基本标准的论述 ,直到 今天 ,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 古人主张坚持德才兼备的选人标准 , 并不是将 德与才等量齐观 , 而是非常重视德对才的统帅和主 导作用 , 把德放在首位 、 帅位 。司马光曾在 资治通 鉴 ,针对世人不辨才与德异 ,通为之贤 ,因而用人 中 失当的教训 , 给德与才下了这样的定义 :“夫聪察强 毅之谓才 , 正直中和之谓德” 。进而指出 :“才者 , 德 之资也 ; 德者 , 才之帅也 才德全尽之谓 圣人 , 才德兼亡之谓 愚人德胜才之谓 ; 君子才胜德之 , 谓小人 。 ” “君子挟才以为善 , 小人挟才以为

10、恶” , 所以 “与其得小人 , 不若得愚人” 可见 , 德是何等重 , 要 。司马光在 论选举状 , 将 中 “德帅才资” 的思想 表述得更为明确 、 具体 , 指出 : 取才之道 , 当以德行 “ 为先 ,其次经术 ,其次政事 ,其次艺能” 。朱元璋下诏 求天下贤才 ,强调 “有司察举贤才 ,必以德行为本 ,文 艺次之” 。以德为先的用人思想在这里进一步变成 了皇帝诏书 、 金科玉律 ,有了至高无上的法律效力 。 康熙在 治国圣训 ,根据切身体会 ,深刻阐述了德 中 的重要性 。他对吏部说 “国家用人凡才优者固足任 : 事 ,然秉资诚厚者亦于佐理有裨” “朕听政有年 ,见 。 人或自恃有才

11、辄专资行事者 , 思之可畏 。朕意必才 德兼优为佳 , 若止才优于德 , 终无补于治理耳” 。古 人重德 ,尤其崇廉 。因为古人讲的德 ,是择官选吏的 标准 ,主要讲的是官德 ,而廉洁问题是官德中的首要 问题 。魏征在给唐太宗的对策中 , 论及德才关系时 指出 :“设令此人不能济事 , 只是才力不及 , 不为大 害。 误用恶人 ,假令强干 ,为害极多 。 元朝大臣揭 ” 斯曾这样论述 :“夫今谓善政者 , 亦曰廉而已矣 。廉 非为政之极 ,而为政必自廉始 。惟廉则欲必寡 ,欲寡 必公 ,公则不匮 。” 清康熙在论择官时强调 “节操清 : 廉为最紧要 , 即如部院堂官 , 朕皆信其清操而委任 之

12、 ,堂官于司员亦应任其清操而委任之” 。正因为康 熙择官重廉 , 故其臣魏象枢在奏疏中大讲 “周官六 计 , 咸冠以廉” 曰廉善 、 , 曰廉能 、 曰廉敬 、 曰廉正 、 曰 廉法 、 曰廉辨 。并进而指出 :“上有好者 , 下必有甚 焉 ,若上以廉求 ,而下不以廉应 ,臣知其必不然也 。” 廉在德中的位置是显而易见的 。 应当指出的是 ,古人主张 “德才兼备 ,以德为先” 的选人标准 ,并不是不加分析 ,一味片面强调德的重 要 ,而是根据治理国家的实际需要 ,灵活掌握选人标 准 , 使选人服从 “治世” 。曹操在 举贤勿拘品行令 中就主张乱世之时 ,要敢于起用 “不仁不孝而有治国 用兵之术

13、” 的人 。魏征则进一步指出 :“但乱世惟求 其才 , 不顾其行 。太平之时 , 必须才行俱兼 , 始可任 用” 。囿于历史的局限 , 这种论断显然有偏颇之处 , 但其中的合理成分也是不容忽视的 , 它对我们在改 革开放时期选人用人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三、 察言考行 ,去伪存真的辨才方法 在古代人才思想中 , 辨才之法居于非常重要的 位置 。这是因为 ,辨才是取才 、 用才的前提和基础 。 在辨才这一环节上如果出了问题 , 误用了恶人 、庸 人、 、 愚人 小人 ,就会乱世 、 、 。因此 ,古人不 误国 害民 仅十分重视辨才的意义 , 而且十分讲究辨才的方 法。 第一 ,听其言 ,观其行

14、 。孔子曾经说过 “始吾于 :X 学术思潮 人也 ,听其言而观其行 。今吾于人也 ,听其言而观其 行 。 荀子认为 “口能言之 ,身能行之 ,国宝也 。 ” , 口不 能言 ,身能行之 ,国器也 。口能言之 ,身不能行 ,国用 也 。口言善 , 身行恶 , 国妖也 。治国者敬其宝 , 受其 器 ,任其用 ,除其妖” 。孔子与荀子主张的听言观行 , 是识别人才最基本 、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宋朝开明 宰相王安石在 上皇帝万言书 , 专门阐述了 中 “察” 的问题 ,实际就是辨别人才问题 。他说 “所谓察者 , : 非专用耳目之聪明 , 而私听于一人之口也 。欲审知 其德 ,问以行 ; 欲审知其才

15、,问以言 。得其言行 ,则试 之以事 。所谓察之者 ,试之以事也” 。元朝大臣胡祗 认为 “辨人才最为难 ,盖事有似是而非者 : 刚直开 , 朗似刻薄 ,柔媚罢软似忠厚 ,廉介有守似褊隘 。言讷 识明似无能 , 辨博无识者似有才 , 迟钝无学者似渊 深 , 攻讦谤讪者似端直 , 掩恶扬善者似阿比 ; 一一较 之 ,似是而非 ,似非而是 ,人才优劣真伪 ,每混淆为不 能辨也 。” 怎么办呢 ? 他认为必须 “心公识明”当君 , 子小人来至面前时 “察言考行 , 识所以 , 观所由 , 察 , 所安 ,不以言举人 ,不以人废言 ,取德以实行 ,取才以 实效 , 详以理 , 悉以义 , 虽万态亿状

16、, 眩耀莫之或欺 , 为人之任亦重矣 。” 这说明 , 听言察行 , 即可去伪存 真 ,达到选君子 、 去小人的目的 。 第二 , 举之以众 , 取之以公 。举之以众 , 用今天 的话来说 , 就是注重公论 。孟子主张 ,“国君进贤” , “左右皆曰贤 , 未可也 ; 诸大夫皆曰贤 , 未可也 ; 国人 皆曰贤 , 然后察之 ; 见贤焉 , 然后用之 。左右皆曰不 可 , 勿听 ; 诸大夫皆曰不可 , 勿听 ; 国人皆曰不可 , 然 后察之 ; 见不可焉 ,然后去之 。” 孟子主张的公论 ,面 已经达到整个国人 ,虽难以做到 ,其积极意义是不言 而喻的 。司马光批判当朝存在的任人唯亲 、少数人

17、 说了算的弊端 , 指出 :“古之为相者则不然 , 举之以 众 ,取之以公 。众曰贤矣 ,己虽不知其详 ,姑用之 ,俟 其无功 ,然后退之 ,有功则进之 ; 所举得其人则赏之 , 非其人则罚之 , 进退赏罚 , 皆众人所共然也 , 己不置 毫发之私与其间 。” 宋仁宗在用人上 , 主张 “公听并 观 ,兼收博采 ,无南北之异 。” 程颢 、 程颐也主张欲纳 “四方之贤”必须靠 , “公论推荐” 。康熙则认为 “官之 贤否 ,或操守清正 ,或贪污不肖 ,必难掩于百姓 ,必难 逃于众论 。 这些话对今天也很有现实性 。 ” 古人主张 的取之以公 , 就是出以公心 , 公正地看人 、 选人 、 用

18、人 。离开这一条 ,从亲疏好恶出发去看人 ,很容易导 至不辨忠奸 , 弃贤舍能 , 任人唯亲 , 后果不堪设想 。 晋朝祁黄羊用人以公 ,在用政敌 、 用亲子问题上曾有 过一段精彩论述 , 国人称善 。孔夫子听说后盛赞此 事 :“善哉 ! 祁黄羊之论也 , 外举不避仇 , 内举不避 子 。” 吕不韦也得出结论说 “祁黄羊可谓公矣 。” : 祁 黄羊公正看人的胸怀和眼力 , 今天仍值得我们很好 借鉴 。 第三 ,从多方面进行考察 、 。古人很重视对 检验 人才的考察 ,除了 “三载考绩” 等正常考察外 ,还主张 根据治国安邦的需要 ,多角度 、 多侧面去考察检验 。 姜尚在辨别人才上 ,最早 、

19、 也最系统地提出了一整套 办法 , 叫作 “八征” 之法 : 一曰问之以言 , 以观其辞 ; “ 二曰穷之以辞 ,以观其变 ; 三曰与之间谋 ,以观其诚 ; 四曰明白显问 ,以观其德 ; 五曰使之以财 ,以观其廉 ; 六曰试之以危 ,以观其贞 ; 七曰告之以难 ,以观其勇 ; 八曰醉之以酒 , 以观其态 。八征皆备 , 则贤 、 不肖别 矣 。”吕不韦更进一步 , 将辨别人才的方法概括为 “八观六验” “六戚四隐” , 。他说 “凡论人 ,通则观其 : 所礼 ,贵则观其所进 ,富则观其所养 ,听则观其所行 , 止则观其所好 , 习则观其所言 , 穷则观其所不受 , 贱 则观其所不为 。喜之以验

20、其守 ,乐之以验其僻 ,怒之 以验其节 , 惧之以验其持 , 哀之以验其人 , 苦之以验 其志 。八观六验 ,此贤主之所以论人也 。论人者 ,又 必以六戚四隐 。 何谓六戚 ? 父 、 、 、 、 、 。 母 兄 弟 妻 子 何 谓四隐 ? 交友 、 、 、 。内则用六戚四隐 , 故旧 邑里 门郭 外则用八观六验 ,人之情伪贪鄙美恶无所失矣 。” 唐 朝李筌也主张从多方面审察人的贤愚 “以言词择其 , 智勇”具体来说 ,就是 , “择圣以道 ,择贤以德 ,择智以 谋 ,择勇以力 ,择贪以利 ,择好以隙 ,择愚以危 。事或 同而观其道 , 或异而观其德 , 或权变而观其谋 , 或攻 取而观其勇

21、, 或货财而观其利 , 或捭阖而观其间 , 或 恐惧而观其安危 。” 诸葛亮认为人 “美恶既殊 , 情貌 不一 , 有温良而为诈者 , 有外恭而内欺者 , 有外勇而 内怯者 ,有尽力而不忠者 。” 但这些都 “莫难察焉” 。 然 “知人之道有七焉 : 一曰 ,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 二 曰 , 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 ; 三曰 , 咨之以计谋而观其 识 ; 四曰 ,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 ; 五曰 ,醉之以酒而观 其性 ; 六曰 ,临之以利而观其廉 ; 七曰 ,期之以事而观 其信 。” 可以看出 ,古人辨才的眼光是很刻苛的 。 第四 ,长期观察 。人才的成长有一个过程 ,人才 的发现也有一个过程 。特

22、别是有些表面谦恭 , 大奸 似忠者 , 往往隐藏得很深 、 很久 , 历史上像王莽篡位 就是这种情况 。因此 , 后人才得出 “试玉要烧三日 学术思潮 X 满 ,辨才需待七年期” 的结论 。我们要从历史中吸取 教训 , 坚持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识别人才 , 选拔人 才。 四、 不拘一格 ,唯才是举的用才之道 王适 古人在用才问题上 ,很注重端正思想观念 ,全面 地看人才 。在他们看来 ,人无完人 ,金无足赤 ,如 “尺 之木必有节目 ,寸之玉必有瑕 ” 。就连古代尧 、 、 舜 禹、 、 、 汤 文 武等这样的圣王 、 大贤 ,也并非无过 。 吕 氏春秋 ? 杂俗览 ? 举难 篇在论及此事时指出

23、 :“以 全举人固难 ,物之情也 。人伤尧以不慈之名 ,舜以卑 父之号 ,禹以贪位之意 ,汤 、 武以弑人之谋 ,五伯以侵 夺之事 。由此观之 ,物岂可全哉 ? ” 荀悦在 申鉴 中 指出 “惟恤十难以任贤能 。一曰不知 ,二曰不世 ,三 : 曰不任 , 四曰不终 , 五曰以小怨弃大德 , 六曰以小过 黜大功 , 七曰以小失掩大美 , 八曰以讦奸伤忠正 , 九 曰以邪说乱正度 , 十曰以谗嫉废贤能 , 是谓十难 , 十 难不除 , 则贤臣不用 , 用臣不贤 , 则国非国也” 。这 里 , 荀悦将转变人才观念提到了立国的高度 。魏征 在谈到正确看待人才问题时指出 “君子非无小过 。 君子小过 ,

24、 盖白玉之微瑕” 白玉微瑕 , 善贾之所不 , “ 弃 , 小疵不足以妨大美也 。” 唐朝大散文家 、 诗人韩 愈在批驳当朝一些人衰叹没有人才时 ,尖锐地指出 :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 有 呜呼 !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 ” 明朝大 政治家刘基认为 :“人非大圣 , 鲜有全才” 主张在选 , 用人才上眼光和胸怀要远大一些 。归结起来 , 古人 的上述主张 ,可以概括为 “举大节 ,弃其小瑕 ,随其所 ( 能 , 试之以事 , 用人之大纲也 旧唐书 ?赵憬 ) 。 传”抓住了这个大纲 ,就会人才辈出 ,群贤毕集 。 古人在用人问题上 , 主张舍短求长 ,

25、不拘一格 , 唯才是举 , 才尽其用 。战国时期晏子在答齐景公问 时说 : 任人之长 , 不强其短 , 任人之工 , 不强其拙 。 “ 此任人之大略也 。”左传 记述子产从政的要领 ,将 颜氏家训 “国之用才 ,大较不过六事 : 一则朝廷 称: 之臣 ,取其鉴达治体 ,经纶博雅 ; 二则文史之臣 ,取其 著述宪章 ,不忘前古 ; 三则军旅之臣 ,取其断决有谋 , 强干习事 ; 四则藩屏之臣 ,取其明练风俗 ,清白爱民 ; 五则使命之臣 , 取其识辨从宜 , 不辱君命 ; 六则兴造 之臣 ,取其程功节费 ,开略有术” 。在古人广辟人才 、 重用人才的主张中 ,最有价值的是打破论资排辈 ,择 优选

26、拔人才 。宋朝孙洙在 论资格 中尖锐地指出 : “今贤才之伏于下者 ,资格阂之也 ; 职业之废于官者 , 资格牵之也 ; 士之寡廉鲜耻者 , 争于资格也 ; 民之困 于政虐暴吏者 , 资格之人众也 ; 万事之所以玩弊 , 百 官之所以废弛 ,法制之所以颓烂决溃而不之救者 ,皆 资格之失也 。 看来 ,讲究资格 ,足以乱政误国 。 ” 明朝 丘浚在谈到资格之害时 , 也指出 :“今日用人必循资 格 ,而人才需选者 ,往往老于选调 ,而不得及时进用 ; 及用之 ,大半衰老矣” “衰老之人 ,布满天下” , “乱亡 , 之兆也” 。丘浚的论述 , 更达到了震聋发聩的程度 , 确实令人警醒 。据 金史

27、 ? 世宗记 “尚书省奏拟 载: 除授而拘以资格 ,上曰日月资考所以待庸常之人 ,若 才行过人 ,岂可拘以常例 ? ” 康熙对吏部说 “国家政 : 务必委任贤能 。 今在京各部满汉官员俱资俸升 转 ,虽系见行之例 ,但才能出众者常以较量资俸超擢 无期 ,此后遇有紧要缺员 ,着不论资俸将才能之员选 择补用 。” 这些主张 , 开打破论资排辈之先河 , 给古 代封建的用人之道注入了新的生机 。 研究古代先贤的用人之道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 , 就是古人讲的 “疑人不用 ,用人不疑” 。魏征主张 “去 邪勿疑 , 任贤勿贰 。”宋朝欧阳修认为 :“凡任人之 道 ,要在不疑 。 宁可艰于择人 ,不可轻任

28、而不信 。 陈 ” 亮则力劝皇帝 “虚怀勿虑 ,开心见诚 ,疑则勿用 ,用则 勿疑 。” 这些主张的积极意义是勿庸讳言的 ,它可以 使臣僚忠心不贰 ,誓死效命 ,这方面成功的范例并不 少见 。但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 看 ,“疑人不用 , 用人不疑”的观点则包含明显的缺 陷。 “疑人不用” 这是对的 “用人不疑”则会使被用 , , 者失去监督 ,如遇到素质不高者 ,则容易导致以权谋 私等一系列问题 ,这是不足取的 ,所以用人还是 “疑” 一点 ,加强教育 、 、 管理 监督为好 。 ( 作者系中共吉林省委组织部副部长) 其概括为 “择能而使之” 。宋朝富弼认为 , “善任人 者 ,必适其所用 。 善御物者 ,不强其不能 。 唐代大诗 ” 人白居易描绘了用人的理想状态 , 即 “人尽其能 , 职 修其要 。” 朱元璋则将用人之道归结为 “在于随才任 使” 。司马光主张在用人上要尽量发挥人才的长处 , “使有德者掌教化 , 有文学者待顾问 , 有政术者为守 长 , 有勇略者为将帅 。明于礼者典礼 , 明于法者主 法 , 下至医卜百工 , 皆度才而授任 , 量能而施职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