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宰相制和内阁制的区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宰相制和内阁制的区别.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古代宰相制和内阁制的区别中国古代宰相制和内阁制的区别 一、宰相的性质和职能 宰相是中国封建社会辅佐君主总揽全国政务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在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中,宰相制度居于核心地位,是连结政治制度各部分的中心环节,宰相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充分地体现了其地位的重要性和优越性。在宰相制下,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大权,其地位十分巩固。宰相的职责是辅弼帝王治理国家,一个完整的相权包括有三部分:经理国事、定律制宪、启贤任才。应该讲,一个完整的“宰相”是把帝王意旨转化为国家意旨并逐步落实的中枢。 二、宰相的起源与发展 宰相是从国君的家臣发展起来的,宰本是君主的总管家的称呼,相是辅助的意思,用家
2、臣的头目管理国事,这就是宰相的实质。宰相的称呼最早见于韩非子显学篇:“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宰相的官职起源要更早,楚国设置“令尹”,齐国、秦国设置“相”,宋国设置“大尹”,吴国设置“太宰”。辅助齐桓公建立霸业的管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杰出的宰相。秦统一后,宰相之职称作“丞相”。以后,历经了好多代的发展,复杂多变。总体上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创立期、鼎盛期、调整期、衰落期。 三、相权和皇权 在封建社会各种官职中,宰相的变化最为频繁,无定职、无定称、无定员,这是由君主专制的根本性质决定的。君主既离不开宰相,需要宰相帮助办理政事,又担心宰相权力过重,会危及自身的权力,这是宰相官职
3、不断变化的主要原因。因为宰相的特殊地位及其权力的不断变化,特别是其权力有时有超越皇权的趋势,所以,一千多年来,宰相制曾经做过多次调整,但不管怎样调整都没脱离这一核心,即皇权不断集中,相权不断被分割。但不同的君王有不同的特点和喜好,控制相权也就有不同的办法,因而宰相权力时而强化,时而又被弱化。而且,宰相制度无论怎样调整,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都无法得到彻底解决。 四、废相与设内阁 明朝废除丞相到实行内阁制,使中国传统社会的中央官制发生了最重要的变革。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以擅权挠政为名,杀中书省丞相胡惟庸,废丞相,使六部直隶于皇帝。废除宰相制后,相权被分于六部,国权则集于皇帝一身。明成祖时,在洪武年间
4、设立殿阁的基础上正式设立内阁。阁臣权力虽比宰相权力小得多,但人们还是习惯把阁臣看成宰相。清朝从三院长官到内阁大学士,再到军机大臣、总理大臣、内阁政务大臣,宰相权力日趋淡化,皇帝集权则达到极点。而随着清王朝的灭亡,中国古代的宰相制也终于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五、内阁的职权、特点 这里以表格的形式主要举例明朝内阁的职权和特点: 时期 职权 特点 明太祖时期 仅备皇帝顾问兼协理章奏 品序较低,不参与决策 明成祖时期 明宣宗以后 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 地位变得更加重要 地位逐渐上升,有专门的衙署和属官 首辅权压群臣,六部几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了 六、内阁与皇权 明中期后,内阁的权力越来越大,逐渐把持朝政,大学士成为事实上的宰相,称辅臣,属首者为首辅。内阁可以帮助皇帝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但其批复是否算数,还得取决于皇帝的朱批。所以,内阁的设立并未危及皇权。 总的来说,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本身并无决策权。虽有内阁大学士大权在握的现象发生,但其权力并不来自于制度及其职位,而来自于最高统治者的个人支持与信任。他们一旦失宠,其地位便会一落千丈。因此,尽管有人认为明代的首辅即变相重设的宰相,但其权力与前代宰相已不可同日而语,更谈不上制约皇权。可见,内阁制不同于宰相制,内阁制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根本不可能真正制约皇权。